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阳江市阳东区雅韶镇锋润特产店 阳江市区哪有特产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阳江市阳东区雅韶镇锋润特产店 阳江市区哪有特产卖更新时间:2023-02-15 01:40:10

一.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玛仔

阳江最有名的两种特色食品是猪肠碌和玛仔。

玛仔又名粉妈仔、刀切仔。用米粉搓成块状然后用刀切成条状,然后放上各种各样的料,最经典的是放虾皮来煮,就成了类似煮汤粉,不过口感与味道可大不相同。很多人以为河粉就是玛仔,其实不一样。阳江的河粉有点特别,比较薄、口感与别的地方不大相同,而做法也不尽相同,比其它地方的河粉好吃。一般吃法是将河粉汤熟加上大骨老汤,配上白切梅肉或者猪利、粉肠来吃。尤其是牛腩汤粉,相当好吃。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东平鱿鱼

东平鱿鱼

东平鱿鱼似"火箭筒",是海珍品之一。系东平的渔民通过钩钗和灯光围网在近海捕获,经过精心挑选,优质的鲜鱿淡晒,用自然风风干,并用塑料袋封好。经过加工的鱿鱼,具有色泽透黄鲜靓,味道淡甜,鲜美脆口,食者皆赞。

三.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姜豉

阳江姜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江土产黑豆配以鲜姜经传统方法加工制成,质量松化、味道鲜甜、富于营养、具有无以伦比的绝妙风味,实为馈赠亲友,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

阳江姜豉是以阳江土产黑豆配以鲜姜经传统方法加工制成,质量松化、味道鲜甜、富于营养、具有无以伦比的绝妙风味,实为馈赠亲友,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

食用方法:先将所需豆豉用清水略洗一下,捏碎或捣碎后即可加入到各种菜式中,进行烹调调味。烹调种菜式加入豉汁后,菜式的风味更佳,更鲜美可口,有助于增进食欲。

配料:精选黑豆、优质食盐、鲜姜

推荐菜式:豉汁蒸排骨,豉汁蒸肉片,豆豉红烧肉、豉汁蒸鱼、豉汁红烧鱼、豉汁蔬菜等等各种菜式。

阳江姜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黑豆:主要采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的黑豆,颗粒饱满均匀,经过风净晒干。

2.食盐: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规定。

3.水:水源取自漠阳江,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4.姜:产地阳江,应符合国家质量卫生的标准规定。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豆豉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筛选:将黑豆在筛选机上筛选至无杂质、无砂石。

(2)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温10至35℃,一般冬天浸约6小时,夏天浸2至4小时之间,浸泡后豆的含水份应在40%至45%之间为适宜。

(3)蒸煮:将豆蒸煮到松化率≥85%。

(4)冷却:使用风扇或自然冷却将蒸煮熟的豆吹凉至35至45℃。

(5)制曲:自然接种,控制好曲房温度,时间3至4天,使品温达到38至40℃,曲料长满白菌丝,进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后为常温,5小时后开始升温。曲料品温再次上升到37℃,控制温度,曲料品温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进行第2次翻曲。翻曲后为常温,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为21%左右。

(6)洗曲:将成熟的豆豉曲经洗豆机用水洗净,直至露出豆曲乌亮光泽且只留下豆瓣内的菌丝体。

(7)配料:加入食盐,搅匀后氯化钠含量≤15%,装入豆豉埕里,并层层压实,最后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

(8)发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发酵,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发酵时间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晾晒:将发酵成熟的豆豉从埕中倒出,自然晾干,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回油:将已晒干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围囤积堆放,堆放时间5至10天,使其回油后表皮乌黑油润,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挑选:筛除杂质。

(12)包装:称重和包装,阳江姜豉则在每包豆豉中加入l至2片姜片。

2.姜片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清洗:将姜块用清水浸泡、清洗,洗去表面泥土和杂物。要求清洁、干净、无杂物。

(2)切片:将姜切成片状,厚度约2至3cm,并切除头尾发芽部分。

(3)腌制:将姜片层层放入缸中,并均匀层层撒放相当于姜片重量约30%的食用盐,压实装满,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腌制。时间约7天左右。

(4)晒干:将腌制好的姜片用竹窝盛装,摊平后在太阳光下晒干,水分控制在18%至20%。

(5)包装:将姜片放入密封塑料袋中,入仓贮放备用。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豉肉松化,豉味、姜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

2.理化指标:水分≤35g/100g,氨基酸态氮(以氮计)≥1.0g/100g,总酸(以乳酸计)≤4.0g/100g,食盐(以氯化钠计)≤14.5g/100g,蛋白质≥20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青瓜咸

