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澄迈县福山镇特产介绍 海南澄迈特产必买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澄迈县福山镇特产介绍 海南澄迈特产必买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1-28 12:15:57

一. 海南省 澄迈 椰仙苦丁茶

海南名“椰仙牌”苦丁茶

在各种名目繁多的苦丁茶产品中,若以茶叶的色、香、味、形、药性五个方面来综合比较,当首推澄迈万昌苦丁茶场生产的“椰仙牌”苦丁茶。其之所以质量高,主要得助于其种植的采摘、加工的与众不同。

澄迈万昌苦丁茶场的种植特点主要是:

1、选种纯正,全部选用正宗的苦丁茶冬青苗。

2、采用有机方式栽培种植,不使用化肥、农药,全部用有机肥种植,使茶叶叶片肥厚,油质充足,营养成份丰富,口感清甜且耐冲泡。采用物理方法灭虫,不用农药杀虫,从根本上杜绝了一切可能对产品造成的污染,确保了产品不含有任何化学农药的成份,原汁原味,使产品质量到达国家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

3、土壤中各种养分丰厚、矿物质及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种植地点选择在火山喷发高温烧过的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地区,其土壤为火山岩经过上万年的风化后才形成的.茶场四周地势呈盆地状,中间低,四周高,四周风化了的火山岩及大量的有机质,经过千万年的冲刷,尽积于盆底,成为肥沃的冲积平原,松厚的土中各种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当高,因此植物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很高,所生产的苦丁茶具有香气足,耐冲泡,含油量高的特点.

4、茶园分布区域山高雾大,而且处于高雷区,空气中富含臭氧负离子,对茶树的生长和各种营养成份的形成十分有利。

其采摘、加工的要求很高:1、选用鲜嫩的苦丁茶芽,茶芽的鲜嫩度要求很高:一是叶面须有明亮的油光,叶片肥厚柔软;二是呈紫红色或淡绿色,三是早晨露水干后即采摘。2、茶场结合中医养生理论用传统手工加工技术,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苦丁茶加工工艺,确保产品的原汁原味,特级苦丁茶加要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十六道工序,每道加工工艺的要求均十分严格,使用材料如木炭等也十分讲究(要求是荔枝龙眼的木炭)。并且为确保质量,每个工人一天最多只能加工1斤特级苦丁茶,足可见其精致和珍贵。

澄迈万昌苦丁茶场生产的“椰仙牌”特级苦丁茶具有汤色绿中透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沁人心脾,香气逼人,而且极耐冲泡,一支特级茶芽可以够普通人喝一天,一斤特级苦丁茶约有1500支茶芽,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喝四年多。“椰仙牌”苦丁茶经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含有苦丁茶甙元、黄酮素、蛇麻甾醇、 a---香树脂、B---谷甾醇、乌苏酸,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有效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具有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提高HDL/LDL比值的作用,降脂总有效率为94.8%对单纯性肥胖症总有效率为92.5%,且无毒、无副作用和过敏现象,对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偏高、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疗效十分显著,同时对咽喉肿痛、咽喉炎、肥胖症、结肠炎、痔疮、等疾病可防可治,且具有清热降火、止渴生津、消炎解毒、止泄镇痛、去腻醒酒等功效,煮水外洗可治疗多种到肤病,常饮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故被誉为“长寿茶”、“美容茶”,是理想的纯天然植物多功能保健佳品。

澄迈万昌苦丁茶场共有高产苦丁茶园3000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员工480名,拥有先进的制茶技术和设备,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苦丁茶专业生产企业,“椰仙牌”苦丁茶是海南省政府重点保护地方品牌,也是海南省的一大名品。产品除了销往北京、广州、南京、兰州和海南等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际市场。

由于现代人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因此,采用无公害方式种植和纯手工方法加工生产的,具有多种药用和保健功能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椰仙牌”苦丁茶已逐渐成为时下人们的一种消费时尚。

