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浮特产是什么石头啊 云浮四大特产是哪四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浮特产是什么石头啊 云浮四大特产是哪四个更新时间:2023-01-21 10:09:37

一.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连滩酿豆腐

    豆腐,古称黎祁。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始于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豆腐一词见于文字记载,则始于宋朝。十一世纪末,寇宗 《本草衍义》中有“生大豆……又可 为腐,食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亦有“煮豆为乳脂为 ”句,诗人陆游有 “拭盘推进食,洗釜煮黎祁。”翻开菜谱看,中国民间豆腐吃法竟有400种之多,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郁南各地普通百姓人家逢年过节或贵宾来临都习惯酿豆腐,连滩的水豆腐以嫩、滑、白、可口驰名西江及海外,港澳同胞还带回去让亲朋品尝,沿袭至今。人们还认为“隔夜豆腐”别有一番风味,更脆、更滑、更 、更香,回味无穷,因而往往酿多些留待翌日再吃。 

   俗语话,豆腐好吃功夫多。早上9点钟,便要浸黄豆,半小时后磨,只见“一轮磨上流琼液”。磨完即倒下锅中煮沸,正是“百沸汤中滚雪花”。再舀上袋子榨出豆浆(其袋中留下的豆腐渣可炒食亦可喂猪,营养丰富),稍后下的石膏有讲究,要放是准确适量,石膏下多了,做出的豆腐“老”,不好食;石膏下少了,会出水,豆腐作不成。用两只桶轮番倒两三次,这叫“撞豆腐”。再过一小时,把豆腐(半成品)舀上用白粗布垫的底,包好,稍用物在上面压,冷却后放在盛有清水的盆里,约半小时后即可上筛待酿。

    俗话说“豆腐水做”。连滩豆腐之所以别具风味,很大因素与水质有关,尤以当地喜泉(今连滩中学)之井水为最好。

    酿水豆腐制法是:把水豆腐切成厚0.6厘米,宽4厘米,长5厘米的长方块,分放案板上,把适量制好备用的馅(馅肉最好用塘虱鱼其味道特别清甜),再盖上另一块豆腐,用慢火将豆腐两面煎黄,放适量盐水、豉油膏(云浮产最佳),然后大火煮20分钟,撒入寸长韭菜段,再用豉油豆粉勾芡即可上碟。吃前撒点胡椒粉更佳,其豆腐色黄红,味鲜美,软滑可口。四时皆宜制作,老少吃用平安。在生菜季节包着豆腐吃,则另有一番风味。

    豆腐是我国食品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历代文人雅士视为上珍,中国豆腐烹调技术可谓无以复加,使中国的“豆腐文化”成为“世界一绝”。( 云浮)

二.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金滩肉桂

金滩村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榃滨镇东面,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038人,耕地面积1420亩,山林地1450亩,主产的肉桂、松脂,是全村收入来源。

肉桂,亦称中国肉桂,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是我国著名的天然香料和名贵中药材,广东省罗定县榃滨镇金滩村,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药用功能主要是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血通经。

2000年,罗定县榃滨镇肉桂生产基地被省政府列入“一品一乡”扶持项目;2002年,罗定县被中国之乡推荐组委会评为“中国肉桂之乡”。2011年罗定县榃滨镇金滩村(肉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马良石头鱼

生长于马良山潜伸汉江河底的石缝中,马良八景之一的“万石撑坡石鱼窝”就是指该鱼的出处。相传,在远古时代,百义与轩辕黄帝在今马良镇一带发生争战,一个用水攻,一个用石挡,打得难解难分。争战造成河流堵塞,洪水泛滥,大片良田被淹,百姓怨声载道。此事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降旨派雷神劈山炸石,疏凿河道。

雷鸣电闪之际,山石如暴雨倾洒江中,碎石一掉进水里竟都化为游鱼,百姓捕食充饥,因此人们管这种鱼叫石头鱼。石头鱼光滑无鳞,嘴形弯若新月,鱼脊灰石色,隐约露出石头般的斑纹;圆鼓鼓的鱼腹白里泛红,尾部扁侧稍窄。

石头鱼肉质鲜嫩,无细刺,脂肪肥厚但油而不腻。历朝历代被列为贡品。清同治年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派人专程来马良采办石头鱼,宴请各国驻华使节,英法租界的外侨不惜以 10块银圆 1斤的高价购食石头鱼。石头鱼因而蜚声海外。

四.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罗定稻米

罗定稻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定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盛产的大米以营养丰富、口感好、色香味俱全而著称,先后四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罗定是广东省种稻历史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广东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曾4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在刚刚结束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2012广东十大最具人气土”评选活动中,罗定有机米脱颖而出,成为十大最具人气土之一,目前罗定已拥有“亚灿米”、“聚龙米”等一批著名稻米品牌。在罗定稻米节的推动下,绿色健康的现代生态农业正在泷州大地蓬勃兴起,晶莹剔透、浓香扑鼻的罗定优质米已成为风行南粤的抢手货。

