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鹤壁特产鸡蛋 鹤壁三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鹤壁特产鸡蛋 鹤壁三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7 17:30:35

一. 河南省 鹤壁市 淇滨区 僧帽双瓤烧饼

面粉2500克,老酵面1000克,食碱17.5克,八角粉25克,芝麻油50克,芝麻仁200克,饴糖50克,精盐适量。

僧帽双瓤烧饼的特色:

外焦黄,瓤软香。

做法:

1.将面粉倒入盆中,把老酵面用水澥开(夏、秋季1250毫升,春冬季1500毫升)对入盆内,用手抄匀,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块,饧2O分钟,待其发酵,将碱水对入揉匀。

2.面团搓成长条,摘成60个面剂,逐个面剂揉成一头尖的面团,左手拿起,右手将面剂尖的一端掐下指头大的小面块2个(第一个比第二个稍小一些);然后将面剂在案子上团圆按扁,抹上芝麻油、八角粉、精盐面和用面粉调制的油馅,放上第二次掐下的小面块,包住口,用手按成扁圆形。然后用右手不停地向里转动,左手执刀,均匀地划成花纹(使其露馅),随手抹上饴糖,面朝下用手挤住边沿的花纹,研成边厚中间薄的圆饼。抹点水,左手拿起来,面上撒芝麻仁,粘有芝麻的一面朝下贴在烤炉内,烤至柿黄色鼓起即熟

二. 辽宁省 沈阳 新民市 公主屯鸡蛋

公主屯鸡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主屯鸡蛋

辽宁省新民市公主屯地区,具体包括公主屯镇、东蛇山子镇、陶家屯镇、三道岗子镇、高台子镇、大柳屯镇、新农村乡、于家窝堡乡。新民市现辖行政区域东经122°66′—123°17′,北纬42°07′—42°23′。

《新民市人民政府关于公主屯鸡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地域范围界定的函》新政函字〔2016〕66号

新民市地方标准:

DB210121/T01-

2016《公主屯鸡蛋管理规范》

三. 河南省 鹤壁 浚县 浚县子馍

浚县子馍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特色小吃。子馍也叫做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子馍采用的都是上等面粉,配上油、葱花等制成火烧,然后再加入肉丝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浇入鸡蛋烤熟即可。油酥咸香的火烧,配上丝丝嫩滑的鸡蛋和肉丝,吃上去外焦里嫩,那叫一个爽。

四. 四川省 德阳 绵竹 鸡蛋熨斗糕

鸡蛋熨斗糕,米食,特点:软酥内嫩,甜香爽口。烹制法:烙。因其烙制的器具很象老式的熨斗,故名。制品分甜、咸两种。

大米浸泡洗净,磨成浆,下老窖水浆搅匀发酵。待米浆发泡后,下新米浆、鸡蛋、白糖、蜜桂花、适量苏打制成糕浆。Cxc

以20个烙碗置于“二炭”火上,碗内刷水油,舀入糕浆,加适量果酱,用一长签挑糕翻面,烙至表面金黄即成。Cxc

操作要领:注意掌握米浆发酵时间,勿使过头。Cxc

五. 山西省 太原 迎泽区 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也是太原的特色小吃,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尽管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鸡蛋醪糟,但味道大不相同。相传赵匡胤弃文习武,东渡黄河来到绛州,无钱无粮饥饿难耐。店家看他气宇不凡,做醪糟给他。赵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说:“糟汤而已”。后来赵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汤”,请店家赴京再制,并说“糟汤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后就改叫醪糟吧。”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传,沿袭至今,江北多称醪糟,而江南多称江米酒。

六. 天津市 武清区 鸡蛋果子

鸡蛋果子是天津小吃,又称鸡蛋布袋。制作果子的面放入碱和矾进行发酵,摸油切成近一尺的条放入油锅炸制,待变成黄色捞出,在一端撕开小口,打入鸡蛋并用手压匀,再放入油待炸带到金黄色捞出即可。鸡蛋果子皮焦里嫩,吃起来不但有面的甜味也有鸡蛋的香味。配上咸菜,是很好的早点。

七.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角场营元宵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黎阳镇角场营村有470余户村民,是远近闻名的元宵之乡。

