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描写吉安特产的段子 吉安市的特产有哪些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描写吉安特产的段子 吉安市的特产有哪些呢更新时间:2023-01-21 18:49:06

一.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二. 江西省 吉安 青原区 竹笋罐头

来自高山出自天然鲜竹笋简介

采用东固高山野生竹笋为原料。利用罐头工艺,不需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使

用现代高科技先进生产设备,真空包装,高温灭菌精制而成。开袋后凉拌、油焖、煲汤、搭配其它蔬菜、荤菜及火锅配菜均可。产品具有竹笋特有风味,口感脆嫩鲜

美,含有多种氨基酸、是高纤维、纯天然的健康食品,自古被称为山珍“菜中珍

品”。

三. 江西省 吉安 永新县 橙皮

橙皮,是采摘果实还刚形成比拳头稍大点的柚橙,带青皮切成月牙形的薄片,与铜器一起煮(为了使橙皮保持肉白皮青的原色)之后,在流动的山泉水中漂洗,拧干,再拌上白糖晒干。年轻的姑娘出阁前都要制作,待过门后的新年招待客人。她们在晒制橙皮时,往往还会独具匠心地把橙皮用小刀雕刻成鲤鱼、蝴蝶、花朵等图案,拿出来,简直成了一件件工艺晶,真有点舍不得吃了。橙皮,边色翠绿,脯如白玉,香气清幽,味甜爽口。具有开胃消食、养肝明目之功效。品茗之际,嚼它几片佐茶,不仅满口甜香,而且能通中导滞,调理脾胃。

橙皮:即是煮浸店加入白糖的干柚子皮。它的形状像一片片夜空新月、瓤自如雪,皮翠似茵,松脆芬芳,稍加咀嚼,香甜沁脾,顿时使人心胸豁然,精神清爽。橙皮小还含多种维生素、柠檬素、挥发油及钙、铁、磷等成份:爱品茗的人们,每于酒后饭余,嚼上几片佐茶,个仅可以增添口福,尤其能通中导滞,消食化痰,调理脾胃,起到祛病健胃的效果。

四.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岩盐矿

本区新干县大洋洲及三湖一带,蕴藏丰富的岩盐。经省地矿局915地质队探明,该矿层平均厚度为10.06米,距地面最大深度为1100米。远景储量11000万吨,其中,工业储量6000万吨,设计利用储量5000万吨。其主要成份为:氯化钠占60-80%,共生和伴生成份为Na2SO4占3-5%,CaSO4占4-6%,MgSO4占0.15-0.35%,KCl占0.01-0.13%,Ⅰ占0.002%,可溶性有害杂质(重1,钡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又经江西省化学工业研究所和吉安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多次化验,该盐符合国家规定的食盐标准,可供人、畜食用。该盐矿已于1987年组织开采,年产岩盐6000万吨。

五. 江西省 吉安 吉州区 吉安堆花特曲

吉安堆花特曲(原名吉安堆花酒)始酿历史有数百年。相传南宁末年宰相文天祥当年在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时,一日和同学在对岸酒店小饮,在启盖斟酒时,见清澈的米烧酒入杯后不粘附其边,而是酒花泛起,迅速满杯,经酒不失。为此,文天祥连声赞道:"真乃好酒,层层堆花,香气扑鼻。"店主闻仍保其特色成为江西优质名酒之一,畅销省内外。

"堆花特曲"以高梁、糯米为原料。用自制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回甑混烧、混醅、混蒸发酵等工艺方法酿制而成。酒精度分38°、60°二种。酒色清澈、味绵甜、质醇美。近几年来,经过多次工艺改进,酒质更佳,其产品量也由原来30万公斤,扩大到100余万公斤。1980年被为江西优质酒,翌年轻工部在庐山召开的全国评酒会上,此酒又获得专家们"无色透明,浓香带药香,入口浓郁、尾净"的赞誉。

