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德特产什么烟 宁德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德特产什么烟 宁德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1-13 09:44:37

一.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宁德芋头丸

芋头1000克

辅料

鸡蛋150克虾米50克

调料

花生油80克盐3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花椒粉1克香油15克大葱15克淀粉(豌豆)50克各适量

1.虾米泡发切成末;

2.葱白切成花;

3.芋头削去皮并洗净,上笼蒸熟,取出后放在砧板上,用刀压成泥;

4.加入鸡蛋、虾米末、葱花、盐、味精、胡椒粉和干淀粉搅匀;

5.将芋头泥挤成直径3厘米大的丸子,下入烧沸的花生油油锅,炸至焦酥呈金黄色;

6.滗去油,加入花椒粉和香油,装入盘内即成。

二.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宁德鸡蛋饼

白面120克,鸡蛋清120克,白羊肉120克,豆豉汁适量。

1、将羊肉剁成肉酱,制成肉羹。

2、用鸡蛋清和央,做成面条或饼,放入锅中用水并加豆豉汁煮熟.吃时可放味精等调味品.与羊肉羹同吃。

三.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宁德大黄鱼

宁德大黄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德大黄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体黄唇红、肉质鲜美的大黄鱼素有“国鱼”之美誉,而宁德素有“大黄鱼之乡”的美称,是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源地与最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年养殖大黄鱼近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0%。以大黄鱼为主打品牌的水产业成为闽东地区的产业支柱,并引领宁德渔业产业走向规范与兴盛。

四. 福建省 宁德 寿宁 寿宁米糕

寿宁人的经典早餐,用一个铁皮制成的槽,倒上米浆,再炊出来,滚成一团,蘸上调配好的汤汁食用。

寿宁米糕是寿宁县特有的一种美食。在重阳节时米糕也成为了寿宁当地当天必吃的一样食物,是当地居民的沿袭下来的风俗。稀饭和米糕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早点。常常都会有各地的人慕名而来品尝寿宁米糕。寿宁米糕的原料主要为大米,用专门的机器将其磨成米浆。配料还有自制的“糕汤”,糕汤一般主要会用肉汤,在添加许多的调味料,味道咸而香。

寿宁米糕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菜糕和白糕。白糕做法比较简单,主要是米浆放在炊具中做成的,用炊具把白米糕做成后,只要加几勺糕汤就可以吃了!白米糕当地人们最喜欢的早点。菜糕是在白米糕的基础上,用做好的白米糕把菜馅包裹起来,(菜糕的菜馅主要是由胡萝卜丝、包菜、猪肉等料制成的),菜糕吃起来更有独特的美味。

五.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芦叶棕

芦叶(菅)棕,畲族特色食品。用芦叶包裹经黄碱水泡过数小时的糯米,煮熟悉而成。粽成矩形,约20厘米长,煮熟悉的芦叶粽为浅黄色,既有粘性又不含糊。要在是糯米中掺少许的豌豆或金甲豆、羊胡子豆之类的“豆粽”,更是芬香而不腻,既悦目又别有风味。

六.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芋头包

将蒸熟悉的芋头与薯粉相混搅成团,用“蕃薯切”切成圆条状,放入滚烫的锅中,边切边煮,拌以牡蛎、芹菜等佐料,即成色味狡特的美食——芋蛋面。古田俗称“喜乐面”。

将蒸熟的芋头去皮并拍成泥,和以薯粉揉成一团作皮,再以鲜肉、葱花、酱油、盐、味精等制作成馅,捏成面包型,放蒸笼熟即成芋头包。蒸熟悉的芋头包柔嫩有弹性。

七.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霞浦海带

霞浦海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海带之乡”———霞浦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北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著名的东冲半岛之上。霞浦县素以滩涂养殖闻名,拥有中国最美的滩涂风光。

“霞浦海带,是全国最好的海带,其口感之美,质量之优,举世无双,是集佳肴良药于一体的珍宝!”宁德市海洋渔业局的一位专家这样说。据了解,由于霞浦县海域不存在工业污染,同时海带养殖的区域,都和大黄鱼等海水鱼养殖区域相邻,拥有清洁、富含营养物质的海水,使得霞浦海带不论从形态、口感、营养,都优于国内其他海域生产出来的海带。

