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聊城最值钱土特产有哪些地方卖 山东聊城特产送人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聊城最值钱土特产有哪些地方卖 山东聊城特产送人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2-09 17:21:50

一.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圆铃大枣

圆铃大枣也称红枣、大枣,是聊城市的历史。主要产地为茌平县博平镇一带,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聊 城、东阿、阳谷及黄河故道边缘均有栽植。该枣形似圆铃,皮色紫红,较一般枣个大,肉厚核小,味美甘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糖分、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物质。鲜枣每100克枣肉中含维生素C高达380-600毫克,居百果之首。含维生素B也是百果之冠。红枣个大肉多,甘甜可口,既是宝贵的木本粮食,又是滋补健身的佳品。红枣既可鲜食,又可晒干加工熏制。用鲜红枣熏烤而成的乌枣,早在清代就畅销大江南北。1985年,茌平县被林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大枣生产基地县。1986年,东阿、阳谷、聊城、临清、高唐、莘县又被列入全省大枣生产重点县市。1997年开始出口,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被誉为“佐食佳品”
( 聊城)

二.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五香豆腐丝

冠县五香豆腐丝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桑阿镇的。“五香豆腐丝”以其高蛋白、低胆固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干净卫生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渐渐成为城里人首选的礼品。

桑阿镇黄豆资源丰富,是鲁西黄豆的主产区。“五香豆腐丝”加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五香豆腐丝的制作工艺独特,十分讲究,需经过大豆浸泡、磨浆、蒸煮、去渣、凝固、压片、切丝、卤煮等工序,这样制作出的豆腐丝才吃着筋道、味道纯正、富有浓郁的香味。

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培育这一特色农产品,除对豆腐丝加工户提供优惠政策外,还为他们搞好信息、技术、流通服务,现在全镇的豆腐丝加工户达到了380户,成为了桑阿镇农民创收的主要渠道,并逐步发展成一项特色产业。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四.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吴德奎肉饼

-奎肉饼

来到临清,你会听说,“-奎的肉饼好吃——不贵。”这位年轻人是-奎师傅的传人,常年经营肉饼生意。肉饼的做法是,用生水和面,斡成长面皮,卷上肉馅,再压斡成饼,加油上平锅翻烙。熟前掀开上层,夹上鸡蛋,熟后色泽油亮,吃起来外焦里嫩,鲜美可口

五.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许营西瓜

许营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许营西瓜是山东省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营镇的。许营西瓜凭着个大皮薄、质脆瓤红、糖度高的品质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全国各地。许营西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许营镇由于土壤含矿物质丰富,适于西瓜生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种植西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西瓜个大、皮薄、质脆、瓤红、糖度高深受各地消费者的欢迎。

许营镇从1996年开始种西瓜,十几年间规模不断壮大,如今全镇大棚西瓜种植达2.3万亩,利用西瓜大棚套种和接茬种植蔬菜达1万亩,特优品种种植达1300亩,成为鲁西地区西瓜种植面积最大、交易市场最大、成熟期最早的西瓜种植基地,形成了带动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支撑许营发展的主导产业。

聊城高新区科学引导许营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操作中,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栽培方案、统一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无公害西瓜生产操作规范”执行,积极实现由传统种植模式向绿色无害化种植方向转变。户与户之间签订“五户联保”责任书,切实保证不施用高残留化肥、禁用高毒农药、有污染水源、不腐熟的农家肥等。

2014年,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营镇绿色农产品协会申报的“许营西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许营西瓜基地现有瓜园面积2000公顷,东至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营镇后王村;西至许营镇杨庄村;南至许营镇崔庄村;北至许营镇店子村;辖4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2′01.95″~116°09′06.80″,北纬36°21′53.18″~36°26′23.94″;地域保护总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12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许营西瓜果实为圆球形,果面平滑,表皮墨绿,间有细网纹或条带。瓜重一般2.5~5kg左右。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淡红,肉质为紧肉型,汁多味甜、口感好的品质特征。含总酸0.08~0.1%,可溶性固形物10~13%,锌8~15mg/kg,钙20~30mg/100g,磷15~22mg/100g。 3、安全要求:西瓜种植生产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西瓜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六.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郭氏米酒

