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和田特产宣传语十二字左右 和田十大特产是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和田特产宣传语十二字左右 和田十大特产是哪些更新时间:2023-02-05 15:53:48

一.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尼雅黑鸡

尼雅黑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尼雅黑鸡是新疆和田民丰县的。尼雅黑鸡的登记保护区域民丰县,民丰县古称“尼雅”,地处新疆和田地区的东部,有“和田东大门”、“和田桥头堡”之称。在精绝国(今称尼雅遗址)发现的黑鸡的毛和骨,说明了早在1750年前就有黑鸡的饲养。目前已经制定了《民丰县尼雅黑鸡保种场繁育基地实施方案》、《民丰县尼雅黑鸡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到政府130多万的尼雅黑鸡保种繁育项目,已经成为民丰县特色经济养殖的亮点。 明朝李时珍名著《本草纲目》记载:黑鸡是妇科病的滋补及滋养品,认为黑骨鸡有补虚劳赢弱、制消渴、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及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也是滋养肝肾,养血益精、健脾固冲的良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显示其有特效的营养及医药价值。尼雅黑鸡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经过同化和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后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尼雅黑鸡为蛋肉兼用,其肉质鲜美、香味浓郁、脂肪含量少、口感细嫩、肉与蛋营养丰富,为人类优良食品。 2009年,尼雅黑鸡被列入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公示名单和自治区一级资源遗传保护名录。2010年1月完成尼雅黑鸡商标注册,2011年成功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和有机认证。2013年完成了100万羽尼雅黑鸡的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地特征:民丰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昆仑山北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民丰县属典型的温带荒漠性气候。据历史记载,早在1750年前,精绝国所在地(今尼雅遗址、距民丰县城约160公里),是当时西域丝绸之路的重镇。地质勘探尼雅遗址发现有和田黑鸡的毛和骨,说明在精绝国时期就广泛饲养和田黑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丰县至今仍保持着和田黑鸡原有的特性。

产品特性:尼雅黑鸡全身羽毛均为黑色,成年鸡耳叶呈现黄色。公母鸡大部分是“四爪”,个别是“五爪”,胡须为黑色,全身皮肤为白色或黄色,胸部肌肉为白色,胫部肌肉为红色,公鸡为杯状冠或单冠,母鸡为单冠,冠色呈红色。尼雅黑鸡适应性强,主要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患病较少,耐寒冷,育雏率、育成率和种鸡存活率均达95%左右;食性广杂:一般的玉米、稻谷、大小麦、糠麸、青绿饲料均能喂饲;巢性强:尼雅黑鸡就巢率可达90%以上,且一年四季都有就巢行为,秋冬季略少于春夏季。尼雅黑鸡体型较小,公鸡性成熟100天,公母配种比例1:8。母鸡开产日龄120~140天,性成熟120天。年产蛋150枚以上,蛋重45克左右,蛋料比1:2.8,蛋壳呈白色、黄色,蛋形指数76%左右。

尼雅黑鸡属原始类鸡种,易喂养、抗病强、肉质好,是民丰独特的地方品种。具有很好的抗逆、抗病、耐粗等特征,其肉质鲜美、香味浓郁,而且黑鸡的蛋和羊油及冰糖经过科学配置,具有食疗和滋补功效。该鸡食量小,喜食草料蔬菜,属节粮型鸡种,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牧业增收农牧民致富的好渠道。

地域范围

尼雅黑鸡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民丰县尼雅镇、尼雅乡、若克雅乡、萨勒吾则克乡、叶亦克乡、亚瓦通古孜乡、安迪尔乡6乡1镇,保护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年产量100万羽。民丰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理位置为东经82°22′—85°55′,北纬35°20′—39°30′。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南越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接壤,北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315国道穿越民丰县,民丰县有“和田东大门”、“和田桥头堡”之称。

