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邵阳市大祥区特产介绍 邵阳市土特产店哪家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邵阳市大祥区特产介绍 邵阳市土特产店哪家好更新时间:2023-01-23 23:47:34

一. 湖南省 邵阳市 北塔区 邵阳竹雕

邵阳竹雕始于清乾隆年间。它采用楠竹竹簧与红木或乌木为原料,黏合造型后再施以雕绘技艺精制而成,竹簧色泽艳丽,质地细密,性脆而坚,根据设计画图,运用流畅的线条雕绘,或刚柔相济,或疏密有致,或虚实衬托,在竹上塑造出种种质感强烈的生动图像,技法有线刻、浮雕、镂空、电绘、镶嵌等多各,其中又以阴纹素刻最有代表性。

二.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米粉

武冈米粉、米花、猪血饼、血浆鸭等风味小吃,色香味俱全,吃在武冈,名不虚传。

水南桥的米粉是武冈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小吃,以粗细均匀、柔中有韧、色泽洁白透红、香甜可口而博取盛名,往往成为外地游客下榻武冈后第一样想要寻觅的吃食。店铺就在横跨资水的水南桥桥头,不远,就在古城内,所以无论从哪个宾馆出发,只要过了古城门、骧龙桥,再笔直走到水南桥就到了。

店铺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半个世纪下来已显得很是破败陈旧。但是,既然来之,则要安之,任何一个食客,必须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平和地接受它的简陋,平和地接受它的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服务,平和地接受这里或许和你共坐一座的是一个刚刚踩三轮车下来的苦力。这里毕竟没有权贵和卑贱,目的都是为了那一碗诱人的米粉,于是一切都公平着,公平地把那枚粉牌恭恭敬敬地按次序摆放,公平地找一张座位坐下,公平地等待。

水南桥的米粉只有在水南桥的米粉店才能吃得到,这不是废话。古城也有很多的小吃店羡慕它的兴隆,它的长盛不衰,也挂起粉店的招牌,但是望穿秋水,刻意来吃米粉的人还是留不住,只好把粉店改成了面店或者其它的店铺。

武冈人喜欢吃粉,但认准只吃水南桥的粉。说它爽口,放在口里咀嚼起来有力度;说它味鲜,打个饱嗝都打得香味出。这不是夸张,随便去哪条街巷找个人,问他去没去过水南桥米粉店,回答说,去过;问他吃没吃过,回答会说,你怕是外地人哦。

这话也不对了,现在外地来武冈的游人也没有不到水南桥吃米粉的。武冈人好客,总是恨不得把全武冈最好的拿出来,水南桥的米粉店当然就成了“牧童”遥指的地方了。就是官方来了人,武冈的官方也会把他们引领到这里,他们也很乐意接受,并且还会将这里的米粉和别处的作比较,他们走得远,见得多。作家叶梦老师十年前和十年后各来过一次,前次的感觉好得让她十年了都没有忘记,后面一次,是她独自一个人溜进去的,那感觉明显就打了折扣。望着品种多起来,而制作程序少起来的水南桥米粉,她担心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饮食经不起商业的操作而失去原本的魅力。

水南桥的米粉和别地方的米粉之所以有着天壤之别,就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现制现做,无需久存久放,久存久放就有不新鲜之嫌,这是其一。其二,它制作的工艺必须一环扣一环,任何环节不得抱以侥幸心态予以删减。删减不当,只会落个徒有虚名的笑谈。无怪乎叶老师有了对这传统饮食文化的担忧。

水南桥米粉的主要原料选用一级中稻米,制作前,必须提前几天对大米进行浸泡。浸泡出缸后,洗净磨成细腻的米浆,再予滤干,然后加以生熟配料,搅拌入榨,变成粉条。粉条从榨机出来后,直接流入沸水锅内沸煮,再捞入清水中漂洗冷却。

以上还只能称为半成品。有了半成品后,才能真正进入烹制阶段。烹制时,地道的做法是先一碗一碗地将米粉用沸水浇烫两次,使米粉由凉变热,然后再以油烫水浇烫一次,让油腻一步一步穿透米粉的本质。此道工序完成后,就要将熟猪油、肉茸、辣酱、酱油、腐乳、味精、葱花、香菜等八样称为“八景”的盖码进行现炒了,同样必须一份一份进行,不得混炒,若有疏漏,或因生意兴隆,人为将环节进行删减,那么,水南桥米粉的历史也是到了重新改写的时候了。文 / 笛之父

