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阜阳特产炒面 阜阳哪里有好吃的炒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阜阳特产炒面 阜阳哪里有好吃的炒面更新时间:2023-02-15 03:52:54

一.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沙河特曲

沙河特曲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沙河特曲凝聚了沙河酒业50多年的酿酒工艺,是上乘的酒中佳品,酒质色香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口,回味悠长,属于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安徽沙河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界首市,注册资本6600万元;成立于1949年,是在沙河酒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中国东方酿酒基地,目前拥有占地1000余亩的大型酿酒生态园,13000多条老窖池,50多个大型储酒罐,储备有4000多千升10年以上优质原酒,现有酒库中原酒最低年份也有着7年悠久的时光,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20多万千升。

沙河酒厂同茅台、五粮液等老牌名酒企业一样在1949年以前,一直以私营槽坊的形式存在。1949年界首解放,政府没收私立糟坊实行白酒国营;1950年底,合并分散的糟坊筹建酒厂,沙河名声初步崛起。1951年底,沙河酒厂收归省工业厅管辖,成为直辖于安徽省政府的少数省属重点企业之一。1996年销售收入超过8亿元人民币,上缴利税突破1亿元人民币,跻身“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之列,产品畅销安徽、江苏、河南等20多个省市,成为安徽省内仅次于古井集团的白酒企业。 中国酒界泰斗、著名白酒专家、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首任所长秦含章教授考察沙河酒业时曾写下“安徽多名酒,沙河独成王”的赞叹之句。2007年11月,中国著名白酒专家曾祖训、胡永松莅临酒厂参观,品鉴沙河美酒,对沙河特曲新产品给予了高度的赞扬。2008年,沙河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国家大型一档知名企业万事利集团成功控股沙河酒业,为沙河酒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后盾,地方政府也将沙河酒业作为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扶持;同时在掌舵人姜杰总经理的领导下,实行沙河品牌标识全面升级、聘请台湾歌星姜育恒出任沙河品牌形象代言人、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成立沙河王事业部、沙河特曲事业部和沙河封坛年份酒事业部的战略措施,强化资源高效配置,推动公司由低端向中高端有序发展。

二.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泉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面塑为临泉白庙镇邵营村传统手工艺

三.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文德堂毛笔

临泉县文德堂制笔厂生产工艺为清代制笔名家李万中所传,选料严格,做工精细,做出的毛笔,讲究尖圆齐健,被称为"书坛一宝".该厂全部采用优质原料,如从汉口笔料厂购进优质黄狼毫,从湖州,嘉兴等地购进优质羊毫,山兔毫,石獾毫等,在生产工艺上也明确分工,127道生产工序道道把关,因而产品质量逐年提高.该厂产品现有100余种,其中"八柱擎天"多功能毛笔,1985年9月在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上获一等奖.

文德毛笔1997年又被阜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五十强私营企业,曾多次被安徽省、市各级领导选为贵重礼品馈赠各界朋友。0十四大期间,文德毛笔被安徽代表团敬献给1同志,现存在历史博物馆。香港回归时,特制龙笔被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受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赞誉。几十年来, 在制笔大师曹如章的带领下,总经理曹殿彬随父学艺,使文德堂毛笔厂创出了辉煌的业绩:八五年在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上荣获一等奖;九二年为感谢1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十四大召开,特制“欣欣向荣”九龙笔一支,由安徽代表团转交1同志,受到0中央办公厅的感谢;九五年在合肥受到邓朴方及残联报告团的热情接见和献花致意;九七年文德堂毛笔被选定为迎接香港回归的礼物,特制的“金龙腾飞”九龙巨笔受到各界瞩目,并受到董建华等有关领导的称赞;九八年临泉贡笔被美国总统克林顿先购为访华纪念品。

四. 安徽省 阜阳 太和 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由于它起源于太和县,加之又是在铁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这个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变过。太和县不大,但却以制作各种小吃而让人们熟知。

