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金华地区的特产有哪些 浙江金华有哪些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金华地区的特产有哪些 浙江金华有哪些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0 13:03:03

一. 浙江省 金华 武义 宣莲羹

宣莲羹

宣莲是浙江省的名优,是全国三大名莲之一,产于武义宣平一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宣莲以色白芬芳、颗大粒圆、肉厚易酥、营养丰富而畅销国内外市场。

特点:清香甜酥,可热吃可冷饮。营养丰富,清热解毒。

二. 浙江省 金华 兰溪 兰溪大红柿

兰溪是中国南方柿的主要产地,全市共有大红柿21563亩,其中以黄店镇余粮山为核心的大红柿基地,通过了“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和“无公害大红柿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2009年柿产量5942吨,产值2376万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 浙江省 金华 婺城区 金华两头乌猪

金华两头乌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华两头乌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金华“两头乌”猪又称金华猪,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金华猪的形成历史悠久,根据金华县古方出土的西晋(公元265-316年)陶猪和陶猪圈文物考证:早在1600多年前,金华、衢州(原属金华地区)一带养猪业已相当发达,由于产区山丘连绵,交通不便,远销十分困难,迫使农民寻找加工腌制猪肉、猪腿以便贮存和远销外地的新途径。据考证,金华农村腌制猪腿,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相传在宋朝时期义乌人宗泽公,在行军时从家乡带去很多腌肉招待友人,味美质高,取名为“家乡肉”,距今也有900年左右的历史。 此外,以金华两头乌猪为原料的金华火腿为世界三大著名火腿品牌之一。2008年,“金华火腿腌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金华市金华火腿”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因其头颈部和臀尾部毛为黑色,其余各处为白色,故又称"两头乌",是全国地方良种猪之-。原产东阳的画水、湖溪,义乌的义厅,金华的孝顺、澧浦、曹宅等地。本世纪60年代起饲养范围渐次扩大到省内外。金华猪皮薄骨细,肉质鲜美,肉间脂肪含量高,其后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金华猪产仔多,母性好,泌乳量大,哺育率高,繁殖性能好。 有关部门从70年代末开始采取金华猪的保种措施,由金华猪场、市农科所和农试站、东阳良种场按照大、中、小三个类型有计划地开展选育工作。( 金华)

金华两头乌猪

地域范围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两头乌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金华市行政范围的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浦江县、武义县、磐安县等9个县(市、区)及市直、开发区所辖的151个乡镇(街道)、5051个村庄(居委会),东至磐安县胡宅镇胡田村,南至武义县三港乡曳坑口村,西至兰溪市水亭镇黄岗坞村,北至浦江县檀溪镇周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 119°14′-120°46′30″和北纬 28°32′-29°41′之间,面积10941平方公里。2011年,区域内金华两头乌猪存栏3.55万头,出栏5.9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貌特征 金华两头乌头颈部和臀尾部为黑皮黑毛,胸腹和四肢均为白皮白毛,黑白相交处有明显的黑皮白毛的“晕”带。商品猪出栏时间以8~10月龄为宜,出栏体重60~70公斤。 2. 猪肉品质指标 金华两头乌皮薄骨细,肉质鲜红,肉味香郁,肥而不腻,理化、生化指标均优于外来品种猪。理化、生化指标:肉色评分3分,大理石纹评分3分,失水率(背最长肌)1.95%,肌肉pH1值6.3,肌肉干物质(背最长肌)27.12%,熟肉率(腰大肌)63.5%,肌内脂肪含量(鲜背最长肌)3.95%,肌肉肌苷酸含量(鲜背最长肌)0.80(光密度值/250nm)。

四. 浙江省 金华 武义 火踵蹄膀

火踵蹄膀

也称"金银蹄",是以优质金腿踵和新鲜猪肘合炖而成,具有鲜咸适口,肉质酥糯,汤汁稠浓的特点,是冬夏皆宜的传统滋补食品。

五. 浙江省 金华 婺城区 金华婺州举岩茶

产品名称:金华婺州举岩茶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特性:条索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翠交辉;汤色嫩绿,叶底匀整,香气芬芳持久,滋味鲜醇甘美。