三. 湖南省 邵阳市 北塔区 白术

传统药材,产于平江、邵阳、怀化、湘西等地,尤以平江白术久负盛大名,素有“平术”之称,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粗壮,略呈拳形。茎直立,上部分枝,茎部木质化,微有纵槽。叶互生,茎下部叶有深裂,花小,叶多数呈紫色。瘦果,长椭圆形。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忌连作。白术被称为“南方人参”,性温,味甘苦,能健脾去显,为常用中药之一,主治脾虚食少,腹胀、腹泻、眩晕、水肿、胎动不安等症,本省种植白术有200余年历史,现年产量红6万担,居全国第二位,除供应我国内市场外,还出口日本、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四.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边溪葡萄

边溪生态葡萄园占地面积40亩,主要培育的葡萄有夏黑、醉金香、比昂扣等6个品种,每亩产量1500公斤左右,在种植方面,园方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部施的是有机肥,且不打农药,灌溉用水来自山上的泉水,并采取套袋无公害种植,因此葡萄成熟后颗粒饱满、皮薄多汁、甜度足、口感好,深受游客好评。

信息来源:城步政府网

五.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封坛三红

冬季时令,武冈民间将佐以红米的鱼、肉、小肠腌制好,食时,将红鱼、红肉、红肠蒸熟或煎熟,装盘成形,撒上辣椒粉即可。

六.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米花

武冈米花是湖南武冈经典的汉族小吃之一,属于湘菜系。武冈人有逢年过节制作米花的风俗,米花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因它形如"满月"有花,即"圆满发达"之意。又俗称"发(花)物"。它寓意寄托人们的良好祝愿。因而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

是用糯米饭制成的,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数次,放置清水中浸泡发胀后,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拌上食品红,一并置于甑内(中间用隔板间开)蒸熟。然后取出摊在一个碗口大小的篾箍内,使之粘合平整均匀。每个米花约1cm厚,由红、白两层组成,上层为红米饭。将做好的米花摆在篾垫或木板上,放在阳光下晒干。白色底层若碎玉铺就,红色面层如玛瑙嵌成,远远看去,像艳丽的花朵,故称之为“米花”。

据《武冈州志》载,早在西汉,武冈建都梁候国时,逢过年过节民间就有制作米花的风俗,又与“发”谐音,意即万事圆满,兴旺发达,因而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当时称为都梁米花"。据说当年清帝乾隆微服下江南,游览楚南胜地武冈云山,在山中胜力寺品尝到米花后,“龙颜”大悦,当即御书“武冈米花分外香”七个大字。那时朝廷的1也抵挡不了这分不断飘进大墙内的吸引,就赐了武冈米花一顶贡品的头衔,从此武冈米花就心花怒放地戴着这顶皇家发的头衔从民间走进宫殿,又从宫殿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上世纪80年代,国家领导人1等视察城步南山牧场,途经武冈市,也慕名品尝武冈米花,并特意带了一些米花回京让亲友品尝。

武冈米花中名气最响的扶冲米花,有“法新豆腐鱼塘米,扶冲米花贡朝廷”的美誉。扶冲的米花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米花的,其香脆可口是一方面,更大的特征就是有筋力,米粒与米粒之间不搞0,就是下了油锅,也是紧紧箍作一团不分散。

武冈米粉、米花、猪血饼、血浆鸭等风味小吃,色香味俱全,吃在武冈,名不虚传。

七.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南山牌蕨菜

采摘湖南省西南部海拔1800多米高的南山地区的天然优质蕨苗、嫩笋,经传统工艺精制,用高温灭菌、真空包装而成的绿色软罐头食品,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开袋即可添加您所喜好的配料,凉拌、烩炖、煮汤、爆炒或作火锅料食用。

南山蕨菜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及铁、钙、磷、锗等多种微量元素,纯天然野生,营养价值高。中医药理和人们食用证明,其减肥去脂、增加食欲作用十分明显。

南山竹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纤维素,纯天然野生。其食用价值及风味是人工蔬菜无可比拟的,并具有减肥去脂、健身美容、增加食欲的作用。

八. 湖南省 邵阳市 邵阳县 五彩鲜贝

五彩鲜贝

【菜名】 五彩鲜贝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色泽美观,味道鲜美. 【原料】 鲜贝300克,胡萝卜球20克,黄瓜球20克,草菇20克,水发香菇5克,盐2克,味精3克,料酒5克,胡椒粉2克,淀粉,油适量. 【制作过程】 (1)将胡箩不球,黄瓜球连同草菇,香菇用开水焯一遍,鲜贝用淀粉上浆. (2)起锅放油烧热,将鲜贝滑透. (3)锅留底油,放入全部主配料及盐,味精,料酒.胡椒粉煸炒,淋少许水淀粉勾芡,淋明油出锅.

