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元市利州区特产有哪些 广元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元市利州区特产有哪些 广元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吃的更新时间:2023-02-05 16:42:46

一.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茶叶

旺苍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是四川省33个“南茶”基地县之一。现有茶园2万亩,初制厂46个,精制加工厂3个,年产茶270吨,创利税160万元。现有从事经营的大小业主42个,创茶叶品牌18个,其中“高阳碧芽”、“桃源毛峰”、“利州雪芽”等品牌先后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农建、化龙、高阳三镇1000亩茶叶在2002年被四川省农业厅授予“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了“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发展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抓基地、强龙头、上规模,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增强市场的竞争力”的总体发展思路,规划到2007年达到改造低产茶园2万亩,新建优质茶园8万亩,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5000吨,产值达2—2.5亿元,其中名优茶花1000吨,产值超亿元。

二.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羊木香菇

羊木香菇是朝天区羊木镇特色产业。羊木香菇是90年代引进浙江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朝天区羊木镇瓦字、白云、源溪、文笔等村。羊木香菇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质无农药栽培,全程质量监控,菇体丰满,菇质密实,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质感,堪称“菇中珍品”朝天区羊木镇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多种类农作物生长,是香菇生产的黄金地带。目前,朝天区羊木镇已建成食用菌产业出口基地1个,产销一条龙格局初具规模。正着力打造川北地区香菇出口基地,2012年,年产羊木香菇5800万袋。羊木香菇品质优,味道好,花菇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全国各地。

三. 四川省 广元 昭化区 虫蜡

虫蜡是雄性白蜡虫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所分泌的蜡,是天然蜡中最白的一种,其附着于树干上的状态看起来就像积雪一样,经精制面成,国际称“中国虫蜡”,简称“川蜡”。一般被称为虫蜡、白蜡、川蜡、 雪蜡或中国蜡。自古以来被人们用来制造蜡烛及作为中药的原辅料。

本品呈块状,白色或类白色,表面平滑或稍有争状,具光泽,体轻,质硬而稍脆,搓捻则粉碎。断面呈马牙状或米心状,无异味。

四.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野猪

旺苍野猪是旺苍县优秀的地方猪品种和特有保护种源,历经旺苍县劳动人民数十年时间通过本地野猪驯化饲养、研究选育而成。旺苍县林地资源丰富、环境清净无疫,非常适合放养旺苍野猪。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旺苍野猪具有纯种野猪的优良基因,它食杂草、食量小、高抗病、瘦肉多,肉嫩色鲜,香味独特,还遗传了家猪产仔率高、发情良好、母性强、生长快的优良品质,是养殖户较为理想的饲养品种之一。近年来,旺苍县政府为了支持和保护旺苍野猪产业,对旺苍野猪保种、扩种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并在技术上给予了全力扶持,极大的促进了旺苍野猪健康发展和壮大。经过旺苍县畜牧科技人员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从2010年开始旺苍野猪已经完成了保种扩繁阶段,从最初的两个乡镇少部分农户饲养发展到全县乡镇大部分农户饲养,年存栏量达到万余多头,出栏量近2万多头,为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旺苍县重要的的地方产业。

五.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普济牛肉

旺苍普济镇“清真江牛肉”简介

品名:江牛肉

简介:江牛肉属清真牛肉系列产品,是旺苍特色之一。取材于大巴山肥壮牛之腿肉,用传统清真加工方式结合现代科技精制而成。该产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盖、锌等对人体有益营养元素,口感独特、老少皆宜,是宴客、馈赠亲友之佳品。

配料:精牛肉、精盐、特制天然香料(八角、三奈、桂皮、小香、姜黄等)。本品不含任何添加剂。

食用方法:开袋即食

地址:广元旺苍普济镇二中段清真食店

联系电话:08394701587;13551630686

六.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川仲雄花

旺苍地处神奇的北纬32度线上的米仓山区,这里气候适宜,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境内地形差异明显,属北部高山向南部中低山过渡地带,海拔380-2281米,地势落差大,垂直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杜仲生长,旺苍土壤多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非常适宜杜仲生长形成体内干物质的积累。这里森林覆盖率近70%,达300万亩,杜仲资源散生在其中达40万亩,是我国杜仲资源三大产区之一。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林荫药乡”、“杜仲之乡”,这里是第四纪冰期后杜仲唯一留存地—米仓山区,是杜仲原产地。

