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天津特产烧饼是什么饼 天津十大有名的烧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天津特产烧饼是什么饼 天津十大有名的烧饼更新时间:2023-02-02 01:17:37

一. 河北省 邯郸 临漳县 顶盖烧饼

北街顶盖烧饼店打制的临漳顶盖烧饼,其特点:外形美观、形如满月,口感酥脆、外焦里嫩、咸香适中。地址在县城北街老戏院路东

二.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以小麦粉为主料,和面时按比例加入适量盐碱,反复揉合,然后擀成大片,片上擦匀油酥,卷在一起再分为每个约重100克的扁形面团,放在磁盘里用双手碾成圆饼后,在圆饼一面粘满芝麻,放在炉内烘烤。采用文火烤制,外表微黄而不焦,内穰松软熟透,讲究油酥大、层数多、芝麻匀、火候足、水气小。因炉壁早期用瓷缸片,故称之为缸炉烧饼,烤制时烧饼贴在炉顶部称吊炉烧饼。

三.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野里烧饼

地方特色名吃。

野里烧饼,历时已久,明清时即负盛名。民国时,徐友礼在县城东大街经营,故又称徐氏烧饼。徐氏烧饼以清香麻油,生猪肉油和细白麦面为主料,制成圆形,内有葱花、猪油,外涂撒饴糟、芝麻,贴入特制半圆形口向下锅内,下以木炭火烘烤,色泽枣红,质地焦酥柔软,常年供不应求,主要分布在新蔡县栎城野里集古吕镇等。

野里烧饼主要经营地古吕镇东大街,距106国道、驻新路、明临路不足1公里,距驻马店市102公里,距查岈山风景区120多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1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50多公里。

四.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月牙烧饼

大荔月牙烧饼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大荔月牙烧饼因状如月牙而得名。特点是外皮焦脆,内瓤酥松空软,热吃凉吃均可,吃水盆羊肉时,用此饼夹入羊肉,饶有风味。

关中有句俗话,"大荔有一怪,烧饼半个卖。"这半个卖的烧饼,颜色金黄,状如新月,空心饱满,酥香可口,所以,人称月牙烧饼。

大荔月牙烧饼大荔月牙烧饼好看也好吃。表皮黄亮,有些脆。内瓢松软,有点甜。虽说只一指头多厚薄,却又有若干层层,油油的。虽说那里边是空的,外边却沾着不少的芝麻,香香的。有的说:“走南京,到北京,同州府(今大荔县)里好烧饼。热吃脆,冷吃酥,芝麻粒粒油层层”。有的在“热吃脆,冷吃酥”之后,加了个“沙温吃了不咳嗽”。“沙温”,关中方言,形容那温度不热不冷,正好合适。还有的说:“南京到北京,同州城里好烧饼,拈起轻,摸着厚,里面空空能夹肉”。当然,不只能夹肉,也能夹各种蔬菜,夹鸡蛋,肉夹馍,菜夹馍,蛋夹馍。

大荔人吃月牙烧饼大荔人吃月牙烧饼,一般是跟清汤羊肉一起吃的。也就是要夹了羊肉来吃。半个烧饼,又是有着层层的半个烧饼,中间是空的,倒是非常适宜于夹了肉吃。所以,也有人说,大荔人聪明,发明这样的月牙形状的烧饼,就是为了吃这样的清汤羊肉。《大荔县志》肯定了这种可能性,说:“月牙烧饼,是由于人们食用水盆羊肉的需要而渐次形成的。过去吃羊肉时,以烧饼为主食。早先的烧饼是圆形,要夹肉,还需把烧饼掰成两半,既参差不齐,又不方便。在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与其把烧饼掰成两半吃,还不如制作时,将烧饼切成两半,既方便也美观,烧饼就由圆形改为半圆形。因其状如月牙,故名‘月牙烧饼’。”这可能是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月牙烧饼产生原因的说法,也是对大荔勤劳善良的百姓的一种赞美。

五.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蒙城油酥烧饼

油酥烧饼是蒙城一种颇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口感酥松香脆、入口即化。它与其它地方的烧饼最大的区别在制作工艺上,一个油酥烧饼需要20多道工艺方能完成,因此无法机器量产,十分难得,曾荣登CCTV-2《美食走四方》栏目专题报道。

油酥烧饼是蒙城颇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据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一个姓宋的孤身老人,在文庙大门西侧,以卖油酥烧饼为生。后来,老人收山东人薛延年为徒。薛延年手艺学成之后,传子传女收学徒,以后更是代代相传,于是会做油酥烧饼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名气。蒙城油酥烧饼选料非常精良,制作非常考究。面粉要上等精白面粉,猪油要上等猪板膘油。食盐、大葱、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面要和得不软不硬。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当然也得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适当调整)。制作时,饼坯要拉得长,擀得薄,馅要抹得均匀、适度。炉火、炉壁的温度要控制好,炉壁太热或太凉,生烧饼都贴不上,会“落炉”。烤的时候,更要控制好火候,火候不到,烧饼不熟不酥;火候过了,又会焦糊。往炉壁上贴生烧饼或铲子和火剪从炉壁上铲下已烤好的烧饼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特别是烤好的烧饼用火剪从中一挑,力度大小有讲究,力度小了挑不开,烧饼会酥得不够;力度大了,就有可能把整个烧饼挑碎。小小的油酥烧饼,其中所包含的技艺和艰辛,恐怕不是局外人所能完全领会的。

