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介绍崇州的一种特产英语作文 介绍特产英语作文初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介绍崇州的一种特产英语作文 介绍特产英语作文初一更新时间:2023-02-08 07:10:25

一.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道明腌肉

产于山区的道明镇,采用传统工艺腌制而成。其显著特点是经熏制仍保湿,湿而不水。微烟熏过的清香沁人心脾,咀嚼时能吃出一股淡淡的稻谷烧烤之香味。( 崇州)

二.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老腊肉

产于山区的苟家、万家、三郎、街子等乡镇,由山民们传统手工腌制而成。因为高山气候的关系,一年四季都可腌制,且经年不腐。原料取次于吃纯粮的猪肉,制作时不用烟熏,只任山风吹。腌制出的腊肉不仅保持了鲜肉的丰富营养,而且瘦肉质感爽口、喷香化渣;肥肉晶亮透明、香醇甜脆,入吃不腻,回味绵长。到九龙沟、凤栖山、鸡冠山旅游,老腊肉是不可放弃的一道好菜,兴致之至,还可买几块回家让亲朋分享。( 崇州)

三.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天主堂鸡片

民国初年崇阳镇人氏聂福轩创制因基时摊位设于正东街天主堂侧,故名“天主堂鸡片”。选料严格,注意火候,刀工精细,调味独特,色、香、味俱佳。制作时选不足一岁的肥嫩公鸡,杀、烫、剖、蒸(不煮)均自有路数,蒸熟切片将盘后,沿盘放入窝油,抖上花椒面,淋上芝麻酱和红油,然后撒上白糖,上桌后边拌边吃,鸡片大张薄叶,细嫩入味,麻辣醇香,独具风味。( 崇州)

四.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崇阳酒

崇阳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崇阳酒业位于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天府之国的腹地——崇州市境内。这里 山清水秀,背依青城之幽,门迎文井清源,拥有省级风景旅游区九龙沟、省级森林公园 鸡冠山,是全国十四个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土地肥沃,具有“天府粮仓”之美 誉,是中国最大的传统白酒原酒生产基地。自古至今,此地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环 境。汇山水之秀灵,取天地之精华,崇阳酒业得天独厚,自成中国白酒生态良苑。 崇阳酒业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1881 年)的姚林烧房,其特有窖池所酿“姚林酒” 香飘十里,名扬四川,成就了“姚林酒,家家有”的佳话。

历经百余年的清代窖池至今仍 在使用,并于 2007 年被评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成都地区除水井坊遗址外唯一 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酒窖。1952 年,以姚林烧房为基础,并全县境内十八家烧房成 立崇庆县国营酒厂,即今天崇阳酒业的前身。1990 年改称四川省崇阳酒厂,1997 年企业 改制后称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公司。崇阳酒业 1999 年率先通过 ISO-9002 国际质量体系 认证,现拥有资产为上亿元的一百多亩生态酿酒工业园,在总结历代酿酒经验基础上, 以姚林特有的百年窖池、老井水泉甘冽等特殊生态条件,采用上等的高粱、小麦、玉米 作原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所酿“生态原浆”清澈透明、醇甜柔和,芳 香馥郁,饮后令人心旷神怡。

崇阳酒业以崇阳、蜀州春、蜀泉、酒二哥四大品牌为支柱,四大系列产品均荣获 中国优质酒、优质白酒精品称号。崇阳牌崇阳大曲早在 1988 年被评为国家商业部部优产 品,填补了四川省其它香型-药香型酒的空白,并为技术考评提供了依据和实物标样。蜀 泉酒、蜀州春特曲酒曾分别荣获美国洛杉矶国际金鹰金奖和比利时布鲁赛尔国际酒类博 览会优质奖。1994 年 6 月和 1996 年 9 月,蜀泉牌系列酒在韩国和日本登陆注册,并在 日本成立了蜀泉 JAPN(日本)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崇阳酒业的创业 史上再次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2004 年以来,“崇阳”牌、“蜀州春”牌双双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崇阳酒业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同时企业被推荐为“四川省酿酒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08 年,“崇阳”牌被评为“四川老字号”,“崇阳”牌、“蜀州春”牌系列酒近被列入“成都市0 接待推荐酒”。“崇阳酒窖”(原“姚烧坊”酒窖群)被列入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崇阳大 曲酿造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树百年品牌、建百年企业”是我们的愿景,树立让客户、员工、股东、国家和社会 的全满意是我们的经营目标。我们将恪守“酒醇味美、服务真诚”的理念,以更加严谨的 专业精神锐意前行。