二.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皮山山药

皮山县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在汉唐时代就已成为富庶的农业区。境内农业始于汉代以前。至汉代,中原地区农具和耕作技术的传入,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隋唐时期葡萄瓜果、棉花种植、植桑养蚕已较普遍。近代以来的70年初就有关于河南籍老军垦人在皮山县试种河南铁棍山药的历史,但因漫长而落后的生产关系、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常驻人口结构的变化、制约着皮山县农业的发展,但一直有农民特别是汉族农户种植山药,大都自产自销,种植面积大约50亩。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皮山县山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50亩左右。近几年来,皮山县开始实行推广山药浅土层定向滴灌独一无二的栽培技术,让山药在模具里生长发育成熟,横向种植生长,外面粗大整齐,确保了山药的高标准、高质量。皮山山药的品质又进一步提升。皮山山药已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一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年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计划到2015年达到6000亩,年产值7000多万元,已成为全县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皮山县山药协会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是和田地区的西大门,东与墨玉县、和田县接壤,西与叶城县相连,县境南北长423公里,东西宽67.5-144.5公里,总面积4.14万平方公里,平川地带海拔1250-1400米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皮山县辖区所有平原区乡镇,即固玛镇、科克铁热克乡、木奎拉乡、乔达乡、木吉乡、藏桂乡,共6个乡镇8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地处东经77°31′至79°38′,北纬35°22′至39°01′之间,总面积333.3公顷,年产山药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山药外观表皮浅黄、根毛稀短、条形圆直、长度一般80-120厘米,中段直径一般3.5-7厘米,质地硬实、肉质雪白色细腻,致密,具黏液,丝度长,口感面、甜、香、润。(2)内在品质指标:山药含有蛋白质、淀粉、粗纤维、总皂苷、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钙、钾、镁、硒、钠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蛋白质含量达1-2(g/100g),灰分0.8%-1.2%,脂肪0.005%-0.012%,粗纤维0.35-0.6%,碳水化合物11%-13%,淀粉6-9(g/100g),总皂苷0.35-0.45(g/100g),钙145-160(mg/kg),铁为0.4-1.3(mg/kg),钾3800-4000(mg/kg),磷380-410(mg/kg),锌1.8-2.3(mg/kg),铜0.2-1.1(mg/kg),镁380-420(mg/kg),锰0.3-1.1(mg/kg),硒0.015-0.027(mg/kg),钠580-620(mg/kg)。山药性甘味平,入肺、脾、胃,有健胃脾、补肺、固肾、益精、延年益寿等的功能。 (3)安全要求:安全符合《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三.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科克铁热克葡萄