在阳春随处都能品尝到阳春百姓居家常备的青瓜咸,青青绿绿的,看上去蛮干身,青瓜皮多过肉,入口爽爽脆脆,非常开胃,青瓜咸白粥一流,白粥可以吃几碗。

阳春人家主妇主男都会做这青瓜咸,关键要做好几个步骤:买、切、盐、腌、晒,他们会买那种细细条的青瓜仔,切成细条后放入适量的盐,压水后再腌,腌好后再压,但求出尽水分,晒后放入宽口玻璃瓶,随时可以食用。

如果下班后来不及买菜,青瓜咸也可以顶上,用它来滚鸡块,鲜美清甜,有瓜有肉有汤,也算对付了一顿,青瓜咸鸡汤很开胃,还可以解掉鸡油的腻。到阳春要是收到一罐青瓜咸,那可是意外惊喜。

因为家庭做的都是最笨的办法——买最好最新鲜的小青瓜,用最好的盐,做足所有步骤,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安全美味。我个人觉得青瓜咸比泡菜、榨菜、潮州咸菜都要好味,且保持了更多的绿色营养素。

小青瓜常年都有,原材料随手可得,是一种廉价的小食。炒青瓜咸有讲究——炒之前不下油,待炒至青瓜咸干身,再下些木榨花生油,这样炒出来的青瓜咸要几脆有几脆,咸香爽脆,如果不是太咸,空口可以吃一小碗。

餐前吃一点,开启食欲,餐后吃一点,煞嘴(指饭菜食到最后,在临放下碗筷离开之际,忍不住又夹了一口菜塞进口里,慢慢咀嚼)消滞。我觉得青瓜咸应该是阳春的美食手信,就好像潮汕的橄榄菜一样,老少咸宜,居家必备。

我特别愿意到山美水美的阳春,对青瓜咸情有独钟是一个因素。每次都带回两瓶私家秘制的青瓜咸,可以吃两个多月,过足嘴瘾。和好友分享,他们也觉得不错,拍青瓜只可即食,不可久放,青瓜咸作为家庭咸菜,有它独特的风味。

现在阳江的酒店饮早茶普遍都可以品尝到青瓜咸了,来阳江旅游的话,不妨试下青瓜咸来佐粥,爽爽脆脆,非常开胃哦!

信息来源:阳江市旅游资讯网

五.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血鳝

血鳝是阳江,在平冈等地海水与河水咸淡水交汇处。因为野生繁殖,故而捕捞量不大,所以价格比其他鳝类高。一条血鳝大致在1至2两左右时候,肉质肥而嫩滑鲜美。血红色,给人浑身上下都充满“血性”的感觉。据说,血鳝是补血美食,而且脂肪含量少,被认为一种较适合女士食用的海鲜产品,也是男人生精强身的不二之选,用来炮制血鳝饭,对于体质虚弱者,确属大补。

血鳝与鳝同类,当然就有鳝鱼的特质:传统医学认为,鳝为温补强壮剂,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适用内痔出血、气虚脱肛、产后瘦弱、妇女劳伤、子宫脱垂、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症。《滇南本草》中载:蟮鱼添精益髓,壮筋骨。《随息居饮食谱》:鳝鱼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本草纲目》中记载:“鳝鱼味甘大温无毒,主治补中益血、补虚损、妇女产后恶露淋沥,血气不调,赢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又湿痹气。”

旧时把走江湖的人通称为卖大力丸的,其实古医书《本经逢原》上还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药就是鳝鱼!

从营养分析可看出鳝鱼营养价值极高。 鳝鱼富含卵磷脂,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血鳝一是种特别的鳗类,无骨无刺,浑身是血,肉细汤浓,营养极丰富,可清蒸可油炸。在阳江有两种特别的煮法,一是血鳝饭,二是豆豉焗血鳝。豆豉焗血鳝与往常的豆豉蒸鱼不同,豆豉的用量非常大,把所有血鳝整条埋住,慢火蒸焗,出来的血鳝鲜美而没有腥味,比血鳝饭还好吃。

要特别留意的是,鳝鱼动风,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症、红斑性狼疮等应谨慎食用;另凡病属虚热,或热证初愈,痢疾,腹胀属实者不宜食用。另外, 鳝鱼宜现杀现烹,鳝鱼体内含组氨酸较多,味很鲜美,死后的鳝鱼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所加工的鳝鱼必须是活的。

鳝鱼,俗称黄鳝,是一种淡水鱼,渔民俗称“血鳝”。鱼纲合鳃科,体圆,细长,呈蛇形,头圆,唇发达,上下颌有细齿。眼小,为皮膜覆盖。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聚,体无鳞,无鳍,鳍退化仅留下不明显的皮褶。样子像水蛇。鳝鱼喜欢钻入池底淤泥中,尤其是在气温降低后,会钻入淤泥里越冬。

