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舒城县特产介绍 舒城县城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舒城县特产介绍 舒城县城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0 18:48:20

一. 陕西省 渭南 澄城县 旋面

澄城有一种面食-------旋面。 从小我就是从吃旋面的梦想中长大。 旋面以大量水和面成浆,淋于热锅上做半熟,然后晾晒,稍干即切,于热汤中煮熟,再拌多种佐料食用,以辣香为主,很是可口。 长大后,走遍三山五岳,踏遍祖国南北。不见旋面流传于外,只有回乡的游子,才可以尝此美味。旋面,不惟美味,也勾起游子的心,使绵绵乡情沉于对面的专注,一往情深。 如果有人去澄城,不可不品旋面。 在我,旋面铸造了我的性格,铸造了我的黄土情结。旋面好吃,但在细腻中,不失西北人粗犷的性格。

二.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柳城蜜桔

柳城蜜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柳城蜜桔系南丰蜜桔的大叶品系,也有小叶品系。果实扁园形,重25-50克,果皮薄,橙黄色,油胞小而密,汁胞柔软多汁,风味浓甜,有香气,含糖10-11克/100毫升,含酸0.9-1克/100毫升,可溶性固形物14%,品质上等,11月上旬成熟。全市现有面积1300公顷,产量2万吨,主产区在柳城县。

到2005年种植面积3300公顷,投产面积2670公顷,产量5万吨;到2010年,种植面积10670公顷,投产面积8000公顷,产量16万吨,优果率达85%以上。

柳城县地处低纬度、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年日照总时数1512.6小时,年平均气温20.1℃,年平均降水量1346.2毫米,年无霜期335天。所产蜜桔果形端庄,色泽金黄,肉质细嫩,口感清甜,汁多化渣,风味浓郁,广受消费者青睐。

柳城蜜桔是柳城县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蜜橘种植,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筛选出小叶(尖叶)品系,即现在的柳城蜜橘。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投产面积472多公顷,产量8000多吨。柳城蜜橘以其皮薄、无核,肉质柔嫩、化渣、汁多爽口,风味浓甜,香气浓郁,果实色、香、味兼优而享誉区内外。产品于每年10月下旬上市,主要鲜销往广东、重庆、越南、南宁等省市。

柳城蜜桔是南丰蜜桔的大叶品系,也有小叶品系。果实扁圆形,重25-50克,果皮薄,橙黄色,油胞小而密,汁胞柔软多汁,风味浓甜,有香气,含糖10-11克/100毫升,含酸0.9-1克/100毫升,可溶性固形物14%,品质上等,11月上旬成熟。主产区在广西柳城县。

柳城蜜桔

地域范围

柳城蜜桔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柳城县境内的大埔、龙头、太平、沙埔、东泉、凤山、六塘、冲脉、寨隆、社冲、马山、古砦12个乡镇及柳城华侨经济管理区、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2个经济管理区,东到东泉镇思江村、南到社冲乡无忧村、西到六塘镇三界村、北到古砦乡龙袍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6'~109°50',北纬24°26'~24°25'。生产面积825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扁圆形,端装;色泽橙黄色,鲜艳有光泽;果顶微凹,隐脐;果皮细薄,平均厚度0.12mm,油胞中;果实横经40~50㎜,纵经30~40㎜,单果重30~55克;肉质细嫩、化渣、汁多,种子平均0.8粒或无核;可食率76%;味浓甜,风味浓郁,有香气,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柳城蜜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2%,总糖13~20g/100mL,可滴定酸0.7~0.9g/100mL,维生素C11~13mg/100g,果汁率55~65%。 (3)安全要求:安全卫生指标符合《NY5014-2005无公害食品柑橘类水果》规定。

三. 广西 来宾 忻城县 忻城肉粽

糯米加入去皮绿豆及调好味的猪肉块,或腊肉、火腿、鸡肉等,用棕叶包成枕形,中高端低,蒸熟而成。香软、味鲜。

四. 新疆 阿克苏 拜城县 拜城油鸡

拜城油鸡属肉蛋兼用型的地方品种,具有体态肥美、骨细肉多、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抗病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山区低温带养殖。中心产区位于拜城盆地边缘等地,油鸡主要生长在牧区,以半坡或草原放养为主,主食青草和昆虫,补饲以谷物。存栏5万只。

五.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潘刘于庄的秋黄瓜

潘刘于庄的秋黄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小涧镇狼山南麓座落着一个东西走向的三姓庄——潘刘于庄。该庄虽然不大,然而却闻名方圆数百里,其缘故是盛产秋黄瓜。

潘刘于秋黄瓜的特点是:个大、好吃。多数在半斤重以上,最大的可达2斤多重,长约40厘米,且皮薄、子稀、肉厚,吃起来脆嫩、甘甜爽口;更有清热、健胃、利尿、提神、助消化之功能,一向被誉为宴席上之佳品。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潘刘于的黄瓜,砀山的梨,鲍沙滩的萝卜赶南集”。

