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老挝特产手工 老挝特产哪里买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老挝特产手工 老挝特产哪里买最好更新时间:2023-01-15 15:38:30

一. 新疆 和田 和田县 和田手工羊毛地毯

和田手工羊毛地毯是新疆和田的。

和田手工羊毛地毯生产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新疆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人民的一种的传统文化象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精巧的工艺水平。在品种方面,和田羊毛地毯主要品种有360道、400道、450道、540道、720道、900道等。品种十分丰富。

2005年和田地区约有织毯户2.5万户,从业人员5人万左右,织毯产量在60万平方米左右,实现销售2.55亿元。仅手工羊毛地毯一项,全地区人均增收100元以上。在地毯业发展中,涌现一些水平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如和田地毯有限责任公司,是新疆最有影响、生产水平最高的地毯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10000平方米。在和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织毯。和田羊毛地毯销售市场广阔,许多产品远销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和田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怀仁堂设计制作地毯和艺术挂毯,为香港和澳门回归制作赠送了艺术挂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共8个市县现辖行政区域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申请划定和田手工羊毛地毯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和行函〔2015〕108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T038-2014《和田手工羊毛地毯》

二.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广平手工空心面

广平手工空心面:刘家祖传,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该面经手工和面,盘条上杆,发面、再手工拉长,成丝、等几十道手工精制而成,该面奇在面如丝,丝中有洞,素因回锅如新,食之柔滑、清爽利口,营养丰富,方便快捷,而享誉中原大地。此手艺经刘家几辈传至今天。老人、幼儿、产妇、病人食用甚佳,长期食用具有健胃强身之功效。目前,在京、津、冀等地商超销售,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潜在市场十分巨大。调理方法:将本品按水10:1比例投入沸水中,用筷子稍拌,用强火煮1分钟 左右,煮好按自己口味加以调料。

三. 上海市 徐汇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三十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织品。

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可以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中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历史上松江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与印染的云青布、毛宝蓝、灰色布、彩印花布、蓝印花布(药斑布)等同享盛誉。目前掌握手工棉纺织和印染技艺的传承人都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四.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手工搓搓面

手工搓搓面是庆阳当地比较普通的家常饭,面的作法比较讲究,用盐水和面,将面揉搓成团、成絮,盘起等待面回性,用擀面杖将面推开至1厘米厚度,再用刀切成细条,手工搓制成长条,水滚下锅,捞到碗里配以做好的鲜汤即食,或干调均可。

五. 云南省 大理 南涧县 南涧手工粉丝

南涧手工粉丝是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的。从中华民国时期开始,南涧就有了手工粉丝加工,并曾销往缅甸等地。

南涧手工粉丝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粉丝原料是用蚕豆、豌豆,不掺其它代制品制作而成;二是生产过程中都是人工作业,生产效率小,产量低;三是南涧手工粉丝要食用之前煮一到二个小时不会烂,煮的时间越长粉丝越透明,越好吃。其独特之处在于不论煮到什么菜中都能保持原味。

六. 湖北省 武汉 黄陂区 黄陂手工糍粑

黄陂手工糍粑

黄陂糍粑是黄陂当地备年货时的必备美食。黄陂糍粑以糯米为主料,清洗浸泡后澡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切成小块儿,放入不同的模具制作成可大可小,文案各异的糍粑块,整齐摆放阴干即可。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保存。

黄陂糍粑食用方法:

1,可油煎,切大小适中糍粑块,放入少许油,慢火细煎,当两面煎至松软金黄时,撒上白糖即可起锅食用!

