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特产小青茶有哪些品牌 贵州特产养生茶有哪些品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特产小青茶有哪些品牌 贵州特产养生茶有哪些品种更新时间:2023-01-26 23:03:39

一. 四川省 乐山市 峨眉山 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是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的。竹叶青茶其味清香可口, 其色微黄淡绿,其汤晶莹透亮,内含皂苷、糖及维生素A、C,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毒、化痰、消炎、利尿通便之功效。

竹叶青茶产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地和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既是茶品种,又是其商标和公司名称,归属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茶行业率先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

千百年来,峨眉山茶叶一直以其清醇淡雅的不凡意趣受到名人雅士的喜爱。

1964年4月20日,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来到峨眉山考察,在万年寺与老僧人品茗对弈时对所品之茶赞不绝口,问道:“这是何茶?”老僧人答道:“此茶乃峨眉山,尚无名称”,并请陈毅元帅赐名。陈毅元帅仔细审视杯中茶叶,只见汤清叶绿,一片生机,便由衷地说道:“这多像嫩竹叶啊,就叫竹叶青吧。”从此,竹叶青声名不胫而走,茶业界更因此增添了一段传奇佳话。

竹叶青茶是采自峨眉山的明前茶,其外形润且紧细均整,扁平光滑,呈竹叶型,一旗一枪,煞是精致,茶汤黄绿明亮,带栗香,滋味鲜醇高爽,经久耐泡。

竹叶青是峨眉山生产的一种很知名的绿茶。竹叶青分为品味和静心两个等级,静心级的茶叶要比品味级的茶叶选料要更好一些。还有就是论道,论道已经独立注册为一个品牌了。品味级的茶叶一般在560--934元一斤不等;静心级的茶叶一般在980--1200元一斤不等的。论道是五千以上不等的价格。

二. 浙江省 衢州 龙游 食用小竹

产品名称:食用小竹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简介: 龙游县詹家镇浦山村位于龙游县西郊,距城仅2公里,320国道(衢龙公路)、浙赣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村民兰成宜从99年开始种植了8亩食用小竹笋——细叶雷竹。经精心管理,现已有大量的竹笋——乌头雷笋上市。乌头雷笋具有上市早,比目前市场上其它品种早15-20天左右;笋壳薄,1斤笋去壳后可有0.8斤笋肉;味美,入口后略带甜味三大优点。自上市以来,就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一直走俏市场。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从江县 从江小香鸡

据《贵州省畜禽品种志》载:小香鸡主产于贵州的从江等县。属小型肉用型鸡种。体型矮小,结构匀称,羽毛紧密。头较小,平头单冠,虹彩橘红色,耳垂红色,皮肤白色,喙黑褐色,胫、爪灰色或青黑色。母鸡全身羽毛多为黄麻色,兼有花色、黑色、白色、全身皮肤乌黑色。公鸡全身羽毛赤红,冠高、髯达,尾羽发达,呈墨绿色。成年体重:公1400克,母1300克。散放饲养,管理粗放,肉质香嫩味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价格高,市场稳定。

从江小香鸡以小、香、乌为主要特征。一种乌皮、乌骨、乌肉;一种乌皮、乌肉、白骨;还有一种乌皮、白肉、白骨。香鸡肉质细嫩,肉味特别鲜美,鸡肉富含蛋白质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正被人们所接受。1996年贵州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普查时,将其命名为从江小香鸡。

从江小香鸡是妇女产后和久病体虚滋补的最好食品,用以与补药文火同煨,吃上三五只,身体便很快能恢复。

四. 重庆市 云阳 云阳小茴

云阳小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云阳小茴

云阳县堰坪乡农业服务中心

10992985

医用茴香

五. 陕西省 西安 莲湖区 钟楼小奶糕

钟楼小奶糕是西安当地非常老牌的一种雪糕,多年前最初由钟楼食品店推出,并在钟楼地段销售,因此昵称“钟楼小奶糕”,物美价廉,经久不衰,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冷饮。口味众多,有可可、红豆、花生、猕猴桃、草莓等,但是最经典的口味还是奶油的,奶味儿很浓。品牌有“钟楼”、“衮雪球”、“钟鼓楼”,都不错,不过最正宗的当属钟楼食品店推出的“钟鼓楼”牌。

六.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陕西青茶

陕西绿茶统称"陕青",栽培历史悠久。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紫阳、安康、岚皋、平利、西乡的十多个县区,这里是全国的主要茶叶产区之一。陕青是将刚摘下来的鲜嫩茶叶,经过刹青、揉捻、焙制分筛等工序精制而成。因此,茶叶柔嫩,含芳香油多,具有条索匀整,色泽绿润,水色清澈,饮入口中鲜爽香醇,回味甘纯。以紫阳宦姑毛尖、白家河园炒青、平利三里亚炒青、岗皋龙安寨烘青和西乡子午仙毫,因采制精细,风味特异而富有名气,尤其是紫阳的富硒茶因具有多种医药功效而称为名优佳品。