产品成份:有茶素、茶单宁、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咖啡碱、果胶、碳水化合物、多酚类、芳香族化合物等三百多种。

产品功能:使人脑清楚,精神爽朗,提神解乏,消除疲劳。发挥生津止渴,爽身醒目,解暑去烦的作用。

产品历史:民国时期制茶工艺失传

产品简介:金华婺州举岩茶亦称金华举岩茶、香浮碧乳等。产于峰石玲珑、巨岩重叠的金华市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一带。该茶闻名于宋,明、清时期列为贡品。特征是条索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翠交辉;汤色嫩绿,叶底匀整,香气芬芳持久,滋味鲜醇甘美。民国时期制茶工艺失传。新中国建立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并被评为省级名茶。

婺州举岩久负盛名,远在宋代已被列为全国茶苑的中一枝名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黄一正《事物绀珠》、张谦德《茶经》、詹景风《明辩类函》、方以智《通雅》等均把婺州举岩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之一。清朝末年,茶叶生产衰落,“举岩茶不知处”,名茶失传,湮灭人间。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经过精心培植,举岩茶终于获得重生。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1984年,获“浙江省名茶”称号;2007年在奥运圣火采集之际,婺州举岩被奥林匹亚博物馆永久收藏;2008年婺州举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 浙江省 金华 东阳 东阳茶

产品名称:东阳茶

产品产地:浙江东阳

产品特性:东阳火腿形如竹叶、皮薄骨细、腿心饱满、精中夹肥、油而不腻,瘦肉细嫩、红似玫瑰,肥肉透明、亮若水晶,咸淡适口、香气浓郁,素以色、香、味、形“四绝”著称。

产品历史:东阳种茶已有1100多年历史,“东阳春芽”名茶在唐代即负盛名,为朝廷贡品。天坛牌特级珠茶,在1984年西班牙马德里第二十三届国际食品评选大会上获金奖。

产品简介: 东阳种茶已有1100多年历史,“东阳春芽”名茶在唐代即负盛名,为朝廷贡品。天坛牌特级珠茶,在1984年西班牙马德里第二十三届国际食品评选大会上获金奖。

产品功能:人脑清楚,精神爽朗,提神解乏,消除疲劳,可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刺激肾脏,增强心肾功能,排毒等

七. 浙江省 金华 永康 方岩纸花

产品名称:方岩纸花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特点:方岩纸花历史悠久,做工考究,品种繁多,艳丽非凡。

产品简介:通常有牡丹,芍药,玫瑰,药花,紫罗兰等数十种,卖花姑娘们在花廊里摆上各式各样的纸花,尽情展示精工细作的花束,纸花争妍斗艳,汇成花的世界,美不胜收,不论是仰慕方岩丹霞美景而来的旅游者,还是朝拜胡公大帝的善男信女,在下山途中都要在花廊前停留一下,买上几束。带回家中插入花瓶,为作方岩旅游纪念品摆放。

八. 浙江省 金华 东阳 鹿血酒

梅花鹿全身是宝,而鹿血则是宝中之宝。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鹿血能改善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具有明显的安神镇静效果;能通过提高血清睾酮含量而增强性功能;可显著增加血细胞及血蛋白含量而呈现补血作用。临床证明,鹿血有补虚、补血、益精之功效,对治疗虚损腰痛、贫血、心悸、失眠、阳痿遗精、神经衰弱、肺痿吐血、妇女血崩带下等有良效。同时鹿血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改善作用,抗疲劳能力显著
鹿血酒系用自养的梅花鹿之血(含鹿茸血)和卫生部规定的食用中药,采用同仁堂秘方精制而成,色、香、味俱佳,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可四季饮用,不会上火,并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饮用,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 东阳)

九. 浙江省 金华 兰溪 兰溪蜜枣

浙江兰溪所产的蜜枣香甜酥软,色泽金黄,外观如同琥珀一般,因此有"金丝琥珀蜜枣"之称。该县生产金丝蜜枣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用当地出产的青枣加工而成。

十. 浙江省 金华 金东区 金华馒头

金华馒头是浙江省金华市的。金华馒头松软、香甜,略微带点酸味,馒头夹扣肉,是餐桌上的上好点心,吃起来松软不黏牙,极易消化。金华的圆馒头,在传统习俗中有“团团圆圆、蒸蒸日上”的寓意。