好山好水出好米,罗定稻米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稻米中成为倍受百姓青睐的最具人气的知名品牌稻米,主要是罗定有生产靓米的不可复制的六大优势:

优势一:罗定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罗定地处北纬22°,年平均日照1790.0小时,年平均气温22.1℃,一年四季干湿明显,最适宜种植水稻。

优势二:罗定有独特的盆地地形。罗定是广东最大的盆地,有独特的盆地性气候,太阳雨和雷阵雨多,昼夜温差大,受外围气候影响小,能更好地集聚大自然的能量,利于水稻等植物养分的积累和转化,生产的稻米营养丰富、品质好。

优势三:罗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罗定是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市,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工业污染极少,是全省唯一没有灰霾天气的(县)市,境内水源、土壤、空气优质无污染。此外,罗定土壤富含钙、硅及多种微量元素,所出产的稻米晶莹剔透,品质上乘。

优势四:罗定有优质的灌溉水源。罗定有完善的水利灌溉网络,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市耕地的83%。灌溉水稻所用的水源大部分都用水库水、山泉水,无重金属污染,罗定的水质水温偏低,水性呈弱碱性,能够较好地中和土壤的弱酸性,利于植物有机质保持,不流失。罗定主要水源金银河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国家一类标准,只有优质的水源才能培育优质的稻米。

优势五:罗定有悠久的种稻历史。罗定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碳化稻谷种子和青铜镰等文物,证明罗定有悠久的种稻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水稻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罗定人民十分重视开拓创新,不断探索良种良法,提升水稻的品质。目前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优势六:罗定有健全的农技网络。罗定市、镇、村都配有专门的农技机构和农技人员,拥有完善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全程免费为农户提供选种、施肥、除虫等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种植,提高了农民现代农业意识及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从而保证了水稻的高产与优质。

广东省罗定市现辖行政区域

罗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罗定稻米产地范围的请示》,罗府报〔2013〕44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罗定稻米》(草案)

五.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千官金龟山矿泉

金龟山矿泉水盛产于郁南县千官镇上水龟峰山(又名金龟山)该矿泉水清澈碧透,是涌自地下110多米的深层石英岩断层裂隙水。水源附近青山环绕、树木苍翠、环境清幽;长期饮用泉水的附近村民身体健康长寿。其八旬老妇尚能爬山耕作,九旬老翁还可以为人理发,实为令人叹慕。    1961年6月,由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地质工程技术咎询公司组织高级工程师魏德超、吴章胜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华堂等专家、教授,对金龟山矿泉水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水文动态观测和野外调查以及现场勘察,并多次取样送省、市5个有关部门检验、测试,最后经省和国家鉴定,证实金龟山矿泉水已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其各种成份含量稳定、感官要求、限量指标、污染物和微生物指标等均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要求;属稀有的低钠低矿化度重碳酸钙镁型编硅酸饮用天然矿泉水。水中还含有锂、锶、溴、碘等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20多种,对治疗胃病、壮骨骼、促生长、防治心血管病和减肥有很好的作用,常饮有益健康,有“长寿一宝”美誉。

金龟山矿泉水采用先进的生产流水实践行无菌灌装,水质透明、口感清甜,确保天然优质,带给你自然清新的感受。该矿泉水在1993年全国滑水锦标赛上被指定为专用饮料,并由肇庆市商业企业集团公司总经销。

关于金龟山矿泉,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

千官上水村有座形似石龟的山,人称金龟山。相传古时候,许多人挑柴到圩上卖,这条大路来来往往的人不少。而这一带地方,树木不多,比较干旱,夏天烈日当头,徒手走路也汗淋如雨,挑着一担柴就更辛苦了。挑柴人常常喉干舌燥,很想有口水喝。但是,路边的溪水不干净,喝了很容易肚子痛,人们走路只好忍受干渴。

有一回,天气十分炎热,有个白须老者担着柴路过此地,他向大路的左右看了看,然后放下柴担,走到一块巨石前面,摇身一变,变成一只金龟往石缝中钻进去后,不久只见一股清泉从石罅间喷涌而出,十分清沏,入口甘凉,口渴顿消。

这时候有另一个担柴者走过来,他停下担想休息一会,忽见一白发老者蹲在巨石傍饮清冽泉水,不觉瞪大了眼睛。老者只是微微一笑。担柴者蹲下也饮了一口泉水,大叫“好水”再回头看老者时,只见老者已担柴飘然而去。    渐渐地,来往的行人路过此地都要停下来,喝一口泉水,喝过都觉得精神爽朗。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这泉水就出名了。这泉水又清又沏又干净,即使大旱天也不会干涸。

