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临沂出什么特产好 山东临沂当地都有什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临沂出什么特产好 山东临沂当地都有什么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2-08 08:17:34

一.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蒙阴蜜桃

蒙阴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阴蜜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达到9.5亿公斤,产值28亿元。全县80%的山地丘陵种植了蜜桃,80%的果农收入来源于蜜桃,70%的村是蜜桃生产专业村,果农人均果品收入5500元。从早春到初冬都有蜜桃上市,果品销往大半个中国,蜜桃占了南方市场60%的份额。蒙阴蜜桃被评定为“中华名果”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阴县成为“中国优质桃基地县”,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

地域范围

蒙阴县属纯山区,平均海拔315.8米。年日照时数为22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年总辐射量为115.8千卡/厘米2,早熟品种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和东北三省;中、晚熟品种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

特定品质

产自蒙阴的水蜜桃品种很多,因“色泽艳丽,果肉细腻,汁甜如蜜,个大味香”而得名。

文化典故

新中国成立后,蒙阴蜜桃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其中1995-2007年是蒙阴桃大面积快速发展的时期,栽培面积由1995年的11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50万亩,其中1995-2002年6年发展了24万亩桃树,目前已处于盛果期;2003-2007年新发展的15万亩桃树,有5万亩进入盛果期,其余10万亩桃树也将在2-3年后达到最高产量。预计2010年该县桃总产量将突破1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蜜桃之都”。

地域范围

蒙阴蜜桃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蒙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5′-117°45′,北纬35°27′-36°02′,南北长64.9㎞、东西宽45,8㎞,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58753公顷,生产面积33300公顷,年产量125万吨,产值130000万元,主要涉及蒙阴县的蒙阴、联城、常路、高都、野店、岱崮、坦埠、旧寨、桃墟、界牌、垛庄等乡镇,共计464个行政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蒙阴县境内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4%,南部属蒙山中山丘陵,中部属沂蒙河谷平原,北部属沂蒙低山丘陵。主产区土壤以棕壤类为主,椐测定有机质含量1.0%以上,水解氮75mg/kg,有效磷22mg/kg,速效钾大于60mg/kg,pH值6左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果树生长。

(2)水文情况:区内水利条件配套齐全,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

(3)气候情况: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有利果树的生长发育。

光照: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和作

用,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82.9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56%。

温度:年积温4855.5℃,平均气温12.8℃,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气温-3.2℃。无霜期210天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290天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树养分积累。

水:平均降水量600-1000mm。多集中在7-8月份。

(4)人文历史情况:蒙阴蜜桃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据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沂州志》将桃列为果属第一位。康熙十一年(1672)《蒙阴县志》将桃列为所属境内的重要产物之一。沂蒙山区桃树资源十分丰富,建于唐朝的蒙阴桃墟,建于明朝的蒙阴迎仙桥已有寿桃石雕,都能反映出桃树栽培历史。蒙阴蜜桃优质高产、经久不衰,与其久远的历史根源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蒙阴蜜桃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中期。处于缓慢发展的时期,主要品种为四月半、五月红、上海蜜等,蒙阴县引进寒露蜜桃,在岱崮、旧寨形成规模,成为蒙阴县蜜桃快速发展的起源品种。第二个时期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是快速发展的时期。面积由1980年的67公顷发展到1995年的1900公顷。第三个时期是90年代后期至今,是大面积快速发展的时期。1995年蒙阴县成为临沂市第一产桃大县,到2003年面积增加了570.3%,产量提高了425.6%。面积达到3.3万公顷,产量达到8.4亿公斤,遥居全国产桃县区之首。

2002年蒙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创建了30万亩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其中蜜桃面积15万亩。2004年11月份顺利通过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县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检查验收,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蒙阴蜜桃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蒙阴”、“沂蒙六姐妹”、“蒙园”牌蜜桃畅销全国各地果品市场,“蒙荫”、“沂蒙六姐妹”等品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蒙阴蜜桃的产地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灌溉水无污染,远离厂矿企业,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蒙阴蜜桃栽培品种有100多个,形成规模产

量的近30余个,代表性的品种:早中熟品种以砂子早生、早白风、早久保、仓方早生、新川中岛为主;中熟品种以朝晖、秋风蜜、莱山蜜为主;晚熟品种以寒露蜜、北京九号、中华寿桃为主。水蜜桃占总产量的95%以上,随着加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加工类黄桃品种栽植规模逐步扩大。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管理。

