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随州特产车 随州土特产专卖店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随州特产车 随州土特产专卖店电话更新时间:2023-02-15 19:18:21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桃胶

随州桃胶俗称桃花泪又名随州燕窝,是随县久鲜水果种植合作社从随州民间本地宝典中最新挖掘出的一道滋补养颜佳肴,久鲜果业位于炎帝神农故里社九桃花村,每年的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这里的桃农都有从成年的桃树上采桃胶的习俗,桃胶因取于桃花凋零的时节故而得名桃花泪。

随州燕窝做法:

1.准备桃胶、冰糖备用

2.将桃胶置于大碗中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中途需换水,将表面杂质清除

3.将所有泡发好的材料过水冲洗后倒入高压锅中,加入10-15倍的水,加入冰糖

4.盖上盖子,大火烧上汽后转小火,炖40分钟即可

随州燕窝的功效:

桃胶,又称桃树胶,是由桃树上自然分泌出来的桃树油经化学反应而制得的浅黄色粘稠液体,经进一步干燥,粉碎为固体颗粒状,是一种浅黄色透明的固体天然树脂,除补充胶元蛋白之外,桃胶本身的药用功效更佳,内服可养肠胃,同时对面部粉刺、痤疮、色斑均有疗效。

二.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滑肉

广水滑肉是湖北名肴,曾载入《三楚名肴》和《中国菜谱湖北菜系》两书中。民间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应山籍有位姓詹的御厨做滑肉的手艺很高。他将五花肉切成小块,用面粉拌和,加上蛋清、葱、姜等上十种配料,先炸,再溜,后烩,做出一道颜色金黄,外形很像豆腐的菜。唐玄宗吃这道菜时感到特别鲜美爽口,不用细嚼就滑入喉咙,称此莱为“滑肉”。不知为什么,詹厨师得罪了安禄山,他勾结内奸在唐玄宗面前谗言,詹厨师被杀。后来安绿山叛乱,唐玄宗才发现自己误杀詹厨师,特追封为厨王,其忌日为农历八月十三日。以后每到这天,应山厨师们都要相聚一起,设酒筵祭奠他,第一道菜便是滑肉。

民间另一个版本说詹厨师为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一道滑肉,荤素搭配,觉得醇香可口,又不腻人,很是开胃,一碗滑肉都被吃光。此后每天都有这道菜,李世民身体强壮起来,便封詹御厨为厨王。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酸白菜

特点:色泽微黄,香酸可口。制法:(1)将好的白菜帮洗净,晾晒两天收回。(2)把白菜与食盐逐层装入缸内。连装菜,边揉压,使白菜变软,菜汁渗出,压上石块腌渍。(3)第二天继续揉压,使缸内菜体紧实,待几天后缸内水分超出菜体时,即可停止揉压。再压上石块,盖上盖,放在空气流通处自然发酵。30天左右即成酸白菜。( 广水)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五香花生

曾都北部的淮河、小林等乡镇地处淮河流域上游,土壤肥沃,盛产花生,播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3000万公斤,小林镇因此形成闻名全国的花生交易大市场,年交易量上亿斤。

“上天梯”牌五香花生是在四川酥香花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本地花生进行详细研究,经改进加工而成的创新产品。它精选地产优质花生,经调料、蒸煮、烘烤而成,具有色泽鲜、味道美、酥香可口、营养丰富等优点,以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年产量1000余吨,行销武汉、北京、天津、青岛等十余个省、市。1986年在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展览会上获奖。近年来,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和产品包装,产品已走向各地大型超市,成为都市一族所喜爱的休闲食品之一。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含多种维生素和糖分、蛋白质,营养丰富,既是菜肴上品佐料,又可入药。乳妇多食黄花菜,可使乳汁增多。随州曾都区隐抱寺一带,产野生黄花菜,1958年由野黄花菜转入人工栽培。1967年后,先后从湖南祁东、益阳、山西大同、陕西大荔、山东聊城、江苏泗阳、安徽嘉山等地陆续引进良种,再度发展,后又采取“自采自育、切片育苗、老兜繁衍”,发展甚快,全区以均川、万和镇为主产,洪山、柳林、长岗、何店、淅河、万店、封江等乡镇均有大量栽培,年产干品百万公斤。畅销武汉、北京等十余个省、市。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蜜枣

此蜜枣产自素有“中国蜜枣之乡”之称的唐县镇,个大、甘甜,长期食用,有益气养血等功效随州金黄蜜枣以天然罗汉枣.白糖为主要原料秉承百年工艺精制而成.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之乡.随州的传统产品.蜜枣是随州的传统食品.以金黄透明.体丰肉厚.香甜可口.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相传几百年前为皇室贡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枣性平味甘.补脾和胃、益元生精、补血安神九窍、肺增肌之功能]。蜜枣是一种营养价值较滋补品,为馈亲友之佳品。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县白果

随县白果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随县白果以果核洁白,种仁匀实而享有盛名,成为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