当地人喝水不忘挖井人,把这水叫做龟金仙水,他们认为那个担柴的白发老者是天上的金龟仙,是他给当地人送来这清沏的泉水。这里一代一代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金龟神仙水,担水担唔净。边个饮啖水,快活又长命。”( 云浮)

六.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果下马

果下马

果下马是罕见的马匹。这种马,毛褐色,高约三尺,长三尺七寸,体重只有一百多斤,但可拉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斤重的货物。它性勤劳,不惜力、健行且善走滑坡,适合多雨的南方驾役。可称得上动物进化史上的罕见现象。

据《罗定志》记载,“果下马,出德庆之泷水者”,“乘之可于果树下行”;“有种马中偶然产之,不可多得,故其价甚贵”。据考证,至少在三百多年前罗定就有这种果下马了。

云南矮马形成和饲养历史已相当悠久。我国古代从西汉至清代史籍中均有矮马的记载。《通鉴》称“汉厩有果下马,高三尺,以驾辇,师古曰:小马可于果下乘之,故曰果下马”。《宋史马政》“称羁縻马产西南诸蛮,短小不及格”。清《滇海虞衡志》称“果下马,滇亦有之,然不多,但供小儿骑乘,故不畜之也”。

《屏边苗族自治县》记载,早在西汉元鼎年间,屏边县并已划为进乘县地,说明在这之前,屏边县并已经有人生活。据康熙广西府志弥勒州(管辖屏边县)物产志记载:“兽之属:牛、马、驴、骡、……”。

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居住在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的山区,矮马一直是人们驮挽及骑乘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在苗族群众每年的传统节日花山节等重大节日中,“1”往往是重要的活动之一。因此,云南矮马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在相对封闭的山区,经长期的自然与人工选择而形成,并适应当地炎热、湿热的气候和山地陡峭需要、以驮运骑乘之用为主的品种。

七.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凉果

    新兴的道道风景道道美,其中新兴凉果最为亮丽、最富色彩。    

新兴凉果生产业启动于80年代中后期继而蓬勃发展、势不可挡,县领导大力倡导农业发展种养业,全县柑桔橙、荔枝、龙眼、青梅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53 万公顷。新兴以青梅为龙头的凉果加工业应运而生。全县兴起了国有、集体、个体的食品加工企业260多家。开发凉果品种达130多个,年加工1万吨,产值3亿多元。    

凉果加工品种从发展到几十种,味道从以甘咸为主发展到甜、酸、辣各味俱全,其中话梅皇、果中皇等商标的系列凉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中国博览会金奖,畅销国内外市 场。    

随着凉果加工业的发展和加工技术的进步,新兴县已成为全国主要的凉果加工和集散地之一,新兴果的名字越叫越响,在新兴城镇内,旅游区公路旁的凉果销售 店铺就象一幅幅七彩风景画,只要一走到里面马上就会被形形色色的各式凉果吸引,话梅、橄榄、山楂、芒果、红的、绿的、白的、酸的、甜的、辣的……散发出诱人的味道,南来北往的游客都会到凉果店逛随便买些凉果回去做手 信,小小凉果也成为新兴形象的传插物了。( 新兴县)

八.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黄鸡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我省的不少大学、研究所等单位和部分生产场,进行了不断的研究,育成了多个黄鸡新品系,集高产、快大和原有广东地方鸡种的优点于一身,初步解决了生长速度与消费者接受程度的矛盾;近几年来,又对地方品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保存和利用。由于在广东黄鸡育种上的成就,使这些新品系很快推广开来,至九十年代,已形成了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同时,通过培训、示范,使广大鸡农和大、中型鸡场的技术人员掌握了科学养鸡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收益。从八十年代初期至今,广东黄鸡生产一直以较快的速度稳定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黄鸡生产走出了自养自食的小农经济模式,集约化的黄鸡生产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一些市、县建立起一批现代化的种鸡场、肉鸡场,并且带动了大批规模经营的集体和个体养鸡场,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如饲料、兽药、畜牧机械)的发展。许多从事黄鸡业的人士由此告别贫困,走向富裕。由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优质新兴黄鸡选育种与产业化技术研究”使新兴黄鸡的生产、开发实现了产业化,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路子,带动了新兴人民富裕起来了。还有一些培育鸡种,由于所掌握资料所限,未能列出;此外,一大批未经鉴定的鸡,目前在许多场各有饲养,有的已有各自的商品名称。( 新兴县)