土壤管理:冬季深翻,使活土层达到60公分以上,夏季勤锄,保持土壤疏松;果园生草、覆草、埋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

科学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按照1斤果2斤肥施入。追肥分三次,发芽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前一个月追施化肥,以磷钾肥为主,亩用量15公斤。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和氯化物肥料。

适时灌水及时排涝: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量确定灌水时间,萌芽前、花后、硬核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初冬要灌封冻水,晚熟品种采前尽量少灌水,防止裂果。桃树根系怕涝,要注意雨季及时排水。

合理整形修剪:树性多采用自然开心型、延迟开心型、Y型等树型。冬剪以疏枝、长放为主,适当回缩、短截复壮树势,夏季疏除密集枝和徒长枝,改善通风透光,使果实着色。

花果管理: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座果率低的品种如仓方早生、早久保、川中岛等品种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花前疏花蕾,花后两周疏果,生理落果后定果,大型果果间距15-20公分,小型果果间距15公分左右。中晚熟品种要全部套袋,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套袋,采收前20天左右摘袋。

病虫综合防治:采用人工、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充分保护天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生长季节喷药次数控制在5次左右。

适时采收、分级包装、保鲜运输:根据品种特性适时采收,分级包装后上市或冷库预冷后上市。包装材料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注明品种、产地、商标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后进行外销。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

新鲜度:新鲜、清洁,无不正常外来水分

果形:具有本品种的基本特性

色泽: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固有的色泽,着色程度达到本品种应有着色面积25%以上。

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

果面缺陷:雹伤、磨伤等机械伤总面积不大于2CM2

腐烂:无

果肉褐变:无

整齐度:果重差异不超过果重平均值的5%

(2)内在品质指标:

蒙阴蜜桃富含多种营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2-17.5%。经检测每100克桃果含糖9-10克,有机酸0.45毫克,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磷39.9毫克,钾157.5毫克,钙6.6毫克,镁14.8毫克,铁0.5毫克,维生素C5毫克,维生素A0.06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故美其名曰“寿桃”。

(3)安全要求:

蒙阴蜜桃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桃”的卫生指标(详见下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桃采后立即按标准规定的质量条件挑选分级,包装验收。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必须注明“蒙阴蜜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

二.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香荷包

沂蒙香荷包,是我国民间一种喜闻乐见、流传甚广、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工艺品。据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沂蒙香荷包,是流传于鲁东南地区民间的一种香荷包,具有沂蒙地方风格。

沂蒙香荷包,是用各种布的下脚料和花线缝制,选料精细,极有特色,多是以沂蒙人所喜欢的传统色彩大红、大绿、粉红、黑等4种 颜色为基调,以其他色彩来点缀,加之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刺绣技术,形成一件件绚丽多彩、风格迥异、寓意不同的艺术品。以花样多、色彩鲜艳、乡土味浓惹人喜爱,令人赞口不绝。常见的花色品种有:“龙凤呈祥”、“莲生贵子”、“五福拜寿”、“八仙过海”、“岁岁平安”等,以及用鸡、鹅、牛、羊、猪、狗、兔和瓜、果等动植物为象征。荷包大者如巴掌、小者如花生米,里面往往装有香附子、黑豆、雄黄、艾叶、朱砂、陈香等。根据花丝品种可分为三个系列,即实用类、吉祥类(带有一定迷信色彩)、观赏类。

实用类香荷包,据推理和考究,以及用其他民族的风俗来引证,最早兴起的应该是这类香荷包。它虽有艺术性,但以实用性为主。有一种叫“针扎”的香荷包,分内外两层,可上下活动,里面可藏针放线,姑娘媳妇们可以常常戴在身边,可随时缝缝补补,刺花绣鞋,十分方便。还有一种“药包”。荷包内放有一些中草药,出门在外,放在身上,万一发生什么伤病,以备急用。

吉祥类香荷包,是过去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过去曾大量体现在民间香荷包中,佳节喜庆之日常常不难看到。比如男女结婚新房之内床帐和门帘两侧以及箱柜上,常挂着和摆放着这种香荷包。最为常见的有:“莲生贵子”、“葫芦万代”、“龙凤双喜”、“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等。这类香荷包一般都是新娘在出嫁之前,在其娘家用几年时间缝制的。

