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澄江特产鱼青鱼 澄江特产鳝鱼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澄江特产鱼青鱼 澄江特产鳝鱼价格更新时间:2023-01-31 06:04:58

一.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铜锅饭

铜锅饭也叫洋芋饭。洋芋饭是云南很多地方的主食之一,后来被游客发现,得以推广。洋芋饭醇香可口,来盘云南的腌菜或野菜更是开胃,不用其它食物即为一顿丰盛的“大餐”。在云南抚仙湖边坐在湖边,一锅用干柴煮的青鱼+洋芋饭,让你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二.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茶油青鱼干

绍兴青鱼

水乡绍兴池塘密布,水域辽阔,江宽湖深,底栖生物多,饵料丰富。养殖出产青鱼历史悠久,并素有制作茶油青鱼干的习惯。历史上,青鱼干作为绍兴名曾一度远销南洋地区。解放初期,青鱼年产量400吨左右,占淡水鱼总产量的10%。6D年代开始青鱼产量逐年下降,年产量维持在100吨左右。1987年青鱼捕获量较多,总产量为215吨。

----青鱼,又称“螺蛳青”。体型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乳白色,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

----青鱼多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不喜欢到水面活动。雌鱼长到4~5龄,体长0.9米、重10公斤左右,达到性成熟。产卵期在5~7月间,卵呈浅灰色,沉性,受精吸水膨胀,上浮随水漂流。青鱼苗期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螺蛳、黄蚬等贝壳类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青鱼具有生长快(3龄鱼可长到3.5~4.0公斤)、个体大(大的可达50公斤以上)、肉厚刺少、富脂肪、味鲜美等特点。

----青鱼除鲜食外,尤适宜制作鱼干。绍兴的菜油青鱼干素负盛名。其制作方法是:选二三十斤重的青鱼,剖背、去脏、晾干后,用芒硝和食盐擦鱼身,盛于腌鱼大缸中,压以大石。5天后翻面,仍加压石,10天左右起缸,或晒或烘。微干时涂上茶油,晾于通风处,待其“风干”。风干后的鱼干,色泽红润,状如火腿肉,耐贮藏,久藏不坏。食用时软成块,喷上白酒,放在锅里蒸熟,肉味松软具有茶油清香。现在,绍兴城乡,零星制作青鱼干仍较普遍。城内兰香馆、同心楼、荣禄春、沈永和等酒家均有加工出售。茶油青鱼干已成为绍兴人民馈赠亲友的高档礼品。

三. 江西省 新余 渝水区 仙女湖特色青鱼

特点

酸甜可口、形似鲜花。

原料

仙女湖草鱼

制作方法

1、将鱼宰杀去鳞,刮开去内脏,再刮成两片,将鱼肉内切十字花刀后,用葱姜盐腌制片刻,再摆回鱼型,下锅炸,第二次油温七成时再炸,起锅兑汁,浇在鱼身上即可。

文化背景

相传七仙女被玉帝派出的天兵天将捉拿回天庭的时候,七仙女对董郎难分难舍,在升空之际,将身上穿的羽衣扯下一片往空中一撒,后来这一大片羽毛幻化为仙女湖的99座岛屿,董郎思念爱妻甚深,用萝卜雕刻出一个七仙女的形象,每次吃饭时都放在饭桌旁陪伴着他,好像七仙女还没有离开他一样。

四. 广西 贵港 港北区 浔江鱼

浔江水产资源丰富。浔江鱼与合浦珍珠、容县沙田柚齐名,并称为“广西三宝”。

鲥鱼是浔江鱼中最负盛名的。在浔江沿岸一带,人们多称之为“三来鱼”,取其每年农历三月必来之意。鱼肉中多细刺,但厨师切割得法,能烹调出独具特色的美妙佳肴。

银鱼,是浔江鱼中的佼佼者。又称“面条鱼”。银鱼长约二寸,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二然二寸鱼”的佳句,银鱼可煎可炒,可作汤,味道鲜美。

鱼感鱼,是浔江水族一霸。古书上说:“池中有此,不能畜鱼。”鱼肉鲜美嫩滑。

五.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澂江藕粉

澄江藕粉产于玉溪澄江县坝区。它杂质少,色纯白,含水低,含有较高的成丙种维生素和磷质糖分子。澄江藕粉之所以有名,主要是这里的莲藕大部分的顶端不结莲米。所以藕节粗壮肥大,汁多肉嫩,淀粉含量高,它的营养成分都集中到了淀粉里,所以淀粉的质量较高。澄江藕粉性平和,对肠胃病还有通气解热的作用,即是保健营养品,又可作辅助药物,馈赠病人最佳。

