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文山特产卖得好的地方有哪些 文山八个县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文山特产卖得好的地方有哪些 文山八个县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1-18 06:04:03

一.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铁皮石斛

广南铁皮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南铁皮石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南铁皮石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二、栽培环境

产地范围内海拔600m至1800m,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8%,年平均气温17.3℃,无霜期290天至310天,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

三、栽培管理

1.基质:成分为树皮、锯木屑等有机物质,厚10cm至12cm, pH值6.5至7.0,有机质含量≥10%,含水量30%至40%。

2.育苗:采用种子或组培繁殖育苗。以组培方式育苗的,8代后须复壮。

3.移栽: 3月下旬至6月中旬。每667㎡(亩)植15万株或3万丛。

4.田间管理:

(1)遮荫:荫蔽度60%至75%。

(2)施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至1500kg。

(3)水分: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在60%至80%,收获前15天前停止浇水。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加工

1.采收:

(1)方法:采收分采旧留新和全株采收。

(2)时间:全株采收在10月到翌年3月进行。采旧留新的全年均可。

2.加工:将鲜品置于55 ℃至65 ℃烘干至含水率≤10.0%。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鲜品:黄绿色或墨绿色。鲜茎具叶鞘不完全包被形成明显的环状间隙(黑节);易折断,断口平整;口感微甜,咀嚼渣极少、嚼之初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

(2)干品:黄绿色。易折断,口感微清香,味淡,后微甜,咀嚼纤维极少、嚼之初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

2.理化指标:干品或鲜品烘干后粗多糖(以葡萄糖计)含量≥26%,含水量≤1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南铁皮石斛 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旧莫乡、董堡乡、杨柳井乡、八宝镇、板蚌镇、南屏镇、黑支果乡、曙光乡、朱街镇、篆角乡、那洒镇、五珠乡、珠琳镇、者兔乡、者太乡、坝美镇、底圩乡共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广南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广南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广政发〔2012〕65号 云南省地方标准:广南铁皮石斛(草案)

二.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西枫斗

广南西枫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药典记载的石斛植物有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等5种。其中铁皮石斛(加工成品称铁皮枫斗)最为珍贵,是石斛中的极品,因其苛刻的生长环境要求和过度的采挖,资源已十分稀少。《本草图经》云:“石斛,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多在山谷中,五月生苗,茎似竹节,节节间出碎叶,七月开花,十月结实其根细长,黄色。”据《广南府志》记载,从明朝起,广南黑节草就开始外销,民国时期本地商人将鲜黑节草运销沪、杭等地。黑节草加工成西枫斗是云南省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拥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同时也是提取物制成“脉络宁”的重要原料。

“黑节西枫斗”的原料是黑节草(兰科石斛属),附生草本植物,茎多节,呈绿褐色,有明显纵向沟条纹,丛生。生长在海泼1000~2000米多雾的山林地区,附生在麻栎树或追栗树上。《本草纲目》曰:“石斛丛生石上,其根纠结甚繁,干则白软。其茎叶生皆青色,干则黄色,开红花,节上自生根须。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或以物盛挂屋下,频浇以水,经年不死,俗称为千年润。”春末夏初或秋季,采摘草质最佳,每株草一年采摘一次。因限于特定的环境气候,生长数量少,优质草更少。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广南人民充分利用本地石斛植物资源,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加工环节和技术,生产出天然药用饮品“铁皮枫斗”。产品远销国内外,至今仍是云南省独特的名贵饮品。西枫斗的饮用方法跟饮茶一样,但比茶叶耐泡,可以连续泡用两至3天。广南西枫斗分“黑节西枫斗”和“吊兰西枫斗”两个品种。按质量分三个等级:一等品用优质黑节草鲜品全茎加工而成,一株草的茎部恰好可加工成一粒两圈半的螺旋状成品,经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每粒成品均可伸展出龙头凤尾状;二等品经开水冲泡后,螺旋颗粒伸展呈有龙头凤尾或有凤尾无龙头状,因系草茎下半部或上半部加工而成;三等品系茎的中部加工而成,在开水中浸泡后,只伸展出龙身,无龙头凤尾。西枫斗具有清热解暑,滋喉润声,生津散结,消散肿瘤的独特功效,主要用于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含有多种生物碱,如石斛碱、石斛次碱、石斛胺等,此外,还含有石斛多糖、总氨基酸等,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抗衰老、补五脏虚劳、改善糖尿病和萎缩性胃炎症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而名扬海内外。越南胡志明主席还与铁皮石斛有着亲密的缘分,在胡志明执政生涯中,曾经多次到过中国,与毛泽东、1等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胡志明晚年身体状况欠佳,我国领导人对他的健康极为关注,于1968年派出国内最高水平的医疗专家赶赴越南。当时,这个来自中国的专家医疗组一直守护在胡志明身旁,照顾胡志明的身体。1969年8月下旬,79岁高龄的胡志明病情恶化。尽管中国医疗组全力抢救,可是1总理仍然不放心,于8月24日和26日接连派出了第2个和第3个医疗组。8月31日,1又派出当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著名专家吴阶平教授乘专机到河内送急救药品。其中急救药品中就有铁皮石斛(拯救仙草),并进一步了解胡志明的病情。1亲自听取了吴阶平的汇报,同时召集有关专家研究讨论,前后用了5个小时。最后,决定再派吴阶平教授率第4个医疗组,携带部分专家和器械、药品,于9月2日清晨乘专机赶往河内抢救。遗憾的是,第4个医疗组的专机刚刚飞到广西上空,就得知胡志明已于当天上午9时47分停止了呼吸。结果,飞机不得不掉头返回北京。

