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羊肉特产腌料 新疆羊肉最正宗的调料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羊肉特产腌料 新疆羊肉最正宗的调料更新时间:2023-02-14 18:23:12

一.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甘肃省民勤县主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专指产于甘肃省民勤县特定环境下饲养的特定品种,使用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羊肉。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具有“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等很多优点。民勤羊肉有黄焖羊肉、开锅羊肉、烧烤羊肉等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大水羊肉和锁阳羊肉。

民勤羊肉品质概括起来就是“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到民勤,不能不提到民勤的羊肉,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民勤羊肉肉品具有较为适宜的脂肪含量,有较好的大理石纹分布(平均2.52),持水性能良好(平均失水率为6.98),故具有较为理想的外观和优良的贮存稳定性。胆固醇远低于其它肉类,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比例符合人体营养的需求,营养学价值极高。屠宰后的民勤羊肉色泽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纹理清晰,有韧性,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几乎不用调味品遮盖就鲜香无比。

民勤养羊的历史源远流长,“水草丰美、可牧可渔”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苏武牧羊的传说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据《尚书禹贡》记载,“潴野匈奴驻牧”,潴野即今之民勤,足见春秋战国时期,民勤便有人类生存繁衍并从事畜牧业生产。秦汉时匈奴称雄河西,那时的民勤羊就是匈奴人向中原天子进贡的“贡品”,也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另据专家考证,民勤县是汉中郎将苏武牧羝之处,县内苏武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苏武命名的地域名称,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民勤家喻户晓。长期以来,养羊、吃羊肉和用羊肉招待贵客已成为人们的传统,做羊肉系列餐已成为本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养羊历史和良好的养羊传统积淀了深厚的肉羊产业文化,也奠定了民勤肉羊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甘肃省民勤县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大坝乡、夹河乡、苏武乡、大滩乡、双茨科乡、泉山镇、薛百乡、三雷镇、东坝镇、红沙梁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红沙岗镇、南湖乡共18个现辖行政区域

《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民勤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函》,民政函〔2013〕107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民勤羊肉》(草案)

二. 西藏 那曲 申扎县 蘑菇炖羊肉

每年雨季,在藏北草原,蘑菇遍地丛生,而且品种繁多。取洗净的鲜菇与切成小块的羊肉加入调料一起炖,肉有菇香,菇有肉味,其香诱人,回味无穷。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之为“赛夏”的蘑菇是菇中上品,用这种蘑菇与羊肉同煮,则羊肉无膻、腥之气;与鸡肉、猪肉同炖,则更是香味四溢,汤鲜肉美,令人百吃不厌。此食品为“藏北三珍”之三。

三.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尼雅羊肉

尼雅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尼雅羊肉的肉品质特别突出,羊肉中羊湠基化合物含量低,使羊肉无膻味,受到民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赞誉,尼雅羊肉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等特点,尼雅羊肉烤制品(烤全羊、馕坑肉、烤羊肉串)肉香味独特,是肉品中的极品。且尼雅羊的油和鸡蛋及冰糖经过科学配置,具有显著食疗和滋补功效。

尼雅羊肉肌肉呈红色,有光泽,脂肪呈白色或淡黄色;肌纤维致密,有韧性,富有弹性;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切面温润、不粘手;因常年采食含碱量较高的蒿草及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尼雅羊肉无膻味、低脂肪等优良品质,受到民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赞誉。

以尼雅羊肉为原材料制作的特色小吃深受当地百姓及各方宾客的喜爱。

清炖肉:手抓肉,是新疆汉人的称呼,因为食用时必须手抓,块儿大,连骨,无发借助现有的任何餐具。民间称“萨勒干果西”,特指清炖肉,无论是羊肉还是牛肉。清炖,是民间最为普遍的食肉方式。

通常,锅一开,先撇去票上来的血沫,然后放一些胡萝卜块、恰玛古、洋葱条等,放足盐,再加入西红柿去膻味。这样肉香,汤也香。但手抓肉香嫩的关键还在于煮肉过程中不断的扬汤。有民谚为证:抓饭的关键在于‘炒’,炖肉的关键在于‘扬’。

