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开江县特产介绍 开江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开江县特产介绍 开江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2-05 07:41:55

一.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川核

川核

核桃又名胡桃,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核桃科,核桃属,在南江县分布四大类,即核桃、铁核桃、野核桃、核桃楸。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适合核桃生长并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面积达2万公顷,是发展核桃的最理想区域。 南江引进核桃初起汉代至今长达一千余年历史,到七十年代已初具规模,并已驰名省内外,达到外销400—600吨的能力;目前已形成挂果80万株,约5万亩,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50万元的核桃大县。

二.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罗村茶

罗村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通-村茶为恢复名茶,产于通江铁溪镇罗村。在唐、宋时品质超群,被列为四川八大名茶之一。1994年获四川省第三届“甘露杯”优质名茶证书和奖杯。2005年获中茶杯一等奖。

罗村茶产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罗村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一般清明前后开采,其工艺流程是:拣剔→摊青→杀青→抖散(清风)→初干→做形→回潮→烘焙→分级包装。

罗村茶的品质特征:外形扁平、直、匀整、色泽嫩绿、香气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纯回甘、叶底黄绿匀亮。

 罗村茶产地范围为四川省通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三. 四川省 甘孜 雅江县 雅江松茸

雅江松茸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雅江松茸是四川甘孜雅江县的。

“中国松茸之乡”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由于以盛产优质松茸闻名于世界,2013年8月3日,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雅江县“中国松茸之乡”称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松茸生产国和出口国,主产地四川、云南、吉林。四川松茸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雅江、康定、稻城、九龙、丹巴等12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小金、马尔康、壤塘等6个县;凉山藏族自治州的盐源、德昌等4个县。即集中分布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中上游的高山峡谷和山原地区,海拔高度在3000—4500m左右 ,纬度在北纬26—34度。据调查,四川省松茸储量为4000—7000吨。仅甘孜州产松茸面积为46620余公顷,平均年产量约3200吨,雅江、康定、九龙、理塘、稻城、乡城、巴塘为主产县,年均产量为300吨以上。其中,雅江松茸因产量高、个头大、肉质细、色泽好、味道香深受国内外的青睐,雅江每年松茸采集量年均高达1000吨以上,每年日本、韩国等国家商人不远千山万里来到雅江收购松茸。

中国松茸之乡—雅江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雅砻江中游、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地带中段,是中国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大环线中心驿站和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中心驿站,享有“茶马古道第一渡”之称,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雅江县具有松茸等食用菌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年产野生菌类6000余吨,其中年产优质松茸1000余吨。

雅江松茸以其个头大、肉质细、色泽好、味道香,产量和品质居全国之首,其主要分布于高山栎林和高山松、高山栎混交林中,每年7—9三个月,是松茸采摘、交易、加工的最佳季节。

2014年,甘孜州雅江县农牧局农技站申报的“雅江松茸”地理标志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审定并公告,标志着我州地理标志商标实现了零的突破。

雅江松茸

四川省雅江县农技站

12632799

松茸(干食用菌)

四.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猪油发糕

猪油发糕,面食,特点:绵软松泡,油而不腻,香甜可口。烹制法:蒸。此品为传统的四川民间风味小吃,广受各地群众喜爱。

面粉放入缸内,加水和酵面搅成浆糊状,加盖发酵。发面内配猪边油(切小丁)、白糖、蜜桂花,用化水的苏打粉调和好酸碱度,上笼用旺火蒸熟。翻出后切菱形块,装条盘即成。FCr

操作要领:FCr

1、糕浆要用力搅拌,发酵一般要1—2小时,待糕浆上面出现小圆泡、能闻到酸味时即要调和好酸碱度;FCr

2、猪边油要先用开水氽一次,除尽油皮,切成小指头大的小方丁;FCr

3、笼底可用糯米纸或玻璃纸、纱布等铺底,以免漏浆;FCr

4、笼的一角要隔上一块木板,使蒸气透入笼内。FCr

五. 四川省 泸州市 合江县 合江草莓

“一-艳青垄上,满面桃花笑春风”这句诗正是对草莓红艳靓丽的赞誉。在寒风凛凛的冬日,草莓诱人的色彩和果形,无疑让她成为了水果中的璀璨之星,被誉为“水果皇后”。

双流县合江农副产品营销专合社在本次展销活动中,端出了一大盘红艳艳草莓让来往市民品尝。“冬天吃草莓,好巴适哟,甜得很”市民万先生告诉记者。

据悉,该合作社现有集试验、示范为一体的标准化草莓基地800亩,桃子基地600亩,柚子基地600亩,塔罗科无核血橙基地300亩,年产值2000万元。带动东山片区农户3800余户,辐射面积上万亩。目前本合作社产品已具有较高知名度,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俄罗斯和中南亚等地区。

