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余姚高档土特产专卖店 余姚十大特产是哪三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余姚高档土特产专卖店 余姚十大特产是哪三个更新时间:2023-02-02 06:51:25

一.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咸蛋

余姚咸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咸蛋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牟山镇、梁弄镇、河姆渡镇、鹿亭乡、黄家埠镇、小曹娥镇、三七市镇、陆埠镇、大岚镇、临山镇、丈亭镇、大隐镇、马渚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申报“余姚咸蛋”和“余姚皮蛋”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批复》,余政发﹝2011﹞104号

宁波金銮禽蛋食品有限公司《余姚咸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宁金办﹝2012﹞05号

余姚咸蛋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鸭蛋:

(1)品种:带圈白翼梢羽的本地麻鸭。

(2)饲养要求:

①饲养环境:饲养场地位于余姚境内湖区,每100只鸭设置鸭滩和水围面积均不小于50㎡。水围水深大于1m。

②饲养管理:饲料由本地产酒糟、贝壳粉、玉米粉、面粉、鱼粉等自配料混合而成,日粮中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

③鸭子的饲养环境、饲养过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原料蛋要求:不超过7天的本地产新鲜鸭蛋。蛋壳清洁、打开后蛋黄凸起,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无杂质、无异味、蛋内无血块及其他异物组织。

2.辅料:

(1)加工用水:应选自余姚四明山区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2)黄泥:应选自浙东四明山区的山黄泥,泥土无异味、无污染、无杂质、黏性好,干燥。

(3)食用盐:应符合国家关于食盐的标准规定。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选蛋→配料→腌制→清洗→称重分级→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冷却。

2.关键工艺:

(1)选蛋:通过旋转轻照、灯光1,剔除无毛孔、通透性差、沙壳蛋等不合格蛋。

(2)配料:

①腌制液制备:将食用盐和水按照一定配方混合搅拌均匀后,至浓度为28%至32%的盐水作为腌制液备用。

②料泥制备:将配制好的腌制液与山黄泥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料泥。

(3)腌制:

①盐水腌制:将挑选完后的新鲜鸭蛋逐层放入腌制液中腌制,当温度≥28℃时,腌制时间为25至30天;当温度20℃至28℃时,腌制时间为35至40天;当温度10℃至20℃时,腌制时间为60至70天;当温度≤10℃时,腌制时间为80天以上。

②料泥腌制:将新鲜鸭蛋均匀粘满料泥,表面撒一层草木灰或稻壳等进行腌制,腌制过程时间约同盐水腌制。

(4)清洗:清洁蛋壳表面,晾干。

(5)高温杀菌:咸蛋真空包装后进行高温灭菌,灭菌中心温度120℃至126℃,时间20至3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形态:剥壳后蛋白完整、不粘壳,蛋白无“蜂窝状”现象,蛋黄较结实,蛋黄与蛋白间具有一层灰黑色膜。

(2)色泽:蛋白清白,蛋黄红润或黄润。

(3)香气滋味:有余姚咸蛋特有的香气,咸淡适中,香味浓郁,蛋黄松沙可口,蛋白细腻、无异味。

2.理化指标:食盐(以氯化钠计)2%至6%;水分60%至68%;脂肪≥12%;挥发性盐基氮≤10mg/100g,铁≥3?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瀑布仙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瀑布仙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瀑布仙茗”是中国第一个有正式品牌名号的古名茶。这并非空穴来风,她的前世今生有着五彩光环。

“瀑布仙茗”由河姆渡文化中的原始茶演绎而来。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它地处姚江岸边的四明山麓,与“瀑布仙茗”的原产地——余姚相连,同属四明山脉。如今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陈列的樟科植物遗存,经专家鉴定为原始茶。而从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里挖掘出六千年前的古茶树根,经专家检测为山茶科中的山茶属植物,属下的植物组中有可能是茶树种,此后经中国农科院有关部门检测,其所含的茶氨酸为茶树所独有。这一切都在表明六千年前余姚已有茶的元素。“瀑布仙茗”自它诞生那天起,就沐浴在河姆渡原始文明的氛围中。