清炖羊肉和羊蹄,是产妇的特殊食品,如同汉族民间的产后吃“清炖母鸡”或“鲫鱼汤”一样,是个约定俗成的讲究。

烤全羊:烤全羊,是维吾尔族的一大传统名肴。烤全羊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客的上等肴,现在也成为高级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睐。烤全羊多选用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这样的羊,肉不仅嫩而且营养价值高,嚼在嘴里满口香。这是维吾尔人在长期食用羊肉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宰杀剥皮、去头、蹄和内脏后,用一头钉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白面粉等调成糊状的汁子抹在羊的全身,然后把羊头部朝下地放入炽热的馕坑,盖严口,并不时地转动木棍观察,焖烤1小时左右即成。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

大串烤肉:以尼雅羊肉为原料,连骨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将羊肉块串到长50厘米左右的铁签上,一串约250克,肉块表面均匀浇上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白面粉等调成糊状的汁子,然后放入炽热的馕坑,盖严口,焖烤15分钟左右即成。

四. 北京市 海淀区 羊肉馅饼

原料配方:肥羊肉500克面粉750克净白菜1.25千克姜末10克精盐15克葱末50克花椒水50克黄酱100克花生油100克麻油100克

制作方法:

1.将羊肉饼碎,加入黄酱、姜末、花椒水、盐搅拌均匀,撒上葱末,淋上麻油拌匀。然后将白菜切碎,挤去水分,同拌好的碎羊肉放在一起拌成馅。

2.花椒水是用花椒、大茴香加开水泡成,有祛除羊膻味的作用。如以开水250克为标准,约需花椒、大茴香各5克泡呈黄色,冷却后即可使用。

3.将面粉加温水约330克和成软面,饧约0.5小时。然后将它放在撒有干面粉的案板上搓成长条,摘成30个面剂,一个个按扁,每块面剂上放馅约50克,揭起四周把馅包起来,再在手心上一转封好口,摘去收口处的面头,揿成圆饼, 随即将圆饼放在刷有花生油的热铛上烙熟即成。

产品特点:金黄色,皮薄绵软,油润香嫩。

五.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羊肉沙米面

羊肉沙米面

精选沙区羊肉,去油去筋,切成豆粒大小的肉丁,加调料炒至微糊生香,备用。沙米碾制去壳后,于清水中煮绵,加入炒好的肉丁,待羊肉沙为滚和时,下入手工面条,佐以葱沫、韭花、芫荽,文火稍焐即成。羊肉沙米面米、面、肉、汤和而不粘,经纬分明,而又相互渗透,既有素食的清淡明净,又具肉食的稠厚绵长。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戴庙红焖羊肉

红焖羊肉是戴庙乡的名吃。戴庙乡地处东平湖库区,这一带土地湿润,草木丰茂,特别是有大面积的豆田,秸杆饲料丰富。因此这里家家养羊,户户放牧。是我省小尾寒羊的生产和调拨基地。小尾寒羊种群大,数量多,为制作红焖羊肉提供了丰富的烹饪原料。

戴庙的红焖羊肉,肉质鲜,味道美,肉香汤浓,食之不腻。

羊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人类的重要食物。商初大臣伊尹善于烹调,被后世尊为“烹饪之圣”,对食羊曾作过记载。在我国已出土的《庖厨图》、《饮宴百戏图》等汉墓壁画中,即绘有包括烤羊在内的宴饮内容。南北朝北魏时的《洛阳伽蓝记》中有“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的记载。由此可见,羊肉作为人们喜爱的食品,已有悠久的历史。

戴庙红焖羊肉的基本做法是:

以当年长成的嫩羊,剥皮取肉,配以葱、姜、蒜、花椒、茴香、肉扣、草果、白扣、沙仁等佐料。把山羊肉剁成块状。置锅于旺火,将水烧沸,先把羊肉在沸水中氽一下,将浮沫撇去,把羊肉捞出。然后,在热油中爆炒羊肉,将葱、姜、蒜、精盐等佐料放入,把预先熬制成白乳状的羊架汤倒入锅内,漫过羊肉,其上放豆瓣酱,文火慢焖40—5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食用。

此外,戴庙乡回民饭店还加工羊头、羊耳、羊蹄等食品,可制作全羊席。

七. 新疆 昌吉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木垒羊肉

木垒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对于新疆人来说,羊肉绝对是招待贵宾的必备菜品。而性味甘温,品质优良的木垒羊肉又是羊肉中的上品!木垒凭借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养殖历史,造就了独具特色、无膻味、肉质鲜嫩的木垒羊肉。

清炖羊肉的做法:.

