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南沙沙湾特产 广州南沙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南沙沙湾特产 广州南沙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2-08 01:46:38

一. 广东省 河源 龙川 碰柑

  上坪碰柑果实高扁园形或园锥形,单果重120-150g,可溶性固形物12-15%,果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果面有光泽,果皮松,易剥离,中心柱大而空,汁胞肥大,质地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且耐贮藏,品质上乘,有“桔中之王”美誉。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分解脂肪,排泄体内积累的有害金属和放射性元素。

二.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石

英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四大名石之一(英石)

英石是与太湖石、灵壁石、黄腊石并列的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它源于英德市区东北面25公里的英山山脉,故谓“英石”。英石是石灰岩经过千百年风化、沉积形成,玲珑剔透、纹理错落,具有“瘦、皱、漏、透”的特点。英山脚下的望埠镇设有英石市场,为玩石爱好者服务。

三. 四川省 乐山市 沙湾区 锅贴鸡片

锅贴鸡片

原料:鸡胸脯肉250克,猪肥膘肉200克,冬笋200克,熟火腿70克,元白菜200克,鸡蛋1个。香油20克,蕃茄酱30克,醋10克,白糖20克,椒盐25克,湿淀粉30克。

作法:

1、把冬笋和生鸡胸脯肉切成宽2.5厘米、长4厘米的薄片。肥膘肉同样大小的片,在片上扎一些小眼。葱、姜均切片。火腿肉切细末。元白菜洗净后切细丝。

2、用蛋清和湿淀粉调成稀糊。再把葱、姜、料酒,味道、盐合在一起,将鸡片腌一下入味。用净布揩去肥膘肉上的油脂,继而将蛋糊抹在肥膘肉上,放上一片冬笋,再撒上火腿末。此时,把掩鸡片用的葱、姜挑去,把蛋糊与鸡片拌均匀后,放在笋片上。

3、烧锅注油,将鸡肉、肥膘肉面朝下一片一片地放入热油锅底,加火煎至底部发黄、鸡肉已熟的程度,即可取出,盛盘放在一端。元白菜丝用蕃茄酱、糖、味精和醋拌好、放在盘的另端、两侧各放些椒盐,即成。

特点:

鲜香嫩脆,形态美观.

四.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庙南粉葛

庙南粉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庙南粉葛肉质白,纤维少,含淀粉高,味甜、质优,是粉葛中的珍品。

横沥镇庙南村种植粉葛已有50多年历史。目前,主要集中在灵山镇的庙南、新沙、高沙等村种植,近年全镇种植面积保持在1800亩左右,亩产约750公斤,总产量约1350吨。农户普遍选用经过本村多年提纯、培育的“南丰一号” 粉葛品种种植,加上土层深厚、土地肥沃,生产的粉葛个体适中,外形好,品质优良。庙南粉葛纺锤形,沟纹少而浅,皮薄且光滑,淡金黄色,单株重一般1-4公斤;肉质白,纤维少,含淀粉高,味甜、质优,是粉葛中的珍品。每年8-12月份收获上市,大量出口港澳及销往周边县市,深受客户的欢迎。

横沥地区位于肥沃的冲积平原边缘, 由河积、海积等综合因素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土壤类型以粘壤土为主,土层深厚,达2米以上,保肥保水能力强,有机质、矿物质含量丰富。肥沃的土壤使粉葛块根入土浅,有利于块根膨大,容易采收,保证了粉葛块根完整、美观,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庙南粉葛外观匀称,身圆短粗,须根少,无分叉,端正,皮色乳黄带浅黑,有明显皱褶,皮厚,肉质乳白色,无黑心。口感细嫩,带粘性,少渣,多汁,味清甜,富含维生素C、钙、磷、铁等矿质元素,具有润肠、清热的功效。庙南粉葛食法多种,可切成薄片用来煲糖水、煲猪肉汤、红烧、炖兔肉、炒肉片及制成糖葛等,尤以制作粉葛扣肉更为上佳,其入口松化,甘香浓郁,别有风味;庙南粉葛煲鲮鱼、粉葛扣肉、粉葛猪爪汤、清蒸庙南粉葛等等,亦是许多餐馆的招牌菜,很受顾客的青睐。

庙南粉葛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美中红”番木瓜

“美中红”番木瓜是国外小果型品种与本地中果型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来的适应市场鲜食需求的优良小果型品种。该品种株高153-156cm,茎粗29-32厘米,叶片数70-74片,始收期在9月底至10月初,属中熟类型。果呈纺锤形或倒卵形,单株年平均产量22-25个,单果重平均0.5-0.7kg,果肉红色,肉质嫩滑清甜,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极佳,亩产量约2000kg。万顷沙镇现有种植面积300亩,年上市量300吨。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及大陆高级宾馆超市。

六.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黄烟

素有“黄烟之乡”之美誉。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七.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七一西芹

七一西芹

灵山镇七一村在八十年代初开始试种西芹,多年来重视良种引进工作,并不断探索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普遍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提早种植季节,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该村主要选用美国百利牌、加洲牌西芹品种进行种植。七一西芹一般单株重1-2公斤,可食率高;叶柄色泽翠绿,无空心;肉质脆嫩,纤维少,味甜、品质佳。近几年,全镇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500亩左右,平均亩产7500公斤,总产量约2.6万吨。上市时间为11月至翌年3月。该品种以北运为主,部分远销港澳和新加波等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八.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小虎麻虾

小虎麻虾

小虎麻虾是黄阁镇小虎、沙仔一带所产的名优水产品,其虾型靓,肉质爽脆,味道鲜甜,蛋白质高,熟虾色泽鲜红油润有光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品种需求日趋量大。1999年,镇政府根据名优水产小虎麻虾的特点,决定充分发挥和利用镇咸淡水兼而有之独特的水资源优势,争取区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小虎、沙仔岛建设“小虎麻虾”养殖基地,创“小虎麻虾”品牌,使小虎麻虾养殖形成区域化及产业化生产。基地建有两个年孵苗8亿尾的孵化场,使小虎麻虾的种源从质量和数量上得到保证,并完善了虾塘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养殖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小虎麻虾的养殖面积达8000多亩,年产量700多吨,周年上市。

九. 广东省 东莞 碌堆

碌堆

碌堆以糯米粉加糖浆,做成团,中空,吹以气,表面沾些芝麻,油炸而成,形似禾碌(沙田柚)。新鲜时香、甜、软,十分可口。时间长后,中间的气跑了,变硬,可切碎,加酒槽、番薯、煲糖水食。

十. 广东省 东莞 东莞荔枝

东莞荔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东莞市的地理位置是位于该省的中南部区域,海拔为30到80米之间,当地地貌症状是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2.7℃。是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改革开放以后,该市积极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东莞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宜果则果,林果并举,适宜发展经济林,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因为大力发展荔枝、橙柑桔等经济林名闻遐迩。光照充足,土肥水丰,成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并在历史上也一直以盛产荔枝闻名。

广东省东莞市名列于第二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该名单是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极具权威性,广东省东莞市在名单中被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同时,东莞市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如今,全市荔枝种植面积近30万亩,品种以糯米糍、妃子笑、桂味等优质品种为主,此次成为“荔枝之乡”可谓名至实归。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