余姚的四明山是道教圣地。仙家道人丹丘子发现四明山中有大茗,惠泽余姚人虞洪,正如陆羽《茶经》所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虞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南朝道教医药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茗菜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诗僧皎然作有“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与“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句……也许丹丘子是古代神化了的爱茶道士,但四明山里丰厚的地域文化处处可见道人与茶的影子,那大岚茶乡的茶仙祠里,供奉的不正是丹丘子茶仙吗?道教修道,佛教念经,皆用茶解渴驱睡、提神醒脑,以得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茶圣陆羽著作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这部七千余字的经典著作中不仅多处写了余姚茶事,而且还在《茶经·八之出》中写了唯一有名号的茶叶——“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中国的茶区纵横数千里,遍及全国900多个县(市),《茶经》独有名号的茶为“瀑布仙茗”,这实在是余姚之荣幸。

后人对“瀑布仙茗”的出现往往以唐代《茶经》为准,而“瀑布仙茗”的名号其实是陆羽据当时“仙茗”的声望而记录。古人写-事,提倡“述而不作”。陆羽写《茶经》以史为证,自有出处。“仙茗”应出现在汉魏六朝时期。唐代名茶,已带有“茶”字,如阳羡茶、泸州茶,唐之前则没有“茶”字,把茶称谓“荼”、“荈”,而吴越一带又多称“茗”。《茶经》写“瀑布仙茗”未用“仙茶”而用“仙茗”,说明此茶在唐朝之前已有,并久享盛誉。汉魏六朝时代,修道之风盛行,何况“瀑布仙茗”有仙霭之气,“汉仙人丹丘子”示虞洪“山中有大茗”, 这个古名茶有声望、有质量,又有茶祠传之四方。《浙江省农业志》记述:“汉朝名士丹丘子,在余姚四明山的瀑布泉岭山中发现大茶树。”

余姚四明山上产茶始于汉魏六朝,盛于唐宋时代。“瀑布仙茗”出产年代之早,品牌之先,品质之优,名号之古,堪称中国第一古名茶。

当今余姚“瀑布仙茗”在传承中创新。2009年,该茶产量达655吨,在多次评茶中屡获金奖,为浙江省和宁波市名牌产品,并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等称号。

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曾题诗:“瀑布仙茗古著名,泉流胜迹万家迎,四明传记忆旧荈,味美香清寄友情。”

地域范围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全市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有21个乡镇街道,268个行政村。 余姚瀑布仙茗产自于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陆埠、大隐、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马渚、牟山、临山、兰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阳明街道、凤山街道等十七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2′00″~121°54′00″,北纬29°40′00″~30°23′00″,全市茶园面积6.1万亩,产量为655吨,产值1.2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余姚瀑布仙茗以品种、加工工艺为基础,推出“三色四字”系列产品,其中黄之绿茶对应“金韵”系列,设2个级别分别为24k、18k,金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螺、匀净、金色悦目,香高郁持久,滋味醇鲜回甘,汤色黄亮,叶底玉黄、细嫩成朵明亮;白之绿茶对应“雪韵”系列,设3个主级别(雪韵700、雪韵500、雪韵300)和1个副级别(普级),主级别的鲜叶嫩度基本一致,根据白化茶白化程度不同,内质不一的特性加以区别,雪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钩、匀净、绿翠镶金,香高鲜持久,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显白、嫩匀明亮;绿之绿茶对应“针形”、“龙珠”等2个系列,“针形”系列设5个级别,产品外形条紧略扁、匀净、色泽绿翠,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成朵、匀齐;龙珠系列设2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产品外形蟠曲、紧结、匀净,色泽砂绿油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亮,叶底芽叶成朵、匀整明亮。余姚瀑布仙茗丰富的产品构成,囊括高端品位特色珍稀产品和适合大众消费的低值产品,构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产品结构,从而达到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含量≤6.5%,总灰分≤6.0%,碎末含量≤5.5%,粗纤维含量≤14.0%,水浸出物含量≥36.0% (3)质量安全要求:卫生指标执行GB 2762和GB 2763《新茶叶卫生标准》。

三.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茭白

余姚茭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 余姚茭白

产品产地:宁波余姚

产品特性:肉质嫩

产品简介:余河姆渡茭白历经多年选育,具有出苗早、孕茭早、个体大、肉质嫩、品质优、产量高的特点,

产品历史:姚种植茭白历史悠久,据河姆渡遗址考证早在七千年前己有野生茭白生长,在姚东低洼地区历来有种植茭白的习惯。1998年被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 “河姆渡双季茭白”,并获省农博会银质奖,注册为“古址”牌商标。