观赏类香荷包。就是以观赏为主,这类香荷包花色品种最多。常可见的有:“王母升天”、“玉兔捣药”、“姜太公钓鱼”、“十二生肖相”以及在农村常见的家禽、花卉等各种动植物为形缝制的香荷包。在观赏中给人一种吉祥、平安的心理安慰,满足人们盼望能获得福寿财宝、升官发财、享受人间幸福的潜在意识。同时,还可看到民间艺人用“转喻”、“谐音”或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来传情达意,达到了吉祥消灾之目的,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希求和美的装饰效果。

沂蒙香荷包,植根于沂蒙文化的厚土,再现了沂蒙人的风土人情,它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自然,把沂蒙山区淳朴敦厚的民风和多姿多彩的风俗,以及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通过这小小的艺术窗口,再现给人们!

三. 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锅塌鱼

锅塌鱼又名元宝锅塌鱼,为兰山区名吃,因形扁、无骨、塌倒而得名。1986年获山东省名吃菜大奖。它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初。当时临沂名厨高钧的舅父盖京义(也是名厨师)有一次来高家做客,说及孔府剔骨鱼的味道和烹饪技术,高钧十分留意。后来,他用本地肉鲜味美的沂河金鲤鱼,参照孔府剔骨鱼的工艺,进行了多次烹饪试验,终于创制了锅塌鱼这道名菜。

做好锅塌鱼有两个关键:一是选好料,即用鱼必须是当天的新鲜鱼,每次约一公斤左右;二是将剔骨处理好的鱼入锅烹饪时,要掌握好火口。这样才能做成一种色金黄,形扁圆,味香甜,质嫩软的绝口佳肴。

锅塌鱼味道鲜美,一向为人乐道。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同志有时到“泰丰”饭馆吃高钧的锅塌鱼,曾加以称赞。1983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度陶钝在品尝了这道名菜之后,称道临沂锅塌鱼不虚传,并说“锅塌鱼是怀才不为人知,盐车下的骥马”。

四.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费县板栗

费县板栗,以栗果均匀整齐、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糯性强等特点,国内外颇负盛名,是山东的名贵土。

费县栽培板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栗树主要分布在马头崖、南张庄、大田庄、水连峪等乡镇,全县栽培总面积为15万亩,年总产量1000万公斤,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少量内销。

费县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板栗含蛋白质10.7%、脂肪7.4%、 淀粉70%。此外,还含丰富的胡萝卜素、 抗坏血酸和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天然活酶,以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自古以来,板栗被人们视为上等食品。《礼记》记载:’子事父母,妇事舅姑,枣栗饴蜜,以甘之。’意思是说:子女孝敬父母,媳妇孝敬 公婆,把栗子和枣作为最佳的食品。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与莲媲美,说栗子’其仁如老莲肉’。

五. 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塌煎饼

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是广大老沂蒙地区的特色食品。“塌煎饼”(又叫菜煎饼),则是临沂城的一绝了。当你走上临沂市区的大街小巷,你都会发现,路边的一些小媳妇、大姑娘们在路边的三轮车上不停地“塌煎饼”:他们在三轮车上支起一盘小鏊,旁边食盒内放着已经切好的各种各样的蔬菜,如韭菜、粉丝、豆腐皮、绿豆芽、黄瓜条、白菜等等,当然还有辣椒面、生鸡蛋、香油、盐巴等佐料。他们一律把小鏊翻放在车上的煤球炉子上使用,中间凹,四面凸,炒菜时兜油兜菜。当有人前来“塌煎饼”时,先把鏊子烧热,放上菜油,然后根据食客的不同口味,调配不同的蔬菜、佐料,接着开始用两只铲子对着翻炒,等鏊子上的蔬菜炒到七、八成熟时,把它倒在两张摊开的煎饼上匀平,再四边卷起、平压,放回烧热的鏊子上两面翻“塌”,不时轮流转动,使之前后左右受热均匀,直到煎饼面皮焦黄、发干,这时煎饼也就“塌”好了,里面的菜也彻底熟了!这会儿,吃起包菜的塌煎饼,又热乎又脆香,经济实惠,蛮有风味!