一个行家里手做出来的油酥烧饼绝对是色香味俱佳。出炉后是桔黄色,用火剪一挑,层层迭迭,薄如竹纸,汪着油,透着香,看一眼就让人口水直流。吃起来焦酥酥、香喷喷,吃了这个想那个,吃了这回想下回。油酥烧饼最好是现烤现吃,吃的时候要用两手捧着,不然咬一口,焦酥的饼渣就会有不少掉落下来,实在可惜。放久了也会变软,再烤一下还会焦酥如初,但味道则比现烤出来的逊色多了。

刚烤好挑起的油酥烧饼拿上餐桌时,要一个一个地分开摆放,千万不能摞在一起。不然下面的就会被压碎,不仅外形不美,而且吃起来麻烦。

以前,蒙城做油酥烧饼的名家中,有一个叫刘杰民,他母亲是薛家的女儿,是做油酥烧饼的能手。刘杰民得其母的真传,学就了一套做油酥烧饼的好手艺。解放后,他在县城皖北饭店当厨师,主要是做油酥烧饼,在蒙城很有名气。后来他收了个徒弟叫刘志民,刘志民在刘杰民的言传身教之下,很快也成了油酥烧饼的名家。

万里到安徽任省委书记后,有一次来蒙城视察工作,住在县委招待所。县里领导请刘杰民、刘志民师徒俩精心地做了油酥烧饼招待万里同志。他吃了以后赞不绝口。没过多久,刘志民就被调到了合肥稻香楼宾馆,专门做油酥烧饼。这以后,下榻稻香楼宾馆的贵宾吃了刘志民做的油酥烧饼都说好。一时,油酥烧饼成了稻香楼宾馆的名吃,蒙城油酥烧饼蜚声海内外。为了满足供应,刘志民又教出了不少徒弟。后来,年龄大了,他也就改做管理工作,一般不再亲自做了。

听经常出差的同志说,在外地往往也能吃到油酥烧饼,问问卖者,有的说是蒙城人,有的说手艺是跟蒙城人学的,然而吃起来却觉得并不怎么地道。

不少外地来蒙的人,就餐时往往会点名要吃蒙城油酥烧饼。有的宾馆饭店可以自己做。有的自己不能做,就到市场上去买。

现在蒙城市场上卖油酥烧饼的不少。邮电局附近的一个叫薛素平(女),县行政服务中心东巷子里边的一个叫薛聚财。他们都是薛家的第三代。刘杰民按薛家算,也是第三代(已去世)。不少薛氏后人到外地经营去了。刘杰民的后人,已无人以此为业了。

衷心希望蒙城油酥烧饼能够永远保持独特风味,努力打造成更加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一流品牌。

六.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烧饼夹肉

烧饼夹肉

烧饼夹肉为临清特色清真小吃之一。在烤熟的烧饼内加上熟牛或羊肉即可食之,或者再回炉稍烤一会儿,味道更好。其特点是皮酥肉香,口味浓香。

七. 江苏省 无锡 江阴 顾山烧饼

顾山烧饼,顾名思义是江阴顾山镇所产的烧饼,又因其始制于每年的春天,且其馅所用之荠菜,也是春天之物,故顾山烧饼亦名春饼。

顾山烧饼的取料,制用方法与拖炉饼大同小异。其皮都是起酥的。其馅,都是用荠菜,豆沙,枣仁,核桃仁,猪板油丁,白糖,桂花等制成的。所不同之处是,顾山的烧饼是烘烤而成的,而拖炉饼是煎烘而成的。

顾山烧饼也炉时,既热又香,食之,清香鲜美,故一开始就成了顾山一带的名点,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后来其影响慢慢扩大到全江阴,这才也成了江阴人喜食的一道名点。

在江阴,人们凡去顾山,都会带回几篓用竹丝扁篓包装的顾山烧饼,让全家人品尝.

八.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罗圈烧饼

罗圈烧饼

罗圈烧饼:是任丘独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制作工艺考究。先将上等白面和好,半发酵,制作时把面放在案板上加一点碱揉熟,用擀面杖轧成厚1—2厘米、宽18—20厘米的长条形面片,上面垫上油、盐、五香粉(过去有的放花椒粉、茴香籽),然后再把面片对折成9至10厘米宽的长条,用刀剁成9—10厘米长、5厘米宽的小长方块,尔后把两个小长方块重叠起来,用刀背沿长的方向在中间压一下,双手捏住长方形面块向反方向扭7—8圈,再纵向压扁,最后用手团制成中间1—2毫米、边缘2—3厘米、高约3—4厘米、直径10—12厘米大小的圆形苣罗状,放进吊炉中烘烤5分钟左右,烤成焦黄色即可。趁热吃外焦内软,香脆可口,是早点的理想主食。

烤制罗圈烧饼燃料很讲究,必须用木柴,以果木树尤其是枣木为最好。

九. 安徽省 蚌埠 五河县 烧饼夹里脊

烧饼夹里脊,安徽蚌埠,起于引车卖浆之流,不登大雅之堂。但确实受到了大量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的追捧,几乎所有的蚌埠人都吃过,它的制作方法如下:

1、用和好的面烤制出圆形的几块烧饼(一般是买两块),或者用油酥烧饼的制法,一定要有葱和芝麻;

2、要用上好的里脊,切成片状,不可太厚,不然不入味。切,最好在里脊上浸一点个人的喜好;

3、将炸好的里脊,用切片面包夹黄油的办法夹到烧饼里。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烧饼

东平烧饼,又名碳炉马蹄烧饼。州城陈姓清朝中期所创,是面食名吃之一。它选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作原料,做成圆饼后将背面贴在倒扣的铁锅内,用木碳文火烘烤。其特点是:园形、中间薄、边沿厚;黄酥油亮,香脆可口,色香味型俱佳。( 东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