哈萨克族牧民煮肉除了盐不放任何调料,凉水放肉,水刚漫过肉。锅一开,大血沫一撇,将火撤小,放几片老姜,用真正的文火,慢慢地炖。用清炖的简单手法来烹制它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它的本质。待肉基本煮熟时,放入切成块状的红白萝卜。萝卜煮熟后,调入盐、洋葱、香菜等调料,一碗滋补又美味的清炖羊肉就出锅了。

木垒羊肉

畜牧(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木垒羊肉的生产地域范围是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全境。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接壤,西与奇台县毗邻,南与鄯善县、哈密市相连,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4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89°56′-92°19′,北纬43°14′-45°17′,南北长度198公里,东西宽度为138公里,总面积为22171平方公里。包括县域范围内11个乡镇(英格堡乡、西吉尔镇、东城镇、照壁山乡、新户乡、白杨河乡、大石头乡、博斯坦乡、乌孜别克乡、雀仁乡、木垒镇)2场(良种场、克牧场)所管辖的60个行政村。木垒羊肉生产地域保护范围内的产量为年出栏30万只活羊,每只羊平均产肉18公斤,总计5400吨木垒羊肉。

八. 河北省 邯郸 邱县 羊肉卤

卤羊肉滋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自古为人所喜食。主料羊肉配以葱、姜片、蒜等经过卤制而成。羊肉要蒸至软烂为准,因为高丽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风味尤佳。羊肉的烹制方法很多,据考,汉代已有用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而烹制的名馔了。

原料/调料
羊肉 600公克 葱 2支 姜片 5片 蒜头 10瓣 卤羊肉卤包 1包 盐 1小匙 米酒 1大匙 油 2小匙
编辑本段制作流程
1.将卤包、水1500cc、米酒一起浸泡20分钟备用。葱洗净切长段,蒜头也拍过备用。 2.羊肉洗净切块。在锅子里放入葱段、姜片,加水煮滚后,再放入羊肉块,汆烫后取出,放在冷水中泡凉,再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3.烧热锅子,倒入2小匙油,放入蒜头爆香,再把羊肉块、盐、米酒及作法1的卤汁倒入,煮滚后改小火再卤约1小时30分钟。可用筷子测试,如能穿透羊肉即完成。
编辑本段稀卤羊肉
〔主料辅料〕
熟羊肋条肉1000 克 红萝卜50 克 水发玉兰片50 克 淀粉40 克 面粉15 克 植物油500 克 鸡蛋清3 个 食盐2 克 白糖50 克 酱油30 克 葱末25 克 姜末2 克 醋25 克 香油25 克 蒜末10 克
〔烹制方法〕
1.将熟羊肉用坡刀片成1 厘米厚的片,放碗内,加入料酒、酱油、食盐, 姜末、肉汤,上笼蒸烂取出,滗去汤待用。 2.将玉兰片,红萝卜均切成0.5 厘米厚的小丁,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 3.将鸡蛋清打发,加入淀粉、面粉,制成“高丽糊”。 4.取盘一个,将“高丽糊”一半倒入盘内摊开,放上羊肉,再用“高丽 糊”摊匀待用。 5.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时,将挂糊的羊肉推入油锅,视 糊凝固时,起锅滗油,再将羊肉入锅内,用小火烙酥两面。出锅后,用刀改 成3 厘米大的菱形块,按原形摆入盘内。 6.锅内用植物油50 克 烧热,用葱段、姜末、蒜末炝锅,放入白糖、醋,倒入用肉汤、淀粉、 酱油调成的芡汁,加玉兰片、红萝卜丁,视汤爆起后,加入味精,淋香油, 浇在羊肉上,此菜即成。
〔工艺关键〕
1.羊肉要蒸至软烂为准,因为高丽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风味尤佳。 2.打“高丽糊”的碗必须洁净,抹干生水。蛋清打至蛋白发硬,细如奶 油状,再加淀粉、面粉拌匀即成。 3.本菜名曰“稀卤”,宜用“二流芡”,稀而透明为佳。
〔风味特点〕
1.羊肉滋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自古为人所喜食。在周代的“八珍” 中,以羊肉为主料的就有“炮牂”和“捣珍”。在三牲六畜中,古时把羊列 于犬豕之前,反后于牛。在《左传》中,还记载了为宋国宰相华元驾车的羊 斟因不曾分得羊肉吃而使华元被俘的故事。公元607 年,宋郑两国交战,战 前华元杀羊鼓励军官,羊斟因没有分上羊肉而怀恨在心,他狠狠地说:“分 羊你当家,交战我做主了。”他单车独放,陷入重围,致使宋军大败,华元 被俘。 2.羊肉的烹制方法很多,据考,汉代已有用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而烹制的 名馔了。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上的“遗策”上,载有“肋”字。而北魏贾思 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作胡羹法”,所用主料就是“羊肋六斤,又肉 四斤”。这里的“羊肋”即是羊的胸部两侧的肉,调之以“葱一斤,胡荽一 两,安石榴汁数合。”之后,羊肉按部位切割和烹制分得更细,清代的“全 羊席”,就是以部位分烹羊馔的总汇,据《随园食单》所记,已有72 种之多。 3.“稀卤羊肉”是选用肋条肉,先煮,后蒸,再炸,然后挂糊烙酥而成 菜。此菜的烹制方法可追溯至周代的“捣珍”和“渍”。南宋诗人陆游的“东 厨羊美聊堪绝,北面铃稀莫强愁”诗句,说的是密院羊肉很绝;“栈余羊绝 美,压近酒微浑”则是说,好几天吃不到肉了,途中见羊,口水直流,不醉 不休。由此可见,古代用“肋”烹制的羊馔风味极佳。