广南西枫斗是国内外知名的天然药用名贵饮品,一直都是外贸出口物资,由当时的广南县外经贸公司组织外贸出口收购及调运工作。而广南加工西枫斗,已有90多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西枫斗远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到1961年,县外贸开始收购野生鲜草加工。据了解当时情况的陆永华老人说:“外贸公司成立了加工西枫斗的一个小组,有10多人,职工到公司领起收购来的野生黑节草,分散到每家每户进行加工,在规定的时限,上缴加工好的成品,而职工以加工多少记酬劳领工资。”这种方式从1961年一直持续到1985年结束。《广南县志》记载:1961~1965年收购加工的西枫斗211公斤;1966~1971年收购239公斤;1971~1975年收购280公斤;1976~1980年收购200公斤;1981~1985年收购148公斤;25年间共加工收购外调出口西枫斗1087公斤。广南的黑节草(西枫斗)草质最好,肉头厚实,年可零星收购鲜草1000公斤左右,全靠手工生产,加工细致而讲究技术,原料取舍按每株草的长短、粗细和质量取材,一般10公斤鲜草加工1公斤成品,优质草可达8:1。

因产品少而功效奇,价格昂贵,多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大多销往港、澳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上流社会中高层人士享用,或为国内外一些著名歌唱家、京剧表演艺术家保嗓润喉的良药,一般市场上很难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广交会上与外商的成交价为每公斤上品3600美元,曾以每公斤兑换12吨小麦,从国外换回一批粮食。上个世纪80年代初,1元帅、杨成武上将曾先后通过有关部门指名购买广南西枫斗,从广南买去一、二、三等品各1公两。当时省委书记安平生曾专程到广南视察西枫斗的生产加工情况,并作了发展生产的指示。1983年6月,县林业部门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首次在广南六郎城后山人工栽植黑节草试管苗5688株。通过一个生长期后的调查,成活率为14.47%,为后来的人工栽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02年,广南县组建了鑫茂民族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合并整合为广南云大石斛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1月由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南县中医院共同出资成立云南南草堂药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完成了500亩铁皮石斛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前期基础设施工作,规范种植大棚200亩,并按科学化、规模化种植铁皮石斛组培苗40余亩,成活率达到98%以上。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已收集到了大量的石斛种质资源,年可育苗120万瓶,约6000万株,年产值1200余万元。如今,0广南县委、县人民政府把铁皮石斛列为该县的重点产业规范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种植奖励政策。并决定打造为铁皮枫斗药物经济园区,带动该地区群众致富,经济发展的短、平、快项目。

广南西枫斗

广南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12756237

西枫斗

三.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牛肝菌

牛肝菌分白、黄、黑三种牛肝菌,食用方法相同,味道亦近似。牛肝菌菌体肥大,肉质细嫩,含蛋白质高,在西欧各国被推为著名的营养食品,是菌类中换汇率较高的畅销商品,自1923年起,我省的白牛肝菌开始出口西欧,极受欢迎,供不应求。现在白、黄、黑牛肝菌均组织出口。

牛肝菌生长于海拔900米至2200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在石林途中一带和石林附近出产较多,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集。

在此期间,去石林游览的客人,一般可以吃到新鲜的牛肝菌,我省的牛肝菌,大部份是切片晾干,组织出口。

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酱香味,可入药。生于柞、栎等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大腿蘑营养丰富,味道香美,是极富美味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可出口欧美、日本等国,深受外商欢迎。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据分析,100 g干品中含蛋白质20.2 g,碳水化合物64.2 g,热量338千卡,灰分4.0 g,Ca23 mg,P500 mg,Fe50 mg,核黄素3.68 mg.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

此外,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

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云南省牛肝菌类资源丰富,有不少优良的可食品种,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

白牛肝菌,又称美味牛肝菌,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白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云南省各族群众喜爱采集鲜菌烹调食用。西欧各国也有广泛食用白牛肝菌的习惯,除新鲜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也有制成盐腌品食用。

四. 云南省 文山州 西畴县 水晶肉

在物质生活日愈提高的当今,肥肉成了厌食、滞销品,特别是患有商血脂和脑、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更是谈肥肉而色变。但根据世界著名营养学家、生理学家研究认为,如人长期不食油脂,大脑的正常活动、健康成长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大脑正在成长发育的少年儿童,如不适量嗫入油脂,大脑就不能正常发育、健康成熟。那怎样让厌食肥肉的孩子乃至成人能喜欢而自觉食用适量的肥肉呢。

