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丽水黄村乡特产 丽水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丽水黄村乡特产 丽水土特产专卖店更新时间:2023-02-14 18:54:38

一.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梅村乡茶叶

梅村乡茶叶

二.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笋粽

笋粽:风味独特的庆元笋粽鲜为人知,因制作时使用“笋油”,故称“笋粽”。“笋油”是用笋厂(旧时制作白明笋及笋干的作坊)煮笋的笋汤制成,通过煎熬,使笋汤浓缩成胶状,即为“笋油”。笋粽的制作过程处处不离笋,先将糯米洗净后,放入适量“笋油”拌匀,让米尽量汲收发胀,然后用笋壳包裹,放到陶灶里煮一日一夜,熟烂后即可。金灿灿、黄澄澄,半透明的粽子有如田黄石般的润泽,色鲜味美,深受人们喜爱。

三. 浙江省 丽水 莲都 丽水椪柑

丽水椪柑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28克,果皮光滑呈橙红色,固形物含量14%,总糖12.5%,11月下成熟,贮藏性好,树体生长旺盛,丰产性。

丽水椪柑,曾多次在省及国家级优质鉴评会上夺得金奖,丽水莲都区为部优椪柑基地、“中国椪柑之乡”。

四. 山西省 忻州 繁峙 神堂堡乡苹果

“红红脸蛋圆又圆,咬上一口脆又甜。”这句顺口溜说的是繁峙县神堂堡乡的红富士苹果。近年来,神堂堡乡把红富士苹果产业作为“一乡一业”山区农村主打产业来抓,边抓苹果质量的提升,边抓苹果规模的扩张,让又大又甜的红苹果圆了百姓的致富梦。截止目前,全乡已发展以红富士苹果为主的干鲜果专业村6个,专业户850户,苹果树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年产值达2370万元。神堂堡乡红富士苹果基地已成为繁峙县乃至忻州市优质果品发展基地。繁峙县神堂堡乡将不断改良品种、发展精品,进一步把优质红富士苹果产业打造成集采摘、观光、加工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神堂堡乡地处繁峙县东南边陲的大山深处,北与灵丘县接壤,南与河北阜平县毗邻,108国道和神阜公路横贯东西,是京津冀等进入山西的重要交通要道。境内山峦丛叠,沟壑纵横,青羊河、大沙河从西向东流入河北阜平县,辖区内河谷海拔690米,年平均气温6.8℃左右,无霜期165天,年降雨量450mm,土壤以生物风化沙质土为主,含水量丰富,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环境是神堂堡乡成为全县栽培干鲜果树最适宜、面积最大的一个生产区域。

神堂堡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栽培第一代红富士苹果树。当时,行政推动的痕迹比较明显。乡镇府给群众发了树苗,并要求每村每户将水浇地全部栽培苹果树,迫于乡镇府的压力,群众都按要求栽植了,但不到半年,多数人又将果树苗偷偷的拔掉种植了农作物,只有杨树湾村等极个别的村保留了果园。杨村湾村经过几年艰辛努力,苹果栽种成功了,该村百姓的收入明显增加。典型带动的作用显而易见,群众认识到栽培苹果树可以致富,1992年开始,各村村民们自觉较大规模地栽种苹果树。至此,神堂堡乡的苹果树面积渐渐发展壮大,到本世纪初,红富士苹果基地建设已具规模。

新一届乡党委、政府领导上任后,更加重视苹果种植这项富民产业的发展壮大,乡领导针对红富士苹果品种的蜕化作了引进改良工作,使苹果始终保持较高的品质和良好的口感。乡里筹资200万元完成了2.2公里的新农村园区路和渠系的改造,动员青羊口村民在乱石滩建起了200亩干鲜果种植园区,共栽植红富士苹果树7200棵,樱桃树2100棵,板栗树1300棵,成活率达95%以上,园区初见规模,预计6-8年进入盛果期,产值将近1000万元,人均增收1.8万元。2014年,全乡红富士苹果树面积达3500亩,人均收入提高450元。

大规模扩大苹果树栽植面积,果园管理、果园灌溉、果品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亟待解决,神堂堡乡党委、政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放法,让果农外出取经,请专家前来指导和培训,同时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大兴水利工程、无公害管理技术、套袋技术的普及等,红富士苹果的商品率提高了很多。现在全乡二代优质红富士苹果树已经步入有机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