科克铁热克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葡萄是团结、和谐、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之象征,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是中秋赏月和国庆、年关团圆必备之果。新疆的水果中,被人们称为“珍珠和玛瑙”的就是葡萄。新疆葡萄甲天下,而久负盛名的皮山科克铁热克葡萄以它甜嫩多汁的特殊风味和晶莹多样的形态,而博得人们的垂青。新疆从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历朝历代在此垦荒种田,葡萄被逐步引进种植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哈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戈壁沙漠地区特有的葡萄品种。和田气候温暖,丰富,民风淳朴,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梁书》记载于阗“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蒲桃。国人善铜器……果瓜菜与中国等(同)”。《隋书.西域传》载:“土多麻、麦、粟、稻……多园林”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说于阗“宜谷稼,多种果”。据斯坦因考古发现,民丰尼雅遗址的果园,保存着已枯死的成排的桃、杏、葡萄等果树。尼雅遗址发现有葡萄、梨、粟饼、羊腿等物。汉时,西部界域南部已到喀喇昆仑山南北两麓。这说明天山以南的西域塔里木盆地绿洲及临近地区种植的葡萄,在汉时已是著名的贡品。 葡萄被引进后就在科克铁热克种植,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域内气候干燥炎热,土壤沙性大,主要类别是棕漠土和中性沙壤土,质地疏松,通气性强,耕性和供肥性好,微生物活动比较强烈,有机质分解迅速,气、热、肥力因素易于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土壤速效钾含量高,这样的土壤地貌情况非常适合葡萄生长。昆仑山雪水和地下无污染水为灌溉水源。河流从北向南均匀流淌,形成了天然的灌溉体系,河流年经流量达5000m3。同时地下水丰富,灌溉水起源于昆仑山纯天然水源,无任何污染,且富含各种矿物质元素,水质优良,对提高科克铁热克葡萄特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观色泽亮丽,昧清香,果粒均匀,果实丰满,果肉爽脆可切成薄片,手感硬甜酸可口,风味极佳,果实为黄绿色和浅红色,成为鲜食葡萄之珍品。科克铁热克葡萄晚熟,耐贮运,易保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葡萄协会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政府位于距县城驻地3公里,东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皮山农场,西接叶城县,北抵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巴楚、麦盖提两县接壤,南至固玛镇,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面积3410平方公里。乡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东北多沙滩、沼泽,西为戈壁。地势平坦,略北倾。科克铁热克乡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全乡25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内的土地。地理坐标为东经77°31′—79°38′,北纬35°22′—39°01′,海拔高度1200-1400米。葡萄保护面积17873亩,年总产葡萄3574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科克铁热克葡萄又名木纳格葡萄,果穗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650g,最大穗重可达2500g。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11-14g,最大可达23g,果柄长,与果实结合紧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着生极牢固,耐拉力极强,不脱粒;果粒松紧适度,整齐均匀呈圆形或卵圆形,多数绿色、受光部位呈黄或浅红色,晶莹剔透如美玉,外型非常美观诱人。果皮薄而果肉厚,果籽小,口感清甜爽口,汁多味美,酸甜度比例佳、风味纯正,品质上乘。果实可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可贮藏到翌年初夏时节,备受消费者青睐。 (2)内在品质指标:科克铁热克葡萄营养价值高,总糖可达 12-17%, 水分70%-82%,还原型VC在3-4(mg/100g),总酸10-13(g/kg),糖酸比11-13,含钙95-110(mg/kg),铁15-23(mg/kg),钾2400-2900(mg/kg),磷180-200(mg/kg),锌0.4-1.3(mg/kg),铜0.2-1.1(mg/kg),镁90-110(mg/kg),锰0.3-1.1(mg/kg),硒0.005-0.012(mg/kg),钠23-29(mg/kg),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 (3)符合NY5086-2005《无公害食品 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的安全要求。

四. 新疆 和田 策勒县 策勒县核桃仁麻糖

和田地区策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属于大陆性温暖带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光能和热量资料丰富,气温变化剧烈、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大气极端干燥,多风沙。年日照时数为:2690.3小时,年平均温度为12.2℃。

产品特性: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饴、玫瑰花、巴丹杏、枣、大芸等为原材料,熬制而成的特色食品,具有独特的口味以及其超高的营养价值。含脂肪6.8%,蛋白质12.9g/100g,铁5.6mg/100g,锌1.53mg/100g,钙46.3mg/100g,维生素12mg/100g。其口味纯正,口感香醇,酸甜适度,清香袭人,甜而不腻,而又营养丰富,无任何人工添加剂。

推荐单位:策勒县农业局

和田迪丽热穆商贸有限公司

五.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新疆地毯

新疆是世界地毯的发祥地,新疆地毯素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驰名于世,是新疆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和田是新疆地毯的故乡,新疆地毯亦称东方地毯,无论式样、图案和色彩均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向以原料上乘、质地细密、绒头密集、毯面薄平、工艺考究,图案别致,织工精良,配色美观,经久耐用,图案繁谨而著称。新疆地毯品种繁多,花色斑驳烂漫,主要有艾的亚鲁式、伊朗式、恰奇玛式、阿拉尔式等,大都花纹对称、整齐,线条粗犷,对比色彩强烈。就用途而分,有铺毯、挂毯、座垫毯、拜垫毯,褥毯等。新疆地毯还是精美的艺术品,为不少艺术收藏家们所收藏。至今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拉伯特博物馆、美国华盛顿纺织品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都收藏着新疆羊毛地毯或丝毯,作为珍品供人欣赏。

