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南陵水是什么特产 陵水县有什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南陵水是什么特产 陵水县有什么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2-02 17:31:35

一. 海南省 陵水 陵水酸粉

海南地方风味小吃。出自陵水县民间,是以大米磨浆制成的线状粉条,加入各成熟的配料和味料搅拌而成,因其用米醋调味而得名。

陵水酸粉是最受群众欢迎的风味小食。其配料、佐料独特,味道酸甜可口闻名全省。陵水酸粉制作经营已有很长的历史。1980年前,制作酸粉所需的粉丝须先把米淘净,浸泡在水中1天,然后装进布袋2天左右,待白米完全腐烂后,才用蚊帐之类的纱布,把米酱挤进滚开的水中制成。1980年后,制作粉丝均由机器生产,每公斤粉丝干3元左右。其配料、佐料有沙虫干、牛肉干、鱿鱼干、花生仁、鱼饼、辣椒、姜、蒜头、葱头、韭菜、空心菜、露、酸醋、香菜、花生油、芝麻油、茄汁、盐、白糖、酱油等20多种配料、佐料配制而成。陵水群众操办喜事,酒桌必备一碗(盘)酸粉。自古以来经营酸粉主要是椰林镇周围村庄的群众。由于市场上有现成粉丝出售,经营酸粉的人越来越多,互相竞争,制作调味越来越讲究。“安马酸粉”品质、口感最好,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一种观念。经营酸粉所需牛肉干大多出自椰林乡安马村。安马村有些群众经营酸粉发家致富。

作为陵水当地的特色小吃,酸粉已名扬天下。2011年,陵水酸粉入选了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在传统节日“三月三”当天,“万人同吃陵水酸粉”活动更是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陵水酸粉属“腌粉”,其腌料既鲜又酸,加上鱼饼、小咸鱼、鱿鱼丝、韭菜等丰富佐料,再点一小勺陵水产的“黄灯笼”辣酱,更是香、酸、辣三味俱全,味道极其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配制方法:

1、大米泡软磨浆制成净粉条,方法与“海南粉“略同。

2、将牛肉切放入滚水锅煮约两分钟,捞起控干水分,热油炸至熟透,捞出切片待用;分别将花生米、鱼饼,沙虫干慢炸熟脆捞起待用;再热锅加生油将蒜泥爆香,捞出蒜泥渣、熟生油盛起待用;原锅留底油爆香姜汁,倒到冷开水中,加入蒜泥渣、生抽王、蒜茸酱、精盐、白糖、米醋、芝麻油一起混合搅和即为酸粉汁。

3、清汤煮开后,加入南乳酱、老抽王、蚝油搅匀,再将面粉与生粉混合成的水淀粉,徐徐加入,不断搅拌,成熟后即为粉糊。

4、吃时,先抓适量净粉于碗中,再依次加入牛肉干、鱼饼片、脆花生米、韭菜(用汤滚熟后切短段)、酸粉汁、粉糊、蒜香油、香菜、辣椒酱,搅拌,即可吃用。

风味特色:

味香甜微酸,质柔润爽滑。一般为凉食,加辣椒更起味,刺激食欲,也可加热汤掺着吃。

二.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珊瑚

海南珊瑚是用产于热带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称“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一般人会把珊瑚误认为植物或矿物,实际上它既非植物亦非矿物,而是一种海洋生物——珊瑚虫的遗骸集结而成的化石。珊瑚虫是一种生活于热带海域里的腔肠动物,在海中天然长成。

它奇形怪状、美妙绝伦,色泽艳丽。白者胜雪、红者如血、绿似翡翠、黄色类金。经过工匠们的挑选加工,再配上贝壳海柳和精致的底盘,便成为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品。

海南珊瑚一直是受游客喜爱的海南特色艺术品之一,以往来海南的观光客,费尽辛苦也要带回去几盆。但这种爱美之心形成的市场需求却客观上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促使一些人对珍希的珊瑚资源大挖特掘,使这种上百年甚至几世纪才能生成一株的“美丽之花”锐减。为了避免美丽在南海消逝,目前海南省政府已经对珊瑚启动应急保护措施,限制对珊瑚的采挖与运输。

珊瑚构成除珊瑚虫外,还有各种造礁生物,如各种大型贝类、蛛螺、珍珠贝、钟螺、宝贝等。珊瑚虫体本身为鱼类的食料,所以珊瑚礁区均为鱼类集中地区,而且礁区的原生动物,动物残体也是不少贝类的食料和藻类生长的肥料,所以礁盘上有多种藻类生长,如马尾藻、沙菜、网球藻、喇叭藻、蛎菜等。这些藻类又可成为其它生物的食料,珊瑚礁区形成独特的生态体系,是一个繁荣的生物群落,具有旺盛的生产力,其净生产力比河口区还要大,一般可达4000克/平方米·年。许多海产品如海参、石斑鱼、龙虾、江现、鲍鱼等都产自珊瑚礁区,还有不少珍贵贝类、热带观赏鱼也都出自珊瑚礁区。珊瑚礁还是海洋中物种最多的生态系统,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还是麒麟菜、海参、龙虾、蝴蝶鱼、鹦嘴鱼和雀鲷类鱼的栖居地,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地。

