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汝南县有什么特产吗 汝南有什么适合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汝南县有什么特产吗 汝南有什么适合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1-27 04:16:46

一.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平南余甘果

余甘果是贵港市平南县重要的地方,表皮光滑、果肉半透明,果肉呈淡黄色或赤黄色,味甘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E、B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余甘果的根、茎、叶均可入药。种植环境适合年平均气温21.5℃,降雨量1630毫米,日照1712小时,无霜期约340天,平南县为其余甘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环境。

2016年,平南余甘果种植面积已超1.8万亩,产量达4.5万吨,产值约为1.6亿元。政府对其种植、加工年均扶持资金约80万元。广西平南县大玉余甘果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余甘果产品10多项,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其产品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纯天然食品金奖”,2002年广州首届全国粮油副食品博览会“天然保健食品金奖”,获国家总理-亲笔题词“为农业和农民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牌匾。

二.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岭南牛

岭南牛

黄牛的渊源历史已数千年之久。而岭南牛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畜牧科技人员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科学实验中,由黄牛群中选育而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因此牛产于秦岭山系的鹘岭以南地区,故有“岭南牛”之称。

岭南牛适宜山地耕作,具有体健力大,旱地、水田兼用,役用性能良好的特点,加之性情温顺,行动灵敏,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有“山区拖拉机”之美称。

岭南牛又因其膘肥肉满,出肉率高,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驰名。用其卤的五香牛肉和炒牛肉以及五香牛肉干,都独具陕南风味;尤其用盐淹过盛在陶瓷罐里,倒些清油封盖保管,颜色鲜细,吃时用温水泡洗加以佐料煮食炒餐,鲜嫩不减,营养不变,属岭南一大名产。不仅如此,而且他的板皮厚、坚韧,为制革工业的最佳原料。

三.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龙凤花烛

龙凤花烛

思南龙凤花烛历史悠久。传统的龙凤花烛,工艺较为复杂。先以竹、木做成烛芯,将烛芯缠上一层灯草,然后用野生乌桕油加上菜油,制模浇铸,制成烛坯。在此基础上,加工造型,染上彩色。

龙凤花烛成双成对,一支为龙,一支为凤,寓龙凤呈祥之意。龙烛雕饰传统的龙头龙身,周围缠绕云彩和火焰;凤烛雕饰凤凰造型,穿行在朵朵牡丹花中。思南龙凤花烛工艺造型优美,融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专用于土家、苗族等民间婚姻庆典。远销黔、渝、湘、鄂四省边区。目前,思南龙凤花烛艺人以乌江边刘贵贤为代表,工艺世代相传,系第三代传人。

四.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砖埠草莓

砖埠草莓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砖埠草莓”主产地砖埠镇,地处沂河、汶河、蒙河三河交汇处,是三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的pH值在6.5—7.1之间,呈微酸性,具有发展草莓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壤养分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达到1.6%—3%。水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县农业重点开发区,现有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0000余亩。

砖埠草莓外在果实色泽均匀,形状大小均匀一致,平均单果重31.5克,最大单果重50克,圆锥形,美观艳丽。种子稍凹于果面,果肉橙红,具有浓郁的黄桃香味。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新鲜浆果中含总酸≤0.8%,可溶性固形物≥7.8%,锌含量每公斤≥0.7mg,钙含量≥71.5 mg ,铁含量≥4.3mg,是一种理想的健康绿色食品。

砖埠草莓生产于山东省沂南县境内的砖埠镇、张庄镇、-镇、依汶镇和界湖街道等5个乡镇、街道,总面积383.27平方公里。砖埠草莓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沂南县境内,东至-镇,西至张庄镇,南至砖埠镇,北至依汶镇,辖5个乡、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9′-118°33′,北纬35°19′-35°35′。

五.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徐公砚

徐公砚

徐公砚石产于青驼镇南10公里处徐公店附近的砚石沟。多为不规则扁平状,形态各异,边生细碎石乳状的石纹,软硬适度,石色沉静,有青、黄、绿、茶、桔红等多种颜色。制成砚后自然古朴,清新淡雅,质嫩理细,扣之如磬,扪之如玉,下墨如挫,发墨如油,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此石还可刻制成镇纸、朗石、笔筒等艺术品,雕技与天然形态相得益彰,妙趣横生。