为更好地做好苹果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服务,杨树湾、茨沟营、神堂堡、中砚台、红崖等村均成立了果品专业合作社,会员100%来自农民。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制度,财务进行独立核算,下设理事会、监事会。合作社面向全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包装、营销与市场对接。县、乡农业技术部门负责生产技术指导、规划设计、技术培训、改良品种、高接换头,帮助农民调运优质果树专用肥、各种微肥。培养技术骨干120余人。合作社围绕果业技术指导、专业培训,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开展工作。并建起以苹果为主,梨树、核桃、杏、干鲜果等园区,面积5000多亩,其中苹果栽培面积3500亩。

五. 安徽省 宣城市 绩溪县 逍遥乡“横岩云雾”名茶

逍遥乡:“横岩云雾”名茶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遂平县 常庄乡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是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珍果,因掰开后出现缕缕金丝而得名。河北省盐山县是金丝小枣的发源地,《中国名胜辞典》所记载的“唐枣树”就在本县境内,这里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是枣树生长的最佳环境。

常庄金丝小枣生产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千年来一直作为朝廷贡品闻名于世。据测定,金丝小枣所含糖分、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粗纤维、有机酸、钙、磷、铁等,均高于其它水果含量,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几十倍,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

《本草纲目》载:枣味甘、性温,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通九窍,健脾胃,益肝肺,助经脉,补血安神。“金粒宝”金丝小枣汁完整保留了枣的各种营养成份,具有养颜补血、益气生津、和肝养胃、软化血管,促进食欲、增强记忆力、醒酒止渴之功效。

七.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番薯条

缙云多产番薯,方言里也有,“缙云番薯,永康萝卜的”说法,现在经济的发展,这几年番薯

产量大减,在城里可是“上等食品”了

番薯条,选红心番薯为佳,去皮蒸熟,在阳光下晒,晒蒸几次。上品的番薯条,糯软清甜可口

色泽如图为佳,纯天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比起市场上金灿灿,硬邦邦的番薯条味道是天壤之别

八.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高山茭白

高山茭白

缙云县大洋、前路、壶镇等乡镇的无公害茭白源源不断地销往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蔬菜市场,日销量约50吨。

缙云县大洋等乡镇凭借独特的气候优势,所产茭白鲜嫩脆口、质优味美,近年来逐渐在省内外市场打响了品牌。目前该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通过实施创品牌、树名牌战略,注册了“山啦”、“金水山”及“仙都”等高山茭白品牌。其中“山啦”、“金水山”牌的4000亩高山茭白基地已通过省级绿色农产品认证,“山啦”牌高山茭白已通过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

同时,该县积极为菜农开展各类技术培训、邀请省农科院有关专家开设讲座,优惠为农户供应茭白专用肥及茭白田杀虫灯等物资,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茭白种植积极性。目前,该县前路、大洋等乡镇的茭白销售最高价达到了每公斤3.8元,亩均收入近6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九.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柑桔

。 柑桔 过去多为零星户种,品种多为本地桔。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开始小量引 种外地柑桔。1972年县政府扶持,余村、坑西成片引种温州蜜桔并获得成功。1990年 全县柑桔种植面积767亩,产量2243吨,品种有温州密桔、椪柑、甜柑等,产地分布于 余村、后田、八都、竹口、黄田、小安、张村等地,其中余村产的温州蜜桔(属山田品 系中熟品种),以其果面光洁,色深柔软,汁多无渣,风味香郁而在烟台举行的全国优 质水果评选会上被评为“全国第一”。( 庆元)

十.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高山羊

高山羊

青田县小舟山乡山地资源丰富,当地农户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山羊养殖,已经有了多年的养殖经验。2004年,该乡-为了早日脱离贫穷面貌,为民谋求另一条致富之路,发展完善了小舟山村高山生态养羊示范点,投入3余万元改善示范点的硬件设施及广告推广,建立首个300平方米的羊圈,以科技特派员为契机,开展了“百户千羊”工程。

小舟山乡高山羊采用传统野外放养,羊全以天然杂草为食,因此肉质鲜嫩无膻味,同时通过优质羊种——波尔山羊的引起,有羊的品种上不断获得优化。现小舟山乡养羊已初具规模,养殖范围覆盖全乡9个行政村共67户,主要集中在新建村、上山炉村、西平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