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广元邻水特产介绍 四川广元五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广元邻水特产介绍 四川广元五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01-14 07:22:20

一.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板栗

旺苍板栗产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是旺苍县传统特色农产品,至今有2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旺苍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

旺苍板栗外形美观,底座小;果形端正均匀,平均每公斤栗果110—130粒,大的每公斤79粒;颜色呈红褐色,鲜艳有光泽,有浅薄蜡质层,皮薄,较其它地区的板栗硬实,果仁呈米黄色,易剥、不粘内皮;经科学测定,旺苍板栗果仁含水51%以下,蛋白质4.2%左右,碳水化合物39%以上,膳食纤维2.9%以上,维生素E41mg/kg以上,钙149mg/kg以上,铁4.6mg/kg以上,维生素C238mg/kg以上,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主要有利于人体的指标均居全国各地板栗之首。

1955年,旺苍板栗发展到7万亩,年产板栗31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近1.3倍。60年代初期,全县加快建设板栗基地,到1965年,全县板栗发展到10万亩、130万株,年产板栗600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3倍。1978年以后,县内实行各种形式的林果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旺苍板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1980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旺苍县为“板栗生产基地县”。全县逐年加快发展以板栗为主的林果生产,并探索出了“围山转”工程开发模式,先后在旺苍板栗基地进行了选种、栽培、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低产园改造、板栗花期喷硼、综合丰产技术等试验、示范、推广等,旺苍板栗生产有了质的飞跃,成为全国的板栗生产基地县之一。1996年5月,林业部确定旺苍县为“优质板栗基地示范县”。1999年,旺苍县被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2011年,全县板栗栽培总面积已达20万亩,产值超亿元。2016年全县板栗栽培总面积,达到30万亩,产值突破三亿元。

二. 四川省 广安 邻水县 邻水小面

邻水小面好吃,给邻水人争了面子,也添了些麻烦.一些吃过邻水小面的人,似乎着了迷,一旦要来邻水,就先告知说,某天某早上来邻水吃小面.东道主则因一大早要迎接睡不好觉.仅用小面待客,邻水人总觉得欠妥.客人却不一为然,谢称不已..

小面是邻水最常见的快餐,酒楼旅社、大街小巷,处处都有小面店、摊。在邻水,早上吃小面成了习惯,成了风气。

邻水小面简直成称得上川东一大特色。

成都人吃面,爱讲究,总要在面里加“东西”,做成杂酱面、蹄化面什么的。做起来复杂,看起来花俏,吃起来有味。重庆人吃面,爱麻辣。麻得人嘴皮舒服。麻得人胃口大开。做起来简单。看起来单纯,吃起来刺激。

邻水小面可谓综合了成渝小面的优点而自成体系,独具特色。邻水小面既单纯,也不花俏,吃起来有味,也够刺激。邻水小面最大的特点是适合大众口味,共客人选择的空间大。这正如邻水人豪放、爽快。宽容的性格,很容易接近交好。那要加“东西”的,品种特多,有牛肉、鸡杂、肉丝、肥肠等十几种,但决不混杂。那单纯的,就只有“清汤”或“红油”。

邻水小面之所以有名,关键是味美。这美味来之不易。他不仅是众多作料的调配勾兑。它需反复的探索、实验,通过若干次失败而总结出技术诀窍,没有精细的劳作和执着的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就拿面汤来说,有鸡汤、鱼烫、骨头汤、豌豆汤等等,都需要文火熬,有的要熬上几天几夜,要熬出原汁原味,让人真真切切地品尝到那难以形容的。所以,凡是吃过邻水小面的人都难忘那清香扑鼻、唇舌留鲜的感觉,都难免脱口称赞:好吃,真好吃!

