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普洱特产果子酒是什么味道 普洱白酒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普洱特产果子酒是什么味道 普洱白酒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2-11 11:54:45

一. 广西 玉林 博白 中华稔子酒

稔子(又名岗稔、山稔、桃金娘)。为天然野生补血珍果。据《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记载:"稔子果含有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糖类等;具有养血、活血、乌发、壮髓、固精、止血、涩肠、明目、强筋骨、补血安神、祛风活络、滋阴壮阳功能"。中华稔子酒具有低度高效、固精壮髓、强筋壮骨、补血安神、祛风活络、乌发提神、强身壮体、男女佳宜;对于肾虚遗精、滑精、尿频、腰肾酸痛、筋骨麻木、手脚抽筋、风湿骨痛、腰肌劳损、神经衰弱、病后体虚、骨软无力、气血亏损、精神疲倦、滋阴阳以及妇女贫血、肾虚、带下特别有效。曾荣获一九九九年全国乡镇企业技术与经济合作招商会金奖。( 博白)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血竭

进口血竭为棕榈科常绿乔木麒麟竭及同属其他植物的果实树脂加工而成,国产血竭为龙舌半科常绿乔木箭叶龙血树和柬埔寨龙血树树脂加工而成。因色泽似干结的血,故名“血竭”。国产血竭原植物株高10-20米,直径可达到140厘米,受伤面木质部呈紫红色;叶无柄,箭形、质革而薄;圆锥花序顶生,球型浆果;花果期2-8月。阳性树种。分布于北纬23℃以南的石灰岩山区向阳地带。商品根据加工不同,形成各种不同形状,但其粉末均为紫红色。国产血竭与进口麒麟血竭功效完全一致,具有活血、止血、定痛、生肌等作用,能治疗各种血症。《本草纲目》称其"除血痛,为活血之圣药"。历史上中国一直靠进口,为重要的"南药"之一。1972年,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植物学家蔡希陶等人在思茅的孟连县首次发现龙血树资源,定名为“柬埔寨龙血树(变种)”。该树种成为后来国产血竭的主要原料来源。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等地也有部分资源。在1985-1990年的中药资源普查中,在思茅的景谷等县发现了大面积的龙血树纯林。为了保护国内资源,近年从老挝等国大量进口龙血树原料,供生产血竭使用,1982-1986年,云南个旧药厂用柬埔寨龙血树生产国产血竭首次获得成功,产品被列入《云南药品标准》。1990年,云南国产血竭主要生产厂家已经发展到6家,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需要。

三.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西盟米荞

西盟米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米荞,一种长得像米又似荞、可以食用的作物。它曾经分布在我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部分地区,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它几乎陷入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到上世纪末期,它仅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有少量分布,由于其特殊属性,它被一些专家命名为西盟米荞。

凡是到过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人,都知晓西盟米荞是当地一大,而且是被用来款待嘉宾的上乘礼品。不过,这个十多年在“夹缝”中生长的作物,现在也面临着一些生存危机。

“西盟米荞具有耐寒、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主要栽种在山区、半山区,也很好吃。”对西盟米荞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普洱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刘桂铭介绍说。记者注意到,当地人喜欢把西盟米荞与大米一起煮了吃,吃着非常可口。据悉,西盟米荞与甜荞、苦荞相比,还有一大特点,脱粒后不用磨成粉末就可以煮了食用。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竹笋

墨江竹笋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墨江竹笋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

竹笋是墨江较有名的土之一,尤其是甜笋更是美味佳肴,据清《普洱府志》载:“甜笋,味清香而甜,为甜竹之嫩者”,产治城附近及德化乡。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用苦竹笋加工成的笋干也是墨江的,供销部门每年收购数千斤,对外销路很好,深受外地消费者的喜爱。

五. 天津市 武清区 鸡蛋果子

鸡蛋果子是天津小吃,又称鸡蛋布袋。制作果子的面放入碱和矾进行发酵,摸油切成近一尺的条放入油锅炸制,待变成黄色捞出,在一端撕开小口,打入鸡蛋并用手压匀,再放入油待炸带到金黄色捞出即可。鸡蛋果子皮焦里嫩,吃起来不但有面的甜味也有鸡蛋的香味。配上咸菜,是很好的早点。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土沉香

土沉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濒危野生植物种国际公约》中的保护树种,它的经济价值高,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药用植物。当前,野生沉香资源日渐枯竭,市场日益紧缺,因此对土沉香的引种培育有很重要的意义。西盟县是集“边、贫、少”为一体的佤族自治县。

七.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鸡豆腐

思茅至今保留着一道传统名菜"鸡豆腐",在婚宴喜事酒席上,均有这一道新鲜美味的菜。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的原料主要是鸡肉和鸡蛋。其做法是,用鸡脯肉拿刀背横竖轻轻地反复敲细,拌入适量的淀粉,再将鸡蛋清调勾起花,去其沫后倒人敲细的鸡肉中轻轻地调,然后加人没有油的清鸡汤,放人锅内文火慢煮,煮成水豆腐状后取出,撒上备好的蛋片丝、火腿丝、葱花等佐料即成。其状如新鲜猪脑髓,味道鲜而微甜,用羹匙盛起品尝,男女老少均爱吃,营养价值很高,到思茅的人都喜欢尝一尝。( 思茅)

八.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薯果子

客家人,在数百年颠沛流离的迁徙生活、筚路褴褛的艰辛创业过程中,为了生存,他们把中原的饮食习惯与当地的烹饪技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饮食文化。

