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德特产坛子菜 常德特色坛子菜有哪些品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德特产坛子菜 常德特色坛子菜有哪些品种更新时间:2023-02-15 12:07:05

一.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盘龙菜

盘龙菜系明朝宫庭御膳佳肴。首创于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献王宫邸。相传明武宗朱厚照因无子继位,病危之际立下诏书,其死后由皇太后同时召回堂弟朱厚熜和族弟翼王,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兴王府离京最远,为超时间,幕客严嵩献策,朱厚聪假扮钦犯上囚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

朱厚聪乃藩王世子,平日奢华,坐囚车容易,可途中进粗食就难。他于是命府中厨师做出一种吃鱼肉却不见鱼肉的菜,若做不出,性命难保。有位叫詹多的厨师,心灵手巧,也没做一道符合要求的菜。一天詹妻见丈夫天时已晚还未回来,就带了做熟的红苕给丈夫吃。夫妻俩互相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詹多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

众厨师齐心协力,就做出了吃鱼肉而不见鱼肉的食物,原来是鱼、肉、蛋做出一“红苕”,也有人称之为“红萝卜”。“红苕”营养丰富却不腻,美味可口。朱厚聪吃着“红苕”进京做了皇帝。朱厚聪登基后,即为嘉靖。詹多奉命进京为皇帝做菜,他对红苕加以改进,更名为“盘龙菜”,即蟠龙所食之菜,嘉靖吃了新的“盘龙菜”后,赞不绝口,命人记入宫中食谱。

从此“盘龙菜”便成了明宫佳肴。为宴席上的美食上品。红黄相间,装盘成龙形,肥而不腻,柔滑油润,味香绵长。而到现在,它已成为过年时钟祥每家每户饭桌上都能见到的传统特色菜,也称“盘龙菜”。

制作与食用方法:

1、配料:鲜肉、鲜鱼、鲜蛋、上等淀粉、食盐、味精、葱、姜。

2、食用方法:

一蒸:切薄片装碗,上笼蒸半小时,吃时另酌酱油、醋。

二炸:切一分厚的片上浆,大热油落锅,炸成金黄色起锅,吃时另酌酱油、醋。

三溜:切薄片,温油温热后下锅。

二.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橄榄菜

橄榄菜素色泽乌艳,油香浓郁,美味诱人而成为潮汕人日常居家的小菜美食。闻名遐迩。

明代《澄海县志》中载:“物产,果类有橄榄,实小而尖者为佳”。“蔬菜有芥菜,其中可用盐渍。”

橄榄与盐渍芥菜叶(俗称酸咸菜叶),精工煮制成为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澄海橄榄菜的传统制作工艺是:将橄榄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渍漂洗,滤去酸涩水分;再选取盐渍的酸咸菜,用刀切碎,把橄榄与芥菜叶放入铁锅,添加花生油及适量食盐,以文火煮至将近熟烂之时,将已切碎的红辣椒、蒜头、少许芝麻、花生仁等辅料加入拌均匀,再煮五分钟后即成。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所特有的风味小菜,取橄榄甘醇之味,芥菜丰腴之叶煎制而成,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可追溯至宋明时代,经加工制作後具“清、鲜、爽、嫩、滑”等特点,可说是名闻遐迩的潮州菜系中的一朵奇芭。

橄榄菜制法讲究,须经八道工序:先选用碧绿丰润的鲜橄榄,去其苦涩,再以香醇花生油和盐反复番炒,尽取香馥之味,留其珍贵橄榄油成份,加入精选芥菜叶,并控制不同火候,慢慢搅伴,榄汁、香油渐渗其中,使其逐渐乌黑亮泽。经十个小时以上的文火煎熬,佐以香料,方制成滑润爽口的橄榄菜。下箸品尝,舌肠芳洌,细细咀嚼,留香齿颊,别有一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韵味。且橄榄菜富含橄榄油珍贵营养成份和多种维生素,生津益脾,促进消化,为潮汕酱菜之天然绿色健康食品。

橄榄菜是一种闻名遐迩的潮汕杂咸小菜,不仅海内外的潮汕人喜欢,很多外地人吃后也都赞不绝口。不但如此,乌橄榄菜还与菜脯和咸菜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潮菜原料,用它来炒饭或蒸肉,能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油香美味。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青绿色的嫩橄榄,与咸菜叶一起熬制之后,会变成黑亮如墨的乌橄榄菜呢?而且这样一种风味独特的黑色食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被创造发明出来的呢?

