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宜春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东西 宜春有什么特产值得购买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宜春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东西 宜春有什么特产值得购买的东西更新时间:2023-01-15 05:12:06

一.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宜春苎麻

宜春苎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麻纺行业协会授予我市“中国苎麻历史名城”称号,使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同时,我市江西井竹实业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苎麻袜生产基地”和“中国苎麻文化博物馆”称号。

苎麻俗称“中国草”,其纤维是一种优质的天然纤维。苎麻纺织品具有导汗、透湿、快干、抗菌、穿着凉爽舒适等特点。宜春苎麻的种植和生产有2600多年的历史,袁州区的夏布(以苎麻为主要原料)以“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饮誉海内外,是全国著名的“夏布之乡”。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苎麻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苎麻种植面积达5万亩,有苎麻加工企业51家,行业从业人员20余万人。“中国苎麻历史名城”这一金字招牌,对进一步推动我市苎麻产业种植基地化、生产规模化、产品高端化、市场多元化,提高农民收入、打响苎麻品牌具有积极作用。

宜春苎麻种植(棉麻蚕桑)

地域范围

宜春西与萍乡市交界,北与湖南浏阳接壤,南与吉安市的安福县相邻。宜春苎麻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袁州区的金瑞镇、三阳镇、慈化镇、天台镇、洪塘镇、渥江镇、竹亭镇、水江镇、楠木乡、辽市镇、寨下镇、芦村镇、柏木乡、湖田镇、新田镇、西村镇、新坊镇、南庙镇、彬江镇、洪江乡、温汤镇、飞剑潭乡18个镇4个乡;万载县的株潭镇、黄茅镇、潭埠镇、双桥镇、高村镇、罗城镇 、三兴镇、鹅峰乡、马步乡、高城镇、赤兴乡、岭东乡、白水乡、仙源乡、白良镇、茭湖乡9镇7乡;上高县的田心镇、翰堂镇、泗溪镇、徐家渡镇、新界埠镇、蒙山镇、南港镇、芦洲乡、锦江镇、野市乡、塔下乡、镇渡乡、敖山镇、墨山乡9镇5乡;以及宜丰县的石市镇等共53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3°53′04〞—115°02′14〞,北纬27°48′38〞—28°06′03〞之间。保护面积5000公顷,年产量112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宜春苎麻属多年生、丛生型、株高150㎝-250㎝、茎粗0.8㎝-1.30㎝、鲜皮厚0.75㎜-0.90㎜;茎杆有绒毛、富弹性、抗倒性强、工艺成熟期茎杆黄褐色,麻骨绿白色;叶片近圆形,绿色,叶背有白色毡毛。鲜麻淡清香、果绿色。原麻刮制质量上乘,青白色,手感柔软且富有弹性,不皱不缩,斑疵少,锈脚短,无麻骨麻壳附着。 2、内在品质指标:原麻纤维支数1900m/g-2450m/g,单纤维强力28cN-30cN, 含胶率26%-32%。 3、质量安全要求:产品质量符合GB/T7699《苎麻》的规定要求。

二.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大碗菜

靖安,朴实的农家人喜欢用大碗装菜,他们用最简单的调味料做出了各种各样风味独特的大碗菜,香味十足,吃起来非常过瘾。最受欢迎的有大碗花菜、大碗香干、大碗长豆角、大碗莲藕等。因为农家乐的推广,农家菜也渐渐走上大家的餐桌了。正宗与否我不敢保证,但是按照自家人的喜好来做,每次留下的空碗就是对我们靖安美食最好的肯定哈!五花肉鲜香,莲藕脆嫩,非常可口的下饭菜,值得试试哦