鳝鱼在河道,湖泊、沟渠、塘堰及稻田中穴居。日间潜伏于洞穴中,夜间出穴觅食,为肉食性。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辅助呼吸,可适应缺氧的水体,且离水不易死亡。黄鳝具有性逆转的特性,性成熟前均为雌性,产卵后,卵巢逐渐变成精巢,雌鳝达性成熟最小个体长约340毫米,产卵在洞穴中,最大可达1.5公斤重。鳝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和胆固醇较低的食品。俗话说:“三月田螺四月鳝”,黄鳝是美味佳肴,还是天然良药,其皮、肉、血、骨、头均可入药,《名医别录》把黄鳝列为上品。据营养学家测定,每100克鳝鱼中,含蛋白质17.2克、脂肪1.2克、钙40毫克、磷62毫克、胡萝卜素428毫克、尼克酸25毫克,堪称营养佳品。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丹阳风筝

风筝——丹阳的风筝在江南具有一定声誉。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在中国与世界各地流传不衰。近年来它的观赏艺术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小学高级教师李锁林先生不仅自己能制作色彩斑斓的风筝,而且还带领学生学制风筝,参加各种风筝比赛。在维纺风筝节上获放飞第二名、总分第七名,在北京第二届国际风筝节上获4个三等奖,另获江苏省二等奖、创新奖、表演奖等。李锁林制作的风筝骨架精细、彩绘锦绣,具有南方特色。

七.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白沙甜橘

白沙甜橘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芋头糕

阳江特色糕点。以芋头和粳米粉为主要原料,但依据各人的饮食习惯,可以加入不同的配料,最常见的多是加入虾仁、猪肉。在蒸芋头糕之前,先将猪肉炒香,再放虾仁炒香,再将切块的芋头放进同炒。炒香后,将配料和粳米粉和水搅均成浆,倒入铜盘,待蒸熟后可以撒一些白芝麻和葱花。

由于芋头是阳春,这些食材原料健康、廉价,所以芋头糕在阳江人中极受欢迎。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干煎凤尾鱼

干煎凤尾鱼

原料:凤尾鱼、姜葱蒜米。

制法:凤尾鱼洗净晾干水分,烧热镬慢火将鱼煎至两边金黄色,落料头略焗一下。

十.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镇江锅盖面

   很多人都知道,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锅盖面就是“三怪”里的一怪。

    关于锅盖面,镇江人爱吃,渐渐地在外地也有了些名声。但到底什么是锅盖面呢?我这个镇江人以前根本没怎么特意关注过。这次和境由心造交流起这个问题,倒促使我去稍微详细地了解一些情况了。

    锅盖面,顾名思义,就是跟锅盖有关的面条啰——就是用大锅下面条,上面盖个小锅盖,小锅盖在水面上浮着,这样下出来的面条很有劲道,不软不硬,很好吃。说白了,锅盖面,是一种下面条的方法,而不是面条的品种。

    关于锅盖面的传说,有好几种版本呢。

    其一,说古时候镇江有户人家,妻子为丈夫下面条,大意将锅灶上的汤罐盖滑入面锅里(过去都是用柴草烧大灶,大灶上有两个灶头,两个锅中间还有一个汤罐,是烧水的,有句老话叫“汤罐里的水,带就带热了”,意思就是在烧火的时候,顺便就可将汤罐里的水一同烧热了)。哪晓得这样下出来的面条比往常好吃,不硬不烂,软熟相当。于是,他们就伙同别人开了个面店。由于面锅里放锅盖,又是合伙开店,所以镇江的面店又称"伙面店",下出来的面条,人们爱称"锅盖面"。

    其二,说以前有个家里只有老爸带着三个儿子过日子,家里没有女人啊,日子过得穷凑合,刷锅从来都不洗锅盖的,也没什么东西吃。一次家里来客人,就剩点面条了,也没有油盐酱醋什么的佐料,就光把面条放在大锅里煮,面条下锅了,习惯地拿起平时自己做饭的小锅盖子放进锅里了,也没留神,就出去找邻居借佐料,回来面条已经煮好,居然满屋飘香——原来这家锅盖从来不洗,上面的佐料都很齐全啊,从此锅盖面就出来了。

    其三,传说是乾隆下江南至镇江,驾临面店,店老板一时慌张,将小锅盖放在了大锅上,不想煮出来的面却香味四溢,锅盖面由此得名。

    其实这些都是民间传说而已。我倒觉得第一个传说还可靠些。可能是一次偶然的发现,再经过多次的试验,就成了一个发明。那么为什么要“面锅里面煮锅盖”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