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来江门带什么特产 广东省江门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来江门带什么特产 广东省江门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9 08:13:58

一.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茶叶

  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种茶面积达5333.3公顷,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茶叶6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其中以古劳茶山、宅梧白水带、鹤城马耳山三个产地的最佳。“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雅称,其形似寿眉,状若银针,叶背显毫如银,叶色清翠,汤色清澈而略带浅绿,回甘力醇和。生长在石岩头(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浓烈。乾隆年间《鹤山县志》云:“古劳茶味还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原古劳、鹤城、白水带三地茶农以茶为活,鹤城的主街被命名为“茶行街”。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茶叶生产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恢复茶叶生产。70~80年代在合成农场建立大型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在桃源马山成立茶叶科学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叶收获面积153.9公顷。

    古劳银针

    古劳银针产于古劳镇丽水石岩头,故又曰岩头茶。该茶条索紧结,挺直似针,色呈银灰;泡后色泽碧绿明亮,叶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浅饮即舌滑喉凉,极感舒适;多饮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

    马耳山茶

    马耳山茶品牌以其产地冠名。马耳山位于鹤城西北部约6千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山上茁壮翠绿的一片片,便是驰名遐迩的茶园。马耳山麓为丘陵山坡,壤松土软,泥骨色黄,向阳背风,宜种青茶。种后冬盖山草,春暖滋润,生势壮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杨者迁居于此,6户20人,沿坡开垦茶地。后练常精、练常振兄弟两户迁此,开垦茶地4公顷。鼎盛时期,茶农达20户,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于清明,秋茶于白露。制作向用传统工艺。该茶用开水冲沏,即片片竖起,香气四溢,茶味甘香爽滑,香味浓郁,为送礼佳品。清末民初,鹤城街内建有美珍、树芳、恒兴隆、裕生、新广兴、联昌盛等大茶庄,皆为当地商人合资开设。该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茶山素馨花主产地为古劳茶山。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若将素馨针与青茶混冲,其茶清香甘凉,既解渴又清热,茶山人向有此习,且作为待客的佳品。

二. 广东省 江门 恩平 恩平莲雾

恩平莲雾--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莲雾(学名:Syzygiumsamarangense),又名洋蒲桃、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天桃、辇雾、爪哇浦桃、琏雾,桃金娘科,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尤以爪哇栽培的最为著名,故又有“爪哇蒲桃”之称。在海南莲雾被称为“甜不”,也称为“扑通”,因为经常从树上掉下来扑通一声响,有些海南人只认识“点不”,却不知道莲雾为何物,在广东它也被称做“棉花果”,潮汕地区称为“莲雾“。

果实顶端扁平,下垂状表面有蜡质的光泽。果肉呈海绵质,略有苹果香味。莲雾的种类很多,果色鲜艳,有的呈青绿色,有的呈粉红色,还有的呈大红色。莲雾的果实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钾等矿物质,适合治清热利尿和安神,对咳嗽、哮喘也有效果。

三.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蚝油

鹤山蚝油--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广东称牡蛎为蚝,蚝油是用蚝(牡蛎)熬制而成的调味料。蚝油是广东常用的传统的鲜味调料,也是调味汁类最大宗产品之一,它以素有"海底牛奶"之称的蚝牗牡蛎牍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味道鲜美、蚝香浓郁,黏稠适度,营养价值高,亦是配制蚝油鲜菇牛肉、蚝油青菜、蚝油粉面等传统粤菜的主要配料。

四.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红茶

鹤山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鹤山红茶为鹤山著名土。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茶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消热消滞而著称。鹤山红茶具有生产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等特点,符合地理标志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的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品牌效应”为工作导向,不断加大对鹤山红茶的重视力度,一是制定出台了《鹤山红茶生产技术规程》,规范了鹤山红茶种植和加工制作技术,二是加强鹤山红茶生产标准化建设,在鹤山共和莱苏村委会建立了面积达50亩的“江门市(鹤山)优质茶叶标准化”示范区;三是加大投入,各级政府加大对鹤山红茶种植的扶持力度,2011年以来,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从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加大财力、物力、人力投入,为鹤山红茶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坚实保障。