有这样一个创制乌橄榄菜的民间传说:每年夏天,肆虐的台风刮过之后,橄榄林子里总会落下一地的橄榄花。橄榄花就是尚未成熟的青橄榄,这时距离秋冬的采摘期尚远,橄榄果个小色青肉嫩核稚,吃起来粘稠味涩。有一位巧媳妇,舍不得让橄榄花在地里烂掉,就拾了一篮回家熬煮。因为旧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咸菜瓮,瓮头(上面)总堆放着一些咸菜尾(叶),巧媳妇便将这些咸菜下脚料也取出来洗净切碎,放进生铁鼎(锅)里与橄榄花同煮。她的本意,只是将废物利用起来,留着以后慢慢食用。不想奇迹真的出现了,乌橄榄菜就此诞生了!

从技术的层面看,发明乌橄榄菜的关键环节是熬煎橄榄树脂。但此项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潮汕人的先民南越人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了。这是因为橄榄本来就是一种原产于南越的果树,南越人除了嗜食橄榄果之外,还熟悉橄榄树的种植技术并能够综合利用橄榄树的各种价值。

对此唐朝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是这样记载的:“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芳香胜于含鸡香也。有野生者,子繁树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盐于其中,一夕,子皆自落。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调如黑饧,谓之橄榄糖。用泥船隙,干后牢于胶漆,著水益坚耳。”这里提到,橄榄树的枝节皮叶会分泌一种乳脂,经过熬煎之后,就变成黑色的饧状物,所以称之为橄榄糖。

橄榄树脂并不仅仅作为船舶的粘合剂,品质好的还能成为香料或药材。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提到一种“橄榄香”,说其由“橄榄木节结成,状如黑胶饴,独有清烈出尘之意,品在黄连、枫香之上”。

潮汕人从南越人身上传承过来的橄榄文化,首先表现在对橄榄果的嗜好上。嚼橄榄犹如喝功夫茶,个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难理解的。地方志书在记载橄榄时最重视的就是品质,比如嘉庆《澄海县志》说橄榄:“实尖而小者为美,圆而大者稍逊之。”光绪《海阳县志》则说:“其种有青有黄。青者味涩,唯黄而尖有三棱者佳。”这里提到的三棱橄榄,原产地在潮阳金玉的芦塘乡。2005年有一株树龄五百年的橄榄树王,挂果158公斤,拍卖得到52.7万元,创下了惊人的交易记录。

其次是表现在对橄榄树的综合利用上。橄榄树挺拔高耸,木质轻疏松软,故张岱《夜航船》说:“此木可作舟楫,所经皆浮起。”按古人造船的最大特点是不用铁钉,有了橄榄树,造船所需的木材和粘合剂就都能够解决,航海就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不但潮汕人的乌橄榄菜可能与橄榄糖有关,就连航海等生活方式都可能与橄榄糖有关。这也许能够回答为什么古代的潮州海商会那么出名,古航道:“万里石塘”为什么由潮州起始,经南海诸岛而到达异国他乡。

三.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永定菜干

永定菜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精选芥菜经蒸、晒制成。色泽乌黑油亮,香味浓郁。 

永定菜干

永定菜干有400多年的历史,不仅省内外闻名,在南洋华侨中也颇有影响。“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在南洋居住时,就常托人带去家乡的菜干。