九.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横山羊肉

横山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陕西省横山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横山羊肉具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的优点,被誉为“肉中之人参”。“横山羊肉”以其独特的肉质、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保健抗癌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名副其实的地方特色产品。

横山羊肉主产于南部丘陵沟壑区,由于气候特别,昼夜温差大,山大沟深,行走不便,放牧的羊子采食困难,运动量大。因此,横山羊肉脂肪含量较低、肌肉弹性好。横山羊肉只有用横山的水和横山的葱等调料才能做出地道品味。从植物种类和营养特征看,横山县耐寒、抗旱品种多,以天然的豆科、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要饲草,尤其是苜蓿等豆科植物比例大,相对含水量较低,用这些饲草饲喂的羊子抗病能力强,生产的羊肉氨基酸含量高,胆固醇少,营养价值高,食用后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之功效。同时,植被中富含中药材,羊子采食后可预防疾病的发生;百里香、多根葱、铁杆蒿、沙葱、沙蒜、香艾等60多种香草以及富含蛋氨酸的苜蓿、大豆,使横山羊肉香味十足,细腻、无膻。.

生产情况

该县羊产业在实施舍饲养羊的基础上,向科学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县内“羊中王”绒毛加工厂的服装远销海内外,“香草原”等羊肉加工厂的产品享誉港台,养羊走出一条“公司+协会+农户”的路子,初步构成产业链。2009年,全县新增人工种草22万亩,保留种草面积300万亩;羊只饲养量达130万只,均养羊5只收入2000元,户均养羊20只收入8000元,农民畜牧业收入占到70%;生产羊肉9476吨,羊绒320吨,羊毛552吨,羊皮40万张,畜牧业产值突破8亿元大关,占全县农业产值的60%以上。.2010年,全县羊只饲养量达139.1万只,存栏73.8万只,出栏65.3万只,羊绒412吨,羊毛520吨,羊皮60万张,羊肉9795吨,畜牧业产值打破8.4亿元大关,其中养羊产值达到4.5亿元。21世纪初,榆林、靖边、西安、北京、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广州等地,都有横山炖羊肉馆。横山县成为国家山羊板皮基地县(农业部)、绒山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县和主产区(陕西省农业厅)、中国百县优势特色陕北白绒山羊生产基地县(中国社科院),获得横山羊肉地理标志的保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9月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以2010年第95号公告,正式公布“横山羊肉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护”。.