据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沿海水域在低潮线下2米~3米深度岩石上分布有野生海带。20世纪40年代,三沙镇沿海和海岛乡农(渔)民开始零星采收养殖,使霞浦成为南方最早采养海带的县。经试验性养殖取得成功后,闽东海带育苗室(后称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种海带培育和采苗试验,亦获成功,并开始批量向海带养殖区供应秋苗。上世纪80年代初,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海带夏苗在自然海区渡夏成功,大大提高了生产高产优质海带的能力。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技术革新和苗种选育培养,霞浦海带形成了独有的品质特色。霞浦海带产区已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霞浦海带主产区位于台湾暖流和闽浙沿海交汇区,年平均气温20℃~21℃,水温、盐度适中,官井洋、东吾洋内海湖泊型的独特生态环境,受风面小,海潮畅通,连接多条溪河,有利于调节海水比重,带来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盐类,而且海带产区多与鱼类养殖区相邻,海水营养质高,使霞浦海带无论

从形态、口感、营养、厚度等方面,都优于国内其他海域生产的海带。近年来,随着霞浦海带育苗场(厂)发展壮大和设施、技术更新以及推行悬绳晾晒、搭架晾晒和竹垫晾晒等方式,海带养殖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属真正安全无公害产品。

海带是霞浦县农业经济的传统主打产品之一,是当地农(渔)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沿海县(市)前列,2008年全县养殖海带6.26万亩,产量16.05万余吨,总产值9.63亿元;全县现有海带、加工厂300多家,已有76家申请了注册商标。

霞浦海带规模养殖历史悠久,目前,沿海乡镇都已推行了海带的大面积规模养殖,海带养殖总面积已达到11.46万亩,300多家海带加工厂(场)5000多名走南闯北的营销队伍,辐射带动了沿海和非沿海乡镇(街道)海带产加销的发展和贸工农的联结。2008年,加工海带丝4000吨,海带结18000吨,海带饼22000吨。

霞浦全县现有6500亩养殖区得到有机产品认证,沙江镇沙塘村、长春镇文岐村10500亩海区得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正在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5000亩。霞浦县丰盛水产品加工厂的“闽松”商标、霞浦东吾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中洋”商标被宁德市知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认定为知名商标。目前,霞浦海带产区已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区。

海带产业不仅规模大,产生的综合效益也相当明显。200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26亿元,其中海带产值达13.33亿元,海带总产值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8%。下浒镇2008年仅海带的养殖、加工,全镇农民人均平均纯收入增加额就达1500元,占人均收入总额的29.8%。如:下浒镇石湖村现有752户3166人,2008年全村共养殖海带3300亩,鲜海带产量达64994吨,干品海带10000吨,产值6000万元,扣除成本3108万元,全村养殖海带纯收入2892万元。全村人均养殖海带纯收入9135元。村民黄光寿4口人,2008年海带养殖15亩,产量45.45吨、产值27.27万元,扣除成本13.70万元,纯收入13.57万元。

海带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农民就业,下浒镇从事海带生产的村民达2.5万人;同时,全县已有10000多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海带加工产业,直接受益群众达15万人。可以说,海带产业已成为霞浦县农业产值增长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

拥有如此优质的海带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霞浦县也下了很大功夫,目前销售点遍布全国。全县现有5000多营销人员走南闯北,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四川、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贵州、安徽、江西、新疆、山西、陕西等地设立销售网点,2008年14家加工、销售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注册成立了霞浦县鑫联海带专业合作社。据调查统计,在海带总产量中,有35%主要以统货方式,销往浙江、四川、湖南、湖北、江西、上海、北京、云南、新疆等地;30%经本县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批发交易市场;25%由浙江瑞安、连江、罗源等地加工企业前来收购;5%用作鲍鱼养殖饵料,其余5%以借用商标形式,出口俄罗斯、越南、欧州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009年5月,经霞浦县人民0申请,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专家赴霞浦评审,并授予霞浦县“中国海带之乡”称号。同年9月,霞浦县为其产品注册了“霞浦海带”的证明商标。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宁德竹编

宁德地区各地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以古田、宁德、屏南、寿宁等县(市)为最。古田竹编早在20世纪30年代制作的竹枕在国际万国展览会比赛就获优等奖。1959年古田竹编的花篮、花筐、提盒等被编入《福建工艺美术选集》。现在的产品有瑰丽花篮、竹蝶、角目提篮、“猫盒”、玉青花插等近百种。编工精制 典雅美观。产品已在十几个口岸出口,远销欧美亚等地区,深受欢迎。宁德马记竹枕是宁德三大传统竹艺品之一,形成方矩状,柔软富有弹性;并以黑白蔑条拼织出吉祥字画图案,甚为典雅。自问以来,饮誉海内外。寿宁竹编做工精细,工艺精湛。产品有饰物、器皿、人物、动植物等,可作为玩具、生活用具和纪念品。屏南竹编厂生产各种竹编,设计新颖,制作精细,色彩鲜艳,为福建省四大竹编工艺出口厂家之一。