2,可水煮,切块与黄陂豆丝,面条同锅煮松软,也可下火锅煮熟。

3,可火烤,切块于火上烧烤,膨胀松软后即可食用。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七.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正蓝旗 察哈尔手工艺品

察哈尔手工艺品有木雕、皮革、骨制艺术品等两百多种。这些玲珑可爱的手工艺品以无言的方式传承着察哈尔部落优秀文化及民俗风情。

小作坊里的工匠日复一日地耐心打磨着岁月与这些根调、木制品,执着地向人们展示着这祖上传下来的工艺。这不仅是艺术、游牧文化,更是一种信念。

八. 河北省 邢台 临西县 临西空心手工挂面

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河北省临西县尖冢镇空心手工挂面,空如竹、细如发、长如丝,直径均不超过1毫米,最细仅有0.1毫米,因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维生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而成为古代进宫和现代人们争宠的佳肴,也从而成为拉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特色产业。

据该县长期从事空心手工挂面制作的京卫空心手工挂面老板王敬达介绍:“尖冢手工空心挂面,以‘大白芒’等优质小麦(2271,5.00,0.22%)为原料,配以精盐、鸡蛋、菜汁等天然原料,经过轧、切、拉等29道纯手工制作,是享誉周边县市的地方传统特色食品。”

近年来,该县为使尖冢空心手工挂面得以延续发展,为其申报了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注册了商标,鼓励当地农民依托传统手艺发展特色经济。如今,该县已形成了以投资500多万元的临西京卫手工空心贡面厂为代表的空心手工挂面加工企业作坊100余家,直接带动当地10多个村庄2000余人就业,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20多个大中城市,使人均增收600余元。同时,该县大力相关配套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规模化生产场所

九.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迁安手工造纸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迁安手工造纸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迁安市北依燕山山脉,南临渤海之滨。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广大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迁安市手工造纸始于元末明初(公元1405年),公元1723年开始兴盛起来,到清末明初最为鼎盛,解放前后遍布迁安各地,曾有手工造纸厂830余家。迁安手工造纸主要以当地盛产的桑树皮为原材料,经过去皮、扁皮、切皮、打油、抄纸、晾晒等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特色产品。

毛头纸因石灰打浆的桑皮纸四周有不齐的毛边,故由此得名。毛头纸有着拉力强、不易损等特点,起初用于糊窗和屋棚用,后经过改进用于书画,迁安国画纸(迁安宣)不跑墨、吸水快,深受国内外书画家的喜爱。迁安毛头纸系列曾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著名书画大师刘炳森曾用迁安纸留下“南宣北迁”之墨宝。

迁安手工造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手工造诣十分讲究,所造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都是机制纸无法替代的,为民间手工技艺行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机制纸业兴盛及市场冲击,迁安手工纸虽价格低廉,却因纯人工操作,用工成本较高,逐渐走向衰落。目前,熟练掌握迁安手工造纸技艺的老人都年事已高,濒危状况十分严峻。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平舆县 手工瘪子团

原料:糯米粉180克、粘米粉30克、沸水60ml、冷水50ml、有机菜心15棵、黑木耳7朵、鸡汤1000ml、手粉少许。

做法:1、糯米粉和粘米粉在盆中混合,先冲入沸水搅拌,再加入冷水搅拌;2、锅内烧开水,揪下60克面团,分成四小块,放入水中煮熟;3、把煮熟的面团放入糯米粉与粘米粉混合的盆中,揉匀至团;4、搓成长条状,切小剂,放在两手掌心搓圆;5、撒入少许干糯米粉兜匀;6、在每个小团子中心用拇指按下凹口;7、菜心清洗干净,用沸水氽烫,木耳用温水泡开后,再用面粉清洗干净放入鸡汤煮15分钟;8、另取锅烧开水,将小团子分别煮至浮起,用冷水过凉;9、再放入鸡汤中与菜心木耳同煮2分钟即可。

温馨提示:1、加入了粘米粉使得团子更有筋道;2、取小面团煮熟后再与面粉揉匀,可以使团子更有糯性;3、黑木耳用面粉更容易清洗干净;4、团子煮熟后用冷水过凉就不会粘了;5、最后在鸡汤内煮使得团子有鲜味,并且不会使汤水发腻;6、没有鸡汤也有可以用其它高汤或者清汤替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