二.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烟台焖子

传统名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上等地瓜粉团制成焖子,凉透后切成小方丁,下锅两面煎至发黄,铲入盘内,浇上麻酱、蒜泥等佐料,热脆、香辣,风味独特。

在港城烟台的街头巷尾,你会见到这样的地摊:一个小小的炉灶,一口平底煎锅,几张小饭桌,几只小马扎,便是这个地摊的全部家当;盆里或桶里盛着地瓜淀粉或绿豆淀粉制作的粉块,小桌上摆着几样自制的调料,就是这种小吃的全部原料。微风吹过,平底锅里传出吱吱拉拉的响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味,这便是烟台著名的小吃——烟台焖子。

作为地方小吃,烟台焖子产生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一个比较普遍的传说是:100多年前,有门姓兄弟在烟台街上加工粉丝。一次,兄弟俩将粉丝原料刚刚加工成粉胚,不巧碰上连阴雨,眼见加工成的半成品就要变酸,浪费。情急之下,兄弟俩就将粉胚切块上锅煎焖,然后加上大蒜等调料,请街坊邻居们来吃。没想到竟然大受欢迎。于是,门氏兄弟从此不做粉丝,干脆改做煎焖粉块这种小吃。人有人名,菜有菜名。后来,有人问起这种小吃的名字。因为这种吃法为门氏兄弟所创,加工中又有煎和焖的工序,于是有民间智者便说:就叫焖子吧。烟台焖子从此得名。

烟台焖子来自民间,因风味独特而深受烟台百姓欢迎。但因原料简易,方法简单,一直难登大雅之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精明的商家们便看上了烟台焖子的商机,将其收编改造,烟台焖子便登堂入室,成了宴宾请客的佳肴名菜。不过,仍是原来的那几样原材料肯定是要不上大价钱的,于是便有了三鲜焖子、海鲜焖子等等变种。其中的三鲜焖子,是将虾仁、海肠(烟台海鲜)、天鹅蛋(一种高档贝类)这三样海鲜加进焖子中,模样当然比原来的好看,因为有了名贵海鲜的加盟,价格自然不菲,只是离大众越来越远了。

经过改造的烟台焖子在宾馆、饭店大行其道,但是街头巷尾的烟台焖子仍是烟台百姓的最爱。许多成年之后去了外地的烟台人,每当想起家乡,便会想起街头巷尾那风味独特的烟台焖子,想起拿着铁丝小叉吃焖子的情景。

三.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烟台海参

烟台海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烟台最富盛名的高档补品———海参

“烟台海参”如同“烟台苹果”一样,是闻名海内外的地方特色产品。海参是“海产八珍”之首

全世界公认营养价值最高的海参还是鲁参、辽参,其中鲁参尤以烟台海参(刺参)为优。

“烟台海参”的海参多肽、氨基酸含量高。我市某海参加工企业曾进口过外国参加工“海参肽”,但因提炼出的海参多肽量少而不得不放弃。作为“海产八珍”之首,“烟台海参”以其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而深受北方人喜爱。

烟台海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海阳市、莱阳市、长岛县等11个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

四. 海南省 澄迈 黎族甜糟

黎族甜糟用黎族山兰糯米发酵制成。海南黎族甜糟的做法:黎家人将山兰糯米饭,拌以黎山特有的植物做成 的酵母,装到竹篮里用新鲜干净的芭蕉叶盖好,让其自行发酵几天后再密封进坛里,经过半个月时间便成为甜糟。

五.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咸鱼片片

乡情乡韵,烟台的小吃

如果说,有一种小吃文化,那么烟台小吃文化的突出特色就是乡情乡韵。其知名代表首推“焖子”。“焖子”的原料是用淀粉做成的凉粉,做法很简单:将凉粉切小块,用平底小锅细细煎炒,直至稍微有点焦,然后淋上虾油、酱油、醋、麻油、香油、芝麻酱等调料,撒上葱末、蒜末等,用细瓷小碟盛了,热腾腾地端上来,悠哉游哉地用铁丝拧成的小叉,一块一块叉来,放入口中,又有筋道,又有味道。佐以和知心女友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看着街边粼粼总总走过的风景,不知不觉间,时光就踢踏着舞步过去了。可谓一种“精炼”的、别具风情的休闲食物。