杜仲从古至今犹如一条纵贯古今的绵延山道,从第四纪冰川延续到21世纪,作为人们养生健体的佳品,具有降三高、促睡眠、增强免疫力之功效。

旺苍特色产品“川仲雄花”是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杜仲雄树所开之花,采用高科技设备和工艺于2011年研发成功生产加工入市,独特的加工方式,实现细胞破壁效果,释放川仲雄花细胞内对人体有效活性物质,还保持雄花的花型完整,产品冲泡、熬水均可,汤色碧绿中透着金黄,香味醇厚,回甘绵长,其对人体有效活性物质含量达40%(其中:总黄酮6.57%,桃叶珊瑚苷4.77%,京尼平苷1.12%,京尼平苷酸2.08%,绿原酸2.88%,水解氨基酸23.32%),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最高。

“川仲雄花”品质优良、独树一帜,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证书编号100091300907,产品申报了发明专利、三项外观专利,发明专利号:“一种杜仲雄花的干燥方法”zl201110370971.1。2012年“川仲雄花”研发生产由国家科技部纳入国家星火计划,同年“川仲雄花”加工技术项目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川科鉴2012第52号),并获得广元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企业技术中心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川仲雄花服用方法:

①95度以上开水冲泡,每次2g,反复冲泡5-6次饮用后,再冲泡颜色变淡,还可将杯中川仲雄花嚼碎服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川仲雄花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

②、纯粮酒浸泡饮用

③温水壶内煮沸3-5分钟(不能超过5分钟),取汤饮之其效果更佳,可冲煮4-5次。

④亦可每日2g,研磨成粉口服。

⑤亦可炖汤,一次2g。

七.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杜仲山鸡是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的。利州杜仲山鸡具有食用安全、营养美味、药理滋补、生态环保的特性。利州杜仲山鸡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镇的1、张公、雷家、冯家等村现有1800余亩成片的杜仲林,林下放养野鸡大有可为。目前,该镇以山鸡企业带动该镇农民发展特色杜仲山鸡养殖,并做大做强其产业链,开办了农家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杜仲山鸡从雏鸡开始喂食营养成分齐全的杜仲叶,配以玉米,稻谷,青草等为食料,散养在山间林地中,任其食虫蚁,饮山泉,是纯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美味肉食。具有舒经活血,补肝肾,强筋骨,降血脂、血压,软化血管,安胎,抗衰老防皱,光泽皮肤,补充胶原蛋白,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特别适合小孩、中老年人调养身体,是妇女产前产后必需滋补品。

2013年,广元市利州区1镇畜牧食品站申报的“利州杜仲山鸡”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1569954。

广元市利州区1镇畜牧食品站

11569954

山鸡(活家禽)

八.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苍溪杜仲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杜仲由于药用价值高,并且用途广,所以杜仲又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杜仲的特征是表皮草质,内有韧性较强的状白丝相连,剥皮后又生。只要保护好母树,便可以经常剥皮,一年一次。

杜仲药材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至7毫米。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以皮厚而大,粗皮刮净,内表面暗紫色,断面银白橡胶丝多而长者为佳。

适宜人群

适宜高血压患者、习惯性流产妇女、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肾气不足者。

阴虚火旺者慎服。(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食用指导

可以用来泡茶,泡酒,或在烹饪时作为辅料添加于菜品中。

凡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或足膝痿软无力者,可与补骨脂、胡桃仁等配伍;本品常用于冲任不固所致的胎动不安或习惯性随胎。可单用煮枣肉为丸服;或配伍续断、桑寄生、熟地黄等,以增强补肾固胎作用;对于妊娠下血者,则可与人参、阿胶、当归等合用。

九. 四川省 广元市 昭化区 昭化韭黄

昭化韭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昭化镇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位于国道108线,地处嘉陵江、白龙江、清江三江汇合处,平均海拔51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是韭黄种植的最佳适宜之地。

据相关史载,韭黄原产我国,分布在全国各地,《诗经》中即有“献羔祭韭”的诗句。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黄”,为韭菜在控制光照的条件下经软化栽培而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产生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韭黄含有蛋白质、脂肪、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保暖等功效。韭菜和韭黄各有特色,韭菜养肝,韭黄健胃,而韭黄的色泽和口感俱佳,身价远远高于韭菜。

昭化韭黄的生产源头可上溯到三国时代。公元211年,蜀先主刘备率兵“北驻葭萌(今昭化),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建立了还攻成都开创一代帝业的大本营。刘备和将士们十分喜欢食用昭化的韭黄,认为昭化韭黄质鲜味美,是“天赐神菜”、“大吉之物”。一吃昭化韭黄,刘备便胃口大开,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他不断采取措施鼓励士兵在空闲时间种植韭黄。刘备由“韭”字的偏旁“非字”和“一”字,坚定了他扫除乱党军阀(非汉室皇家刘氏正姓)和恢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决心和信心,并由“韭”字的谐音“久”字联想,于公元217年亲改葭萌县为汉寿县,铭感蜀汉政权正在昭化发祥,寄予指日可待即将恢复的汉室江山能天长地久。在公元221年称帝后,刘备还念念不忘食用昭化韭黄,时常下令从昭化往成都赶送韭黄。公元252年,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奉诏在汉寿(今昭化)“开府治事”,统摄蜀汉军政,昭化成为蜀汉抗魏前线的指挥中心。在昭化驻扎时期,费祎特别喜欢吃昭化韭黄,他视昭化韭黄为珍馐,经常用昭化韭黄作下酒菜。昭化韭黄还治好了费祎长患数年的胃病,时人深感神奇。那时当地农户种植韭黄的面积还很少,每到种植时节,费祎都命令他的卫士在军营周围的空地上种植韭黄,确保自己和府中官员食用。