五.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崇庆竹编

崇庆竹编制品是当地的传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编织历史,品种繁多。除竹兜、竹篮、竹盘、竹碗、竹扇、竹灯笼、竹盒外,有竹净百圆锣、竹套三花提篮、竹筷篓、竹纸篓、竹花插、竹通花稀篾碗、竹船型书兜、竹花 兜等。另外,还有竹编玩具,花色品种达200多种。

崇庆竹编具有结构紧密,结实耐用的特点。采用竹子本色编织的产品雅致大方。竹编富有弹性,能经受一定的压力,各种竹编制品不仅经久耐用,且有滤水的优点,有的还可以盛上 物品放锅里煮。

六.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王鸡肉

由崇阳镇王绍全创制,成名于80年代,与天主堂鸡肉有同工异曲之妙,其显著区别在于王鸡肉做出的鸡肉是肉块而不是肉片,选不足一龄的土公鸡,以适当火候蒸熟后凉冷,等食客到场时现场解散切块。解散刀法如庖丁解牛,悦目赏心。解肢后切块时不同部位有不同路数,使每块肉都带骨,每块骨都得索。淋上独特配放的佐料,入口啃嚼红油欲滴,油得香醇,香得沁心,辣得痛快,麻得撩人。越啃越香,回味无穷。( 崇州)

七.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崇州龙门贡茶

崇州龙门贡茶,就是四川崇庆枇杷茶,清代即以此茶为原料制作“龙门茶”入贡,颇受称赞,“贡茶之誉”流传至今。有发芽早、芽叶肥厚、发枝能力强、香高、味浓、耐冲泡等特点。

简介 崇州龙门贡茶崇庆枇杷茶早在清代就被誉为“贡茶”,1965年被评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1984年被四川省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四川省五大地方良种茶树之一。据清朝光绪版《崇庆州志》“物产篇”记载:“枇杷茶高一丈,二丈,叶粗大、名粗毛茶,近有取其嫩尖充普洱者,味亦颇类……”,清代即以此茶为原料制作“龙门茶”入贡,颇受称赞,“贡茶之誉”流传至今。

地理资源 崇庆枇杷茶是全国珍贵而又稀少的茶树品种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培育形成的一个茶树群体品种,起源于崇州市的三郎镇、怀远镇、万家镇、苟家乡一带的邛崃山脉,生长在海拔1000米左右,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唯崇州独有。

近年来,经过崇州市科技人员的不断研究,目前已培育成为国内品质最优的绿茶之一,清香醇正,耐冲经泡,具备了较好的市场发展潜力和规模经营能力,截止2005年12月底,本市枇杷茶园面积达到1000多亩,产量10多吨。

产品特点 崇庆枇杷茶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厚、发枝能力强、香高、味浓、耐冲泡等特点。崇庆枇杷茶树龄最长的是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塀山的一棵老茶树,其树龄400年以上,树高9.2米,被誉为“四川枇杷茶王”。

八.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崇州布朗李

无根山一带丘陵地区是四川崇州市有名的花果山,在绵延十余里的浅山丘上逐渐形成了春观花、夏尝果的花果观赏旅游,崇州花果山的布朗李原产于美国,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高品质水果,有“李子王”美誉。由于有着显著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关专家把美国布朗李定为四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水果结构的首选品种。

截至目前,崇州市种植的布朗李已达到11000多亩,有30多个品种,年产布朗李近1万吨。2002年崇州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布朗李之乡”后,崇州抓住这一契机,从2004年起开始打造布朗李采果节。

崇州布朗李有着显著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关专家把美国布朗李定为四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水果结构的首选品种。截至目前,崇州市种植的布朗李已达到11000多亩,有30多个品种,年产布朗李近1万吨。A7b

2002年崇州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布朗李之乡”后,崇州抓住这一契机,从2004年起开始打造布朗李采果节。近年来,采摘节的成功举办,万千市民在敞开肚子大饱鲜果的同时,花果山的村民也悄然赚了个盆满钵满。2004年首届布朗李采摘节举办时,迎来了各方人士10万余人,李子价格卖到了每公斤14元到16元。A7b

