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关于来宾土特产的作文怎么写 我的家乡广西来宾作文8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关于来宾土特产的作文怎么写 我的家乡广西来宾作文80字更新时间:2023-02-02 06:37:31

一. 广西 来宾 武宣 鲜蘑豆瓣

主料:蘑菇(鲜蘑)150克



调料:豆瓣酱150克、盐3克、味精1克、姜2克、料酒10克、花生油40克、淀粉(豌豆)3克。



1.鲜蘑菇洗净,放入水锅里煮熟,捞出浸入凉水中冷却,取出挤干,切成同蚕豆大小的薄片。



2.锅置火上,放熟花生油30克,烧热时将蚕豆瓣及鲜蘑菇入锅一同煸炒,加精盐、姜末、鲜汤100克,烧约3分钟,放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淋熟油10克装盘。

二. 广西 来宾 金秀 金秀绞股蓝茶

金秀绞股蓝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金秀大瑶山绞股蓝生长在大瑶山原始森林下,无空气、水源、农药和化肥等污染,其绞股蓝皂甙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故被专家们誉为“绞股蓝之王”。

祖国医学认为,绞股蓝味苦、性寒、无毒。民间多用于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产区群众在夏季采其茎叶煎水作清凉饮料。1972年,云南省曲靖地区中西医结合小组首次将绞股蓝应用于临床,每日剂量2.5-3克,每日3次水煎服,10日为一疗程,共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537例。其中临床治愈25例,显效133例,好转266例,总有效率79%,一般无副作用。

绞股蓝又名乌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值物。它在世界上已被鉴别的有13 种之多,中国有11 种。生长在田间的绞股蓝与乌敛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态上很相似。鲜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茎细长,有1~3 米,横断面呈五角形或多边形,卷须生于叶腋,叶色墨绿,复叶,椭圆形小叶5~ 7 瓣,有小叶柄,叶片皱缩,易破碎,边缘有锯齿,圆锥花序,长8 一20 厘米,果球状小花,直径5 一6 厘米,成熟后黑色,稍带清香、微苦。

广西金秀大瑶山绞股蓝生长在大瑶山原始森林下,无空气、水源、农药和化肥等污染,其绞股蓝皂甙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故被专家们誉为“绞股蓝之王”。

“圣塘山”牌绞股蓝茶是由全国最大的绞股蓝生产企业——广西金秀圣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广西金秀圣塘山天然保健品开发公司)出产的名牌产品,是大瑶山野生绞股蓝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自1987年投放市场后即以其天然奇特的保健功效与优异品质赢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1990年1月,国家科委下发[1990]1号文对其良好的保健功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向社会各界推荐。1998年4月,获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

由于“圣塘山”牌绞股蓝茶的奇特功效及优异品质,在92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被评为“95中国消费品市场深受欢迎百佳产品”。

三. 广西 来宾 忻城县 莲蓉层层酥

原料:面粉、猪脂(微冻)、莲茸馅、白糖粉、清水、精炼油、胭脂红食色素适量、水果罐头适量。



制作方法:馅心成形莲茸馅搓成均匀的丸子,糖粉加食红制成胭脂糖。面团调制150克面粉加猪脂,于案板上搓成油酥团,300克面粉加50克猪脂、100克清水,于案板上调制成油水团。制作成形油水面包入油酥面,并酥成生酥面团,搓成圆条,下剂成均匀的圆饼坯,按成圆皮,分别包入馅心,搓圆,按成圆饼状,放置约15分钟,待饼坯变硬,用刀片于饼坯边沿均匀地划一圈至馅心处。成熟平锅置小火上,下精炼油,烧至约60度,依次下入饼坯、炸至起层,浮面,成熟即可。装盘水果点缀,分别撤上胭脂糖。



特点:酥层分明,口感酥软,口味香甜滋润,配备甜羹汤食用最宜。

四. 广西 来宾 来宾火龙果

如今市面上出售的火龙果,其实就是仙人掌科量天尺(三角柱)属的仙人掌果实,形状像大芒果,颜色桃红,清甜可口,成为暑热天气里生津解渴的水果。火龙果吃法跟西瓜类似;果肉内含数千至1万多粒芝麻状种子,将整颗果肉加上蜂蜜、鲜奶、冰块打成果汁,种子打碎后香味溢出,异常美味可口;除了打成果汁饮用外,做冰淇淋更是风味绝佳,酿水果酒芬芳迷人。火龙果的花每朵重约半斤以上,少数可达1斤,可用来炒、煮或做生菜沙拉;烘干后可长期保存,香脆可口;其花露媲美菊花茶:取其花泡沸腾开水、加冰糖,冰凉了喝,比菊花茶更香更醇,也可做成罐装饮料。