东昌府区沙镇镇黄屯村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郭氏米酒酿造工艺,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座石碑道出千年风采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的黄屯村,有一座立于1900年的家族碑,虽然经历了百年的沧桑,但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看见。碑碣楹联:“子孙振振远绍汾阳传一脉,岁月悠悠当论伏生恰同年”,灼灼有声的碑文翔实记录了郭氏家族变迁和白酒文化的历史传承。

一千二百年前,唐朝大将郭子仪力挽狂澜,平息安史之乱,挽唐室之将倾,拯黎庶于涂炭,被唐肃宗皇帝封为“汾阳郡王”。郭子仪生性豪爽,喜爱饮酒,每逢打了胜仗,总要设酒宴犒赏三军将士。

郭子仪受封汾阳王后,在汾阳王府设置了酿酒作坊,精选民间酿酒工匠,采用独特的酿制技艺,酿造出当时名闻天下的“郭府家酒”,招待宾客、宴请同僚,引得李白、杜甫等名士慕名而至,成为府上常客。

郭府家酒,最初仅供家用,后因倍受三军将士、亲友、宾客青睐,开始向朝廷进贡,唐皇饮后龙颜大悦,从此“郭府家酒”成为御点贡酒。明初,郭子仪后代郭城响应朝政,自山西汾阳迁至东昌府沙镇屯(今沙镇),秉承祖上的传统白酒制作工艺,依靠沙镇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开始酿制郭氏纯粮白酒,凭借酿酒工艺独特,酿出的白酒甘洌醇厚,口感独特,酒香四溢,极为当地百姓所称道。

三次转折成就历史辉煌

沙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历史悠久。在汉代置阳平郡,辖周边府县72所,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属博州置武水县。宋朝,白天祖大摆108镇(阵),在武水设黄沙镇,后被穆桂英平定,此改沙镇。明代设沙镇屯,清设沙镇里。

古镇沙镇的酿酒业十分兴旺发达,一度达到了“酒楼酒垆连酒坊”的兴旺景象。“郭氏”酒在众多的佳酿醇醪中独占鳌头。

光绪末年的“武水醉丐”,其名字已不可考,但留下一山东快书《逛东昌》中就有“麻花面筋真不错,沙镇的烧鸡格外香;小米大曲蒸白酒,打开坛子喷鼻香”、“干果仁、兰花豆,挎着篮子串酒坊”,而乡俗更有“秋季的山禽野味真不错,到冬天围炉酣饮大酒缸”之说。这些乡俗俚语印证了“郭氏”纯粮酒的历史和繁荣。

历史上郭氏米酒经历过三次辉煌:十九世纪末期,郭氏米酒作为家族文化酒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成为-游宴,馈赠亲友的首选,并远销东北三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郭氏后人郭孟北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大西北,将家传技术带入新疆,酿出的白酒成为新疆当地名酒——大曲米酒。改革开放后,郭氏子孙把原来精心保存的祖辈酿酒的老窖池和窖泥重新整修,利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的酿酒技术,酿成了独具韵味的郭氏米酒。

精湛技艺酿就醇厚味道

“郭氏米酒”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更以精湛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驰名。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朱传合教授在“郭氏米酒”原产地进行了多次考察,得出构成“郭氏米酒”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原产地绿色无污染的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有利于“郭氏米酒”所需的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经过多年的选择、繁衍、淘汰,形成了一个独有的“郭氏米酒生物体系”水是酒的血液,曲是酒的骨架,“郭氏米酒”原产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锶、钙、钼、锌、铁、镁等,非常利于酿酒。

“郭氏米酒”酿酒技艺的形成,是历史经验积累的结果,它始终秉承并坚持着传统的手工酿酒技术,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较长,完整地保存了古老的酿酒工艺。“郭氏米酒”从原料的选择到制曲、发酵、蒸馏都极为讲究,它以内蒙古,无污染的优质有机红谷小米为原料,糊化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用小麦制成高温曲,为保证酒曲的特色和质量,所有作曲工艺均是人工,根据季节更替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水分和发酵日期。低温入窖发酵,用曲多,发酵期长。