最具乡土风味的小吃当推“小豆腐”,也叫“炖磨”、“渣”等。做法也很简单:将黄豆去掉坏粒,取水泡软了,用小磨或搅拌机磨成“豆泊儿”待用,把萝卜缨、芋头叶、小白菜、鲜地瓜蔓之类新鲜的叶子,或者时令野菜细细切碎,同“豆泊儿”一起上锅边煮边翻,待水分基本耗干,即可出锅。配以酱油、葱花,上浇麻油即可大块朵颐,爱吃辣的,可用辣椒油盖顶,更是好吃的连舌头都想吞了。我辈对此不甚专爱,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每每吃到,总是边频频举箸,一扫而光,边长吁短叹,大念过去艰苦卓绝的历史试图对我辈进行意义深远的传统教育,最终总是在我们大喊:“老板,再来一盘忆苦思甜饭。”的吼声中,心满意足地闭口。

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吃非咸鱼、虾酱就“片片”莫属。这款昔日农家的好饭食,今日依旧很“经典”,甚至上得了大席面。所谓“片片”者,玉米饼子是也。胶东农村有些地方也称之为“饼子”、“粑粑”。只是“片片”的做法与老人用棒子面蒸的窝头有所不同。做“片片”要先把豆面用水打成浆,再加玉米面,并发上片刻,待玉米面充分吃浆膨胀后,拍揉成妙龄女子纤纤小指那么厚薄,在大铁锅上贴至熟透,雷同烤制的意味。

至于咸鱼的制法,就更麻烦:新鲜的鱼先用海水洗净,盐渍后晒上三五日,用海水再洗,再晒,如此反复三五次,直至透出油来。晒鱼最佳时节在春季,日光不燥又无苍蝇,再找个阴雾天,一层层收了,码在坛子里,趁着潮气起露发软,这才是咸鱼的上品。

咸鱼片片不仅仅用其独特的风味,勾起老人的沉思,而且更招那些天天用高营养、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培养起来的祖国花骨朵的欢心,他们总是边把嘴巴塞的满满的,边嘟囔着:“你们好有福气呀,以前居然可以天天吃这么好吃的片片咸鱼。”话一出口,直惹的大人们纷纷大笑,疼爱地在他们的小0上噼噼啪啪地拍来拍去。

烟台除了“焖子”、“小豆腐”、“咸鱼片片”之外,还有福山大面,蓬莱小面,海鲜疙瘩汤,芋头豇豆汤等极富乡土特色的小吃,无论什么,热腾腾地喝上一碗,总有一股浓浓的民俗风情不知不觉地扑面而来,瞬间,就暖了你浪子一样的心。

六.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福山烧小鸡

食材:宰好的小鸡1只,饴糖10克,五香面25克,八角茴香5克,葱50克,姜25克,酱油15毫升,高粱秸1段(长约13厘米),精盐15克,花生油1000毫升。

福山烧小鸡的做法

(1)将鸡洗净,剁去鸡小腿,把姜片、葱丝、八角茴香、精盐均匀地撒在鸡身上腌3小时后,用洁布搌干,再把鸡的两条大腿骨砸断,在鸡肚下割长2厘米的小口,把鸡的两条大腿叉起来插入腹内,同时把约13厘米长高粱秸顺着-处插入,撑在鸡胸脯下的软骨上,然后在鸡身上均匀地抹上一薄层饴糖。

(2)锅内倒入花生油,用旺火烧至八成热时,将鸡放入炸至呈紫红色捞出。

(3)把葱、姜均切成末,与五香面拌匀填入鸡腹,将鸡放在盘里,浇上酱油,撒上精盐,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取出,抽出鸡腹内高粱秸即成。