澄江藕粉

澄江气候温和,水域丰富,种藕历史悠久。据《澄江府志》记载:“澄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产稻藕。”有诗赞城南荷花十里云:“禄谷平铺十里长,红孽袅袅映湖光。风吹菡萏香生韵,雨浮琅玕影信凉。”

澄江荷藕以其肥壮、粉多、味浓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以鲜藕为原料加工的澄江藕粉,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特食品。它以质地纯净,冲调后透明如晶,食之醇甜清香,细腻润滑,余味无穷,使人感到舒畅,故而誉满全省。

澄江藕粉建国前均由个体户和农户加工。20世纪30年代,赵茂堂进行专业生产创设“永茂祥藕粉精制造厂”,产品称为“永茂祥藕粉精”。因选料认真,加工精细,质量较好,又在昆明市“大娱乐”电影院制成幻灯片进行宣传,加之抗日时期迁到澄江的中山大学师生购买馈赠亲友,使得名声大振。那时年产藕粉二万余斤,大部产品通过赵家的亲戚及民国时期“云南省食品协会”主席黄佩然介绍销往省外,远至香港。县内大仁庄宋浩然随后进行了专业生产,号称“藕粉大王”。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仍以加工藕粉作为副业生产。合作化后由集体组织加工,产品由供销社收购,最高年产达到五万多公斤。

为了确保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和发扬光大先人所创的名特食品,增加产量满足需要,自1986年开始,由供销社系统自行加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生产流程,改变了过去湿粉用日光照晒,受大气尘埃污染杂质多和阴雨天气需多日凉干质量差的问题。仙湖食品厂于1989年推出了“仙湖牌旅游藕粉”新品种,精纯度大为提高,食用更加方便。凤麓供销社“明珠食品厂”继承传统加工工艺生产,十分注重质量,改革沉淀工艺,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仙湖牌”藕粉,经云南省产品质量检验所检测,冲烫后具有藕粉的特有清香,无异味,无杂质,无铅、砷有害物,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先后获玉溪地区“优质食品”,全省供销社系统“优质产品”金钟奖,“中国妇女儿童食品四十年博览会”铜奖,并参加第十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又获“中国旅游购物节旅游产品天马银奖”。

藕粉是淀粉类之精品,传统食用方法是:取少量凉开水溶化干粉,调成糊状,用沸开水冲烫即成透明如晶的熟食品,加入适量食糖即可食用。“仙湖牌”和“明珠牌”藕粉,勿需先调成糊状和放糖,取干粉直接用沸开水冲烫即可,食用更为方便。

地域范围

澂江藕产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境内,产地区域范围涉及澂江县的凤麓街道办事处、龙街街道办事处、右所镇、海口镇四个街道办(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7′—103°04′,北纬24°29′—24°47′,南北长39.6km,东西宽26km,种植总面积36730公顷,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澂江藕植株高160—190cm,叶为圆形、绿色,叶茎65—80cm,藕花初开时为红色,开放为粉红色,落花时为白色,落花无莲子。主藕4—6节,长100—120cm,茎粗5—6cm,横断面呈椭圆形,洗干净表皮白色,单支重3—5kg,入泥深30—50cm,带泥卖藕。澂江藕较其它荷藕多生了一个孔,人称“七孔八眼”。 (2)内在品质指标:澂江藕炖肉易熟,汤为白色、味鲜,鲜藕炒食脆而香并带甜味。具有开胃消热、营养丰富、益血生肌,其中,总淀粉≥11.5%,支链淀粉≥7.5%,直链淀粉≥3.9%,蛋白质含量≥2.8%。 (3)质量安全要求:澂江藕产地环境按照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达到NY5331—2006《无公害水生蔬菜》质量标准。

六.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糟青鱼干

绍兴习俗,每年冬季,喜购鱼购制晒干,制成鱼干,可馈赠亲友作礼品,或自己享用,历史上曾被列为贡品。

“糟青鱼干”选用绍兴泱茶湖所产的青鱼,腌制晒

干,利用酒糟糟制,使酒香融入鱼干,既耐久、不宜变味,又溢满奇香,其特点是肉色红润,酒香扑鼻,松嫩鲜美,油润适口,为冷菜中上品。

原料:

青鱼一条、酒酿800克、火硝3.5克、白糖2250克、精盐750克、绍兴糟烧酒1500毫升、绍酒5000毫升

制法:

