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州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土特产 湖南永州十大著名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州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土特产 湖南永州十大著名特产更新时间:2023-02-04 07:23:40

一. 湖南省 永州市 新田 新田大豆

新田大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田大豆是湖南永州新田的。

具有“三美”之称的湘南新田,境内生态良好,风景宜人,空气和水资源质量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全境土壤富硒,盛产美食,是养生长寿的绝好地方。新田出产的水稻、大豆、水果、蔬菜、草鹅等名优都富含硒元素,尤其是具有高钙高蛋白特点的新田有机富硒大豆,蛋白质含量居全国之首,成为养生益寿的最佳保健食品。新田大豆以质取胜,占尽天时地利,具有开发高品质、高品位、高品牌高端产品的绝对优势。新田大豆产业迎来了提质、提速、提效的发展春天!

新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热量充足,是“湘南温室”县,同时具有“饭石土之乡”的美称。经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对新田进行地球物理抽样调查与评估,县域全境处于含硒或富硒生态环境中,硒含量适量指标(≥0.2mg/kg,<0.4mg/kg)面积达431.4平方公里,占43.23%;含量丰富指标(≥0.4mg/kg)面积达566.6平方公里,占56.77%。而且富硒地层厚、品质好,富硒浓度适中,还伴生“锌”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且未受到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元素的污染。因而,大面积的饭石土农产品富含有机硒,为发展非转基因高蛋白富硒大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经权威机构检测,新田大豆的硒含量高达0.15mg/kg左右,蛋白质含量高达46%以上,居全国之首。新田农民具有种植大豆、制作大豆制品的传统习惯,形成了“豆-稻轮作”、“豆-薯套种”耕作模式,全县已建成年产2万吨的10万亩高钙、高蛋白富硒大豆原料基地。全县野生大豆品种繁多,分布广泛,深受专家垂青,可为国家研发大豆提供珍贵而丰富的种质资源。2011年,新田荣获湖南省“原生态富硒食品基地县”、“富硒土壤开发利用研究基地”称号。新田美食在今年长沙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湖南)山乡美食大赛中大展风采,夺得了四项荣誉,尤以石羊醋水豆腐最抢眼球,其中“富硒大豆系列产品”获大赛“指定产品”荣誉称号。

新田大豆产业正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以“绿色引领”为理念,充分利用富硒土、富锶水的资源优势,打造立足本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原生态硒锶”品牌。对富硒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实行“五统一管理”,促进标准化种植和规模化经营。积极开展有机食品认证,争创名牌产品和原产地标志。加强“硒锶”产品的策划包装和宣传推介,着力提高新田知名度,发挥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该县依托科研院校开展技术攻关,实行“产、学、研”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田县大豆协会与华南农大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先后承担12批次、100多个国家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引进10几个优质大豆新品种进行大田生产试验示范,合作建立优质大豆种子繁育基地,均取得可喜成绩。以年海为主的华南农大技术团队,8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为新田大豆产业献计出力,给予新田种源支持、技术指导、工作帮助,积极承担了“提高新田五月黄增产性能”的技术课题,多次邀请和陪同国内外专家到新田考察指导工作,为新田大豆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湖南省科特办委派湖南农大蒋立文博士担任驻新田科技特派员,专门指导新田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新田积极实施“品种改良、耕作改革、技术改进”三大技术举措,实现了大豆种植“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三大效益目标。8年来全县共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3万亩,优质品种率达到95%以上。据永州市科技局对新田县优质高产大豆引种、示范、推广及配套技术应用项目验收结果表明:粤春03-3大豆新品种平均亩产为228.5公斤,比本地“五月黄”大豆(单产139.5公斤/亩)每亩增产89公斤,增幅达到63%以上。■胡土舜

新田大豆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新田县行政区域内的骥村、冷水井、龙泉、莲花、毛里、枧头、十字、金盆圩、三井、茂家、大坪塘、知市坪、新隆、高山、新圩、石羊、陶岭等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新田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新田大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新政〔2013〕138号

新田县农业技术规程:HNZ008-2013《新田大豆生产操作规程》

信息来源:三湘都市报

信息来源:三湘都市报

二.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瑶家腊肉

瑶家腊肉是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家腊肉精肉鲜红、肥肉透亮,入口香脆、肥而不腻,口感极佳,是瑶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客时最上乘的佳肴美食。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永州市南部的一个县。江华县自古至今,人杰地灵,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第一瑶城”。

江华腊肉是瑶族同胞待客佳品,系瑶族祖先盘王首创而得名。其制作方法为江华瑶族同胞所独有,曾多次被国宴采用,深得品尝者交口赞誉。肉条通体金黄油亮,肉香骨脆,肥而不腻,风味独特,经年不腐。

