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洛阳特产农作物有什么 河南洛阳十大特产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洛阳特产农作物有什么 河南洛阳十大特产水果更新时间:2023-02-09 14:08:13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嵩县核桃

嵩县核桃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嵩县核桃主要种植清香、香玲、9818、8518、辽核1号、辽核4号等品种。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南部,属秦岭余脉,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其中山区面积占91.8%,丘陵、河川区占8.2%。嵩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以伏牛山山脊为界,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北为暖温带气候区。嵩县土壤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三大土类。嵩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繁育,为核桃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

作为全国核桃基地示范县,嵩县的核桃基地总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4.5万亩,干果年产量达1200万公斤,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二.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帽

洛宁竹帽,创于清代,盛行于60、70年代。坞西、陈宋、王协等村为集中产地,年产百余万个,销往陕西、山西、湖北、四川等地。式样有大、中、小盔之分,盔上又分无眼有眼两种。戴上牢稳,骑车迎风不掉,遮阳、通风,经久耐用,且价格便宜。尤其是近年涂上清漆更受消费者青睐。

三.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浆面条

浆面条,是洛宁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浆面条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后放入锅内加热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种蘑菇状的浆沐。这时加入少许的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将面条下入,最好是杂面条。拌面糊使之呈湖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盐、葱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浆面条传说:据说清朝末年洛阳一穷户人家,将捡来的绿豆磨成豆浆,隔了数日,发现豆浆发馊变酸,倒了舍不得,连磨豆的工夫都没赚回来,遂胡乱丢了些菜叶,熬成糊状,一吃味道鲜美,后来家家效仿,流传开来。花上个三五分钱儿,上街舀两瓢酸浆,回家做成浆饭,稠稠的,一锅饭养活一大家人,实在!

信息来源:县旅游局

四. 河南省 洛阳 西工区 洛阳唐三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唐三彩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阳唐三彩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唐三彩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有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俑像类主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人物俑题材广泛,主要有妇女、文吏俑、武士俑等。唐三彩女俑取材于唐代社会活生生的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乐舞俑、乐唱俑、骑马俑、对镜梳妆俑等,着重表现唐代妇女姿态自由、面容丰腴、肌肤细腻、双手纤巧、两足丰柔的形象。文吏俑是唐朝社会文臣的形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伴君如伴虎”,所以这些人物文静端庄、思绪深沉、气派不凡,虽说衣帽齐整、峨冠博带,仍不能掩饰内心的惶恐。武士俑,是唐王朝武装力量的缩影,多为英俊潇洒的年轻战士,有的站立,有的骑马,拉弓射箭。唐三彩器胡人、乐舞、杂技俑中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唐人生活的多样化,丰富化,可谓千姿百态,色彩纷呈。再现了唐代盛世时中原与边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中外频繁交往的情景。

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已有300多个品种,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繁荣的社会面貌和精湛的釉陶工艺。洛阳龙门香山出土的三彩高颈瓶,是仿照佛教法器中的净水瓶烧制的,而龙首杯、凤首壶则是仿西亚流行的兽首杯、扁壶制成的。

从近年出土的三彩器物分析,盛唐是唐三彩制作的极盛时期,品种丰富,做工精美,产量巨大;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安史之乱以后,其制作进入尾声,逐渐衰落。唐代三彩釉工艺对宋三彩和清三彩都有影响,在日本曾仿制成所谓“奈良三彩”,朝鲜半岛曾仿制成所谓“新罗三彩”。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土有三彩碗,今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埃及和苏丹境内都发现有洛阳唐三彩,充分说明了当地人对唐三彩的喜爱,这也是唐代洛阳对外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物证。1976年,在洛阳附近巩义市(唐时为洛州巩县)的小黄冶、大黄冶发现三彩窑址、作坊,经考证,是当时洛阳唐三彩的重要产地。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除少数红陶胎为普通陶土烧制外,多数采用比较纯净的白色高岭土烧制。这种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晾干时不会开裂。唐三彩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先将高岭土舂捣、洗滤、制胎,再将制好的坯胎放在窑内烧至1100℃左右,然后取出挂彩施釉,再入窑内以900℃左右的氧化焰进行第二次焙烧,就可以生产出绚丽多彩的各种器物。三彩釉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呈色剂则为种类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如浅黄为铁或锑、褐黄为铁、绿为铜、蓝为铜或钴、紫为锰。用得最多的三种颜色是黄、绿、白,还有蓝、赭、紫、黑等。釉中的铅质助溶剂使釉汁在烧制品上流淌,形成丰富瑰丽的变化,所谓三彩实则釉色变化多端,并非只有三种颜色。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是中国唐代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作,它吸纳了中国绘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优点,采用印花、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造型浑厚丰满,工整细腻,线条简朴、流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自清光绪年间在洛阳发现首批唐三彩以来,中外古董商争相来洛阳重金购买。为满足当时文物界对唐三彩的需求,洛阳一带出现了仿唐三彩的作坊,开始了仿唐三彩的制作,但仿品粗糙,效果不佳。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领导的关注下,设立专门机构研究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使“洛阳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洛阳生产唐三彩的工厂多达数十家,尤以洛阳美术陶瓷厂生产的“九都牌”唐三彩最为有名。