珊瑚海岸是其主要海岸类型,沿海珊瑚礁海岸断续分布,以南部及西部、东部沿海发育较好,以裙礁分布最广。根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南卷》介绍,海南省珊瑚礁种类繁多,共计110种和5个亚种,其中有1个新种,分别属于11科、34属和2亚属。主要种类有滨珊瑚、蜂巢珊瑚、角状蜂巢珊瑚、扁脑珊瑚等巨大珊瑚礁块体,还有成片生长的鹿角状珊瑚、牡丹珊瑚、陀螺珊瑚、杯形珊瑚等。全省现有珊瑚礁面积占全国珊瑚礁总面积的98%以上,以西沙、中沙和南沙海域中分布最多。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发育完好,拥有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初级生产力,活珊瑚覆盖度极高,平均可达70-90%。海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形成了全国分布最广、品种最全、发育最好的珊瑚礁。

珊瑚生态系统是维系我省海域生态平衡尤其是近岸海域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珊瑚礁保护一直被列为我省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而我国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珊瑚礁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至少要60年才能恢复。但令人痛心的是,多年来,我省珊瑚礁遭受人为的破坏,现有分布面积及长度分别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55.57%、59.1%,加强珊瑚礁保护已迫在眉睫。

三. 海南省 昌江 海南粽

海南粽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色香味俱备,大开食者胃口。

四. 海南省 定安 海南煎棕

海南煎棕

海南地方风味小吃,流行于海(口)府(城)地区,与普通粽子不同之处在

于:一是不用粽叶包裹;二是先蒸热糯米后入配料调勾而煎之故不受节令限制,

可长年制作与食用。

用料:糯米500克、莲子25克、冬菇25克,干

虾米25克、干贝25克、叉烧50克、熟猪油50

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盐8克、生油100

克、鸭蛋液适量。

制作:

1、将糯米掏洗干净,上笼蒸熟待用;

将莲子煮熟透,脱皮、除心;冬菇浸透洗

净,滚水烫过后切粒,干虾米、干贝洗净蒸

过,叉烧解成粒状。

2、将以上各料和精猪油、味精、白糖,精盐等一起放入糯米饭中拌匀,掐成

10个大小相同的饭团。

3、热锅下生油,将糯米团均匀醮上鸭蛋液,放进热油锅中慢火煎炸,不断翻

转使之均匀受热,煎成金黄色即可。

特点: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香滑可口,耐人寻味。

五. 海南省 三亚 椰挞

南方人素来爱喝早茶,每天早上遍布各条街道的茶馆(多为不正规的小馆子)纷纷开门捧出自家焙烤的特色点心供茶客们自由选择。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蛋挞与椰挞了。

蛋挞并非本地特色点心而是来传自于澳门或香港,椭圆形的脆皮,烤得黄黄的、脆脆的入口特香,脆皮中间由蛋黄烤成的部分颜色更加诱人,像一个熟透的柠檬,当你夹着脆皮咬下去,外脆内嫩,真是享受无比。

椰挞是海南人学习蛋挞的作法做出来的当地特色点心,其形为圆,外面的脆皮和蛋挞一样,而其中的心由椰丝加少许蛋粉烘焙而成,入口椰味浓郁,口感极佳。是海南不可多得的点心。


六.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南菠萝蜜

菠萝蜜又名木菠萝,树菠萝,是一种桑科乔木。原产于印度、东南亚一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目前在海南普遍栽培,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也有栽培,但是主要产地还是在海南,现在已成为海南水果中的一大。

菠萝蜜一般是在春节前后开始开花,基本上都是长在枝干上,有些树会结很多个果实,为了不让多余的果实分走营养,我们常常在果实很小的时候就把那些长得不好看的小菠萝蜜摘掉,一般只留下七八个,这样就更利于它生长发育,更容易结出又大又甜的菠萝蜜。

菠萝蜜可以分为干苞菠萝蜜和湿苞菠萝蜜两种,干苞菠萝蜜果汁少、肉瓤肥厚、甜滑、甘美,香气很足;湿苞菠萝蜜多汁、味甜,香气特殊而浓。市场上卖的一般都是干苞菠萝蜜。

吃菠萝蜜的技巧:

判断菠萝蜜是否成熟,可以先闻一下看看有没有香味,再用手按几下看看能否压下去,压得下去又又很浓的香味的话就说明熟了。吃菠萝蜜也很有讲究,有“会吃滑溜溜,不会吃汗流流”的风趣说法。湿苞菠萝蜜因为外皮比较软,可以直接用手撕开来吃,干苞菠萝蜜就要用刀来切开才行。切的时候最好是先在刀子上涂上一些食用油,戴上手套或者用塑料袋套住手部,因为菠萝蜜里面会分泌一种粘液,粘在刀上或者手上都不容易洗掉,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了,可以用塑料袋来擦几下,那些粘液就会粘在塑料袋上了,这个方法比用洗手液、洗衣粉来洗更容易去掉。

切开后里面一苞苞的是菠萝蜜的果肉,取下来后就可以吃了,里面一根根白色的筋切下来后可以拿来炒,是一道很开胃的海南美食,小时候经常吃。果肉里面还有一颗果核,有鸡心般大小,洗干净后加点水放到锅里煮,等外面的那层白皮裂开后再放点盐,很好吃,味道跟板栗有得一拼!