  太和羊肉板面
太和板面的由来,没有想去考证过。太和是小城,地处安徽的西北角,名不见经传。但是本地人颇多跑江湖者,东西南北国内国外跑一圈之后,往往感叹——住在大连多伦多,消费在上海香港,吃——还得在太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没山没水,有何可吃?就有太和人笑你,那你是没吃过!板面,羊肉板面! 太和板面一是面好,二是汤料好。太和县出产优质小麦,板面条取小麦精粉,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之后,制成直径半寸,长八寸的小面棒,再涂上香油,码在案子上,蒙上干净的湿毛巾。滋润好的面棒柔软缠绵,触摸如丝绸。 做板面时,厨师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个头,右手捏三个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厨师手里由短变长,由粗变细,折合三次,总长度达五丈有余,而且粗细均匀,提起似一道瀑布。 捞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厨师捏上一些嫩绿的青菜放在上面,然后浇上沸好的枣红色的汤料。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汤料,使人食欲大增。 臊子的制作也十分讲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酱、食盐、红辣椒、羊油和羊肉等。制一锅臊子,各种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放。制作时,先将羊油稀释烧沸,然后再下佐料。晒干的红辣椒用量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泽,羊肉也占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羊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块块,待辣椒红颜色下来之后,再把羊肉丢进锅里。这时,必须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羊肉烧得不老不嫩,恰到好处。 臊子做好后,舀到搪瓷盆里,凉后便凝结成固体,随吃随取,常年存放,不会变质 漫步太和,板面馆见缝插针般地散布在全城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食客还没进门就冲老板喊:”一大碗!!!多加点辣的”老板便会爽快的说:好嘞,里面坐!!!有时候还让老板加个鸡蛋,那鸡蛋是在板面汤里泡了很久的,蛋黄里面都有臊子的汁液了.在面还没上来之前筷子已经在手里了,听着老板在案板上啪啪的摔板面的声音再加上鼻子闻到板面汁飘来的香,已经是口齿生津了.吃板面是没什么讲究的,白白的宽宽的面(很劲道的)有绿的菠菜叶盖着,红的羊肉臊子汁液浇在上面,盛板面用的是姜黄色的搪瓷大号碗,就这大碗也透着太和人的豪爽!一大碗端上来,迅速的用筷子在面里搅拌几下,有人有耐心的会慢慢的搅,让胃再吊吊,吃的时候可都是虎狼模样了,有人中途用双手捧起来大碗喝板面汤,有人习惯先吃完碗里的面,菜叶也拣吃干净喽,再捧起碗将汤一饮而尽,餐巾纸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最寒冷的冬天里,满头大汗不及时擦喽汗珠儿会坠入碗中的. 三五知己小酌,板面馆是绝好的去处。简单几个小菜,悠悠一壶老酒,随性几声笑谈,但可引出一片欢腾。家长里短的琐屑,亲朋邻里的纠葛,在热情火辣的板面汤里,化作淡然笑声。趁着那热乎乎的劲头,发几句牢骚,讲几句心愿,也许,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从板面馆出来后,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太和人的豪爽与好客体现的淋漓尽致。 太和板面一吃上瘾,食者无不感叹:“太和板面,面中之王,食太和板面,天下无面”。矣,这话听着咋象广告呢!......哈哈!
编辑本段制做
羊肉板面的制作包括三道程序,味汤制作、面皮制作和板面制作。
味汤的制作:
味汤是板面制作成败的关键,也是羊肉板面风味体现的基础。 选上等羊油放入锅内,加入料2中的香料,细火慢熬约30分钟,等香料充分出味后,用漏勺捞出。锅内继续低油温加热,投入干红椒,使其炸出香味,待油色逐渐转黑时,再把已经切好的3厘米见方的羊肉块放进去,改用细火熬煮约30分钟,最后调入精盐、黄酒、味精、冰糖等即成味汤。味汤制好后,还要再往锅添里少量开水。
面坯的制作:
用上等的面粉和冷水调成面团,并用少许的盐和碱扎面两次,待用。玉米淀粉用布袋装好,把和好的面团切成约8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方形块,然后用玉米淀粉拍打,最后放在铁板上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板面的制作:
逐一取制好的面皮,用面杖擀压成片,取10~12个面片放手上,在铁板上用力平摔,待其摔长以后丢入沸水锅内,待水重沸后,再放入已备好的小白菜。用漏勺去将已经煮熟的面和菜捞出,然后放入黄色铁瓷碗内,浇一份制好的味汤料即可。

五.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界首五香牛肉

界首五香牛肉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界首市五香牛肉色呈牛肉本色,烂而不腻,肉质鲜嫩可口,吕长明烧制最佳。