六.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驴肉

世人向往的美味,素有“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之说。

莒南毛驴纯饲青草等无公害绿色植物,饮天湖、石泉湖天然矿泉水,其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闻名全国的“莒南老地方驴肉店”,在驴肉的烹制上有独到的功夫,制作的熟驴肉奇香,肉汤奇鲜,深受食客称赞。配以色泽澄黄汁汤,辅之浓香咸辣的佐料,色、香、味、形俱佳,是大补佳品,令人百吃不厌。与临沂八宝豆豉,蒙阴光棍鸡并列为沂蒙三大名吃。

制法:剥皮整驴一头,带骨分割成块,放入清水中浸出血污,锅加大葱、大姜(拍碎)、佐料包、料酒、肉块、下货,加入水浸没原料,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小火烧至肉块熟而不糜,停火起锅,取肉块切片沾煳盐食用。

七. 山东省 临沂 临沭县 临沭花生

临沭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临沭县年种植花生面积120万亩以上,是鲁南花生第一大县。

临沭始终把花生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不断推广“优选品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农业实用技术,用科学理念武装头脑,定期聘请市县农业技术人员为种植户解答各种疑难问题,使花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凸显。今年,临沭街道花生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仅此一项农民增加收入7000多万元。

临沭花生

地域范围

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鲁苏交界处,因濒临沭河而得名,是中国钻石之乡。“临沭花生”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临沭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6′-118°84′,北纬34°40′-35°06′。临沭县东、南方向与江苏省赣榆县、东海县搭界,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接壤, 北依莒南县,西南与郯城县毗邻。临沭县现辖10个乡镇(大兴镇、石门镇、店头镇、青云镇、蛟龙镇、朱仓乡、玉山镇、曹庄镇、南古镇、白旄镇)、2个街道办事处(临沭街道办事处、郑山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南北最大距离46千米,东西最大距离31千米,总面积1051平方千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临沭花生荚果网纹清晰,果形大而均匀,百果重235g左右,双仁果平均长度28~40mm之间;籽仁大而饱满,种皮红色或粉红色,色泽鲜艳;出仁率为71~75%。结果集中,荚果整齐,单株结果数18~36个,双仁果率90%以上。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荚果和籽仁具有本品种的基本特性。无霉变味及其他异味。花生油香味浓郁纯正。临沭花生质地香脆,有甜味,口感好。 2、内在品质指标:“临沭花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经检测含蛋白质22~26%、脂肪45~55%、油酸40~45%、亚油酸32~36%,每100克花生仁含钙65~75mg、磷430~470mg。 3、安全要求:临沭花生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花生”的卫生指标。执行NY5303-200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八.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临沂山楂

临沂地区山楂资源丰富,主产于平邑、费县、沂水、沂源、沂南、日照等地。其中平邑是山东省著名的山植产地。至1985年,平邑县山楂园为 11.03万亩,544万株,年产山楂600万公斤。目前,全区山檀已发展到 47万亩,年总产量达10725吨,占全省山檀产量的l/3。主要品种有:大棉球、大金星、小金星、歪把红、草红、搪球等。其中大棉球、大金星,被誉为沂蒙大山碴,该品种单果重12.5一l4克,色泽红或淡紫色,具蜡光,肉质细密,品质上乘,成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此外,当地新发现的优良单株有面红子、大红子、清香红子、草红子等。其果型、色泽、风味各异。适宜盆栽造型的有算盘珠红子;庭园观赏的有黄红子、桔红子,肉质韧实,宜加工罐头食品的有扁红子;甜中带酸爽口清香,宜生食的有清香红子;风味俱佳,率先上市的有面红子;仁多肉韧,宜于药用的有苦仁子;能育种,且又适于果汁浓缩加工在国内少见的品种有血红子、毛红子据食品科研部门分析,沂蒙山区山楂营养成份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索、硫磺素、核黄素、尼克酸、山楂酸、柠檬酸、维生素丙等成分。其中每百克果实中,含钙85毫克,占各种果品中的第一位;丙种维生素的含量比苹果多17倍以上,号称“北方珍品”。