潘刘于的黄瓜尤以狼山南麓的18亩地所产的最佳,其他次之,亩产1000斤以上。过去,每逢初秋季节,其他瓜类基本结束,果类还未成熟,潘刘于的黄瓜即上市,因此被称为初秋的“瓜王”。此时,除去本县外,淮南、淮北、宿州、蚌埠、涡阳等地的客商竞相购买,远销开封、南京、扬州等地。年销售量已达20万余斤。

相传潘刘于的秋黄瓜已有千余年的盛名,其种子虽然传往外地,但所长出的黄瓜远不如潘刘于黄瓜的品质。

六.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舒城小兰花

舒城小兰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舒城小兰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舒城小兰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安徽舒城、桐城、庐江、岳西一带生产兰花茶。早在清代以前,当地就有兰花茶生产。兰花茶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芽叶相连于枝上,形似一枚兰早花;二是采制是正直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

特定品质

兰花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芽叶相连似兰草,色泽翠绿,匀润显毫。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兰花清香,俗称“热气上冒一支香”;汤色绿亮明净,滋味浓醇回甘,叶底成朵,呈嫩黄绿色。

文化典故

关于“舒城小兰花茶”的起源,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著《安徽茶经》载:“传说在清朝以前,当地士、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由他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制茶学》中阐明,舒城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据此,兰花茶迄今至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为何叫作兰花茶?茶区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一说清朝年间,舒城白桑园有一名叫兰花的姑娘,心灵手巧,炒出的茶叶香味突出,形似兰花,山东茶商十分喜爱,随出高价包收,于是兰花姑娘拼命地日夜兼制,不幸劳累过度而亡,乡亲们为纪念她即将此茶取名兰花茶;一说清朝末年,舒城磨子园黄家湾茶农沈兴余,制茶技术精湛考究,所制茶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深得桐城茶行老板郑国英赞赏,称其茶形若大麦苞,香如兰草花,兰花茶就因此而传开。由此看来,兰花茶的名称主要是由其“外形芽叶相连似整朵兰花,内质具有幽雅的兰花香”的品质特征而得。

舒城小兰花产地范围为安徽省舒城县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舒城小兰花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晓天镇、山七镇、高峰乡、庐镇乡、河棚镇、汤池镇、阙店乡、春秋乡、舒茶镇、南港镇、五显镇、万佛湖镇、干汊河镇、棠树乡、张母桥镇、城关镇共16个乡镇。地域坐标为北纬30°01′~31°34′,东经116°26′~117°15′。区域边界东与庐江县交界,南与桐城市、潜山县、岳西县交界,西与霍山县、金安区交界、北于肥西县交界,茶园总面积5300公顷,年产量2200吨。

七. 广西 来宾 忻城县 豆浆

优质黄豆用当地名泉“冰泉”水浸泡,经磨、滤、煮,制成豆浆,以汤匙舀而滴下如串珠,誉为“滴珠蜜味”。汁浓味香。

八.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舒城板栗

舒城县素有板栗之乡之称,板栗栽培已有2000~3000年的历史。舒城出产的“大红袍”板栗个大,富含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鲜样36.5毫克,可溶性总含糖量为每百克鲜样10.54毫克,淀粉、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干样含量分别为26.57%、7.24%和1.745%。

长期食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目前我县已开发板栗罐头、板栗糕粉等,板栗烧仔鸡是舒城一道传统名菜。

九. 陕西省 渭南 澄城县 三翻饼

三翻饼,为澄城县有名小吃。因制作时需三翻三卷,故得名。此饼以上等白面粉、白糖、冰糖渣、熟猪油、清红丝、玫瑰酱、菜籽油为原料,经过擀制面皮、制作酥面、炮制内馅、入油炸几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层次分明、外形美观,质地酥松,入口沁甜又耐贮藏等特点。可存放月余,随时取食,而色香味不变之特点。此饼在同州内外,远近闻名。

十.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黄安驴肉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黄安驴肉是郓城的特色小吃之一,而牌子最响的,当数“吴家”驴肉。黄安驴肉在选材上很有讲究的:年岁过大的不选,年岁过小的不选,过瘦的不选,过肥的也不选,只选用中年驴,口龄在三、五年最宜。黄安驴肉在制作上的讲究,不亚于选材,称得上独门绝技:先选配上好中草药佐料,俗称先喂药,配制好闹汤,后放进锅里煮七至八个小时。而煮肉时火候的把握也非常关键,初期用大火猛烧,水沸后压火焖肉,慢火轻熬,精心烹饪而成。它色鲜味美,熟烂易嚼,吃起来有一种诱人食欲的特殊香味,久食不厌。适于作酒肴、下饭莱。

本草纲目记载:驴肉性温和.驴肉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功效。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驴肾,味甘性温,有益肾壮阳、强筋壮骨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