新疆地毯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是理想的家庭、宾馆陈设的高级用品。新疆地毯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毯的羊毛质地优良。新疆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与和田羊羊毛。这种羊毛粗而不粘,坚韧而富于弹性,具有耐拉、耐压、光泽好、强度大的优点。

工艺:

系采用羊毛为原料,羊为当地的优良异质半粗毛羊品种,毛质纤维粗,宜织造,光泽如丝,染色鲜艳,色彩固着力强,长久不变,羊毛强力大,富有弹性,将羊毛捻成毛纱,以"Z"向加捻(即反手),再染色,然后根据需要将毛纱合股,分别用做经线,地纬、绒纬(俗称绒头);最后织毯时将一组经线与上下交织成平纹式的基础组织,再将经过染色的绒头按一定程序栓结于基础组织的经线上,以此显示出地毯的不同色彩与图案、纹样。在图案设计上,吸收东西方文化艺术与宗教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图案端庄典雅,有强烈的装饰性。( 乌鲁木齐)

六. 新疆 和田 于田县 于田红柳大芸

于田红柳大芸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于田红柳大芸是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的。红柳大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是寄生于红柳根部的植物,又称肉苁蓉。2002年于田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大芸之乡”称号。

于田红柳大芸作为中草药使用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我国最古老的草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将其列为“上品”。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于田红柳大芸,味甘,微温。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此后历代本草都对于田红柳大芸作了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于田红柳大芸是“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苁蓉之号”。 于田的红柳大芸,被称为沙漠中的"人参"。于田县被命名为中国“大芸之乡”。 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于田红柳大芸列为滋补药。于田红柳大芸,"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又因肉质肥厚,所以叫于田红柳大芸。它还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因为它是野兔最爱吃的食物,所以和田维吾尔族农民称之为"吐什干斋代克"(意为兔子吃的黄罗卜)。 近几年来,于田红柳大芸的收购量逐年增多,由于市场的需求,在利益的驱使下,导致了人们对野生于田红柳大芸的过度采挖,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野生于田红柳大芸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红柳大芸,又称肉苁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多年寄生的草本植物,常常生于沙漠中的梭梭、红柳、白刺、沙拐枣有蒿类等植物根部,依靠这些植物供给养料和水分。它在沙质土壤中不见阳光可以生长,在地下生长时没有叶,不进行光合作用,无叶绿素生成。出土后,抽苔的苗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合成叶绿素,使长在茎部的黄褐色鳞片变成青紫色。单个大芸似兵器中的狼牙棒头。掰开肉质茎鲜嫩洁白,断面很快就变成黄褐色。生长出土后,在同一株抽苔上可以同时有开的花朵和含苞未放的花蕾。刚开的花是白色,后来变成紫色,并有芳香气味。成片的大芸如不及时采集,会形成白紫色花丛,十分艳丽。一丛沙漠權木一般寄生一窝大芸,最多的可达五窝。在我国使用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列为滋补的上品,具有润肠通便,和颜悦色,滋阴壮阳,延年益寿之神奇功效。《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体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夕服轻身”。《名医别录》言其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甄权药性本草》中有“益髓,悦颜色,延年,治女人血崩,男人壮阳,大补益,主赤白下”的记载。大芸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名从容。用大芸泡制的大芸酒更为畅销。有人曾言:男人常饮大芸酒,阳刚气宇雄纠纠,女人常饮大芸酒,妩媚动人青春留。

于田县是红柳大芸的主产地和原产地,产大芸的地方主要集中分布在奥依托格拉克乡、托格日尕孜乡、阿热勒乡、阿日希乡浅沙丘地带和克里雅河下游的达里雅博依乡。于田县有天然红柳面积近120万亩,寄生大芸的红柳面积近60万亩,年产野生红柳大芸(干品)约120吨。于田县目前已发展人工红柳大芸8万亩,接种5万亩。