白果历来是随县收购量较大的农副产品,上世纪80年代丰年可产20万公斤,常年收购量在100吨左右。1996年曾产白果达792吨,占全省总产量的60%以上。随县白果以果核洁白,种仁匀实而享有盛名,成为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白果种仁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分、维生素、钙、磷、铁、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氰甙和白果酚甲等物质,既可食用,又可入药。白果熟食能温肺益气,止咳嗽,治疗妇科疾病,还可减少小便次数。所以过去秀才进考场时都要带点白果吃。白果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可治酒刺,所以它又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之一。将白果捣烂涂在手脚上,可治疗皮肤皴裂。银杏叶可提取黄酮,是治疗心脑血管和高血压的新药。捡一片银杏叶夹在书中,可防治虫蛀。白果因含有少量的氢氰酸,故不能多食。一旦有中毒表现,白果壳煮水喝能解毒。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县黑木耳

随县黑木耳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随县香菇之乡三里岗镇,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旅游区境内,这里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香菇之乡和中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享誉世界的中国香菇第一镇。

随县栎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上世纪60年代以前全靠树木腐朽过程中自然生长,产量虽低,品质很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近些年,大力推广段木栽培技术,黑木耳产量大增,现产木耳达4千吨以上。木耳在小暑前采收的为“春耳”,质量好,朵大肉厚,水发性好;立秋以后采收的为“秋耳”,肉薄,大小不均,水发性差。黑木耳食、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铁、钙、磷含量高是它的一大特点。现代医学研究综述,黑木耳有养胃、止血、止痛、润燥、补血、吸附排毒通便、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胆固醇、免疫抗癌等功效。主治产后虚弱、贫血、跌打损伤、寒湿性腰腿病、痔疮等;预防心脑血管病,阻止血栓形成,预防癌症、高血压等。是化纤、棉麻、毛纺织工人日常的保健食品。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柏树湾金银花

柏树湾金银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柏树湾金银花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特色种植,科技致富。5月的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弥漫着浓郁的金银花的花香。

该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烘干房前,来交售金银花的农民络绎不绝,人们的欢声笑语和着金银花的香气,扑面而来。花农们纷纷告诉记者,今年的花开得特别旺,摘就摘不过来。

在该村四组的坡岗地上,程仁朝、周忠芳夫妇正在忙着采摘金银花。他们告诉记者,这一片坡岗地,以前只能种些旱庄稼,产量低收入少,许多村民干脆撂荒出外打工了。自从村里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种植金银花,请技术人员来讲课,手把手地教栽培、整枝技术,并帮助测土配方,施有机肥,这金银花当年栽当年受益,长势越来越旺,很快进入丰产期,而且一年可以采摘四茬鲜花,一亩田一年可以产1000多斤花,尽管今年的市场行情波动大,价格比去年低,但比以前,收入还是要高几倍,在家种花的村民越来越多了。

在采访过程中,该村党支部书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光能,仍不时与山东河南的合作企业联系,“今年金银花市场行情到了低谷,但市场风险由我们合作社承担,对社员花农实行保护价收购,每斤鲜花7元,高于市场价格,亏损的部分我们将用别的项目弥补。而且收购用现款结账,所需流动资金很大,镇委镇政府给了我们大力支持。”

该村是2008年开始引进种植金银花的。张光能说,当时思考如何带领群众致富,想到村里没有交通和资源优势,要想致富,必须另辟蹊径。经考察分析和试验,金银花“中秦一号”品种,特别适合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喜阳耐旱,一次种植多年受益,而且在这里生长,完全不需要治虫,是完全的有机作物,药用价值高。经逐步推广,村里已种植金银花2000亩,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农民种植金银花。合作社投资160余万元建成了金银花烘干房,配备国内先进的分风式烘干设备,建成3个金银花初加工生产线,每天可以处理鲜金银花5吨以上。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万亩金银花药 源基地,并不断提升种植、加工技术水平,为农民致富增加价值。”张光能说,在发展金银花的同时,该村还发展种植了意杨、油茶、牡丹、芍药等其它经济作物,目前已种植油茶4000亩、牡丹芍药1000亩、意杨50万株。

柏树湾金银花

随县金银花协会

11631145

金银花(植物)

十.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花山莼菜

花山莼菜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花山水库的。莼菜,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以嫩茎叶供食用。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745毫克,并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胶质,以及氨基酸等。

广水市花山水库盛产的莼菜,经广水市花山水库莼菜厂深加工后,可贮藏。是我市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享有较好的声誉。

莼菜性寒,有清热解毒作用,用莼菜煮汤可清火除痱疖。把莼菜茎叶捣烂外敷,可治一切痈疽疔疮。有报道称,莼菜含的杂多糖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促进剂,它不仅能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而且能明显地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异物的功能。临床上,大多数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的巨噬细胞功能显著下降。而莼菜所含的多糖能通过人体中介作用,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能达到防治癌症的目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