崇州布朗李各个品种成熟的时间将从6月23日直至9月,故崇州布朗李采摘节的时间也将持续至9月。采摘节期间,游客不仅可以前往崇州市公议乡花果山上随意采摘布朗李,还可以参与“李子王”评选比赛。并且还将领略到一台丰盛的民间工艺“大餐”:蜀绣、糖画、剪纸、棕编、偶人、软陶、蜡染等,游客还可以在小食品展销会上品尝到崇州的各种名小吃。同时,还有果农和客商洽谈会、成都市民认养李子树、农家乐免费品尝布朗李等活动。A7b

九.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崇州冻糕

冻糕——民国年间怀远镇厨师蒋仲渔所创,人称蒋三麻子冻糕。其制作工艺传统而独特。先将大米浸泡磨成浆,再把用沸水烫过的糯米蒸熟,然后二者拌和入缸发酵,最后加生猪油和红糖,用玉米壳作包皮,上笼旺火蒸熟即食。成口色白微黄,滋润绵软,富有弹性,松泡化渣,油而不腻,香甜微酸。

十. 四川省 成都市 崇州市 崇庆枇杷茶

崇庆枇杷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崇州市现有茶园面积3328亩,产量131吨,茶树品种主要为四川中小叶种和崇庆枇杷茶,崇庆枇杷茶是我国珍贵而又稀少的茶树品种资源,唯崇州独有,因时似枇杷叶而得名。1965年被评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1985年被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议定为四川省五大地方良种茶之一。

地域范围

崇庆枇杷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崇州市怀远镇、三郎镇、街子镇、文井江镇、鸡冠山乡一带的龙门山脉,辖山区5个乡镇23村,东到街子镇古寺村,南到鸡冠山乡周家山,西到鸡冠山乡岩峰村,北到三郎镇红纸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24.1″-103°28′1.8″,北纬30°44′49″-30°47′16″。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崇庆枇杷茶树种植于崇州市西北部的山区,属龙门山脉,山峦重叠,谷狭壑深,海拔700-3868米,崇庆枇杷茶树最适生长高度为海拔1000米左右。山区土壤为白垩纪酸性紫色土和侏罗纪酸性黄壤,PH为4.5-6.5,偏酸性。

(2)水文情况:崇州市位于岷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三条:一是西河,二是黑石河,三是金马河,均属岷江水系,它们连接大小支流180多条,在全市构成水道网。根据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判定,崇庆枇杷茶树种植范围水质的综合污染数为1级,属清洁水平,适宜生产优质的崇庆枇杷茶农产品。

(3)气候情况:崇庆枇杷茶树种植区域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200mm,相对湿度84%,山间云雾缭绕,这是崇庆枇杷茶树独特的生长气候条件。

(4)人文历史:崇州市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是唐宋八大名茶产地之一。相传“崇庆枇杷茶”曾为贡品,进贡朝廷,称为“龙门贡茶”。据清朝光绪版《崇庆州志》(光绪版)物产篇记:“枇杷茶高一丈,二丈,叶粗大、名粗毛茶……”,清代即以此茶为原料制作“龙门茶”入贡,颇受称赞,“贡茶之誉”流传至今,并留下了唐代诗人薛能《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的美丽诗句:鸟觜撷浑牙,精灵胜镆铘。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拒碾乾声细,撑封利颖斜。衔芦齐劲实,啄木聚菁华。盐损添常诫,姜宜著更夸。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旋觉前瓯浅,还愁后信赊。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

1970年,崇庆枇杷茶树被引种至永川进行育种研究,经过8年时间培育出崇枇71-1。1993年我市将崇枇71-1从雅安引回崇州,经过3年的品比观察,发现崇枇71-1发芽比崇庆枇杷茶树迟10-15天,耐冲泡次数比崇庆枇杷茶农产品少2-3次,发枝能力也较弱。因此崇庆枇杷茶农产品必须在崇州市特有的生态条件下才能形成其独特的优良品质,它的唯一性使其更加弥足珍贵。崇庆枇杷茶树是全国珍贵而又稀少的茶树品种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形成的一个茶树群体品种,因起源于崇庆县(今崇州市),叶似枇杷叶而得名,唯崇州独有,现境内有1292棵乔木型老茶树。

1965年崇庆枇杷茶树被评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1985年被四川省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四川省五大地方良种茶树之一。1994年崇州市用崇庆枇杷茶树的一芽一叶为原料研制的“枇杷仙茗”在成都市第二届“甘露杯”和四川省第三届“甘露杯”名优茶评选活动中荣获省、市“优质名茶”称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