九.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象窝茶

象窝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象窝茶”是广东省新兴县十分有名的特色产品,因产于该县象窝茶场而得名,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其品质优良, 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具有形美、色清、香郁、味醇的特色,以香气清鲜馥郁,滋味鲜美甘爽,汤色绿黄明亮而深受名家赞赏。

种植历史

广东省新兴县共成东水一带,地处天露山脉,海拔基本在500米以上,属于高.山地带,但由于临近大海,这里长年雾气萦绕,温湿度高,正好拥有种植高山茶的良好地理环境,所以这里一直有茶叶生产。在古代,当地的土民就已经移植山上的野生茶树,经培育后制成小叶绿茶饮用,称作“水源茶”,但总产量不多。到解放后的集体经济时期,共成公社创办象窝茶场,引进云南的茶种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自此“象窝茶”渐渐有了一点名气。由于管理水平和生产工艺的局限,过去“象窝茶”的品牌难以走出新兴。后由新兴的翔顺集团组建了象窝生态茶场,整合原来象窝茶场的地理资源,改变了旧式的小农加工手法,利用高新的技术和设备,从茶叶的引种、培植、管理和生产工艺都进行了革新。经过几年的品种改良,加工技术的优化,象窝茶已成为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的茶品。许多会品茶的雅客,在饮过象窝茶后,都能品尝出一种只有在新兴共成山区才能培植出的独特清香茶味,其它地方难以复制。.新兴县象窝茶场位于太平镇东南部,海拔600多米,距县城约28公里,总面积2400亩,坐落在太平镇水浪村委会水源山地带,2008年有茶园面积500多亩。.

品质管理

象窝茶的生产加工企业以出品放心茶,健康茶(有机茶)为目标,专门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以稻草、豆麸、鸡粪、牛粪等有机物作基肥,减少化肥施用。同时,采用生物治虫、灯光诱杀、人工捕捉等方式消灭茶树害虫,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茶叶的质量。象窝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三大类,滋味浓厚,入口生津,回甘味特强。.

产地范围

象窝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新兴县太平镇、稔村镇所辖行政区域内天露山山脉。.

十.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郁南笋竹

郁南笋竹是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的。郁南县笋竹主要是大头竹笋,又称甜笋,其味甘而性寒,含微量竹碱,它质地洁白,入口爽脆、清甜,是较好的食用笋之一。

郁南县笋竹,其主要品种是大头竹笋,又称甜笋,其味甘而性寒,含微量竹碱,它质地洁白,入口爽脆、清甜,是较好的食用笋之一。郁南县大头竹笋主要分布在本县北部地区,其中建城、宝珠、通门等3个镇发展超过一万亩,是县十大农业商品基地之一。它适宜于低洼湿润的山间地或坑冲坡地生长,拨地而出,其状如塔。大头竹笋的收获季节是在每年的小暑至秋分之间,可分四次挖掘,常年每亩可收获生笋二千公斤左右。在笋类的经济价值中,大头笋为笋中之冠。用它加工成酸笋、笋干和罐口竹笋(又名清水竹笋),具有广阔的市场销路。郁南县罐头大头笋是由大头竹笋加工而成。

历史

据记载,民国二十二年,广州商人梁名同来郁南县建城(当时的郁南县城)南门街开办“同益笋庄”,首创罐头大头笋。罐身喷写“西江同益笋庄”和“鲜嫩清水竹笋”字样。产品销往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和美洲各国。由于郁南县罐头竹笋以鲜色、嫩滑、肉满、爽脆,行销美国旧金山而获得好评,故有“金山笋”的美称。

收益

郁南县大头竹笋主要分布在本县北部地区,其中建城、宝珠、通门等3个镇发展超过一万亩,是县十大农业商品基地之一。它适宜于低洼湿润的山间地或坑冲坡地生长,拨地而出,其状如塔。大头竹笋的收获季节是在每年的小暑至秋分之间,可分四次挖掘,常年每亩可收获生笋二千公斤左右。在笋类的经济价值中,大头笋为笋中之冠。用它加工成酸笋、笋干和罐口竹笋(又名清水竹笋),具有广阔的市场销路。

郁南笋竹

营养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尤其是1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

发展

五十年代初期,由于笋庄停业,出口中断,罐头竹笋生产一度停顿,多由私人晒笋干出售,或由供销部门加工酸笋销往广西梧州及肇庆、广州等地。一九七四年,原建城公社(现建城镇)在邓家湾(地名)专门办了一间从事加工罐头竹笋的综合厂,恢复和发展加工大头竹笋罐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开发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本县把笋竹种植作为“三高”农业来发展,笋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竹笋产量逐年增加,到1999年底,本县笋竹种植面积发展到76298亩,产量945吨,总产值达1165万元。笋竹的生产发展成为我本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