六.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魔芋

通江魔芋是通江县传统,地地道道的森林蔬菜。通江魔芋以无公害、无污染、高营养、高产著称。是当今大有发展前景的森林蔬菜。通江魔芋具备了八大奇特:1、通江魔芋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份是一柄羽状复叶,状如伞、叶柄有美丽花斑,极耐阴,可作居室观赏栽培。2、通江魔芋特高产,单个可重15kg以上,极耐肥耐阴,不但可高密度栽培,而且可重叠窖栽,亩产可高达成5000kg以上。3、通江魔芋利用率可达100%,叶是优质饲料,叶柄制干菜,味美于竹笋。地下块茎肉质洁白如雪、含淀粉高达60%以上。可加工成当今风靡世界的各种美容保健食品。4、通江魔芋品质优良,其淀粉膨胀率高达80-100倍加利润丰厚,1kg魔芋淀粉可制40kg魔芋豆腐。5、通江魔芋既可鲜品加工食用,更可规模生产,制成精粉,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工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6、通江魔芋淀粉洁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舒适的各类风行食品。7、据科学测定,通江魔芋精粉中含葡萄甘聚糖64.78%,淀粉1.46%,还原糖1.6%,蛋白质2.56%,脂肪0.13%,纤维1.43%,矿物质元素3.78%,其蛋白质中含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及人体不可缺少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7种不饱和酸。所以魔芋食品高纤维低热量,是肠胃的“清道夫”,可防痔疮、防肠癌,能有效降低胆因醇及高血压,对减肥、美容和糖尿病都有独特的功效。8、通江魔芋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凡北纬26°以南地方均可栽培,冬季最低-5℃以上地方可露地越冬。通江魔芋产品畅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缅旬和台湾、香港、澳门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七.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天麻

通江天麻

通江天麻是通江县,种植历史悠久。通江县属典型的中低山丘县,70%的乡镇出产野生天麻,乡镇村民历来有种天麻的习惯和经验。通江天麻块茎呈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横切面为牙白色或黄棕色,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药用价值极高。自2011年8月,通江县规划实施《巴药发展行动计划》,通江县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中,因地制宜,把通江天麻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作为重点农业产业之一大力推广与发展,对麻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奖励,建立了以原始森林空山一带为中心的天麻种植示范带,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由通江县科技局组织申报、实施的四川省早期科技创新资金项目《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操作规程(SOP)研究及GAP基地建设》已正式投产。目前,全县共计栽培天麻15万窝,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干天麻达80吨,带领药农人均年增收2000元。通江天麻产业的发展,对秦巴贫困山区脱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八. 四川省 甘孜 雅江县 雅江黑虎掌

黑虎掌菌学名枣翘鳞肉齿菌,是著名的出口食用菌之一。菌体粗壮肥大、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胞外多糖,不易破烂且营养丰富。

雅江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雅砻江中游、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地带中段,是中国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大环线中心驿站和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中心驿站,享有“茶马古道第一渡”之称,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雅江县具有黑虎掌菌等食用菌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

黑虎掌菌,菌帽肉质肥厚、香气浓郁,新鲜时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干后变成暗灰白或灰褐色,形如虎爪,下表面长满一层纤细的灰白色刺状茸毛,菌柄粗壮多中空,长的有点偏。黑虎掌野外分布区很小,我国仅有西南部分地区出产,十分珍贵。黑虎掌菌在历史上很早就被视为名贵山珍,为历朝历代宫廷喜爱的贡品之一。欧美地区对黑虎掌菌没有食用习惯,中国西南、日本以及东南亚一带是黑虎掌消费的主要地区。

九.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通江板桥麻花

通江板桥麻花,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

蜜麻花是中国许多地区的特色小吃,同时也时四川省传统名产之一,通江县以板桥的麻花最受欢迎,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成品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hP7

通江板桥麻花的制法:hP7

1、皮心制作:皮料的特粉、化猪油须充分揉合。心料按配方的12%加清水,搅拌10~15分钟。皮、心料分成7~8块,然后以皮包心,再擀制。hP7

2、擀制成型:将包心后的料坯擀成厚约2厘米的长方形薄片,再切成5厘米宽的条子,又切成1.5厘米宽、5厘米长的小块。然后逢中切口,口长约3厘米,翻卷一端成型。hP7

3、炸制:将成型后的制品下锅油炸,在油温180~190℃时炸约3分钟,起锅,滤干,趁热浸糖。hP7

4、浸糖:将白糖加水制成糖浆,当熬至105℃左右时,舀入容器,将滤干油的制品浸入其中1~2分钟,然后滤干,摊开,冷却,即可包装。hP7

十.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青花椒

南-花椒是巴中市南江县传统,多栽植于境内高海拔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南江位于川东北边缘,生态良好,全境皆山,全县森林覆盖率65.6%,绿化率98.5%,被誉为“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条件较好,山地面积广阔,非常适合花椒产业发展。南江自古以来盛产花椒,花椒一直是南江人民世世代代使用的食物调味品,栽培历史悠久。南江县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南-花椒等传统林产业得以快速,有效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本世纪初,南江县林业局组建了多个花椒种植服务站,专门从事花椒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工作,全县花椒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南江县委、政府紧紧围绕促农增收和精准脱贫目标,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全县花椒产业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强支撑,努力推进花椒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智能化建设,先后成立了花椒产业办,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花椒协会服务产业,使南-花椒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县域海拔1000米-1300米适生区域基本实现南-花椒全覆盖,其规模由80年代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数十万亩的规模化发展示范园区,实现综合产值超亿元,已为全县农民增收和财政解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