地域范围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三角腹地,濒临西江,毗邻港澳,属广佛都市圈。其东南接江门市的蓬江、新会二区,西北接新兴县,西南连开平市,北临高明区,东北与南海、顺德隔西江相望,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鹤山红茶保护区域包括雅瑶镇的南靖,古劳镇的茶山、丽水,龙口镇的福迳、那白,桃源镇的中心、龙溪、蟠光,鹤城镇的坑尾、城西、五星、万和、坪山,共和镇的来苏、新连,址山镇的云新,宅梧镇的白带、荷村、泗云和双合镇的合成、先庆等21个村委会。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2°28′-113°2′,北纬22°28′-22°51′。全市红茶生产面积333.33公顷,年产量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鹤山红茶茶树株高一般在0.8~1.2米,叶片呈椭圆形或长卵形,边缘有锯齿,叶背色青翠,制成红茶后外形条索紧密细长,色泽乌润,气味醇厚,芳香入肺。冲泡后茶色红润,茶汤边缘可见黄金圈,入口爽滑,甘甜蜜味。2.内在品质指标:鹤山红茶的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氨基酸,经检测,内含茶多酚12.4%~15.3%、茶红素4.1%~4.3%、茶黄素0.2%~0.4%、茶氨酸0.779%~1.014%、水浸出物34.5%~39.2%、咖啡碱2.0%~2.6%和游离氨基酸3.1%~3.2%,此外还有盐及其它物质。3.安全要求:鹤山红茶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病虫害的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做好收获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加工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执行,产品质量符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58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农办质[2015]4)无公害食品 茶叶标准。

五.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古劳银针

古劳银针是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古劳镇的。古劳银针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圆直如针,色泽银灰显毫,香气高纯持久,滋味醇和回甘,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匀整。

古劳茶产于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的丽水、茶山、麦水、下陆等地。这里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1.8℃,全年基本无霜,年降雨量达1800毫米左右,江面上的水蒸气蒸发,雾气蒙蒙,空气湿润,构成了丘陵上的“高山气候环境”。茶园中楹树遮荫,茶地铺草覆盖,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极宜茶树生长。

古劳茶主要有“古劳茶”和“古劳银针”两个品类。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珍品,以丽水所产的“翠岩银针”品质最佳。银针茶早在清初(公元1644~1735年)已负盛名,当时流传着“真好采,嫁丽水”的歌谣。到了光绪年间(19世纪70年代),古劳茶已濒临破产,银针茶几乎失传。直至本世纪50年代后,这一古老的历史名茶才获得重生,焕发出它的青春。

古劳茶采自当地的古劳茶树,古劳茶树分青芽型和红芽型两种类型。前者称青蕊,后者称红蕊。红芽型鲜叶制成的古劳茶香低,青芽型鲜叶制成的古劳茶香气清高。古劳银针多采用青芽型鲜叶加工而成。银针茶据品质的优次分为高级古劳银针、普通古劳银针和古劳青茶三个花色品种,高级古劳银针又称雀舌茶,采于春分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1.5~2.0厘米,芽色黄绿,茸毛多,称之“雪谷芽”;普通古劳银针采于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色泽深绿,称之黑蕊;古劳青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称之“劈蕊”。

古劳银针为手工炒制。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搓揉、烚炒、焙干五道工序。

摊青:目的是散发芽叶的表面水分。经过短时薄摊,表面水丧失后再行杀青。

杀青:当锅温150~200℃时,投入700克左右摊青叶,以扬炒为主。当叶质柔软,叶面光泽消失,折梗不断时,起锅摊凉。

搓揉烚炒:在锅内进行。目的是做形和蒸发水分。当锅温80℃左右,投入摊凉叶700克左右,将茶叶置于两手掌间,自上而下轻揉、轻搓,边蒸发水分,边将茶叶搓紧、搓直、搓圆。手势用力由轻到重。当茶条圆直形似针,茸毫显露,含水量为30~35%,降低锅温至50~60℃进行烚干。烚干时手势应轻,保持芽叶完整。当形状固定并发出沙沙响声时进入焙干过程。焙干可以直接在锅内烤干,也可起锅在烘笼内烘至足干。