洛阳唐三彩曾作为国家珍贵礼品,赠送给3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目前,唐三彩仍然是古都洛阳传统的出口商品,远销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

五.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西瓜

孟津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孟津西瓜以皮薄瓤沙含糖量高口感绵润而闻名。送庄村在蔬菜基地种植精品西瓜100多亩,采用有机肥施肥和深井水灌溉,养殖奶羊40多头,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喷洒羊奶,既杀菌又增加营养成分。

孟津县送庄镇地处邙山岭上,土质好、水好,早在秦王李世民年代,村民种植的西瓜就因品质好被赐为贡品,每年向朝廷进贡,当做御品食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送庄村种植的无籽西瓜更是远近闻名。现在所产的袖珍西瓜以皮薄、沙瓤、含糖量高而远近闻名。为提高西瓜的营养成分,从西瓜坐果到采摘的一个多月里,还要为西瓜瓜秧多次喷洒优质羊奶,羊奶不仅能够提高西瓜品质,还具有杀菌作用,羊奶袖珍西瓜便是由此而得名。

孟津西瓜主要特点是皮薄质优、携带方便、色泽艳丽、成熟期较早。果皮颜色有黄色、绿色以及各种颜色的花皮,瓜瓤有鲜红、红色、粉色、鲜黄、橙黄、米黄等,果实形状分为圆形和椭圆形。孟津西瓜肉质细嫩多汁,一般单果重1.5kg左右,果皮厚度0.4cm,果实中心含糖12.5%,临近果皮部位含糖量9%。果实脆甜、口感极佳,清爽解渴,是一种最富有营养、最纯净、食用最安全的食品。瓜熟季节从省内外买瓜者络绎不绝。

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北京、上海、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因其生长过程中没有采用任何嫁接技术和喷施农药、化肥等,这种小西瓜与普通大西瓜相比,具有产量高、糖分大、瓜型适中等优点,小巧玲珑,皮薄质优,甜美爽口,外观艳丽,携带方便,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孟津西瓜主要分布在洛阳市孟津县区域会盟镇 平乐镇 送庄镇、白鹤镇 朝阳镇 城关镇 麻屯镇 横水镇 小浪底镇 常袋乡,总生产面积2500公顷。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西距豫西名城三门峡90公里,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基本地形地貌概括为“三山六陵一分川”, 全县跨东经112°12′—112°49′,北纬34°43′—34°57′,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面积758.7平方公里。境内交通发达,百里黄河上有5座铁路、公路桥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我县开设有3个上下道口,太澳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坐落在我县的麻屯镇。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既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又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孟津西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500公顷,年产量8万吨。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葡萄

孟津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孟津葡萄,河南省孟津县。孟津县常袋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所产红提葡萄品质优异,深受欢迎。2011年经农业部审核批准,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孟津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金水河及缠河等。黄河为孟津县的最大河流,黄河自新安县从西进境,向东流入巩义市,蜿蜒县境北部,经黄鹿山、小浪底、王良、白鹤、会盟5个乡镇,流程59公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能够人为有效控制其流量。位于其下游的西霞院水利工程正在施工中,建成后对黄河流量人为控制将提高到更高程度。金水河经麻屯镇入洛阳涧河,县境内长6.5公里,流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充足的水源为该县葡萄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孟津地处豫西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季风环流影响明 图3 洛阳常袋红提葡萄

-显,春季多风常干旱,夏季炎热雨充沛,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稀。平均气温13.7℃,1月最冷,平均为-0.5℃,7月最热平均为26.2℃。平均降水量为650.2毫米。全县地形复杂,光、热、水等资源差异明显。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0.1小时,6月份日照时数最长,为247.6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147.5小时。全年平均日照率为51%;在作物生长的4—10月份,日较差5月份最大为12.7℃,8月份最小为8.6℃,积温平均为5046.4℃;平均无霜期为23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50.2毫米,保证率80%的降水量为600毫米。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

认证荣誉

孟津葡萄,2009年成功注册“洛红”商标,成为洛阳市第一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商标品牌,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河南省无公害产品产地”。2010年,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委托,河南省质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孟津县常袋乡千亩红提葡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行了验收。该示范区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

生产情况

孟津县常袋乡是孟津葡萄的主产区,该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 图4 游客在孟津葡萄园内采摘葡萄

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1999年,该乡部分农户引种美国红提葡萄300亩。2002年进入盛果期,亩产红提1000公斤,总产值达到500万元。尝到甜头之后,该乡农民纷纷发展红提种植,短短几年间,该乡的红提葡萄种植面积就发展到3000多亩。2010年,该园区在往年的基础上又投资50万元,建成新的育苗基地,为红提品种更新优化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常袋红提葡萄园区已成功申报了河南省旅游局“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常袋红提葡萄园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严格生产管理,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无公害生产基地,河南省科普示范基地,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河洛文化亮点之一。每年,依托孟津县常袋红提葡萄采摘节组织的”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已经成为洛阳的一个知名农业田园旅游品牌。至2010年,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已成功举办四届,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实现经济价值800余万元。每年的采摘节将果农送货上门推销变为吸引游客进园自主采购,年增加收入180余万元。此外还带动农家乐项目的发展,年增加就业岗位200个。