火龙果除了含有供应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外,还含有浓度很高的维他命A、B1、B2、B3、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为最佳的天然维他命来源。火龙果的花及果,据民间传说,有明目、降火(降血压)及良好的养颜美容效果。

原生于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耐热、耐旱但不耐寒。我国南方地区可露天种植,北方种植在冬天需有保温设施,维持5℃以上。

种植一年枝干长度超过1m后就会开花结果。自每年的5月至11月都是其开花结果时期,据观察在一个果园中,最高记录一年开15次花。

火龙果花在晚上十时后全开,到第二天清晨太阳出来后就凋谢,是名副其实的“夜仙子”,其英文名称为Night-Blooming Cereus,充分说明了其特性。

火龙果的花很大,全长45cm,花冠达25cm,重量350~500g,故又有霸王花之别名。

每朵花都有雌雄蕊,由风及昆虫传粉,授粉后第6天,子房明显膨大,自开花那一天算起第35~40天果实就成熟了。

五. 广西 来宾 象州 象州螺蛳粉

象州名吃——螺蛳粉。那配料可真讲究,白滑滑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青菜,调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焖螺蛳的汤水,吃着是酸辣爽滑,相当可口,真可谓是 “零星的摊位,五星的滋味”!这样的小店,这样的小吃做得如此精致,象州人对吃可真是讲究。据当地人说,在西环路上有几家肥仔螺蛳粉店,那里的螺蛳粉味道更正,路过的人一定去尝尝。


六. 广西 来宾 金秀 金秀绿茶

金秀绿茶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无公害农业示范县,茶叶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县城海拔千余米,县境多高山,林丰土沃,有机质丰富,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茶园分布于深林之中,常年云雾缭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出产名茶的自然条件。

金秀县出产的茶品主要有白牛茶、银毫茶、瑶山醇叶香茗。

白牛茶,原产于金秀县罗香乡白牛村附近的大瑶山原始森林中,人工栽培历史有100多年。该茶外形翠绿,树姿挺立,香气清高,滋味甘和纯厚。

银毫茶,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该茶肥嫩,多茸毛,滋味甘爽,带栗香,香气幽长,具有名茶风格,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之功效。

1998年以来,出产的茶品先后荣获九八年国际文化银奖、九九年中国农业名牌产品博览会金质奖及九九年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金奖。

七. 广西 来宾 金秀 大瑶山甜茶

大瑶山甜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甜茶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之一。甜茶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料与食品,在瑶族民间应用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广西植物研究所和解放军181医院早在1978-1981年间,即对金秀产的野生甜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与科学检测,经鉴定,其甜茶素(甜茶糖甙)含量高达6-7%。金秀甜茶生长海拔高(海拔800米以上),自然环境优良,无工业空气污染,是天然绿色食品。

八. 广西 来宾 武宣 红糟酸

武宣丰富,有产于广西区级风景区百崖大峡谷的山沟笋尖、河中厥菜、树上木耳、香菇等森林野菜;清热解毒、健脾强身的武宣香芋、淮山、东乡马蹄、李子;清香诱人的双孢菇、鸡腿菇、巴西菇、茶树菇,还有牛心柿、李子、桂圆肉、葵瓜子油等等。所有这些东东,有些你可以在县城各店买到,有些你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还有的你可以在餐桌上偿到,下面我隆重推出我们武宣独有的红糟酸:

红糟是用煮好的米饭,拌入红糟种子(每制做一次红糟都会把一小抓留下来作为种子)使之发酵后制成干爽、松散、浓香、殷红的新鲜红糟(用水越洗越红,不添加任何色素)。用它来腌制各种蔬菜瓜豆,特别是姜、荞头、辣椒、豆角、木瓜、空心菜梗等,腌制后色泽鲜艳,滑嫩脆口,香味独特,酸辣适度,色、香、味俱佳。用红糟焖鱼或炒猪大肠、猪肚、菜梗等家常菜,那浓香味道更是催人食欲,看了都要流口水,确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九. 广西 来宾 金秀 黄笋

罗香黄笋、甜笋闻名县区内外。罗香乡素有种植黄笋、甜笋竹的传统,并早已闻名区内外。到目前已种植有黄笋竹林近1万亩、甜笋0.6亩。年生产黄笋达20万斤,甜笋10多万斤。仅两种竹笋收入22万元,人均达20元。黄笋制成酸笋、笋干远销柳州等城市,甜笋也远销县内外,甚至区内外。



无论黄笋、甜笋,在罗香的产量最多,品质也是较高的。平竹村委是全乡甜笋最多的村委。该村委的生甜笋主要销售县内外,制成的火烧笋销往区内外。每年的销路却很好。而罗香村委一带加工的酸笋更是闻名区内外,供不应求。近年,乡党委、政府大力提倡并号召农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特别强调重种重管,抓低产林改造。因此对竹林生产和管理越来越重视,产量逐年增长,农民已尝到了种植笋竹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处。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