七.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福山抻面

又称拉面、大拉面。既是面条的一个品种,又是面点制作的传统技术。其源待考。民传因山东福山抻面驰名,有起源福山拉面一说。

读作 chēn miàn 用手抻成的面条。

简介操作技艺复杂,经和面、打条、拉抻而成面坯,细如龙须。沸水煮 抻面

熟,浇海味三鲜卤、鱼片卤、大虾卤、鸡丝卤、蛤仁卤等。滑爽筋道,鲜香清口,独具风味。

抻面主要原料是面粉,加入少许盐和碱,因季节、气候和地理条件分别采用不同水量与水温。其制作原理是,经过面团的饧发和摔条、掺条等工序,使面分子结构由横内排列,变成为顺向排列,使面剂揉软,无筋,可拉长。其主要工序是:和面、饧面、摔条、掺条。现在许多面点品种都是由抻面加工制成的。如扁条面、三楞面、空心面、酿馅面、金丝卷、银丝卷、龙须卷、龙须面等。抻面制作的品种适合于蒸、煮、烙、炸等烹饪方法。

抻面由双条反复折合对拉而成。北方有的地区称七折为大拉面,十二折以上叫龙须面。大拉面煮熟后,浇上各种荤素浇头和调味品,是节日和待客佳吃。

抻面表演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如今的餐饮业界已将龙须面的标准定义为14扣(16384根),而且在出条时

也不同与平时抻面那样简单的抻拉,面艺表演师会在出条的过程中融入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面条在师傅们的手中活了起来,时而如引蛇狂舞,抻细后在师傅的抖动下又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尤以抻至最后一扣,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放在地上,另外一端聚过头顶,不停抖动,如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呈现在食客面前,中华面食技艺的博大精深被被表演师展现的淋漓尽致,使人无不震撼。目前有记录最细的龙须面可抻至20扣以上,数目可达数百万根。

技巧抻面,是面案的绝活之一,技术难度大,也是制作多种点心(如清油饼、银丝卷、盘香饼、鸡丝饼等)

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抻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和面

面粉要求劲大、筋强的优质面粉。每5公斤面粉加水3公斤左右,食盐50克,碱面25克。和面的水应依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为50℃,春秋为30℃,夏季使用凉水。将面粉放盆内,盐水可先加,加水应沿盆边加,加水后,用两手和,盆底不可留干面,和成麦穗面后,再撩上些水,捣鼓成面团。面团基本和好后,不可再续加干面,否则调成的面团发粘不好使。待面团基本揉光后,将碱水倒在面团上继续揉一直揉到手、面、盆三光为止。最后沿盆边转圈撩些水,将面团翻过来盖上湿布,饧15分钟—30分钟,让面粉颗粒充分吸收水分。

遛条

做法是取饧好的面团(水面约1500克)放案板上,用两掌掌跟搓揉,至有韧性,搓成半米多长的粗条,然后经遛和摔,使面条筋顺,为其延伸性能充分发挥创造条件。顺筋的方法就是让面团延长、折起,再延长、再折起的过程,时间要短,速度要快,促使面团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谓摔,也要将粗条先抻长,加条(右手的面头向左上方一搭,撒手,左手将面头随向上一翻成麻花形)、并条,再抻再并。如此遛几下,并条后摔打,至条顺溜为止。其特点是时间短、省力、质量好。遛法多是提起粗条,使之离开面案,两臂平伸,连抻带抖,上劲抻开后,待条接近地面时,两手交叉并条使呈两股绳状。接着右手接过另一头,继续抻遛。反复至条顺后为止。抻遛时如感筋力不足,应及时蘸抹碱水。交叉拧绳时,方向一次反一次正,交替进