邻水小面的麻辣讲究香辣而不燥辣,所用的辣椒都是上乘的尖角干红辣椒。据爽直的面老板透露,制作辣椒佐料的方法种多样多,各有窍门。有的是用炭火烧焦,有的是用油锅炒焦,再用杵在石里捣碎,然后用滚烫的菜子油来拌和备用。还有的是将辣椒、花椒、生姜、大蒜、茴香等香料配齐后,象熬火锅底料一样的提炼成辣油。

总之,邻水小面的制作绝不象自家煮面那样简单。只要认真观察,无论是面馆还是小面摊都摆了大小汤锅、各种佐料碗几十个。这足以佐正邻水小面的美味来之不易。它是众多业主用心血和汗水打造出的一个餐饮业品牌,它体现了邻水人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七佛贡茶

七佛贡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七佛贡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佛茶产于四川省青川县七佛乡,最低海拔580米,最高海拔2100米,茶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山脚四季清流妙漫,土壤肥沃,冬暧夏凉,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国伐纣成功后,苴国侯(苴国,今广元一带,国郡设于今老昭化,称葭萌关),用当地所产的桑、蚕、丹、漆、茶等上供给周武王,这是讫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遂有后人传颂的“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七佛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逐步开发出七佛秀芽、七佛贡茶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国际大奖二次(2001年10 月获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名茶优奖、1999年9月获日本“无青川县茶会”科技开发奖)、部省级奖项五次(中茶杯、甘露杯、茶博会)、市级奖项二次;极大提高了青川七佛茶叶的知名度,现为国家地理原产地保护产品。

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国伐纣成功后,苴国侯(苴国,今广元一带,国郡设于今老昭化,称葭萌关),用当地所产的桑、蚕、丹、漆、茶等上供给周武王,这是迄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遂有后人传颂的“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释疑

七佛贡茶的独特品质是因为七佛乡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其品牌名称也是因为武则天曾在七佛乡建立贡茶园而得名的。现在整个青川32个乡镇都可以使用七佛贡茶这个地理标志品牌,但正宗的七佛贡茶是用七佛乡当地原生态的古茶树鲜叶制作而成的。其它乡镇所产的茶叶及七佛乡本地引进的现代良种所加工出来的七佛贡茶,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仅七佛乡就有三家茶叶加工厂,他们所产的七佛贡茶我都有喝过。其中绿勾茶坊规模最小,但其生产的绿勾牌七佛贡茶却是完全采用当地原生态茶树鲜叶加工。其品质更有保障些。

七佛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青川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七佛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青川府〔2007〕4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蒿溪回族乡、房石镇、曲河乡、前进乡、乐安寺乡、乔庄镇、孔溪乡、板桥乡、瓦砾乡、茶坝乡、黄坪乡、大坝乡、关庄镇、苏河乡、红光乡、石坝乡、马公乡、茅坝乡、凉水镇、大院回族乡、竹园镇、马鹿乡、七佛乡、楼子乡、木鱼镇、骑马乡、观音店乡、沙州镇、营盘乡等3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四川省 广元 利州区 广元橄榄油

广元橄榄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元橄榄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广元是中国橄榄油研究种植基地之一,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推广,目前已经能够成功收获高品质的橄榄果。种植油橄榄,广元有天然的优势,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呈碱性、钙质丰富,结出的橄榄果出油高,品质好。目前广元生产的橄榄油品质完全能够和地中海橄榄油媲美。

“广元橄榄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成功注册。

我市自2000年起开始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截至到目前,全市已有基地面积14.2万亩,自2007年起陆续开始试花挂果,境内现已建成4家油橄榄榨油企业,形成了以“白龙湖”、“剑门”、“紫爵大朝”等油橄榄品牌,在国产橄榄油品牌中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和规范使用,将在今后进一步提升作为“广元七绝”之一的广元橄榄油的品质,有效促进我市油橄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剑阁县、旺苍县、苍溪县、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广元经济开发区8个区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川仲雄花

旺苍地处神奇的北纬32度线上的米仓山区,这里气候适宜,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境内地形差异明显,属北部高山向南部中低山过渡地带,海拔380-2281米,地势落差大,垂直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杜仲生长,旺苍土壤多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非常适宜杜仲生长形成体内干物质的积累。这里森林覆盖率近70%,达300万亩,杜仲资源散生在其中达40万亩,是我国杜仲资源三大产区之一。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林荫药乡”、“杜仲之乡”,这里是第四纪冰期后杜仲唯一留存地—米仓山区,是杜仲原产地。