此外,“郭氏米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百年固态泥池发酵,现有的老窖池七口,内为百年古窖泥所砌,古窖池中有多年形成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酿制过程中要经过两次加生沙、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贮存三年以上,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的传统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品牌文化理念,造就了今天的郭氏米酒,使这一古老酿酒工艺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七.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羊腔子

羊腔子

羊肉无论是清炖还是红烧或烤制食用,味皆鲜美。用羊肉加工制成的糕、馍、点心,也格外鲜香溢口。羊腔子是把羊去掉头、四肢和内脏后,加入特制的香料进行炖煮,故得名“羊腔子”。出锅时芳香四溢,入口滑爽,香而不腻,口感极佳。

八.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黄瓜

冠县黄瓜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斜店乡的。冠县是“中国黄瓜之乡”。“冠”牌黄瓜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

冠县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生产条件较好,适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形成了林果、畜牧、蔬菜、油料四大支柱产业。

斜店乡现有3.4万人,5.4万亩耕地,地处两省(山东、河北)、三县(冠县、莘县、大名)交界处,京开公路、冠班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蔬菜生产是最大的优势主导产业。蔬菜大棚连方成片,数以万计,年产各类蔬菜2亿公斤,创产值1.8亿元。主要品种有黄瓜、八厘瓜、贵妃翠黄瓜、益都红辣椒、七彩椒、樱桃番茄、富尔甜瓜、绿龙架豆、日本长茄、美国牛心茄等60种,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品,黄瓜注册商标“冠牌”。为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管理先进技术,2004年筹建了集育苗、示范、良种推广于一体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占地240亩,一期工程投资300万元,15个高标准冬暖式第六代示范棚已投产达效。北京恩信公司投资150万元兴建的3000平方米现代化高智能工化厂良苗温室已经竣工。该育苗温室一次可育种苗225万株。现有蔬菜批发市场三处,前社庄市场高峰期日成交量达到120万公斤,2000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文明市场,绿色无公害蔬菜畅销到乌鲁木齐、广州、深圳等二十多个省市,被授予“中国黄瓜之乡”称号。

九.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临清进京腐乳

临清进京腐乳系临清济美酱园的传统产品,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期,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进京腐乳选用当年优质大豆为原料,经浸泡、过滤、煮浆等十几道工序制成。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市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家乡小吃。如今,聊城第四批非遗正在申报中,其中就包括临清进京腐乳。

临清进京腐乳,是临清济美酱园的传统产品,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公元1792年,安徽举子汪永春在临清青碗市口创办南味酱园,取《左传》“世济其美,不损其名”词句中的意思,把“济美”作为店号开张营业。

据记载,开张时,酱、醋、红青腐乳、酱咸制品格具齐全,产品味正精细生意红火,很快在临清市场上火爆。到清末,济美酱园已有1000多口大缸,年产酱菜35万公斤,豆腐乳和臭豆腐所用黄豆1万多公斤。主要产品47个品种,甜酱瓜、小菜、豆腐乳享负盛名。

1822年,即道光二年,济美小菜、豆腐乳被清廷列为御用贡品入宫,由此被誉为“贡品小菜”,并以“进京腐乳”之名畅销京城。

民国初期,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

进京腐乳选用当年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腐糊过滤、煮浆、点缸、压榨、切块、培菌、腌制、拌曲、装缸、发酵等19道工序加工而成。块形齐均、色泽浓艳、味道鲜美、咸淡适口、质地细腻、营养丰富,并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

现在,济美酱园是临清市的龙头骨干企业,经营15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销售网络南到广东,西至西宁,北至哈尔滨遍布全国三十多个大中城市。1915年济美小菜、豆腐乳就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

十.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康园肉饼

康园肉饼出自妹冢镇康园。首创人房登山(生于清光绪年间)是地方知名厨师。房家子孙继承祖艺,兼有创新,其艺日臻,现已延至第六代传人。康园肉饼配料考究,成色金黄,外酥里嫩,且有回味,济南聊城、莘县、东阿、新乡、范县等地均有经销店。

美食类型:特色小吃

美食推荐:房式康园肉饼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