于田红柳大芸

地域范围

于田县位于和田地区东部,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麓,东接民丰,西邻策勒南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相邻,处于东经81°9′—82°51′,北纬35°14′—39°29ˊ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于田红柳大芸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托格日尕孜乡,阿热勒乡,英巴格乡,喀尔克乡,喀孜纳克开发区等6个乡镇59个村为主的全县范围,形成相对独立的栽培区域。于田红柳大芸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3000吨。东临民丰县乌鲁克萨伊河,西临策勒县达玛沟乡,南至于田县阿羌乡,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外在感官特征:于田红柳大芸高40—100厘米,下部藏于地下;茎粗壮,基部直径5—10厘米或过之,不分枝,或基部分成2—4枝。叶螺旋状排列,鳞片状,下部叶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1.5厘米,宽1—2厘米,上部叶较稀疏,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2—4厘米,宽0.5—1厘米,两面均无毛。新鲜大芸还带一种清香味,无霉变及腐烂。 ⑵内在品质指标:于田红柳大芸肉质肥厚,含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及锰、铁、钙、钾、钠、镁、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药食同源,温而不不热,暖而不泄、是新疆特色林果业之一,更是维吾尔民族医药常用的滋补名医药,固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 ⑶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关标准的要求。

七.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桑皮纸

桑皮纸

作为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明之一,桑皮造纸据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造纸技术比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早100多年,这本身就是和田一件很了不起的文化成果。这本身就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桑皮造纸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以桑树皮为原料,整个工艺均由手工操作,可用于划画、写字和装饰品。产品可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收藏。全疆只有和田有桑皮造纸手工艺,此传统手工艺吸引外国游客的参观及购买收藏。然而,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造纸术早已被机器加工所逐步所取代是必然规律,如再不对这种古老的民间制造业进行保护和发扬,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这种传统手工艺必将会被人们所遗弃,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挖掘其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这项民间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和发扬,必将会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对和田的关注,对提升和田旅游的知名度、推动和田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八. 新疆 和田 和田县 和田羊肉

和田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羊肉

和田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和田人爱吃羊肉是出了名的,但你知道每个和田人一年平均要吃掉多少羊肉吗?4月12日,记者从地区畜牧局了解到这样的数据——每年和田本地羊出栏数为300多万只,加上外调的100多万只,和田人平均一年共消费400多万只羊,也就是平均每个和田人一年吃掉近2只羊,是新疆人每年人均吃14公斤羊肉的2倍。

和田人对羊肉的喜爱远不只这些。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烤肉摊的烟火缭绕、羊肉汤热气弥漫,各民族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吃啊、说啊、笑啊、乐啊……

九.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羊肚子烤肉

羊肚子烤肉

羊肚子烤肉是沙漠深处的牧民发明的一种高营养、高热量的食品。具体做法是:先把羊宰了,然后把羊肚子拿出来洗干净。再把切好的碎羊肉拌上调料(盐和孜然)塞进羊肚子里面,然后用羊肠子把羊肚子的口捆绑好,然后将羊肚子埋在火灰里烤,大约烤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食用了。

十.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艾得莱斯绸

艾得莱斯”即扎染绸之意。这种丝绸采用我国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图案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染色。丝绸采用常见的巴旦木花、木板纹花和梳子花等图案为主,经过艺术的变化加工而造成了彩丽缤纷的效果,如彩云飘风,奇妙浪漫,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地产丝绸。艾得莱斯绸因产地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和田、洛浦的艾得莱斯绸讲究黑白效果,空间虚实布局得体,图案形象粗犷奔放,简洁而不单调;喀什、莎车的艾得莱斯绸以色彩鲜艳著称,绸面上平行排列着几条宽窄不等的相对的条花图案,其纹样结构细密严谨,常用翠绿、宝蓝、桃红等颜色,五彩纷呈,光华夺目。( 喀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