场营村元宵色泽洁白,无杂点,形状浑圆,柔软细嫩、皮薄馅儿多、味道甜美,吃到嘴里松软细腻,有一种清香。元宵馅浓稠香软,细小的微粒在入口即化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咀嚼感。元宵皮口感细腻黏糯,有弹性。而质量差的元宵入口粗糙缺乏弹性,无明显的流感,口味常常过于甜腻或者油味过重。

现在,角场营元宵越来越有名,销往全国各地。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

八. 山西省 太原 尖草坪区 鸡蛋醪槽

鸡蛋醪槽是流行于晋南、太原一带的风味小吃。以红米为原料,大火蒸熟,冷水冲好,搓开米粒,按不同季节不同用量,放入醪糟曲搅拌均匀,入缸封口,发酵即成。喝时加水和白糖,烧开打进鸡蛋,黄白相间,酸甜清香,具有健胃、助消化、润肺、活血等医疗功能。

九.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浚县泥咕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为鹤壁市所辖。据《资治通鉴》载,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当时浚县称黎阳),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有一员叫杨圯的大将在此屯兵,得杨圯屯村名。当时军中有一些士兵会捏泥人,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战马,他们用当地的胶泥捏塑泥人、泥马。后来军队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手艺便流传下来。浚县泥塑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黎阳镇杨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

浚县泥咕咕的基本内容有人物、动物、飞禽三大种类一百多个品种。其制作工具很简单,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制作者利用这些器具,经过和水、捶制等工序,将当地的黄胶泥塑成作品,然后蘸上松香(现改为墨汁)、洋颜色(现改为水粉颜料)、用自制的麻笔(现改为毛笔)在塑型坯上涂绘,多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再以红、黄、蓝、绿等比较鲜艳的颜色绘出各种图案,与黑底形成强烈的对比,再用清漆罩上一层,放入高与宽约一米左右的砖砌小土窑焙烧。泥咕咕作品主要有历史人物、戏曲人物、十二属相、小动物、飞禽、骑马人等。

浚县泥咕咕历史久远,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造型古朴,夸张别致,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现在主要传承人有王学峰、王安田、宋学海等人,但现代的年轻人不愿再继续学习这门手艺,传统手艺后继乏人,逐步失传,亟需抢救。

十. 天津市 蓟州区 蓟县柴鸡蛋

 所谓柴鸡,是指在农村山坡或林地里散养、不进鸡舍的鸡,这些鸡吃的是一些昆虫、青草、剩饭剩菜、为了让鸡多下蛋,也会喂一些粮食,如玉米,麸皮等,其食料里不含添加剂等。柴鸡在自然环境下能采食,营养元素构成全面,所以真正柴鸡蛋的蛋壳坚硬且细腻有光泽,其蛋清浓稠透亮,蛋黄比例大,多数蛋黄呈橘红色,明显特征是蛋黄颜色外浅内深。

柴鸡在散养的条件下产的蛋叫柴鸡蛋。产自国家及绿色食品示范区—天津蓟县,养殖基地坐落在蓟县山区,这里没有任何污染,山清水秀,柴鸡在山坡树林间自由放养,以牧草、各种叶草籽昆虫为食。不但保证了柴鸡蛋的高品质、高营养,也保证了柴鸡蛋的纯天然、无污染。蛋黄颜色纯正、口味清香,是追求健康人群居家必备和馈赠首选。渔阳山地散养鸡放养于盘山丛林中的本地草鸡,每日进行日光浴,吃山中蚂蚱、小虫、树籽,松叶、青草,饮用山泉水听鸟叫而产出的一种纯天然,绿色产品。渔阳山地散养鸡蛋来自于自然,不仅无任何药物残留,而且还具有了普通鸡蛋无法比拟的特点:蛋黄自然红且大、蛋青厚稠、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卵黄素以及维生素A、D、E、K、B族和铁、钙、碘、硒等均高于普通鸡蛋,尤其是胆固醇远远低于普通鸡蛋,煮熟七八分食或蒸调后食蛋味纯香,无腥味,且极易被消化吸收,渔阳山地散养鸡蛋是绿色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