不同制作方法抻面图片(14张)行。遛条、摔条都不可过度,过度后面团出条时粗细不匀,反而弄巧成拙。一般视条顺溜、绵软而有韧性时即可出条。

出条

出条又叫开条、放条,即把理顺遛匀的大条撒上白面反复抻拉出面条的过程。其过程包括上劲、抻拉、下扣、倒手、撒白面等过程即把大条放案上,撒上白面,用两手摁住两头对搓上劲。劲上足后,两手拿住两头一抻,甩在案上一抖动,两个头均交左手夹住,右手拇指、中指抓住条中间成另一头,顺势向右外方向一翻,抻抖中把面抻长。随之将右手的头扣在左手中,面条在案上呈三角形,右手撒白面,接着抓住面条正中部分再抻。如此抻去,直到达到要求的粗细即可。

抻面时的几点要领:握面不可过分用力,握得过紧易断头、粘手。

右手的面头向左上方一搭即撒手,左手将面头向上一翻,即成麻花状。

摔条时,条中间应先着板,可防止案板沿割断面条。

遛条时,眼睛不要看案板,要注意让面条旋动的弧度大。

出条前在面案上滚动上劲。

八.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蒋福山水蜜桃

蒋福山水蜜桃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段甲岭镇的。蒋福山水蜜桃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

蒋福山区域坐落于燕山余脉,四面环山,周缘为海拔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拔200—212米的蒋福山盆地。前山、后山两村位于蒋福山盆地中心,其果树品种众多,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山泉水浇灌果树,使这里的水果色泽鲜艳,口味较佳。

蒋福山水蜜桃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刚熟的桃子硬而甜,熟透的桃子软而多汁,吃时宜轻轻拿起,小心地把皮撕下去;其滋味恐怕可以和王母娘娘的蟠桃互相比较了。

九. 海南省 澄迈 福山咖啡

福山咖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澄迈县福山镇是海南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1953年由归国华侨引入至今,已推广到海南岛的各个地方。福山咖的土壤十分适宜咖啡生长,当地农民大都有种植咖啡的习惯。由当地农民以传统手工炒制咖啡,香味浓郁,色泽纯正,为咖啡之上品,长期以来享誉海内外。

澄迈县福山镇是海南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陈显彰先生,字兆伦, 1889年8月23日生于广东省开平县,祖辈世代务农,排行第二。1933年 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感召下,怀着“振兴实业、实业救国”的抱负,毅然放弃在印度尼西亚苦心经营的“东和、协和、天和、达和”四个咖啡园和“祥生栈金铺”、 “同栈五金铺”、“信洋百货店”等,以及优厚生活条件而集资回国。从印度尼西亚泗水搭乘爪哇轮船芝沙丹尼号,经雅加达、菲律宾、香港回国,几经风险,克服 重重困难,带回四麻包(约200公斤)罗伯斯塔咖啡种籽,引种到福山地区办农场种植咖啡获得成功,从而打开海南咖啡历史的第一页,成为福山咖啡的创始人和中国成功规模引种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咖啡的第一人。

70年代初,“福山”品牌 创始人徐秀义老先生在海南岛北部的澄迈县福山镇创办福山咖啡种植园及加工厂,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业。70年代末,红光农场及福山镇农户开始大规模种植福山咖啡。

澄迈县福山咖啡联合公司创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专注在海南福山地区,富含稀有健康元素,富硒红土地,种植大面积咖啡树,拥有上千亩标准化、绿色环保咖啡种植基地,并精心加工制作,积数十年之沉淀,培育、打造了海南知名时尚消费品牌——“福山咖啡”,在海南咖啡产业发展中脱颖而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走向国内外。2010年-2014年全国桥牌比赛唯一指定咖啡饮品,2006年本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福山咖啡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于2010年获得了原产地地域保护证书,2013年以来连续11年被评为海南省著名商标。

福山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海南省澄迈县现辖行政区域。

十. 海南省 澄迈 咖啡酒

咖啡酒由澄迈县咖啡酒厂生产“澄金牌”咖啡酒,选用当地优质福山咖啡果肉酿制而成,酒色棕红透亮,酒味独特,香味袭人,既有芬芳的咖啡香味,又有醇和的酒味,为国内首创。产品曾获得首届全国食品饮料精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中国新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金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