九.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光饼

俗称光饼,圆形,有小碗口大小,中间留细孔,穿线成串可挂,又称挂饼。相传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闽、浙沿海一带,总兵戚继光领兵来至沿海平寇,因倭寇来自海上,戚家军就在海边设伏,百姓制作在大量挂饼在将土们脖子以以充饥,使戚家军顺利平定倭寇,嘉靖帝赐名“继光饼”。

继光饼以面粉为主,经发酵后,佐以精盐、芝麻、葱丝等,揉匀成圆状,经火烤而成,味道香脆略带咸味,十分可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光饼的品种口味也更加多样,现在古田街上还出现葱肉光饼、花生光饼和建瓯酥脆光饼等,也深受市民的喜爱。

十.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石码金丝烟

人们在谈到龙海的名优时,“石码金丝烟,海澄双糕润(名小吃)”的俗语往往脱口而出。据《石码镇志》(民国抄本)所载:“石码烟丝,自昔驰名……运售台湾、南洋名埠,为出口大宗”。《百草镜说》云:“烟一名相思草,烟品之多,至今极盛。在内地则福建漳州有石码烟,浙江常山有面烟,江西有射洪烟,山东有济宁烟,近日广东有潮烟。”可以肯定当时(清末民初)的石码烟比已列入全国名烟的行列

清末石码先是石麟烟庄的金丝烟最称名牌,蜚声漳、厦一带。稍后华山、万山等烟庄相继崛起。所产金丝烟,尤以华山为最。清光绪六年(1880年)海澄厚境人曾文潜在石码外市街霞美巷口开设一间家庭式的小烟灯点——华山烟庄。时俗每间烟店的柜台上都要常设一盏油灯,供顾客吃烟之用,因此,不叫烟店而通称“烟灯店”。开始,曾文潜全家动手制作,精益求精地提高产品质量,遂得顾客好评,成为一家久负盛名的烟庄。凡是吸过华山烟丝的人,都感到有一种特别的醇香风味。经10年经营,得到侨居国外的亲戚黄燕山的帮助,融资不断,烟庄生意因而大为兴隆。据统计:资金额最多时达十多万银元;产品种类有金丝烟、乌厚烟;商标牌品,行销国内的有白熊牌、西岳牌、华山牌,行销国外的有曾华山、曾福荣、曾聚庆;行销范围,国内有龙溪、海澄、漳浦、漳州、厦门、泉州等地,国外有印尼的雅加达、井里汶、三宝垄、泗水、直噶、梭罗等地,职工人数,最少5人,最多达100人;月产金丝烟750斤~56000斤。“华山”之所以常盛不衰,其生产经营的金丝烟之所以走俏海内外,饮誉东南亚,得益于其与众不同的制作要求和独特的经营方法。首先,在制作上“华山”烟庄做到五个“精”:一、精选调配烟叶,主要采自广东的南雄、浙江东乡、通南、本省的福鼎、周宁、霞浦、平和芦溪等四省八县;二、精用澄清生油;三、精细撕叶抽清中梗;四、精工焙制,火候适中;五、精心包装,装潢完善。其次,在经营上实行五项管理:一、开拓销路,抱定以“质优、价廉、薄利多销”的宗旨开辟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二、产品检验一丝不苟,不合格产品绝不出厂;三、劳工管理精细;四、厂规厂法严格;五、工薪报酬以月固定工薪和计件取酬相结合。除华山烟庄外,万山烟庄产的金丝烟也颇出名。民国元年(1912年)平和县下寨人周涌三到石码开设万山和记烟庄,拥有工人90多人,其产品包装上印有采用“顺成”芦溪正地烟叶为原料的字样,畅销新加坡、印尼等国,年销量达50余吨

解放后,经过合作化、公私合营以至1960年的龙溪、海澄两县合并为龙海县,原两县的所有烟厂均合并改制为“地方国营龙海县烟丝厂”,仍然生产石码金丝烟,所产的“城乡牌”一级烟丝、“荔枝牌”三级烟丝、“白熊牌”、“天坛牌”烟丝和“南溪大桥牌”烟纸,颇受烟民的青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卷烟货源充裕,烟丝业务急剧衰败。1989春,国营龙海县烟丝厂连人带厂并入国营“龙海县蜜饯厂”,从此烟丝加工业歇业,盛极一时的“石码金丝烟”遂成历史。(龙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