1、将青鱼放在案板上,不去鱼鳞,用刀从尾部沿着背脊剖至头部,劈开头颅,剖成鱼腹相联的两片,挖出内脏和腮,斩掉牙齿,刮尽腹内黑膜,用干净的布揩尽腹腔。

2、将精盐和火硝拌匀,擦遍鱼的全身,背脊骨处要多擦两遍,在背部厚肉处用竹签扎几个孔,以便将盐硝塞入,防止霉变。再放入大缸(鱼鳞朝下)上面用大石块压住,过7天后取出,用清水洗尽,在日光下晒10天左右。

3、将鱼干切成10厘米长,3.5厘米宽的小块,装入小瓦坛。将酒酿、白糖、绍酒、糟烧酒调制成汁,倒入瓦坛浸没鱼块,用两片毛竹交叉叉入鱼干,然后用粘土密封坛口,放入阴凉处腌糟四个月。

4、食前将鱼干放入品锅,加原卤汁、白糖、绍酒至浸没鱼肉,加盖,上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至鱼肉成鲜红色时即可。

5、食用改刀装盘,浇以蒸制的原汁即可。

糟鱼的老卤汁滤去杂质,高温消毒后,放在干净的罐内,并用粘土密封,留待次年再用,质量更好。

特点:

青鱼肉质肥美,富含蛋白质,经过冬天腌,初春糟,夏天供应,肉色白里透红,糟香扑鼻,味鲜甜,贮存方便,是佐酒佳肴。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七. 浙江省 湖州 吴兴区 菱湖青鱼干

青鱼干是湖州菱湖一带的,一般在苕溪水里生活,其肉质细嫩、鱼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比较高,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容易消化吸收等特点。在湖州一带,不少渔民会在自家院子里晒青鱼干,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鲜活的青鱼晒干储存起来。如今,新鲜的青鱼通过现代工艺进行加工,被精心腌制烘干,且被包装成精美的礼盒装。

“由于青鱼为食肉性鱼类,腌制加工后的鱼干别有风味,鲜香可口。”陈先生说,现在湖州的青鱼干已从渔民们自己腌制晒干,变成了规模化加工。工厂的收鱼工会定期从渔民那里收购新鲜青鱼进行深加工,经真空包装后推向市场。

八.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芝麻片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迎光透明、片薄均匀、酥脆爽口等特点。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青鱼下巴甩水

配料:

青鱼下巴——200克,青蒜丝——0.5克,青鱼甩水——100克,麻油——5克,味精——1.5克,绍酒——15克,葱段——1克,笋片——25克,酱油——30克,姜末——1克,白糖——15克,肉清汤——200克,湿淀粉——10克,熟猪油——50克。

制作方法:

1.将青鱼甩水放在盘子的中间,两边各放一块鱼下巴,再把笋片放在上面。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再下熟猪油25克,放入葱段爆出香味,随将青鱼尾、下巴、笋片按原样倒入锅里,边煎边晃动炒锅四五秒钟,即烹入料酒,加盖焖下,再放入姜末、酱油、白糖、肉清汤,烧开后,加盖改用小火烧6分钟左右。待鱼下巴呈现青灰色。、鱼眼珠发白凸出时,将炒锅端回旺火猪油 25克,再晃动炒锅,颠翻一下,接着淋入麻油,出锅,按遥样排在盘中,上面撒上青蒜丝即成。

注意:

1.青鱼下巴:即青鱼下颚,包括脸颊部分和眼瞠,这些地方的肉都很肥美。

2.青鱼甩水:是青鱼的尾巴,上面有油有肉,有肥有瘦,最适宜于冬季食用。

3.用湿淀粉勾芡时,要边淋入湿淀粉边晃动炒锅,,以防汤汁结块。

风味特点:

1.青鱼又名青鲩鱼,乌青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鱼,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亦具有食的功效。

2.据清代《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青鱼甘平。补气、养胃,除烦满,化湿,治脚气。可鱼会、可脯、可醉。古人所谓有五候鲭即此。其头尾烹食极美,肠脏亦肥鲜可口。”

3.青鱼下巴甩水是用青鱼头部两面的下巴和尾巴制做的,色泽浓油赤酱,形状美观,两片整块不碎的下巴,扒在几条鱼尾两旁,似活鱼浮水一样,醇厚入味,肉质鲜嫩肥糯,卤汁紧包,受人喜爱。

4.用鱼尾作菜肴,以青鱼为佳。因青鱼尾肉脂丰腴,且含丰富磷质,味极鲜美,故民间有“青鱼尾巴鲢鱼头”之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