永定菜干有两种:甜菜干和酸菜干。甜菜干颜色乌黑油亮,味道香甜鲜美。制作时先将鲜芥菜洗净,晒1-2天,至菜叶晒软,然后用蒸笼熏蒸,蒸后再晒,晒后又蒸,如此反复三次以上,即所谓的“三蒸三晒”。有的加工精细的要七蒸七晒。酸菜干颜色黄褐,味道酸中带甜。制作时先将鲜芥菜洗净,然后晒软切碎,加盐揉搓入瓮内,使之发酸,待一周左右取出焖煮晒干,再用蒸笼熏蒸,蒸后晒干,晒后再蒸,蒸晒两次以上后收藏。

永定菜干配肉炒、炖、蒸、煮皆味美可口。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麻辣藕

临澧有渊远厚重的饮食文化。对于莲藕,除了生吃、烧汤、爆  炒以外,还开发出了色味俱佳的“凉拌麻辣藕”,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道开胃增食的时尚菜。其制法为:取鲜藕一节,去皮洗净后,整节放人锅中,用水煮熟,切成厚薄均匀的小片,再与麻辣油、辣椒末、盐等佐料搅拌而成,冷却后即可食用。
吃麻辣藕,很有味,一是闻香生津,二是食之生汗。所以,麻辣过后的感觉,除了让你想喝水外,再就是在身边多了几包擦嘴的餐巾纸。

五.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贺兰螺丝菜

贺兰螺丝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螺丝菜为唇形科草石蚕的块茎,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肉质脆嫩,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十分可口。食用时,以凉拌为主,还可加工成咸菜、罐头、甜果等,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之上品。

螺丝菜是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枝,成熟时顶端膨大成螺旋状的肉质块茎,茎直立,高30~120厘米,方形,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两面被贴生短硬毛。夏季开花,花唇形,浅紫色,轮伞花序;花冠长约1.2厘米,筒内有毛环,上唇直立,下唇三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圆形,具小瘤。喜生温湿地或近水处。

我国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京西稀有,接壤京西的河北等地居多。

地域范围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贺兰山主峰分界;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郊区为邻,北与平罗县接壤。县城距银川市10公里。土地总面积约为1208平方公里。生产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保南村、金贵村、银光村、汉佐村、联星村、潘昶村、雄英村、潘西村、红星村,习岗镇的红旗村和黎民村,洪广镇的高融和金沙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2.3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贺兰县土壤分布种类较多,主要有淡灰钙土、浅色草甸土、灌淤土、盐土、湖土、白僵土、风沙土、堆垫土等8个土类,15个亚类。土壤pH值在8.0-8.5之间。土壤肥力状况中等,有机质含量13.6-17.6g/kg之间。贺兰县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

(2)水文情况: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中部,黄河入境而过,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对干旱的西北高原上这块绿洲来说,比较丰富的水资源

是其一大特点。

黄河从贺兰县东南方的金贵镇入境,由南向北,至东北方的通义乡出境。境内全长21.25公里,河宽约1200-1600米,水深一般2-6米,最深达成2米,年均径流量为286.5亿立方米,平均洪峰流量为3505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平均含沙量为6.54公斤/立方米,最大矿化度每升含762.5毫克。

(3)气候情况:贺兰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全年日照时数3039.6小时,年平均气温10.5度,平均无霜期172天,年平均﹥10℃积温3298.1℃,年均降雨量203mm,平均蒸发量1583.3mm,年太阳辐射总量146千卡/厘米2。全县森林覆盖总面积为19.87万亩,覆盖率为10.5%。由于具体地形条件影响,气候属于唐惠汉平原温带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春迟秋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蒸发强烈,气候干燥,晴天多,雨雪少。年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平均为32.4℃;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4℃,最大达到29.9℃。

(4)人文历史情况:贺兰螺丝菜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有将尽30年的种植历史,加之气候适宜,可以与春小麦和冬小麦套种,果实色白,质脆,味甘甜,主要供作加工腌制酱菜,亩产量可达1500斤,亩毛收入3000元,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保南村、金贵村、银光村、汉佐村、联星村、潘昶村、雄英村、潘西村、红星村,习岗镇的红旗村和黎民村,洪广镇的高融和金沙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NY5010的规定。