历史上经炒揉好的古劳毛茶,放入温度高达300℃以上的滚筒中滚炒。当茶叶发出焦香味,手搓即成叶屑时为宜。正如《桐君录》中所说的“取为屑茶饮”。古劳茶因具有独特的高火香味,故又称之“火花香茶”。具有头泡火气味,二泡糖香生,三泡神怡然,再泡味尚醇的特色。元代耶律楚材称颂岭南茶诗道:“高人惠我岭南茶,烂尝飞花雪没车,玉屑三瓯烹嫩蕊,青旗一叶碾新芽。”古劳银针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圆直如针,色泽银灰显毫,香气高纯持久,滋味醇和回甘,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匀整。

六.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糖子姜

 新会糖子姜其色泽金黄,晶莹透明,质地柔嫩,惹人喜爱,故有“东方珠子”“摩登姜子”的雅号。糖子姜的选料讲究,制作技术特殊。其味清甜芳香、酥化可口,伴有姜辣味的特点,既可作零食,又可以佐膳,既驱风散寒,又能增进食欲。

    故自问世以来,就成为国内外市场畅销商品。

七. 江苏省 常州市 新北区 金开来豆奶果茶

金开来牌豆奶果茶有:学生豆奶、鲜豆奶、玉米豆奶、花生豆奶、女子豆奶(无糖)、蛋白酸露、草莓豆奶、椰子豆奶、可可豆奶、菠萝豆奶、熟豆浆、酸梅茶、苹果茶、冰红茶等。( 常州)

八.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客家咸菜

客家人有千年的手工加工历史,咸菜历来成为客家人家中必备家常菜。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配方和加工技术,现成为色、香、味俱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小吃,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

客家咸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粗纤维素等各种人体所需元素。长期食用,有消食开胃,去除油腻之功效。

特点:酸甜适中,具有开胃消食等功效。

九.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葵扇


新会现为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个新区,历史上以产蒲葵出名,因而也被称“葵乡”。新会的蒲葵叶大而不开裂,心蒂圆正,骨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

据《新会县志》记载:1600多年前,上至朝廷大官,下至黎民百姓都爱用新会葵扇取风纳凉。葵扇有精粗之别,精制的扇还要进一步修饰和绘画。制扇剩余下来的末叶,还可加工成蓑笠、簟席、坐团等多种用具。

据《明史》载,在明代葵扇的手工业发展很快,葵扇成为畅销的产品,工艺已非常精湛,是奉献给皇室的贡品。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新会葵扇已远销全国各地。

解放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葵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葵扇的产量和质量有了提高。1974年,新会县葵类工艺厂成功将中断了35年的竹箨画扇工艺重新挖掘出来,推出了新产品。1978年,新会的绣花织扇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三脊火画玻璃扇被轻工部评为工艺美术优质产品。1987年,还派代表参加法国民间艺术博览会,作现场火画扇制作表演。

十.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炆狗肉

炆狗肉

时下更多的台山人喜欢尝炆狗肉,因为这样原汁原味的吃法更符合广东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炆狗肉的小店在台山也遍地开花且生意红火。

炆狗肉的做法是,首先将宰好的狗去毛后用文火烤至金黄色,洗净切块,然后用油炒,倒进姜糖酒等佐料,和着狗血再炒,之后放足水焖至一定火候,再把用油炸过的狗杂倒进锅里,拌匀再焖,不久便肉香扑鼻。据介绍,炆狗肉的过程中,火候的把握最为关键,火候不到,狗肉就会坚韧难嚼,火候过了,就会失去狗肉的鲜美。端上桌的炆狗肉,热气腾腾,芳香四溢,夹一块入口,味道怎一个“爽”字了得?如果觉得炆狗肉有些油腻,店家还会送上一份河粉,将狗肉的汁水混和在河粉上,味美得让人恨不得连舌头也要吞下去。

卖炆狗肉的饮食店在露天空地处,摆上10多张大桌子,每天都密密地坐满了食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