四.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陆埠豆酥糖

【陆埠豆酥糖】陆埠豆酥糖,是余姚传统名牌食品,它的色、香、味俱居上乘,与“三北藕丝糖”齐名,畅销各地,闻名四方。在100多年前,陆埠镇上有一爿“乾丰”南货店聘请了一个宁波人做阿大(经理),人称殷先生。此人善于经商,制作糕点手艺高明,又善于动脑。在乾丰南货店,他试制了一种新的糕点豆酥糖。他选用在8、9月份登场的花勾黄豆为原料。这种黄豆粒大、粉发浓、色纯。他对原料的要求极严,要粒粒饱满、无烂无蛀。将黄豆炒熟以后,去壳、钻成粉,用绢筛打过。另外再用从英国进口的5号白糖、严州产黑芝麻和饴糖做成馅子。严州产的黑芝麻壳粉,肉厚、油份足、香味深馥,优于其他地方产的芝麻。饴糖的用料也很讲究,用的是洁白晶莹的隔年陈糯米。经过精工制作后,再用纸包装得四方棱角分明,厚薄均匀,封底不用浆糊,免得豆酥糖受潮。豆酥糖松脆可口,香留齿颊,回味无穷,老少皆宜。上市以后,大受顾客欢迎,京沪等地俱来订货,从此声誉鹊起,驰名遐迩。

五.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味香园葡萄

味香园葡萄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临山味香园葡萄基地地处美丽富饶的杭州湾,南枕古城临山卫,是宁波市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 临山葡萄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临山卫志》就有记载。延续至今,共有38个品种,1.15万亩的种植面积,是“江南葡萄之乡”之一。多年来临山镇一直注重提高质量、打响品牌。1986年成立葡萄协会,1989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专业协会先进单位,2003年成功创建宁波市最大的葡萄绿色农产品基地―“味香园”葡萄基地,同年创建国家级无公害基地,通过省绿色农产品品牌认证,2004年在宁波市名优葡萄评比会中,获4个金奖(美人指、红萝沙里奥、贵纪玫瑰、矢富罗莎)和7个优秀奖(秦龙大穗、奥山红宝石、奥库斯特、美人指、无核白鸡心、粉红亚都密、温克)

在宁波市林业局和浙大农科院园林研究所的支持下,致力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已建成余姚市“味香园”葡萄研究所,引进“宁波市国外葡萄引种中心”。规划了总面积为3800亩的味香园葡萄产业基地,800亩的葡萄观光园,积极推动临山农业向观光旅游型迈进。

六.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河姆渡茶叶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区地带,气候温暖湿润,拥有山林4.6万亩。近些年来,我镇紧紧围绕茶叶产业发展要求,大力改造低产茶园,实施保护地栽培,在引进新品创建品牌,推进绿色有机化进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茶园2150亩,其中有机茶及无公害茶园1558亩占茶园面积的72.5%,年产茶100 多吨,年创产值640多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近10吨,年产值500多万元,平均亩产值列全市首位。

目前,我镇已拥有“古址曦茗”、“四明十二雷”、 “丞相绿”等10余个茶叶品牌。其0产的河姆渡野茶、雀茶、古茶, 在余姚宁波及外地都有一定知名度;我镇的“四明十二雷”高山茶在1991年荣获国际中国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七千春”牌河姆渡原始野茶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丞相绿”茶在1993年1994年连续被评为宁波市一类名优茶奖,并在1995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古址曦茗”有机茶荣获2003年中国茶学会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七.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佛雕

[余姚佛雕]。佛雕起源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余姚木雕,是以佛像雕刻为主,始于明代,集中在余姚陆埠镇,代代相传,声誉甚高。清代时为佛雕鼎盛时期,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庙宇以及泰山、华山、普陀等著名寺院的佛像,多出自陆埠工匠之手。我国的佛像雕刻,大体分为木雕、石雕、泥雕、铜雕等多种,东南沿海一带则擅长木雕。木雕则有浙江艺派和福建艺派之别,浙江艺派的集中地是以陆埠为中心,技艺闻名遐迩。余姚木雕,多取材于佛教经典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释迦牟尼、观音、罗汉、弥勒、韦驮、地藏、济公、关公等600余种。这些佛像多用樟木、柚木手工雕刻,造型精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线条流畅,风格朴质,被佛教1奉为珍宝。余姚木雕工艺历史悠久,几经兴衰。解放前夕,佛像木雕濒临绝传。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将分散在各处的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工艺美术雕刻厂,请老艺人传艺授徒,木雕技艺重获新生。但在“文革”期间,佛像被批判为封建迷信产品,佛像木雕又临绝境。改革开放以后,佛像木雕工艺重现光辉前景。目前,余姚陆埠木雕佛像是宁波一宗出口工艺产品,主要销往美国、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八.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微雕