(2)品种选择:主要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贺兰县地方品种。种子质量符合NB640102031-2005。

(3)生产过程管理:贺兰螺丝菜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蔬菜操作技术规程。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一般在9月底、10月上旬地上部遇霜枯死后随时采收,全部人工采挖。要求统一分级,清除杂质和损毁严重的,破碎率小于3%,杂质小于1%。

(5)生产记录要求:贺兰螺丝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贺兰螺丝菜形如薄荷,茎四棱,株高60厘米左右。果实为小坚果,含种子一粒,无胚乳,黑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每500克约有250个。

(2)内在品质指标:贺兰螺丝菜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肉质脆嫩,无纤维,盐渍酱制,风味良好,为酱菜中的珍品。每100g块茎中含蛋白质5.5g、碳水化合物20.3g、脂肪0.3g,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胆碱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安全要求:贺兰螺丝菜生产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贺兰螺丝菜原料分级包装,依据品质和外观分成三级,一级长度4厘米以上,二级3-4厘米,三级3厘米以下。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贺兰螺丝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运输:执行准则《无公害食品贮藏运输准则》(118NY5316-2006)。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源黄牛

桃源黄牛产于牛车河等地,中头部大小适中、额宽、角呈倒“八”字形,眼大而圆,毛色深棕,品质优良,肉味鲜美。 桃源理公港、牛车河、黄石等山区饲养的“湘西黄牛”是一种与其它黄牛不同的牛类。它体型较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被毛短密,富有光泽;皮肤较厚,富有弹性。其毛色有金黄、浅黄、栗色之分,以黄色最多。

特点

湘西黄牛因在湖南西部养殖最佳而得名。它生长速度较快,初生体重公牛平均为15千克,母牛为11.7毛克。小年1岁,公年平均体重达182.2千克。湘西黄牛不但免疫力强,牛肉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年肉,是理想的肉类食品。-

七.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菜豆腐

洋县菜豆腐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特色美食。菜豆腐稀饭是洋县地区一种民间家常饭,虽然做的方法不复杂,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较细,好吃且富有营养,所以已成了当地待客的佳肴了。

传说,康熙皇帝一日微服私访,到了洋州地面,看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在食用一种稀粥。此粥白绿相间,清香袭人,赏心悦目,到了客栈,康熙皇帝便问店小二此为什么饮食,店小二笑着告诉他,此乃“青山飞雪”,本客栈有供应客人的。便随即舀出一碗。康熙皇帝狼吞虎咽,吃的两颊留香。后来他回京后令御厨烹饪“青山飞雪”,但非常遗憾,他杀掉了许多御厨,却怎么也做不出在扬州吃过的那种鲜嫩可口的味道了。

康熙皇帝在洋州客栈吃过的“青山飞雪”就是我们今日的“菜豆腐”。

菜豆腐烹饪时要放入菜,可谓名副其实。将黄豆用水泡涨、磨浆、过滤、烧开后,便将切碎的白菜(也可以是春不老、红薯叶、软菜、芥菜等)放入,然后徐徐加入酸菜水(也可以使泡菜水、食用醋、葡萄汁、葡萄糖内脂等酸性物或石膏),便点出了豆腐,而且,所点出的豆腐很快与菜裹在一起,形成“大雪弥漫,覆盖碧山”的情景;另一种烹饪方法是先点豆腐后放入菜,此种做法的结果是菜归菜,豆腐归豆腐,两不粘。现今洋县城东城南城北方向的群众爱吃菜与豆腐裹在一起的,而县西的群众则爱吃菜与豆腐分离的那一种。要注意的是,不论哪一种烹饪法,点豆腐时都要用文火,以锅内不要煮起水泡为宜;同时要注意点时慢慢来,千万不能着急;点豆腐时锅内不能点得太清;放入菜时,菜不要放得过多。做到以上几点,菜豆腐无酸味,点出的豆腐也多,而且特别嫩,口感最好。接下来的工序便是将淘干净的大米放入,也可以放入玉米珍子。