徐公石早在唐宋时就享有盛名。据传唐代徐晦赴京赶考,途经此地,偶然拾得形色可爱的石片,试磨成砚。在京会考时适逢天寒,砚墨结冰,考生均受影响,惟有徐晦砚墨如油,书写流利,一举考中进士,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休官后缅怀奇砚,定居于此地,被誉为徐公,村名遂改为徐公店,砚石名为徐公石。后因产地偏僻,年久无闻。建国后,经过有关雕刻技师的发掘试制,终于使徐公砚重放异彩。

1978年以来,徐公砚多次进京参展,赴香港、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展出,倍受青睐。1987年10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徐公砚研讨会”上,深受与会者的好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亲笔题字“徐公砚”,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著名书法家舒同挥毫题字“美哉徐公”。九十年代以来,八次进京参加名砚大展,多次夺魁获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称赞徐公砚是“中华瑰宝”。王光英、雷洁琼等国家领导人也都题词褒扬。中组部副部长、全国老龄委主任王照华访问日本时,将徐公砚以国礼赠送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1993年-主席访日,曾以徐公砚作为国礼赠送日本天皇,从而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和往来!

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早在唐宋时期即负盛名。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米芾等名人,在其有关著述中都曾作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 徐公砚之石产于沂南县青骆镇徐公店村,是该镇独有的矿产资源,属玄武层,储量丰富。其石质坚硬,密度极高。叩之清脆,其声如磬,下墨如挫,发墨如油,色泽鲜润,且不损毫,堪称砚石材中之上品。

六.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龙南板栗

龙南板栗的特点是:个大,饱满,肉脆嫩,味香甜,营养价值高。据化验,每百克栗肉含淀粉60~70克,蛋白质5.7~10.7克,脂肪2~7.4克,并含有钙、磷、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C。是生熟食和烹调之上品,加碱粉可制作各种美味可口的糕点。具有补肝益脾、健胃生津的功能。栗花可治腹泻,根皮能治痔疮。树材质地坚实,纹理清晰,耐湿抗腐,是优良的建筑、家具用材。

价格:市场零售价80元/箱。在龙南县城各大超市及土商店均可买到。

七.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商洛核桃

商洛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洛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全区共有核桃2000多万株,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倍。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是我国产核桃最多的地方,品种也最多,素为久负盛名的“核桃之乡”。常年核桃收入约1000多万元,占全地区林产品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多种经营收入第二位。核桃出口值占全区外贸总值的65%以上,肩负全省60%以上的核桃仁出口重任,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20%左右。它是商洛山区人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桃却因祸得福,寻到了安家落户、发家兴族的宝地,从而繁衍成为一个旺族。其分布之广,株数之多,产量之巨,品质之优,品种、品系之丰富,甲于全省,冠于全国。

商洛核桃树冠高大,高约30米,树皮灰色,小枝光滑,有片状髓。寿命长,始果期晚。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片,有时为13片,对生,先端尖,全缘。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下垂,雌花序簇状顶生,直立,风媒传粉。5月中旬果实开始迅速生长,8~9月果熟。核果近球形,外果皮肉质,表面灰绿色,光滑;内果皮骨质坚硬,呈棕褐色,表面布满凹凸不平的皱褶,有两条纵棱。内有核仁,是可食部分。核仁被一木质隔层分为两瓣。林谚说:“百株核桃十五年,赛过百亩好良田”。核桃一般栽后6~10年开始结果,20~30年为盛果期。经济树龄可达80~120年,也有200~300年生大树,仍然生长旺盛,硕果累累。盛果期株产为50公斤左右,多的可达100~150公斤。个别丰产单株可达200公斤以上。可见,“核桃树是摇钱树,谁种谁致富”。种植核桃经济价值大。