制作腊肉是我县瑶民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每年春节前,这里的瑶民们都要制腊肉。

制腊肉的最佳时间是在农历冬至之后立春之前,这段时间制的腊肉色美肉香能长期存放。其制作的方法是:买好新鲜猪肉后,把猪肉切成长条(每条1-2公斤为宜),然后洒上食盐与白酒(最好是三花酒)腌泡7-9天后,用温水洗净,再用绳子穿好挂在柴灶上,让它在柴灶上慢慢被柴火自然地熏干(如无柴火灶可晒干)。熏干后的腊肉呈焦黄色,熏久了变焦黑色。要是腊肉过了春季还吃不完,可用温水洗净晒干,再放进干爽的瓷缸里,可存放一年而不变质。

三. 湖南省 永州市 新田 芙蓉鲫鱼

【菜名】 芙蓉鲫鱼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味道鲜嫩,落口即溶,湖南传统名菜 【原料】 鲫鱼2尾750克,胡椒粉0.5克,鸡蛋清5个,葱25克,熟瘦火腿15克,姜15克, 绍酒50克,鸡清汤250克,精盐5克,鸡油15克,味精2克 【制作过程】 1、 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斜切下鲫鱼的头和尾,同鱼身一起装入盘中,加绍酒和拍破的葱姜,上笼蒸10分钟取出,头尾和原汤不动,用小刀剔下鱼肉。 2、 将蛋清打散后,放入鱼肉、鸡汤、鱼肉原汤,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搅匀,将一半装入汤碗,上笼蒸至半熟取出,另一半倒在上面,上笼蒸熟,即为芙蓉鲫鱼,同时把鱼头、鱼尾蒸熟。 3、 将芙蓉鲫鱼和鱼头鱼尾取出,头、尾分别摆放芙蓉鲫鱼两头,拼成鱼形,撒上火腿末、葱花,淋入鸡油即成。注意:鲫鱼不可久蒸,以10分钟为度,蒸的时间过长,肉死刺软,不易分离,鲜味尽失。

四.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盘王腊肉

盘王腊肉

盘王腊肉又称瑶山腊肉,是瑶族色香味上乘的佳肴美食。

俗话说:“南岭无山不有瑶”,千百年来,此处的盘王后裔赖以生存的地盘是莽莽青山、陡坡与峡谷,望天田土寥寥无几,黍菽、小米、旱禾,终年糊不上口,乃狩猎山兽略补食用。每次所猎山兽分食有余,则腌渍处理并悬挂于火炉头上让火燎烟熏使之不断干化,以备日后食用之需,谓之熏(或烘)腊肉。所熏烘的动物头身,从前皆是猎获的飞禽走兽,往后逐渐演化为庭苑饲养的牲猪与家禽,以致专取所宰牲猪肥瘦适量的精肉。历代相传以此法制作腊肉,系盘王首创,故名盘王腊肉。所以,每年十月十六纪念盘王生日的“盘王节”,瑶族同胞祭祀远祖时,总少不了这项精制的腊肉供品。

凡尝食过这种盘王腊肉者均皆体验到,经纯蒸或拌合配料爆炒摆放在桌面后,眼观其肉质金黄透亮,夹食则口感极佳,骨肉喷香皮脆,大块头也肥而不腻,留下了“冬至腊肉喷喷香”的口碑,遐迩闻名。

近年来,海外瑶胞年年都飘洋过海,返回中国,奔赴江华瑶山来寻根访祖,视此为瑶族圣地。1995年“盘王节”,当美国“全美瑶人协会”访华团一行31人,迈进盘王殿膜拜远祖盘王时,目睹着盘王腊肉祭品,其对瑶族共同祖先的思念孝敬之深情莫不油然而生,心潮激荡。他们皆以能亲见与品尝盘王腊肉而感到无限庆幸。

五. 湖南省 永州市 东安县 永州脐橙

脐橙果大色鲜,外表美观,无核,可食部达71-80%,品质优良,风味甜酸适度,囊壁薄,化渣爽口,肉质脆嫩、香、甜,故有“柑桔之王”称号。

六. 湖南省 永州市 双牌 瑶族小鱼干

瑶族小鱼干

这种小鱼据称生长山沟里,个头虽小,来头可不小。山里的鱼生长在山泉溪流当中,鱼肉香甜而无一点腥味。山里人捕捞到小鱼后,一般会把它风干成为鱼干。这些小鱼干大小还不到一个手指头粗,最好的做法莫过于浸泡后进行拉油。

这种小鱼干卖相倒有山里纯朴的风格,拉过油后,放上几抹姜丝、淋上酱油就可以上菜了。而且因为是高山鱼,在泉水的浸润下鱼肉变得比一般的鱼要可口得多,鱼骨也很细软。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东安县 东安白果

东安白果是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的。东安县白果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

东安白果是永州之一,产于湖南永州东安县。东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境内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瘦肉型猪、柑桔、楠竹、银杏基地县,东安白果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全县种植银杏7.6万亩,年产银杏籽300多吨,产叶5000多吨,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