沂水县崔家峪乡上龙口村有一株百年树龄的山楂树,树高6.63米,树冠占地109平方米,几年来产量都在400公斤左右,最高年产达585公斤,被称为“山楂王”。目前,平邑县年株产500公斤以上的大山楂树有20棵;桃花峪一株树龄100多年的大树,最高年株产800公斤。山楂在沂蒙山区生长良好,密植园6年生亩产可达3345公斤。

平邑是山东省著名的山植产地。至1985年,平邑县山楂园为11.03万亩,544万株,年产山楂600万公斤。

目前,全区山檀已发展到

47万亩,年总产量达10725吨,占全省山檀产量的l/3。主要品种有:大棉球、大金星、小金星、歪把红、草红、搪球等。其中大棉球、大金星,被誉为沂蒙大山碴,该品种单果重12.5一l4克,色泽红或淡紫色,具蜡光,肉质细密,品质上乘,成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此外,当地新发现的优良单株有面红子、大红子、清香红子、草红子等。其果型、色泽、风味各异。

适宜盆栽造型的有算盘珠红子;庭园观赏的有黄红子、桔红子,肉质韧实,宜加工罐头食品的有扁红子;甜中带酸爽口清香,宜生食的有清香红子;风味俱佳,率先上市的有面红子;仁多肉韧,宜于药用的有苦仁子;能育种,且又适于果汁浓缩加工在国内少见的品种有血红子、毛红子据食品科研部门分析,沂蒙山区山楂营养成份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索、硫磺素、核黄素、尼克酸、山楂酸、柠檬酸、维生素丙等成分。

其中每百克果实中,含钙85毫克,占各种果品中的第一位;丙种维生素的含量比苹果多17倍以上,号称“北方珍品”。

沂水县崔家峪乡上龙口村有一株百年树龄的山楂树,树高6.63米,树冠占地109平方米,几年来产量都在400公斤左右,最高年产达585公斤,被称为“山楂王”。目前,平邑县年株产500公斤以上的大山楂树有20棵;桃花峪一株树龄100多年的大树,最高年株产800公斤。山楂在沂蒙山区生长良好,密植园6年生亩产可达3345公斤。

九.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凉粉

莒南大店凉粉的制作始于清朝中期,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莒南县地理标志产品。这种用豌豆淀粉做成的凉粉色泽微绿,口感滑腻筋道,透着甜香。购买电话:0539-781330813508997558

美食推荐:莒南县吉星大酒店、孙家庄户铺子、金胜大酒店、桃源大酒店

价格:5——10元/份

十.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许家崖黄梨

许家崖乡以’梨乡’著称。许家崖黄梨以其个大、汁多、甜、脆、口感好,成为费县的一大。

许家崖乡栽培黄梨的历史已有六百多年。据说明代大学士张四知,辞官隐居许家崖’仙人洞’,春赏梨花,秋食梨果,终日以梨树作伴,修身养性,怡然自乐。

到清末,梨树量猛增至七千多株。迄今为止有七八十年树龄的就有五千多株,一百多岁的也有千余株。其树干历经沧桑已崎岖嶙峋,开花时节满树繁华,既风骨犹存,又生机勃勃。

I许家崖黄梨大规模栽培是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品种以绵梨、子母、香水、雪花为主。分布于丘陵、山地、沟壑、房前屋后,其中东部道沟,上、下杨家湾最为集中。

黄梨已成为该乡的一大支柱产业,面积已逾万亩,年产量达两千万公斤。由于该地黄梨具有颜色金黄、个大、皮薄而脆、汁多渣少、含糖量高等特点,又加之黄梨具有止渴、化痰、清肺、美容等功效,吸引了众多的客户。产品远销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广东、福建、深圳等地,仅黄梨一项,果农人均年收入就达七百多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强黄梨发展后劲,乡党委政府决定拿出专项资金,计划用3年时间, 对全部梨树进行换头,逐步淘汰绵梨、子母梨,更换为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丰水、金二十世纪、新兴、新高等品种。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创名牌,占市场,该乡沿沂蒙公路两侧又开辟了千亩优质梨园示范片,果树现已挂果,很快便可进入丰产期。同时,一支业务技术高超的管理队伍活跃于全乡梨园内,指导果农修剪、涂白、施肥、灌溉、授粉、疏果和喷洒农药等工作,许家崖黄梨的更大丰收有了保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