杜仲从古至今犹如一条纵贯古今的绵延山道,从第四纪冰川延续到21世纪,作为人们养生健体的佳品,具有降三高、促睡眠、增强免疫力之功效。

旺苍特色产品“川仲雄花”是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杜仲雄树所开之花,采用高科技设备和工艺于2011年研发成功生产加工入市,独特的加工方式,实现细胞破壁效果,释放川仲雄花细胞内对人体有效活性物质,还保持雄花的花型完整,产品冲泡、熬水均可,汤色碧绿中透着金黄,香味醇厚,回甘绵长,其对人体有效活性物质含量达40%(其中:总黄酮6.57%,桃叶珊瑚苷4.77%,京尼平苷1.12%,京尼平苷酸2.08%,绿原酸2.88%,水解氨基酸23.32%),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最高。

“川仲雄花”品质优良、独树一帜,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证书编号100091300907,产品申报了发明专利、三项外观专利,发明专利号:“一种杜仲雄花的干燥方法”zl201110370971.1。2012年“川仲雄花”研发生产由国家科技部纳入国家星火计划,同年“川仲雄花”加工技术项目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川科鉴2012第52号),并获得广元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企业技术中心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川仲雄花服用方法:

①95度以上开水冲泡,每次2g,反复冲泡5-6次饮用后,再冲泡颜色变淡,还可将杯中川仲雄花嚼碎服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川仲雄花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

②、纯粮酒浸泡饮用

③温水壶内煮沸3-5分钟(不能超过5分钟),取汤饮之其效果更佳,可冲煮4-5次。

④亦可每日2g,研磨成粉口服。

⑤亦可炖汤,一次2g。

六.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魔芋

青川魔芋是青川县传统,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青川县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无论是土地资源、生态气候条件,都十分有利于魔芋产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川县委、县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青川魔芋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经费,加大投入人力度,狠抓魔芋种植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开发,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坚持按照“一个支柱产业一套班子”的要求,积极抓好青川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市场研究和技术推广,指导农户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相关部门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青川魔芋产业快速发展,形成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互动提升态势。截至目前,全县37个乡镇种植青川魔芋8万余亩,年产商品魔芋2万余吨,实现产值上亿元,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羊木香菇

羊木香菇是朝天区羊木镇特色产业。羊木香菇是90年代引进浙江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朝天区羊木镇瓦字、白云、源溪、文笔等村。羊木香菇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质无农药栽培,全程质量监控,菇体丰满,菇质密实,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质感,堪称“菇中珍品”朝天区羊木镇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多种类农作物生长,是香菇生产的黄金地带。目前,朝天区羊木镇已建成食用菌产业出口基地1个,产销一条龙格局初具规模。正着力打造川北地区香菇出口基地,2012年,年产羊木香菇5800万袋。羊木香菇品质优,味道好,花菇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全国各地。

八. 四川省 广元市 朝天区 广元纯黄茶

广元纯黄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纯黄茶是四川广元朝天区的。

广元纯黄茶具有“三黄透三绿”特色:外形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广元纯黄茶”获国家地标证明商标。

广元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和中国茶叶的发祥地之一,茶文化底蕴深厚。南北兼具的气候资源,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富硒富锌的土壤条件,铸就了广元地区不可复制的特殊自然优势,是发展名优、高香、有机纯黄茶生长的最佳区域。

广元纯黄茶是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从当地群体品种的自然叶色黄化突变株中选育出的中黄一号、中黄二号茶树新品种。该茶芽黄、叶黄,色彩燿目,茶叶四季均现葵黄色,萌芽期早,生长性强,产量高,氨基酸、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含量明显高于绿茶,是国内罕见的优质耐泡的富硒富锌高香茶和有机茶,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广元纯黄茶是茶产品中的新贵,完全不同于传统上的黄茶,是绿茶风味及传统黄茶风格相融合的新一代黄茶。且具有“三黄透三绿”特色:外形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目前,栽培面积不到2000亩,总产量1000多斤,由于品种和品质具有不可复制性,单斤售价过万元,被誉为“黄金茶”。

广元纯黄茶

广元市经济作物管理站

14056996

九.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七佛茶

七佛茶产于四川省青川县七佛乡。茶叶外形扁平、尖削,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醇和,汤色绿亮,叶底匀整,有七佛秀芽、七佛贡茶等系列产品。

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

正宗的七佛贡茶是用七佛乡当地原生态的古茶树鲜叶制作而成的。七佛茶产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

2001年10月获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名茶优奖。2010年青川县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为“中国名茶之乡”,同时授予七佛贡茶“中华文化名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品质保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