八.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宁远肉馅豆腐

宁远肉馅豆腐

宁远县的肉馅豆腐是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名菜。相传很久以前,九疑山下的一户人家,因兄弟不和,外出谋生时,一个往北,一个往南,但他们都非常孝敬自己的母亲,每年年初外出,到了过春时,就赶回来和母亲团年。有一年,哥哥买回了猪肉,弟弟带回了油炸豆腐,心灵手巧的母亲,就将肉和豆腐做成了香美可口的肉馅豆腐。团年席上,兄弟俩吃到这道菜,都感到味道鲜美,松脆可口,肥而不腻,多吃不厌。这时母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兄弟要像这豆腐丸子一样,团结亲爱,就能做出大事来。”兄弟俩从中悟出了道理,后来团结一致,把一个家庭搞得很兴旺,闻名整个宁远县。从此,九疑山下的家家户户,每到春节必做肉馅豆腐,以象征一家人和睦相处。

肉馅豆腐制作技术很讲究。首先要做好水豆腐,然后用茶油炸成象桃子一样大小匀称,色黄,有韧性,中间空心的泡豆腐。其次用八成瘦肉,二成肌肉,拌以少许蒜白,红辣椒、食盐、小粉和去皮的荸荠等佐料,一起剁碎,做成馅。再将馅掬进泡豆腐里,把豆腐挤成圆鼓鼓的一砣,这叫生肉馅豆腐丸子。然后将生豆腐丸子放入锅内煮,煮时火要大,水要适量,直煮到豆腐表皮起了一层层皱纹,汤刚好干,再放入小量豆豉水和芡粉,就成了味道鲜美的肉馅豆腐。

九. 湖南省 永州市 江永 大锡喝螺

大锡喝螺

在大锡乡的瑶山冲里,山高林密,鸟兽繁多,是江华典型的大山林区。因为山大林好,每处高山都有涧流,涧流清澈见底,每从高处坠落,都有金玉之声。

从码市镇到大锡乡之间的山涧,有长约1000米的涧流,产一种特别的螺,壳上有天然花纹,似乎经过千百年方形成的大自然的产物。此螺肉嫩脆无比,清甜可口,味道大不同于喝螺。但因为产地只是1000余米的小山涧,产量不高,更显得珍贵。因产地是大锡,故名大锡喝螺。来江华,能尝到大锡喝螺,一要运气,二要能深入瑶山。你到江华县城,是决计吃不到大锡喝螺的。瑶山风光,最美的要数岭东大山,而要想品尝这瑶山一绝的“大锡喝螺”,务必要到码市或大锡

十. 湖南省 永州市 祁阳 祁阳文明米粉

文明米粉是祁阳的传统风味,因其明末清初始创于该县文明铺地方而得名。    

文明米粉在原料选用、粉丝制作和粉汤配制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讲究。用来榨粉的原料,必须是优质稻米,以新谷新米为佳。制作时,先用温热水把米泡到能用手捏碎为止;浸好的米,要求磨细、磨成干湿适度的米浆;滤干后,置于竹簟,架在锅中悬水加热暖之,使团胚在适当温度下发酵至一定程度,进行揉挪;挪至软糯程度,作成两个拳头大小的团子,浸入沸水中略煮,待外呈熟黄内仍生白时,起出用石臼舂到溶合粘糯;然后挪成团子,置入木制的榨粉架的粉筒,用人力榨出细长的粉丝,再放入沸水中煮熟,转泡入冷水中即成。粉丝制成后,用猪骨头和豆豉炖汤作粉汤;用四分之二的精肉、四分之一的肥肉和四分之一的新猪油滓,一并剁碎泡入滚开的豆豉汤里,一滚即起遂成粉“罩子”。最后,将粉丝泡进盛沸水的大锅中一、二分钟、随即用长筷夹入捞箕中,并尽量使渍在粉里的杂水滤出,盛入碗里,加上葱花、红辣椒酱、新煎的猪油、带汤的“罩子”,注入配好的热汤,就成了热呼呼、鲜艳艳、香喷喷、味津津的一碗文明粉。再讲究一点,将一个鸡蛋搅碎,与刚出榨的粉拌合,叫“鸡蛋粉”,味道更鲜美。在夏天,用卤精肉和油炸黄豆作“罩子”,配以醋精、大蒜米、红辣酱和冷卤水作成“凉拌粉”冷吃,酸、甜、辣、香、凉五味兼俱。祁阳文明米粉流传甚广。“文明粉馆”不仅遍布本县各集镇,且本省长沙及地县市镇,外省如武汉、南京、桂林、台北等地都有仿制,有的甚至挂上“正宗文明粉馆”的招牌,以显示其米粉的质量如何之好。( 永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