吃菜豆腐更有学问,根据个人口味,菜豆腐可喜可稠,米可软可硬。胃酸过多的人,有绝招,可在豆浆烧开后要出少许,待菜豆腐做成后掺入其中,菜豆腐则变得甜丝丝,特别养胃。菜豆腐要吃烫,不凉不热吃了胃胀;万一放凉了,也不要紧,可加入食盐、葱、韭、蒜苗和大肉勺子炒着吃。老百姓说,菜豆腐调盐,强过过年,就是对这种吃法的真切感受。吃菜豆腐是,人们还一定要配以辣子佐餐。佐餐的辣子也有讲究,往往是将新鲜的生葱、韭、蒜、芹菜等切成碎末,和入辣椒面之中还可以加入少许的香油或熟菜油。辣子里不要将食盐放得过多,放多了对胃有害处,对皮肤也不好,脸上会发青。有辣子佐餐,更能让你食欲倍增,稀稀溜溜的一气吃上几大碗。

人们爱吃菜豆腐,除了它清爽适口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很具有养生保健价值。众所周知,青菜,粗纤维多,而豆腐的来源之物——黄豆为植物肉之王,微量元素特别丰富,二者相配伍,营养结构上达到了优化组合,人体极易吸收。菜豆腐还具有利尿功能,能够有效地清除肠胃油腻秽物,常吃菜豆腐有利于协管和心脏的保健。

现在有人花样翻新,在烹饪时将菜切的极碎,待菜豆腐裹在一起时,将其压成块状,做成“菜豆腐火锅”。菜豆腐由寻常百姓家步入酒店大雅之堂。带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小吃——菜豆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的喜爱。

“青山飞雪”今天已成了洋县的一道风景,难怪当年的康熙皇帝对它念念不忘呢。

洋县菜豆腐2007年曾被央视二套为您服务栏目收录并做为陕南菜豆腐的代表拍摄播放。

信息来源: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八. 宁夏 石嘴山 惠农区 苦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信息来源:美食杰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津市 津市饺子

津市饺子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特色小吃。津市饺子皮入口即化,感觉味道太好吃了,让人回味无穷。

津市饺子皮薄馅多味美可口,其中以王饺儿和左妈妈为代表的水饺系列,以路记和望江楼代表的锅饺系列及大桥下油炸肉饺藕饺最为出名。王饺儿是津城百年老字号,早在民国时期就享誉九澧,当年澧州太守贺龙就常以王饺儿为宵夜,如今已在津市澧县开有多家分店。

十. 四川省 资阳 安岳县 安岳坛子肉

安岳坛子肉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特色小吃。坛子肉是安岳农家的一种特色美食,将新鲜肉装在瓦罐里秘制发酵而成,在腌制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对人体有益处的有益菌,肥而不腻。

坛子肉是四川省安岳县(古称普州)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早在西汉时期,由于食物短缺和储藏条件的限制,为达到保质,防腐,方便食用的目的,智慧的安岳先辈们便巧妙将豇豆干、青菜干等各种干菜和猪肉,拌以五香,八角等植物香料,以一层干菜,一层烙制后的猪肉脯入土坛中,数月之后,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醇香可口,营养丰富,方便自己和待人接客食用的传统美食,人们俗称坛子肉。

相传公元48年,普州太后许黄玉带上母亲做的坛子肉远渡驾洛国(今韩国),把中国美食传播海外。在革命战争年代,安岳革命者康遂每次外出,均把坛子肉装在背篼里,利用坛子肉营养好、易储藏的特点,以“卖坛子肉!”,“是通贤的坛子肉吗?”“不,是普州的”为暗语,联络革命志士、收集传递情报。成功组织发动了震惊川内外的“通贤-”,把安岳地区的革命活动推向了一个0。通贤-后,许多革命志士参加了北上抗日红军,使坛子肉的故事,随红军的足迹广为流传,享誉中华大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