到了唐代,昭化韭黄的生产有所扩大。昭化(当时为益昌县)是武则天生母杨氏的出生地,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曾任利州(今广元)都督,他们一家人都特别爱吃昭化的韭黄。武则天母亲杨氏在怀孕期间,几乎每天都食用昭化韭黄。昭化韭黄尤其能美容延年益寿,武则天从小就吃昭化韭黄,因而出落得天姿国色,闭月羞花,她母亲杨氏一生嗜吃昭化韭黄,享年九十二岁,创长寿奇迹。武则天当了皇帝后,便命当地年年向皇宫进献昭化韭黄,昭化韭黄由此便成为贡品,称“贡韭”(也称“贡黄”)。由此,昭化韭黄深受皇族及宫廷达官贵人的青睐,成为他们首选的山珍仙品。武则天在晚年时由“韭黄”二字还悟出了人生的一些深刻道理。她拆开“韭”字,由其偏旁“非”字悟出“万事皆空”,由其偏旁“一”字悟出“九九归一”,她认为天下没有长久的皇帝,只有长久的黄土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由此她创造了一个令人千古传奇的“曌”字,大意是说明“明月永恒当空”,唯有自然长久”,一切都要经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她下令在自己死后由朝廷给她建造无字墓碑,让人万世遐思。

昭化韭黄“色泽嫩黄、清脆可口”。唐明皇李隆基曾途经昭化,他第一次吃到昭化韭黄,就惊为天味,特赐名 “贡黄”。昭化韭黄便开始盛产。

清朝的历代昭化知县,十分重视昭化韭黄的生产,昭化韭黄的种植技术日趋成熟,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清代著名的“蚕桑知县”曾逢吉,在大力鼓励百姓栽桑养蚕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推广昭化韭黄的生产,让百姓增加了收入,让更多的过往客商吃到了名闻遐迩的昭化韭黄。

昭化韭黄生长于温度适中、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的独特自然条件中,具有独特的传统种植和加工工艺,在省内乃自海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昭化韭黄营养丰富,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昭化韭黄的加工食用有多种方法,但主要是炒制和包饺子用。昭化韭黄色泽鲜艳、口感宜人、香气浓郁、功用独特,为辛温补阳之品,能温补肝肾,并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一般人都能食用,其它地域的韭黄难以与之媲美。

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昭化人民把韭黄独特的品质与现代田园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2002年昭化韭黄被认定为国家首批无公害产品之一,2006年成功创建了四川省韭黄标准化生产基地。每年的春秋时节,昭化韭黄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芳香益人,香泽天下。每年的昭化古城三国旅游文化节,昭化韭黄都会成为宴席上一道丰盛的美味佳肴,让海内外广大游客一饱口福,称赞留连。

十. 四川省 广元 利州区 广元凉面

广元凉面是四川省广元地区传统特色面食,在四川凉面中,最好吃最有名的要数广元凉面,这种凉面耐嚼、爽口,清凉宜人,川味十足。广元凉面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深受大众青睐的民间小吃,其色泽之诱人的、香气之热烈、口感之优美,堪称三绝!广元凉面的畅行仰仗于她的地道之味。它既饱口福又很养人,它畅行的原因来源于它原汁原味的本土特色,用广元之水、广元之稻谷、广元之烈火,三者合力而作,经过精心简约的手工制造,成就了普通膳食的绝美之香。久而久之,厨师们便全心全意地打造出了无可复制的民间品牌!它得天独厚、卓尔不群;她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它浓烈的地方特质烙着土壤里泥土的芳香,让它倍受追捧,永久传承……时代兴替,斗转星移。广元凉面的流行很深,这种米制的小食品,已经演化为一种时尚而简约的大众小吃!广元凉面“广元制造”的含金量在于,它源起于热锅起面、现做现吃、凉面热吃而得名,是广元人早餐里最好的食物之一。深厚的饮食思想和吃客的广泛众多,在彰显原产地品质和大众化品牌的同时,广元凉面的个性也得到张扬。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