七.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开远小卷粉

开远小卷粉,是开远市应市独有的小吃。开远地处滇南,过去是滇越铁路的枢纽,历史上不少越南人为谋生计,沿着铁路北上来到中国,把越南一些点心小吃的制作方法也传到滇南一带。开远小卷粉就是越南小吃的基础上,经过开远历代饮食经营者的改革创新,逐步定型为今日这样的。

开远小卷粉是用大米浆现蒸成米粉,包以馅心,再经炸制而现做现吃的风味佳点。食客围坐摊旁,耳闻目睹观厨操作,蘸吃椒盐,鲜香滋嫩,其乐融融。

原料:上等白米200克,猪五花肉磨100克,暴腌菜50克,鸡蛋2个,湿淀粉150克,精盐5克,花椒面2克,味精3克,花生油1千克(耗150克)。

(l)将米捡去沙粒,洗净,用清水泡30分种,磨成浆。腌菜切细。鸡蛋、淀粉、盐混合调成稀糊。

(2)锅上火,下肉末煽出油,下腌菜、盐2克、味精拌匀入味,熟时人碗成馅心。花椒面、盐3克混炒成椒盐。

(3)用一只两头无底的圆桶,一头用细箩筛扣紧,靠边留一指粗的气孔;另一头置于开水锅内,舀一勺米浆放在筛上刮平,上盖,半分种蒸熟,取出放在抹上熟油的盘内,放上肉馅,卷成筒,一切两段。

(4)锅上中火,注入油,至五成油温,将卷粉挂上蛋糊,入油锅炸成微黄色,装盘,配椒盐上桌,蘸吃。( 红河)

八. 湖北省 荆州 公安县 公安小龙虾

公安小龙虾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公安小龙虾以其味美、价廉、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出口量连年增加,消费量不断增大。

近些年来,公安县立足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调整种养模式,着力发展小龙虾养殖,取得了一定实效。目前,该县已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20万亩,其中:虾稻连作18.2万亩,池塘套养1.8万亩。小龙虾产量达1.5万吨,产值达2.4亿元,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12.2%,带动全县农民人平增收200元以上。同时,公安县通过与长江大学、荆州市水科所等水产科研院所合作,对小龙虾的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与试生产,已获得成功,生产出小龙虾苗种20多万尾。在此基础上,该县已先后建立了麻豪口镇月湖村、黄山头镇栗树村、闸口镇榨岭村等6大小龙虾种源基地,年生产虾苗6000多万尾,培育种虾600万公斤。2013年,该县虾稻连作的效益普遍上升,平均亩产稻谷1200斤左右、小龙虾200斤以上,综合效益超过3000元。麻豪口镇黄岭村农民段道坤发展虾稻连作27亩,产小龙虾8500斤、稻谷4.3万斤,创总产值15.6万元,其中小龙虾10.2万元,稻谷5.4万元,亩平纯收入4617万元。

小龙虾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和主导产业。

九.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小石螺

小石螺,又名山坑螺、穿笃(新兴土语,意为底部、尾部)螺。这种螺生命力极强,而且都没有尾部。据《卢溪通志》载:“小石螺,生于国恩寺后溪涧中,去壳用酒浸食,味甘,利小暑及热病。他产或有相似的,味之始知其别异。”

今天,以小石螺为原料做成的“白饭仔老鸡煲山坑螺”、“黄儿菜老姜煲穿笃螺”、“生炒穿笃螺”等美食,已成为新兴农家菜的上选菜式。食客们除了享受它的鲜美,更看重它祛黄湿、疏肝、消食的食疗功能。

相传,这种体态特异的小石螺,还与六祖惠能有一段渊源。相传六祖惠能年少时在龙山后山打柴,碰到一位少女在小溪旁敲打小石螺的螺笃,于是上前问道:“姑娘为何要敲打这些小石螺呢?”少女回答:“敲穿了螺笃,加姜、葱、油、盐、紫苏等炒熟了,吮吸一下,肉就全出来了,味道可鲜美啦。” 六祖惠能听后劝道:“万物皆有灵性。你忍一下口,全部放生吧,或许它们能生还呢!”少女听了顿生恻隐之心,于是把小石螺全部倒入溪中。说也奇怪,这些被敲掉了尾部的石螺竟然存活下来,繁育的后代也都没有了尾部,于是便有了今天这道人们饭桌上的佳肴——山坑螺。

十.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特色小南瓜

特色小南瓜

年种植面积0.35亩,总产525万公斤。主要品种有“神龙花脸”、“东升”南瓜。上市时间:上半年3—5月,下半年10—11月。品质特点:个扁圆适中,皮黑绿色,肉黄色,香味浓,肉质粉,耐贮运,优质无公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