菠萝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碳水化合物、糖分、蛋白质、淀粉、维生素、氨基酸、钙、铁、钾, 并含有一定量的植物脂肪以及对人体有用的各种矿物质,是一种美容益气的果品。其果肉含有糖分、脂肪、蛋白质;在果汁中,还含有一种跟胃液相类似的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质,具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因此,饭后食用很有益处。值得注意的是,菠萝蜜性热,皮肤不好的人多吃易长疮。

吃菠萝蜜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不能跟蜂蜜一起吃,因为蜂蜜与菠萝蜜掺合在一起后,分子结构就发生了变化,并会不断地膨胀。而人的胃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膨胀,严重者可导致腹胀至死。

菠萝蜜核含有丰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煮熟可食用,可治妇女产后乳汁缺乏症。菠萝蜜心,像椰子肉一样松软,通常可用来煮甜汤。

菠萝蜜树是一种很好的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致,颜色金黄,经常被用来制作乐器和高档家具,其木屑还可以用来制作上等的黄色染料,可以说菠萝蜜全身都是宝!

七. 海南省 定安 海南菜包饭

海南菜包饭

海南定城菜包饭是把肉、菜、饭混在一起,用菜叶包着用手捧着吃的一种吃法,在定安县定城及邻近村庄老百姓中十分流行。这种吃法有点原汁原味的野性,但味道独特,还有特别的寓意。

清末拔贡生莫家桐在《定安乡土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正月初三祭赤口吃菜包饭。”可见定城人吃菜包饭的习俗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古时的定城人正月初三赤口日不串门不拜年,全家团聚吃菜包饭,有拢住家财不流失之寓意。现时喜爱菜包饭的不仅是定城人,不少外地人也喜爱上了这种吃法,定城一些聪明的饭店及时抓住这一商机,相继推出菜包饭,竟也生意兴隆。

制作海南菜包饭是颇费功夫的。首先是要煮好干饭,饭不要烂,凉后最好能分粒;其次把包饭用的油菜洗净滤干备用;再备些香味较浓的菜,如蒜、芹菜、韭菜、大头葱,外加四季豆、尖椒、酸菜等,肉是瘦肉或鸡肉、腊肠。三大原料备好后,先把菜、肉炒好,再用蒜头、虾仁、鱿鱼干起锅炒饭,最后把菜、肉倒进饭里拌匀即可。吃时还可选用你喜爱的酱料如虾酱、辣椒酱或什锦酱洒在油菜叶上,趁热把饭打进菜叶里,用手拢成团捧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八. 海南省 三亚 海南椰子饭

海南省风味饭食。以大米和椰子为主料,配多种辅、味料烹制而成。此品在民间制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讲究色、香、味、型,成为宴席佳品。

用料:

大米250克、椰子2个、虾仁100克、叉烧100克、火腿10克、干虾米25克、湿冬菇25克、精盐6克、鸡油150克、蒜茸25克、清水适量。

制作:

1、大米(当年产新米)淘净;椰子(除净外衣)从蒂部往下约三分之一处锯开,将椰肉刨茸(注意,不触及黑皮),留下完整椰壳和一薄层椰肉待用;已飞水的湿冬菇、叉烧分别切粒;火腿剁茸;虾米用清水浸软;虾仁(腌制过)飞水、拉油。

2、热锅,下鸡油,放蒜茸爆香,落鲜椰茸略炒,倒入大米炒匀,装入瓦罉内,加适量清水煮成饭,取出待凉。

3、热锅,下鸡油,将饭倒入略炒,再放入虾仁、叉烧粒、虾米、湿菇粒、味精、精盐炒匀,分别装入两只椰壳中(填满)加盖,上笼蒸约2分钟,趁热上席。

特点:

原椰子造型,色泽和谐,椰香浓郁,饭质爽滑,各料相配,味鲜可口。

九. 海南省 琼海 箕粽

每年的端阳节,琼海一带除了包传统的肉棕外,还包一种叫“箕棕”的棕子,其体积较小,只有两指大,形状为多边形。

箕棕做法:在泡好的新鲜糯米中加入适量硼砂,用粽叶包成多边形。这种粽子很耐煮,要猛火煮几个钟头才能熟透。吃时蘸以白糖,其味道甜糯韧滑,口感甚好!

十. 海南省 文昌 海南椰子

海南栽种椰子自汉代开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椰子树高达20米左右,栽种6至7年开始结果,盛产期20年以上,寿命达80年之久。每年秋天是椰子收获的旺季。

椰子果肉香醇,营养丰富,可制作椰子糖、椰子油等。当地导游说:海南有一怪,老太太爬树比猴快,指的就是爬树摘椰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