界首五香牛肉选用黄牛嫩肉,加食盐卤好后,将配制的10几种佐料与牛肉下锅煨煮。始用大火,至五成熟时,再以细火浸煮,后捞出微凉,再放入油锅炸至红色即成。五香牛肉色呈牛肉本色,烂而不腻,肉质鲜嫩可口,吕长明烧制最佳。

六.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谭棚毛笔

安徽历来多文人墨客,所以安徽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的深厚,故徽州,就盛产“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是历来文人墨客所不可或缺的,故,这些东西也是比较出名的,提到“文房四宝”,大家就知道“徽墨、宣笔、端砚、宣纸”,很少有人知道阜阳的毛笔。

毛笔是书法绘画特有之工具,历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临泉县谭棚镇一带生产毛笔始于明代,时称为“明笔”。相传明朝末年,谭棚西有“元圣笔庄”,清代咸丰年间,谭棚东小王庄李万忠曾开设“明道堂笔店”,世传祖法,善制好笔。清代书法家徐广缙曾赞曰:“明道堂,笔中王。”因制笔工艺精细,遐迩闻名,畅销全国,素有“毛笔之乡”的美称,现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

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近年来,临谭笔庄仿制的“仿唐鸡距笔”很受书画展和国际友人的喜爱。此笔与常见笔迥然不同,杆粗而笔头短,颖齐而含墨多,锋尖如竹笋,似鸡距,千划如一,不发叉,不脱毛,毛尖书于纸上,如铁锥划沙,似鸿爪履雪,饱笔书写,如玉润珠圆,似龙腾虎跃。所书之字,似肥而不剩肉,似瘦而不露骨。正如一位书法家所赞:“柔刚相济、挥展自如,堪称写字作画妙品!”。谭笔品种计一百有余,中档笔有墨海腾波、山清水秀、刚柔相济、旭日红等;高档笔有信唐鸡距、谭笔生辉、玉润昌寿、特级石獾等,最大笔“墨龙飞舞”,笔头长30厘米,可书写1米见方的大字。

临泉毛笔工艺最初起源年代,虽无确实的文学记载,但清代中期制笔大师李万钟是制笔世家。由于李万钟经常肩挑、背驮,到各地赶集市卖笔。他在湿地撒上青灰,捕上油布把笔摆上卖,由于地上撒有青灰,从此人称“吊毛灰”笔,“吊毛灰”笔因毛笔质量好,而扬名中原大地。

制笔大师曹如章,14岁时家里当了二亩地,作“压跪礼”(学费),拜李万中为师,学艺五年,得其真传后出师。在家制笔卖笔,60年代成立杨桥毛笔厂任厂长。70年代,制笔得到发展,从一家发展到四家,分别是明道堂(李万钟后辈),因种种原因离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成立了文德堂贡笔厂、张麟德创办临谭笔庄、杨桥毛笔社。

曹如章大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博采众长,改进创新,使文德堂毛笔选料更加广泛,工艺更加考究。由文德堂首创的《八柱擎天》毛笔,可以一分为八,一笔多用。其它以黄尾、山羊毫、山兔毫、石獾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其成品毛笔,尖圆齐健,独具特色,被称为“书坛一宝”。

临泉毛笔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扬海外。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启功、刘子善、-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对临泉毛笔均给予高度评价。

临泉毛笔在十四大期间,被安徽省代表团做为安徽省珍贵礼品敬献给邓小平同志,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国务院办公厅并写来感情信。香港回归时,有关领导又以文德堂特制的龙笔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赞誉,并特此写来感谢信。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店集芹菜

店集芹菜素有“芹菜王”之称,叶片肥绿,叶柄及茎杆墨绿,鲜嫩色润,无丝多水,质脆味香,肥美适口。

店集芹菜产于阜阳市店集行政村清朝年间,慈禧太后闻之,传旨进贡,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店集芹菜名声远传,年年进贡。不仅当地人视为珍品,而且行人路过必到店集买些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八.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颍州樱桃

据《颍州志》记载:樱桃以“沿沙河两岸二里许最佳,往时有桃脯贡,阜阳、太和六年轮贡一次,称上品。”阜阳沙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樱桃,由此被称为“樱桃 之乡”。封建时期的统治者都视阜阳樱桃为珍品。古人曾有诗曰:“著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