余姚微雕

微雕艺术品,就是在半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在放大镜下能清晰看到栩栩如生的造型。精妙绝伦的雕刻,被人们称之为“神工鬼斧,绝世之技。”

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已有微雕艺术品传世。余姚微雕传人李期慈,自幼爱好书画,学习微雕,刻苦钻研和练习雕刻,并自己制作刻刀。他制作的刻刀比绣花针还要细。雕刻时大都要安排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依靠心灵神感,做到心到、手到、意到,容大千世界于芥粒之中。他雕刻时,聚精会神,精神高度专注,不许一念之差,雕刻一件作品,往往要花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李期慈雕刻的微雕工艺品,俱是惊世之作。他在一粒米的四分之一大小的象牙片上,刻了一尊六面可看的阿弥陀佛座像,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一座佛像。他在一粒米大小象牙片正反两面,雕刻出美国自1789年以来39位总统的头像。这件艺术品于1987年5月被送到美国洛杉矶展出。在展出的十天时间里,每天有几千名观众排着长队等候观赏,由于人实在太拥挤,不得不临时规定每位观众仅能观赏10秒钟。1988年1月,他又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片的一面,雕出美国39位总统头像,比原先缩小了一半。被送到美国亚特兰大展览。他还在口径只有3毫米小玻璃瓶内作油画,画成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用20倍的放大镜观看,画像五官清晰,色彩绚丽,神态栩栩如生。

余姚微雕工艺品,已在美国、日本等地引起轰动。其中一些象牙微雕,鼻烟壶、玻璃瓶内画,成为美国、日本一些博物馆、收藏家的珍藏品。

九.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榨菜

余姚榨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榨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榨菜,浙江省余姚市。余姚市是我国著名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榨菜之乡”。榨菜是余姚市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产业,全市截止2009年有榨菜基地面积12万亩,年产鲜榨菜头10亿斤以上,加工产值12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并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特点

余姚榨菜菜色微黄,具有质地嫩、脆的特点。

主要产地

种植地主要集中于姚北濒杭州湾的泗门、临山、小曹娥、黄家埠等乡镇。

种植情况

余姚榨菜种植连片集中,加工初具规模,市场覆盖全国。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菜农超过10万人,年产鲜头达到10亿斤。余姚市有榨菜加工企业120余家,年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产品远销海外。

产业发展

余姚榨菜生产起源于六十年代初,从姚北棉区开始,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六十年代开始试种,七十年代逐步推广,八十年代广为普及,九十年代迅猛发展,已成为余姚市农业的主导产品之一。 各榨菜加工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致力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强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余姚榨菜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涌现出了一批名优品牌。通过几年的努力,余姚榨菜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拥有1000万元以上资产,符合现代食品加工企业要求的企业达到10家,有20家企业增添了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关键作用的高温杀菌设备,4家企业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这些骨干龙头企业对提高余姚榨菜的整体档次和知名度以及市场占有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姚北榨菜与四川榨菜不同的是:四川榨菜春种秋收,余姚则是秋种春收;四川榨菜种在山坡地上,余姚榨菜种在沿海平原松软的沃土里。由于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长期间越冬经霜,加上菜农的精耕细作,因此,姚产榨菜圆头大,特别鲜嫩,口感爽脆,市场占有率高,效益也好,由此带动榨菜种植业迅猛发展。经过近四十年,截止2008年11月,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年产鲜头10亿斤,菜农队伍超过15万人。小包装榨菜,非常适合旅游者携带,品尝十分方便,当然也是居家食用的佳肴。[2]

十.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美味天辣椒

宁波市余姚市小曹娥镇人和村

近年来,人和村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引导广大村民打破传统种植观念,着力培育以辣椒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农业种植产业格局。村里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资金用于辣椒示范核心基地建设,推广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从辣椒种子到施肥、除虫等田间管理,实行全过程指导和监控,并免费提供农药、化肥及杀虫装置,确保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际标准以内。目前,该村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2800亩,其辐射面积超过1万亩。

为推进辣椒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人和村还积极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经宁波禾丰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后的“美味天”牌辣椒系列产品除销往广东、湖南、江西等国内各大省市市场外,还畅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市场。2010年,人和村种植辣椒3500亩,辣椒总产量945万公斤,总产值2524万元,利润1500万元,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3480元,达到了农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四赢的目的。该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文明村和宁波市全面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