保护范围

横山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横山县横山镇、高镇镇、党岔镇、波罗镇、塔湾镇、石湾镇、武镇镇、响水镇、殿市镇、赵石畔镇、魏家楼乡、石窑沟乡、韩岔乡、艾好峁乡、双城乡、南塔乡、白界乡、雷龙湾乡、石马洼农场等19个乡镇、农场所辖行政区域。.

十. 四川省 成都 简阳 简阳羊肉汤

简阳羊肉汤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其汤呈奶白色,鲜香浓烈,深受食客喜爱。在寒天,一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就是简阳人待客的极品。

简阳羊肉汤散布在全市各乡镇的600余家餐馆,大都自称有祖传秘方。其实,简阳羊肉汤的真正秘密,其一是水质,即龙泉、三岔两湖之水。其二是独特的工艺:熬汤前,先将肉煮熟切片,再下锅爆炒,最后加入长时间熬制的羊骨汤而成。其三就是肉质:简阳大耳羊。相传,简阳大耳羊是美国努比羊和本地羊的杂交品种,努比羊于抗战时期由-引入重庆,后落户简阳。近年,简阳羊业迅速发展壮大,养羊户不断增多,羊产业蓬勃发展,简阳羊肉汤也因优质羊源的扩大而名声大噪。

羊肉汤的做法很简单,主要原料是简阳自产的大耳山羊。宰杀山羊,然后剥皮,开膛剖肚,将剔下来的羊骨头与猪骨头(筒子骨)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

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汆,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配上一个由海椒面、花椒面、盐巴、味精等调和成的干碟子,可以大快朵颐了,吃得满头大汗,浑身上下热乎乎的。

简阳羊肉汤的独特得益于简阳的山羊。简阳的土山羊,俗称“火疙瘩羊”,个头矮小,但生命力极其旺盛。上世纪初,-女士从美国引进努比羊,后弃而放逐龙泉山脉,与简阳的土羊杂交,形成了汇聚中外品种优势的“简阳大耳朵羊”。
简阳的山羊除了种源优势外,它的生存环境也是简阳所独有的。有专家趣言:简阳的山羊“吃的是中草药(绿色山草),喝的是矿泉水(龙泉湖、三岔湖的水)”。用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生存的山羊作为主要原料的简阳羊肉汤,自然汤鲜味美。到现在,虽然川内各地都能品尝到“简阳羊肉汤”,但成都等地专门驱车前往简阳品尝正宗“简阳羊肉汤”的仍然不计其数,冬天更是络绎不绝。

营养价值

简阳羊肉汤,肉质细嫩、肥而不腻、温而不火,尤其是那奶一般白的汤,其味鲜香浓烈、余味悠长,是任何一道菜一种汤都难以匹敌的。特别是冬天的早晨,一家人就着一盆羊肉汤,营养有了,热能有了,连呼气也久久地有了羊肉味儿。若是懒得下厨,或者中途来了客人,或是拿不准吃什么的时候,来一盆羊肉汤,菜有了,汤也有了,十分经济便当,也不掉面子。对简阳人来说,羊肉汤是一种极好的便餐,也是一种文化。
羊肉入锅爆炒前先放入两条鲫鱼油炸,那鱼羊一锅,活脱脱是锅里煮着一个“鲜”字了。不少人说,简阳首推玉成桥羊肉汤为上品。其实在简阳所有场镇上,都有自己的羊肉汤名家,做得好的羊肉汤,大家彼此彼此,难分高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简阳的“羊肉汤名家”遍及各个角落。

简阳羊肉汤历史

简阳羊家里手,只知道那鼎锅里的汤一年四季不断火,里面的羊骨和汤似乎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它就不得而知了。几乎所有的羊肉汤高厨,都称自己的羊肉汤有秘方,决不轻易泄密。真正的羊肉汤高厨,无须远走他乡,在简阳就不愁没有生意,因此,惟简阳的“简阳羊肉汤”才地道。要吃原汁原味的简阳羊肉汤,还得到简阳,加上原味简阳的辣椒面,才能体会简阳羊肉汤的味道,即使你在成都,即使简阳的厨子,用简阳的羊做的羊肉汤,那味都差得很远;只有你真正到简阳城里,吃了那香醇的羊肉汤,你才会体会到,视羊肉汤为简阳一绝,并不为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