孟津葡萄

地域范围

孟津葡萄主要分布在洛阳市孟津县区域,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西距三门峡90公里,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基本地形地貌概括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境内交通发达,百里黄河上有5座铁路、公路桥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我县开设有3个上下道口,太澳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坐落在我县的麻屯镇。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既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又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孟津葡萄种植适宜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2°49′,北纬34°43′—34°57′,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面积758.7平方公里。孟津葡萄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000公顷,涉及常袋乡、麻屯镇、小浪底镇、朝阳镇等四个乡镇,年总产量达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孟津葡萄具有果粒均匀、颗粒饱满、无异味等特点。成长圆锥形,平均重800克,最大可达2500克,果粒着生较紧密,圆形至卵圆形平均粒重12—16克,最大达26克。果刷粗而长,着生极牢固耐拉力强,不易脱料,特耐贮藏运输。所以是优良鲜食葡萄品种。2. 内在品质指标:孟津葡萄果皮中厚,紫红色,果粒肉质,硬而脆,能削成薄片,味甜、每粒果含种子3—4粒,含可溶性固体物达15-30%,总酸含量达到0.15-0.2% 之间,还原糖含量达到3-3.5g/100g,品质极佳。3. 安全要求:孟津葡萄产地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果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和《孟津葡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0322/T2-2009)》,产品安全执行《无公害食品 落叶浆果类果品》(NY5086-2005)中的卫生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均按照无公害果品标准化和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金翘绿茶

金翘绿茶是以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山高海拔区域优质野生连翘的鲜嫩叶芽为原料,根据民间传统饮用习惯,依据“药食同源”和中医养生理论,经独特制茶工艺精制而成。融花香于茶中,口感更加醇和甘美,清香可口。此茶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抗菌抗病毒、强心利尿等功效。该茶口感清新芳香,滋味醇和甘美,可提神醒脑而不兴奋,长期服用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连翘为木犀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抗病毒之功效。连翘花香气淡雅,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连翘生长于我国河南、山西、陕西,连翘叶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常作为保健茶饮用。

经医学证明,连翘叶与常用药材连翘果实的化学成分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且连翘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连翘苷、连翘酯苷的含量远高于连翘果实。已有研究证实,连翘叶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降血脂功效,连翘酯苷有较好的抗病毒和抗氧化作用,连翘苷有较好的抗菌、降血脂和减肥作用。

信息来源:洛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九店红薯

九店红薯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的。

河南省嵩县九店乡把发展红薯产业化作为富民强乡的切入点来抓,乡政府专门成立了红薯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并制订了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具体工作,责任到人,万亩红薯基地建设初成规模,红薯产业发展成绩喜人。2012年在郭岭、巴沟两个村各建立了1个200亩高产优质示范方,同时建立了九店乡万亩红薯生产基地,提升了全乡的红薯种植水平。引进红薯新品种和红薯管理新技术,红薯单产不断提高。成立了2个红薯专业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同时为薯农免费提供薯苗及开展红薯粉条、淀粉加工等,以此解决农户卖薯难问题。

九.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篮

洛宁竹篮,历史上主要销往西北各省。建国后改进工艺,花色品种增多,以方型戴盖,园型木盘最多,走俏于本省及淮河以南诸省。

县内编竹篮者以城郊乡为最,尤以王协村为优,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全年县可产近百万个。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樱桃

洛宁樱桃是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东宋镇的。樱桃素有“早春第一果”之称,近年来引入洛宁县开始发展,全县樱桃面积2000多亩,主要分布在东宋镇官庄村、城郊、底张等乡镇。

地处大山深处的东宋镇有3个村发展起大樱桃种植,面积1200余亩,樱桃树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沿着洛宁——渑池的公路,我们到了东宋镇,上了东宋坡第一个村子便是官庄(官西村)了。村口路边有个大门楼,门楼上“官庄樱桃园”几个大字清晰可见,我们把车开进去,沿着右侧的水泥路进了园子。走进那樱桃林,空气中弥漫着的是樱桃的纯美和清甜,深深的吸食一口,顿觉神清气爽,那一串串鲜红诱人的樱桃,那一片片随风摇曳的树叶,似乎在竭力吸引我们这几个客人的眼球。我们说着笑着,聚在主人的樱桃树下,美滋滋地享受着采摘的乐趣,品赏着主人的热情,品赏着樱桃那琼浆玉液般的甜香,傻望着这一弯让人晕眩,让人迷恋,让人遐思而又勾人魂魄的樱桃世界,我们不禁唱在其中,迷在其中,醉在其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