在井冈人家,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特色鲜明的客家小吃,薯果子就是其中的珍品。薯果子以井冈本地红心薯为原料,经多道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它不含任何添加剂,色泽金黄、香甜松脆、口感独特。

红薯,具有多纤维、低热量、少脂肪和营养均衡等优点,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最佳蔬菜和抗癌能手。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摒弃药片文化,回归饮食文化”养生理念的形成,薯果子以浓郁的客家特色,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推崇。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镇沅 普洱瓢鸡

普洱瓢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瓢鸡是普洱市的一个地方鸡种。据镇沅县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其中有少量瓢鸡。”、“瓢鸡数量少,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区”。根据该鸡的历史渊源、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的形成可能是该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该鸡无尾锥骨、尾棕骨、无尾脂腺、无主尾羽特异的体型外貌特征,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了稳定。同时,许多与该鸡混养的当地有尾鸡中也有这些特殊性状的基因,在分布区养鸡户调查中,有尾公、母鸡繁殖的后代中也有部分鸡表现出瓢鸡的体型和外貌特征,瓢鸡公、母繁殖后代中少量鸡也表现有尾鸡的特征。另外据当地老人回忆,瓢鸡在他们记事时就有了,上辈老人传说瓢鸡是由山上的野生光(团)轱辘(又名小团鸡,无主尾羽)鸡与当地家鸡繁殖,其后代经过长期的饲养和驯化而来的。在1980年思茅市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就发现有该鸡种,但未引起重视, 2006年畜禽遗传资源摸底调查时仅调查到201只,濒临灭绝,引起了当地畜牧部门的重视,积极争取省、市对瓢鸡资源保护,2007年末已发展到1086只;2009年6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2009年第15号公告》将瓢鸡列为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 2010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25号公告》将瓢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10年12月载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同年,当地政府和畜牧技术部门制定了“瓢鸡保种管理办法”和“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了“先保护、后发展”的思路。2011年10月在云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组织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从外表看瓢鸡与普通土鸡最大区别是没有尾巴。通过解剖后发现该鸡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即瓢鸡没有鸡翘。由于没有尾巴和鸡翘,当地居民一直认为瓢鸡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该鸡只要稍微长大一点即被宰杀,导致瓢鸡数量长期不能得到增长。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毗邻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历史渊源和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是由于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稳定后而形成。

生活环境

据走访主产区镇沅县田坝乡、九甲乡当地饲养该鸡的农户(老人),“瓢鸡是由山上的野生小团鸡(无主尾羽)与本地家鸡杂交而来的。”他们反映其上辈人饲养的鸡中就有这种鸡,再之前的祖祖辈辈都饲养过这种鸡,说明瓢鸡来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据镇沅县志记载: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其中有少量瓢鸡。“瓢鸡数量少,主要分布于哀牢山区”。根据该鸡的历史渊源、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的形成可能是该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了稳定。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瓢鸡属肉蛋兼用型品种,瓢鸡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主要分布于田坝乡的田坝村、瓦桥村、三河村,者东镇的者整村和按板镇的磨庆村、宣河村,相邻的宁洱县梅子乡也有少量分布。

1主要特性特征瓢鸡俗称闭毛鸡,因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尾部形状似瓢,故名瓢鸡;瓢鸡体型小而紧凑,尾部羽毛下垂,臀部丰腴圆滑,形似葫芦瓢。喙短粗,有黑、黄青、铁灰等色。多为单冠,冠齿6~8个,少数复冠。冠、肉髯多呈紫黑色,少数呈红色。皮肤多呈黑色,少数为白色。胫多呈黑色,少数为黄色。少数个体为翻毛鸡、绒毛鸡、裸鸡、毛脚鸡。公鸡冠大,厚而直立,羽毛颜色有赤红色、黑白花、全白三种,富有光泽。母鸡冠小而薄,羽毛有黄麻花、黑麻花、黑白花、全黑、全白、灰白等色。雏鸡绒毛为麻色、黄褐色、白色、黑色等。

2保种方式采用基因库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9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鸡体重:公鸡平均为2078克,母鸡平均为1683克。532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82.3%,母鸡为79.%;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2.3%,母鸡为65.1%。

2繁殖性能瓢鸡开产日龄为160~190天,年产蛋数100~130个,平均开产蛋重47克,平均蛋重52克,自然0条件下,种蛋受精率60~80%,受精蛋孵化率80%左右。母鸡就巢性较强,一年内就巢5~6次。

【开发利用情况】

瓢鸡体型独特,是我国稀有的地方鸡种之一,具有性情温顺、适应性强、易肥、产肉性能好,肉品质优良等特点。但目前该品种数量少,繁殖性能较低,今后应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开展系统选育工作。

所在地域:云南

申请人:普洱市畜牧工作站

所在地域:2014年

地域范围

普洱瓢鸡产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墨江县、宁洱县、景东县和景谷县境内,共25乡(镇)。涉及镇沅县的恩乐镇、按板镇、勐大镇、者东镇、九甲镇、振太乡、田坝乡、古城乡、和平乡;景谷县的风山乡、正兴镇、景谷乡;景东县的花山乡、景福乡、文井镇、大街乡;墨江县的团田乡、景星乡、新抚乡;宁洱县的宁洱镇、磨黑镇、同心乡 、勐先乡、德安乡、梅子乡。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0°33′—105°15′,北纬20°16′—24°06′之间,东西横距105.5千米,南北纵距87.5千米,养殖区域范围11325.24平方公里,年存栏瓢鸡6.9931万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