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楚雄的农村有什么特产吃的吗 楚雄市特产有哪些好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楚雄的农村有什么特产吃的吗 楚雄市特产有哪些好带的更新时间:2023-01-24 20:13:37

一. 云南省 楚雄 姚安县 姚安乳鸽

姚安坝区土地肥沃,耕地集中,气候温和,盛产稻、麦、豆类。农民喜饲养鸽子,一来鸽群觅食容易,二来繁殖迅速,民间有“四十天两见面”说法,即一对成鸽,40天可繁殖2-3对乳鸽。姚安养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坝区农民几乎户户养鸽。栋川镇街头还专辟鸽市进行交易,省内外购者络绎不绝。年均可有20一30万只乳鸽上市。

初孵化出来的小鸽,在毛长全离窝之前称为乳鸽。乳鸽肉嫩骨酥,不肥不腻,既是席上珍看,又可入药,若用白附片与之炖成“鸽附汤”,有热血滋补之奇效,俗称“肉中人参”,对治疗体虚、神经衰弱,疗效甚佳。

二. 云南省 楚雄 牟定县 清雅淡驴肉

在锅内加适量的水,不放任何佐料,将驴肉直接煮熟后捞出沥干,吃时另备一碗佐料汤,将肉切片,蘸佐料汤食用。特点是保持驴肉的原有清香,口味别具一格。

三.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四.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 滇撒猪

滇撒猪是云南省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形成历史悠久,品种特征突出,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率高、肉质好等特点,被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是楚雄州及周边五个州(市)生猪生产杂交改良的当家母本。

滇撒猪配套系适应于海拔800米—2700米范围,目前已推广到楚雄州10个县市及周边9个州市。

五.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六. 云南省 楚雄 永仁县 苴却石砚

苴却石砚

苴却县现为云南省永仁县,砚石的产地归攀枝花市管辖。此砚始产于清代同治年间,以石眼多为主要特征。石色青如碧玉,红似金瞳,白如月牙。石眼彩晕重重,有鸲鹆眼、龙眼、猫眼、丹凤眼等十余种。或孤标双映,或三五横斜,似浩瀚银河,群星璀璨。苴却石有隔热绝缘的特点,而且有呵气研墨,坚而不顽,宿墨不腐,贮墨不涸之功。由于苴却砚的石质和花纹与端石相近,所以也有将其冒充为端砚的。

七. 云南省 楚雄 双柏县 猪肺汤

猪肺汤

猪肺,性味甘,平,能治肺虚咳嗽,咯血,有补肺的功用。做法:把一只猪肺反复冲水洗净。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手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再选15到20克南杏(注意要选用南杏,不能用北杏),一起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煮,调味即可。功用:可用于一般人因秋冬气候干燥引起的燥热咳嗽。秋冬时节,肺气不开,干咳无痰,大便燥结,喉咙干燥等等都有一定功效。

八.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南华块菌

南华块菌是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的。块菌是世界四大名菌之一,又名松露,被称为“国际第一名菌”,外观上分为黑块菌、夏块菌和白块菌三种。南华县有着"中国野生菌之乡"的声誉。

块菌是世界四大名菌之一,又名松露,南华块菌产于野生菌之乡南华县,被称为“国际第一名菌”,外观上分为黑块菌、夏块菌和白块菌三种。

块菌,也称松露,具有独特的香味、口感和营养价值,人类食用块菌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块菌号称"黑色金刚石",是野生菌的极品,它与鱼子酱、鹅肝酱同被称为三大珍品。块菌有多种疗效,富含17种氨基酸、8种维生素、适量的蛋白质、以及雄性酮、甾醇、鞘脂、脂肪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50余种生理活性成分。并且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锌、锰、铁、钙、磷、硒等必需营养素,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益胃、清神、止血、疗痔等药用价值,具有抗癌活性,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激发脑细胞活力。目前,南华境内已知野生菌种类200多种,资源年蕴藏储量1万多吨,其中,黑块菌年产量在20吨至50吨之间,市场交易量每年50-100吨,不论从州内或县内的资源上看,开发块菌保健酒系列产品,有着充足的原料来源。南华的块菌主要是作为山珍名菜食用、泡酒作为保健药酒食用和出口3个渠道。用块菌泡制的保健酒香味独特、口感好,绿色保健和药理作用明显,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客户的亲睐。

九.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 大姚花椒

大姚花椒是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的。铁锁乡素有“花椒之乡”的美誉,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所生产的青花椒具有颗粒青绿、辛香鲜麻、口味纯正等优点。

大姚县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全县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宜花椒生长,海拔1500米-2750的地区均有花椒种植,特别是渔泡江、金沙江河谷地带的铁锁乡、三岔河乡广大群众在多年的花椒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和开拓了较好的花椒营销市场。

2010年底,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产量1046.73吨,产值达3664万元,主要分别在三岔河、铁锁、三台、湾碧、桂花、昙花等乡镇。

十. 云南省 楚雄 禄丰 禄丰剪刀

禄丰剪刀是云南省地方著名日用五金产品,出产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已有上百年历史。

禄丰剪刀相传是由四川省工匠传入技艺后生产的。多年来,当地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独到的精良工艺,从而使禄丰剪刀品质日臻完美,誉满全省。由于选料严格,制作认真,禄丰剪刀具有钢质坚好、刃口锋利,造型美观、规格多样,操作灵巧、经久耐用的特点,行销省内外,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解放后,禄丰县建立了专厂生产这一传统产品。近几年来,禄丰剪刀又有新的发展。

清末民初,禄丰剪刀作为地方工业产品,在云南名噪一时。其创始人,便是著名铁匠胡有。

清光绪九年(1883),四川会理炉丁街人史炯清来到云南,在禄丰腰站打制黑砂剪刀,又名"素把剪"(取铁的本色之意),手艺不错,效益颇好,胡有慕名前来拜师,尽得史炯清真传,他决心把师艺发扬光大。1913年,胡有与史炯清的另外几个徒弟陈华斋、李子仙继承师业,撑起"素把剪"的门户。不久,他们改进工艺,把素把剪改为锉光剪,使产品质量大为提高,用户逐渐扩大到滇中地区的很多乡镇。"禄丰剪刀"开始有所传闻。

后来,胡有在禄丰县城开设"胡记"剪刀铺,不断进行新的试验,几经研制,使工艺更进一层,精选材料,始刨花把剪。花把剪系用易门出产的花批铁,经锻打抽条成材,再选用英国进口钢材加于刃口,使刀锋刚而不脆,利而不卷。胡有所制剪刀上面均凿有"云南"、"胡记"字样,并刻有凤凰、青龙等花纹,所以用户美其名曰"凤凰剪"、"双凤朝阳"、"二龙抢宝"等。在当时的云南剪刀业中,胡记剪刀独树一帜,既美观大方,又锋利耐用,花色品种齐全,有素把剪、花把剪,又分裁剪、灯花剪、马鬃剪、理发剪等种类。素把剪有腮,剪框形如葫芦,放在桌上犹如一只青蛙;花把剪的剪把夹圆珠,加工精致,剪东西时有铿锵之声。在经营信誉上,胡记剪刀因其包调包换,童叟无欺而风行于市。滇西地区,不断有马帮来成批购买,使其市场不断扩大。

民国12年(1923),云南督军唐继尧在昆明举办云南物产赛宝会,"胡记"剪刀名列第一,获得奖状、奖章。从此,禄丰剪刀享誉云南全境,胡有被公认为剪刀名匠,他所创立的花把剪,后有邬庆和兄弟仿造传开,并获益非浅,故有"胡家的样,邬家的匠"之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