这里特介绍制作一种:“水晶肉”。一、将肥肉煮熟去皮、切成葡萄大小的肉丁,盛于器皿内。二、掺拌白糖、面粉、水糖以甜为限,面粉和水以能敷裹肥肉为宜。三、撤上适量芝麻拌匀掺拌玫瑰糖更佳。四、将油烧开,一丁丁放入锅内炸黄取出即可食用。特点:色金黄亮艳、味香甜润口,不腻不厌,就连最怕肥肉的孩子也很喜欢吃。果肉因外脆内润,相似水晶葡萄,故名“水晶肉”。

五.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砚山小椒

15世纪的欧洲人第一次见到辣椒,只是将这艳丽鲜红的果实作为盆景来点缀欣赏。当这种开白花、秋结子、其味辣的物种落户中国,中国人却把辣椒当作菜来吃,就在华夏沃野得到迅速传播,辣椒已经成为了很多地方的一张名片。

据考证原产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辣椒于明朝末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350年种植历史。丘北辣椒是一个地域概念,以产地而名,又称之为云南小椒。云南小椒因其具有个小、形体均匀、色泽鲜艳、油脂和维生素含量高、辣香味浓、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辣味素、有机酸、胡萝卜素、色度均高于颇负盛名的朝阳辣、日本的三缨辣、河南的香花辣椒,被公认为是最好的食用辣椒之一。上世纪60年代,云南小椒就已经声名远扬。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这一品牌的保护和培育意识,几百年来都是沿袭传统栽种方法,对辣椒生产粗放管理,致使云南小椒品种单一,品质逐渐退化,产量低下。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云南小辣椒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备受冷落,以致严重滞销,几乎走不出云南。有着传统栽种历史的云南小椒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面对辣椒产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问题,只有提高辣椒种植技术水平,培育出稳定的外部市场,形成规模加工增值能力,才能使云南小椒突出重围走出低谷,使特色优势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把辣椒产业培育成为当地富民、富县的新兴产业。共识一旦形成,力量是无穷的。“九五”以来,特别是“十五”的五年中,砚山辣椒异军突起,占据云南小椒半壁江山,砚山辣椒红起来了。

六. 云南省 文山州 文山市 文山蜡染

染布工艺。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就呈现出白色图案。始于汉代,盛于唐代。

蜡染(batik),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七.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豆沙肉

广南豆沙肉是云南文山州广南县美食之一。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以晶莹透亮,色泽鲜明、味美香甜,油而不腻、肥嫩可口著称。一直是广南人招待宾客和民间举办筵席不可缺少的风味美食。更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豆沙肉最早其实是流放1从中原一带带到广南县的,经过两百多年的融合、演化并结合广南本地壮族的饮食文化逐步形成的云南地方特色风味美食。豆沙肉主要用肥肉、豆沙、糯米饭精制而成,味甜可口,本地人宴席必备菜肴,在宴席上常为客人交口称赞。[1]

世外桃源广南坝美村是云南著名的景点,这里生活的正是壮族人家,到坝美村旅游的朋友一定要品尝下这香甜可口的美食。在云南旅游线路中,只有广南才有正宗的豆沙肉。

广南地道菜色非豆沙肉莫属,甜而不腻的口感让吃过的人一直怀念,现在就教大家如何做这道美食吧!

主料:

猪肋条肉(五花肉)500克红豆沙200克

辅料:

糯米100克核桃150克苹果脯100克

调料:

白砂糖50克蜂蜜10克菜籽油60克各适量

做法:

1.猪肉摘净毛,洗净,入汤锅中煮至七成熟取出,趁热在肉皮上抹上蜂蜜水,晾凉;

2.炒锅上火,入菜籽油,至五成热时,下猪肉炸至呈板栗色,捞出沥油;

3.锅下核桃仁略炸,捞出沥油;

4.沥过油的核桃仁拍成末与豆沙混合拌匀;

5.糯米淘洗干净,加水入锅煮熟成糯米饭;

6.蜜饯切成小丁与糯米饭拌匀;

7.将五花肉切成夹刀片,中间夹入豆沙,整齐码入碗内,铺上糯米饭,上笼蒸;

8.取出扣入盘内,浇上熬好的蜂蜜、白糖即成。

八.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竹筒茶

广南县竹筒茶、那榔酒、西枫斗同样驰名省内外。竹筒茶是底雨过天于壮家传统的,已有300多年的制作历史,是云南10大优质名茶之一。因茶叶须未婚姑娘亲自到茶山采摘,所以又称“姑娘茶”。此茶质美味醇,耐冲耐泡,饭后回味生津,故而享誉省内外以及邻国越南。

九.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黄磷

广南县化工厂年生产黄磷2000吨。该产品主要用途是: 用于生产三聚磷酸钠、农药及其他化工原料等。( 广南县)

十. 云南省 文山州 文山市 拼盘米线

拼盘米线,里面包含的很多东西,一碗下肚保证会吃的你肚子胀胀的,不像牛肉米线根本由不得你选择,老板会放很多的配料在桌子上供你挑选,像文山特有的脊肉经啊,腰花之类的夹杂在里面,味道都挺不错的,但是去晚了以后估计就没什么好吃的了。早上来不及吃早饭,吃一碗米线挺不错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