《唐摭言》新进士尤重樱桃宴,乾符四年,刘郡第二子覃及第,独设其宴,大会公卿。古人曾有诗曰:“著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北宋文豪欧阳修在《再至汝阴》一诗中写道:“黄粟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飞凉,”可见当时阜阳樱桃的地位。明清时期,颍州樱桃驰名国内。

颍州樱桃品种繁多,其中优良品种有玫瑰红,胭脂红、迷尔红、金红、紫红、果红,还有大白桃,大鹰嘴等,质量好,个大皮薄,汁多肉厚、甘甜味美。颍州樱桃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肉不沾核,蜜饯时剔核不带肉,极易进行加工。每年春夏之交,樱花盛开,溢香遍野,人们争先恐后踏春寻芳,观景尝鲜,文人骚客,吟诗作画,流连忘返。颍州樱桃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阜阳旅游事业提供了一个新天地。

九.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李老庄卤猪蹄

近几年,临泉县田桥乡李老庄的卤猪蹄声名鹊起,吸引周边市民开车前去品尝。李老庄是个小集市,曾是乡政府所在地,李老庄的卤猪蹄产业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李飞卤猪蹄店就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一家。

李飞卤猪蹄店在李飞爷爷的年代曾是家干店。当时,李飞爷爷也加工一些卤猪蹄、卤肉招待客人。一位河南客人住宿时说了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卤出的猪蹄肉色香味俱全,吸引了很多食客。

李飞的父亲现在70多岁了,为人和善,对人十分客气。老人家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李老庄周边的许多人都开车来这里吃卤猪蹄,李老庄的几家卤猪蹄店生意都不错。

李飞介绍,他们做的卤猪蹄之所以好吃,是因为采用了当天宰杀生猪的猪蹄,用热水煮后褪去毛,然后用刀片将一些绒毛刮净,加入茴香、八角等大料,卤几个时辰后,就成了美味卤猪蹄。至于祖传的秘方,他避而不谈。

笔者在李飞店吃的卤猪蹄,色泽新鲜清淡,肉烂,肥而不腻,一个人可以吃一斤多猪蹄,也没有腻的感觉。李飞店里的卤猪蹄高明之处就是佐料味道适中,保持了猪肉的鲜美,不像其他卤猪蹄店有很浓的草果等中药材味道。他店里的卤猪蹄热吃时是一种味,凉吃时是一种味,配上卤猪肝、卤猪头肉、卤大肠、卤豆腐皮、凉拌荆芥、水煮花生、开口汤等菜肴,很受食客喜爱。由于李老庄卤猪蹄取材方便,加工程序简单,卤猪蹄价格比较便宜,几位客人花上200元左右,就能一饱口福,大快朵颐,实在是招待亲朋好友、品尝民间美食的一个较佳选择。

目前,李飞卤猪蹄店又起了个文雅的名字“李飞卤猪手店”,并印制了包装,申请了商标,消费者可随时从这里买到正宗的李老庄卤猪蹄。此外,2013年李飞卤猪蹄店被评为阜阳餐饮100强,李飞最近又在当地新开了一家规模酒店,《舌尖上的阜阳》摄制组也专程前往拍摄。

十.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汤做法:

1、和面,面稍微软一点,最关键的一点,面里要放盐;每半个小时活一次,一共活个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个小时以上,所以晚上准备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没劲儿;

2、带骨鸡肉炖汤,汤里只放姜,连盐都不要放;

3、肉炖差不多烂以后将肉捞出,将骨头剔掉,肥肉剔掉继续放回锅里炖

4、准备香菜,葱花,豆腐皮丝,海带丝,有人喜欢吃青菜可以准备点菠菜

5、在开始做之前半个小时,将面全部写成两厘米宽的长条,两面抹油,再醒半个小时;

6、将长条的面甩开,越拉越长

7、下锅中煮熟,面块熟时,将海带,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8、准备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丝,葱花,盐,味精,辣椒(一定要自己炸得有很多辣椒油的才好吃),将煮熟的面盛入,再浇上炖肉的汤;一碗香喷喷的鸡丝

烩面就出锅了,请大家来尝一尝吧一碗香喷喷的烩面就完成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