六. 江西省 吉安 吉水县 解缙豆花

解缙豆花以鲜、柔、白、细而著称,因解缙而得名。有一次解缙吩咐御厨,以磨完豆腐剩下的豆渣为原料,按照吉水地道的做法,做了一道豆花请永乐皇帝品尝,永乐皇帝尝后感叹道“白如雪、细如纱、柔如棉、鲜甜可口,此乃人间极品。”从此永乐皇帝隔三差五就要御厨做豆花给他吃,“解缙豆花”因此闻名天下,流传至今,真正是“一朝偶的皇帝心,一跃龙门成御菜”。

七. 江西省 吉安 永新县 制鼓

制鼓
    早在明末清初,永新的东里乡(今届禾川镇)邹岗村、芦塘村等村寨,便活跃着一批靠制鼓谋生的民间艺人。他们以制作战鼓、庙鼓而闻名遐迩。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富于开拓精神的农民开始涉足洋鼓、山西威风鼓、陕北腰鼓等鼓类制作,其中郭元庆、郭永庆等人还在山西的太原、长治等地区兴办制鼓企业,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提供了大批的乐鼓。起初,他们单枪匹马闯天下,除西藏以外,全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有的甚至跨越国门,到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发展事业。邹岗村每年有45%的农民走出县界,周游四方,每户制鼓收入超过3000元。年近70的罗万发老人,制鼓技艺高超,名声不胫而走。佛教名山——衡山的大小庙宇便聘请这位老艺人制作造型别致的庙鼓。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鼓艺人们都是集体外出,在内蒙古、河南、山西、广西等地设网定点,以精湛的制鼓技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市场,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


八.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九.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棘胸蛙

棘胸蛙又名石鸡、棘蛙、石(空了一个)、石蛙等,属两栖纲蛙科。棘胸蛙全身披灰黑色,皮肤粗糙,雄蛙背部有成行的长疣和小型园疣,雌蛙背部散布小型园疣,腹部光滑有黑点。成体一般体长12cm左右,体重0.2--0.3公斤,是一种大型的蛙类。该蛙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且有滋补、开胃、提神之药效,故有"山珍"之称。但因该蛙白天生活于山涧或阴湿岩石缝中,黄昏以后才出洞活动,扑以小型鱼、虾及各种昆虫为食,其活动规律和生长环境与毒蛇相似,因此捕捉时较危险。

棘胸蛙在我区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较多。但由于人们的大量捕捉,既有的野生数量骤降。为满足人们和市场需要,目前井冈山市已建立了一个以年产10吨的棘胸蛙人工繁殖场,使国内外到井冈山参观旅游者都能品尝此山珍佳品为快。

十. 江西省 吉安 吉州区 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吉安红毛鸭原产于遂川等县,是以加工板鸭为主要用途的肉蛋兼用型品种,是加工“南安板鸭”和“江西板鸭”的最佳原料鸭。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加工板鸭后成品造型呈桃园型、皮板色泽白亮如玉、肉质香嫩、成品出口率明显高于其它的品种等特点。

特征

该品种体型短圆、大小适中、紧凑、颈粗短,毛色褚红,以肩背毛色棕红,翅、躯干羽为淡红色,部分个体颈部有白圈,腹部体绒为灰白色。放牧饲养90日龄平均体重为1.35-1.55公斤,120日龄(91-120日龄育肥30天)平均体重1.75-1.9公斤。500日龄产蛋量230-240枚,蛋重63.5克。120日龄全净膛率为75%,屠宰瘦肉率90日龄母鸭23%,公鸭21%,该鸭适宜广大农村饲养。

地域范围

吉安红毛鸭产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地跨东经113°46′—115°56′,北纬25°58′—27°58′,主产区平均海拔876.4米,总面积19006.53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主要分布于吉安市105国道沿线新干县、吉水县、峡江县、永丰县、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泰和县、遂川县和万安县。共10个县(区)。保护面积19006.53平方公里。生产规模1500万羽,年产量10500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