九.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隆回糯米糍粑

隆回的糯米糍粑,可爱圆润,白白的透着一层亮光;入口柔软、爽滑,口感极好。可舂糍粑的工序、材质却很讲规矩。

舂糍粑的木槌要山上的“枣木”、“枫树"做成,因为它们的木质条纹走纵向,不易开裂痕;要手工做的杉木罾来蒸;粑筐也是麻花石头,由当地祖传手艺人打做而成;雕花印版要梨树制;还有要调好的印花。

先把糯米晒干,洗净,浸泡12小时以上放进木甑,大火蒸2-3个小时上了气蒸,蒸到九分熟的时候起锅,两个人提了甑把,疾步走进院落,兜头倒进一个巨大的石臼筐里。两个粗壮汉子举起手腕粗的枣木或枫树大槌,呼儿嘿哟地打起来。

这打糍粑很有讲究,力度和技巧是任何时候都必须掌握的,两人对站,身体前倾。追求“快、准、稳、狠”四个字。两个人围了石臼,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槌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糯米粘性太强,免得木槌和米粘在一起;准头要足,两根木槌此起彼伏,都要打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稳即是握棍的手要紧,用力要均匀,不能前面噼里啪啦疾风骤雨,后面力气用尽了,软绵绵的跟不上趟,那这臼糯米就算废了;狠不用说,当然是手腕子、臂膀的力气要绷得足,散得畅……如此这般,大概十几分钟,汉子们一身汗,那臼糯米被打成了粘乎乎的一个团。这时,两支木槌架起来,两人合力往上一拉,早有能干的大婶准备好了绳子,抹点膏糍粉(就是光米磨成的粉)缠住木槌粘糯米的上端,往左右两边用力一嘞就把沾粘在木槌上的糍粑团落到了团箕里。再打点粉一抹。出粑坨手感一定要准,那样才会大小一致的均匀;再一小个一小个的分发出去,其他的人再把它揉揉,盘成圆形,再把光滑的一面放底下装到那早就准备好的梨木雕花印里,那糍粑就成形了。在印盘放个5分钟左右,没事的时候也用手或木板去压压,达到光滑,美观。

刚做好的糍粑是软的,从木模里拿出来后,手腕一抖,糍粑在空中转上几个圈,圆圆地落在晒席上,再盖上被单,温度降下来后就好了。孩子们再给印上美丽的红点缀,有的还在中间加点绿。如果是用做大寿的,还会贴上松柏枝,以表万年常青,青春不老。

有的地方,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农家人大方富足。

十. 湖南省 邵阳市 大祥区 宝庆竹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竹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湘西南,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曾记载过万历年间宝庆竹刻名师潘一龙及其竹艺作品的情况。清代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以此法制作竹刻时,艺人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竹簧雕刻色泽犹如象牙,格调高雅,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被宫廷定为贡品和外交礼品。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50年,政务院特定8件宝庆翻簧竹刻工艺品,作为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向斯大林祝寿的礼物。

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竹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宝庆竹刻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虽然在历代战乱和20世纪60年代屡受严重摧折,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在20世纪90年代邵阳原有的9家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现仅存的二十多名老艺人亦年事渐高。宝庆竹刻正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曾剑潭 (1932~2012)曾剑潭,男,已故,1932年——2012年。1945.2——1949.12 邵阳市“松竹石”竹刻店学徒1950——1953 邵阳市“新民竹艺联社”刻工1954——1956 邵阳市“竹艺生产合作社”技师,雕刻组长1955 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1958 邵阳市竹艺厂技师、雕刻车间主任1959 邵阳市竹艺厂...... 详细>>>

张宗凡 张宗凡•宝庆竹刻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宗凡,男,1968年9月生于湖南省武冈市。高级工艺美术,湖南省雕刻工艺大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90年7月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同年分配至邵阳市工艺总厂从事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工作。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宝庆竹刻)传承人曾剑潭大师的入室弟子,嫡传宝庆竹...... 详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