金华馒头,又称金华大酵馒头,是以酒发酵的浙江著名汉族美食。大酵俗称大胶、大窖、大教,与古代“胶、窖、教通酵”同,足见由来悠久。其形制呈圆丘状,平底圆顶,底部直径约13厘米,顶高约6厘米,上印有红色图案,以标作坊字号。如用于庆典或馈赠,淋裱以福禄寿喜字样,红艳欲滴,庄重大方,还有做成原只金华火腿形状的大型馒头,供上祭、祝寿、迎亲等专用。

金华馒头的历史文化:

金华大酵馒头,历来由专业馒头作坊和黍作店制作,在金衢盆地内的城镇随处可见,而在盆地圈外却绝少闻见。然而,这种精美独特的名品,地方史志中虽称之为邑之,除在食货中列个名目外,却无工艺记录,它的传承靠的是辈辈师徒的口传心授,又因是谋生之技,多秘不示人,甚或有传儿媳不传姑婿的陋习。直到1981年《中国小吃·浙江风味》一书问世,始见一注释中作了披露。大意是:糯末蒸成粒状干饭,凉后盛入容器,加糯米酒槽(即甜酒酿)、白糖,温水搅匀,保温发酵,见面上泛气泡有酒香时,滤汁,加少许食盐搅匀,澄清后即为窖水,用以和面制馒头。

金华馒头的特色:

金华大酵馒头是以酒发酵的著名美食,其独特的品质特点是:造型丰满,端庄美观,面团发酵极其充分,酵孔非常细腻,白细如雪,面有银光,皮薄如纸,吃口松爽滋润,富有咬劲,绝不粘牙,精美可口,极易消化。其膨胀弹性之强,常令初识者瞠目结舌,为之称奇叫绝。如将一只大酵馒头握入掌中,手一张,馒头立刻像海绵似地恢复其原貌,故素有“金华明珠”之誉。有位食品专家评述说:“金华馒头发酵工艺独特,发酵程度极高,远胜西方面包,尤其是韧劲、弹性和滋润松糯的口感,为面包所望尘莫及。它是我国酿造工艺的明珠瑰宝,食中妙品!”

金华馒头的做法:

红印馒头(又称大酵馒头)是过年招待客人必吃的一道菜,一般是在菜上齐之后,酒过三巡,客人将酣未酣之际,一个冒着热气的馒头下肚,酒兴更足。

制作红印馒头,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发酵,采用糯米蒸成粒状干饭,凉后盛入容器,加糯米酒糟(即甜酒酿)、白糖,温水搅匀,保温发酵,见面上泛气泡有酒香时,滤汁,加少许食盐搅匀,澄清后即为酵液,用以和面,随后用土法蒸制。

除了发酵,揉面和酣笼两个环节也重要,揉面时,面、水、酵液三者比例是否得当,凭的就是经验。所谓酣笼,就是将内拳大小的馒头胚放入蒸笼预热。待馒头胚渐渐发酵变大,再适时点火蒸煮。

金华馒头的吃法:

传统习惯一般是将红印馒头回蒸后趁热夹红烧肉或笋丝等素菜等吃食,荤素自便

红印馒头的吃法有点类似西方的汉堡,习惯上是回蒸后趁热夹红烧肉、走油扣肉、肉丸子或笋丝等素菜等吃食,荤素自便。可以将之作为主食,但亦可作为一道菜肴,其表面印有红色图案,多为寿桃或者福禄寿喜字样,其间还有店铺的字号,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哪家,也成为众人品评的依据。据说有的馒头店在春节等销售旺季,一天要卖出三四万个馒头,可见其在金华风靡的程度。

对金华人来说,过年客人来了,没让他们吃到馒头就是失礼,热情的主人一般都要招呼每个客人吃上两个——所谓“好事成双”,不过不用担心,因红印馒头看似不小,但因其发酵工艺超群,其实没多少份量。带着蒸笼里的淡淡荷叶清香,咬一口,松爽滋润,由此也记住了金华地区独有的这份味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