八.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柳编

山东省是中国柳编工艺品出口大省,其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莒南县又占全省柳编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有“全国柳编在山东,山东柳编在莒南”之称。1998年,这个县共种柳条2万亩,产柳条1200万公斤,柳编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超过1亿元,堪称山东柳编第一县。

柳条,学名白杞柳,当地俗名簸箕柳、南柳。把柳条剥去皮,通体呈白色,就叫白柳条。莒南县西部乡镇的农民擅于把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种筐、篮等制品。

莒南县的柳编师出有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系今莒南县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破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摆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结果连盘子也一起拿起来了。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

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

走进柳编之乡,看到的是一方方、一片片嫩绿的柳条。微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 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莒南柳条种植和柳编虽有着悠久的历史,出口却是近几十年的事。说起出口,就不能不说莒南柳编出口第一村:板泉镇的殷庄村。

在那个“以粮为纲”、毁林种粮的六十年代,殷庄的乡亲们悄悄地在老林盘的涝洼地里种上了河畔野生的柳条。殷庄的乡亲们有自己的打算:柳条喜湿又丰产,用它编织出的制品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许是栽植面积小,不大引人注意,老林盘那片涝洼地里的柳条儿竟在夹缝中茁壮成长。人们编织了簸箕、条筐、菜篮,销售之后换回油盐酱醋。到了七十年代初期殷庄的柳编业迎来了一个大的历史转折。刚从县供销社分离出来的对外贸易组,要组织柳编制品出口。试点工作首先在殷庄村展开。县里派来了老职工王伟和驻进村里,搞样品编织试验。乡亲们的传统手艺极大地派上了用场。从此他们的产品漂洋过海远嫁异国他乡。一件件小巧玲珑的柳编产品给殷庄人也给全县人民争来了荣誉,也换回了大量外汇。1983年县外贸局在板泉镇组织了编织技术现场比赛。全镇参加比赛的有20多个村庄,达60多人。殷庄派出了8人参加。比赛结果令乡亲们自豪:5人拿到了一等奖;3人拿到了二等奖。很快,外村外地都来争抢这批活财神。殷庄的姑娘小伙也不负众望,把柳编技艺连同殷庄人那一颗颗热诚的心一起交给了兄弟村庄的父老们……

九.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驴肉

世人向往的美味,素有“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之说。

莒南毛驴纯饲青草等无公害绿色植物,饮天湖、石泉湖天然矿泉水,其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闻名全国的“莒南老地方驴肉店”,在驴肉的烹制上有独到的功夫,制作的熟驴肉奇香,肉汤奇鲜,深受食客称赞。配以色泽澄黄汁汤,辅之浓香咸辣的佐料,色、香、味、形俱佳,是大补佳品,令人百吃不厌。与临沂八宝豆豉,蒙阴光棍鸡并列为沂蒙三大名吃。

制法:剥皮整驴一头,带骨分割成块,放入清水中浸出血污,锅加大葱、大姜(拍碎)、佐料包、料酒、肉块、下货,加入水浸没原料,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小火烧至肉块熟而不糜,停火起锅,取肉块切片沾煳盐食用。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汝南 鸡肉丸

材料:冷冻芋头200克、鸡肉丸子200克、扁豆50克、上汤一杯半、柚子少许。

调料汁:砂糖3汤匙、酒2汤匙、料酒1汤匙、酱油3汤匙。

制法:

1.先将上汤和调料汁煮开,再把冻丸子放进去。待再次煮开以后,将芋头加进去,煮至变软。最后把摘掉筋的扁豆放进去一起煮。

2.如果采用生芋头,应先去皮,用盐水揉去表面粘液,然后水洗,再用冷水煮,煮开之后即可使用。削皮时先切掉两头,再从大头向细小的方向削,要纵向用刀,削好的芋头的侧面呈六面形,这样味道易于渗入,也能防止煮破。

提醒:

1.冻的蔬菜与新鲜的相比,味道多少欠缺一些,可以在调味时偏重一点,或添加一些诸如柚子的香味料。

2.将鸡肉丸放进汤里,待煮开后,再放入冻芋头。

3.用竹签扎芋头,在很容易穿透的柔软程度时,放入扁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