三.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丰城灰鹅

丰城灰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肉用鹅种。主产于江西省丰城市和南昌县,中心产区在赣江、清丰山溪的两岸和赣抚平原的大片水网地带,广泛分布于樟树、黎川、进贤、新建、安义、高安等市、县。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头部半椭圆形,前额有一较大的半圆形肉瘤,公鹅肉瘤高大而向前突,黑色或橘黄色,母鹅肉瘤扁平。头颈高昂。眼大有神。耳孔浅黄色,眼睑淡黄色,眼球银灰色或酱黄色。颈似弓形,公鹅较粗、较长,母鹅较短。颈背正中央自头部至尾有一条宽2-3厘米的灰褐色鬃毛条纹带,背、腰、尾、翅膀羽毛灰色,颈腹面、两侧及腹部羽毛灰白色。胸部深、宽且丰满,腹部宽大而扁平,尾部狭窄、尖长。皮肤白色。胫粗且长。胫、蹼橘黄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产绒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88克;在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公鹅30日龄1000克,母鹅750克;60日龄公鹅2125克,母鹅1625克;90日龄公鹅3750克,母鹅3250克;成年公鹅4280克,母鹅3500克。成年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79.50%,平均全净膛屠宰率68.80%。成年鹅宰杀时可平均收集羽绒300克,其中绒毛30克,种鹅在5-9月休产期可活拔羽绒3-4次,每次平均30克(不含0);后备种鹅从5-9月可活拔羽绒3-4次,每次平均30克。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20天。平均年产蛋38枚,平均蛋重158克。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150天,配种适龄期30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5以上。平均种蛋受精率85.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6.4%。公鹅利用年限2-3年,母鹅3-5年。

四.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靖安白茶

靖安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安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靖安县鑫农茶厂参评的“霞峰山”牌靖安白茶以“味甜香浓、色泽白嫩、汤色明亮、外形匀整”等特点荣获金奖。这是靖安白茶在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又一次获殊荣。

白茶原属深山野生异型茶株,它不仅珍稀、营养丰富,而且市场价格非常高。靖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以上,冬季低温时间长,空气相对湿度78%,直射的蓝紫光较少,土壤富含微量元素,这些特定的条件为靖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靖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靖安白茶香浓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经过该县农业科研人员10余年的刻苦攻关和精心培育,终于使白茶在靖安开花结果,成为该县的富民产业之一。短短3年时间,该县开发白茶万余亩,苗木基地3个,科技示范基地4个。同时被列为“江西省白茶产业化县”,“江西省白茶苗木基地县”。靖安白茶先后在2006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博会、第六届国际名茶评比,2007年江西婺源首届茶博会,2008年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2009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第二届江西省茶博会上荣获金奖。靖安白茶已成为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发展壮大的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朝阳产业。

白茶是绿茶中的珍稀品种,须在特定优越的生态环境中才可生长,对生态条件要求严格,其成品茶多为二叶一芯嫩芽,在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的叶色呈可逆性白化现象,满披白毫,外形条素天然,色为玉霜,光亮油润,肉质自然展开颇具高雅特色。其氨基酸含量是高档绿茶的6-8倍,对人体具有清肝明目、补肾、增白、抗衰老和抗癌等效果,倍受人们喜爱。经专家实地考证,靖安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内有着得天独厚的白茶生长环境,目前已开发优质白茶生产基地一万余亩。

五.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清炒苦菜

做法:锅中入油,油热倒入鸡蛋液摊开转小火,用锅铲划散鸡蛋,倒入黄花菜一同翻炒加少水

加盐、少糖,滴一点麻油,撒入葱花,盖上锅子一会会就可以起锅了,具有清热排毒的功效.

六.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宜春扎粉

许多去过宜春的人都吃过,南方富庶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有将富余的米做成米粉的传统。较之云南的过桥米线、广西的桂林米粉、两湖和广东的宽粉、福建的细粉,江西的米粉自有其一番天地。

晚米收割上来之后,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工序,做成一摞一摞干的米粉,晒干后的米粉捆扎成一扎扎,故称扎粉,这样也方便了携带。干的米粉煮后沥干变成湿的米粉,就可以开始了第二轮的加工,而炒扎粉最为风行。

炒扎粉前,将干扎粉用温水浸发至手捏不易断,抓一把竖起来不易软倒为止。然后,洗清沥干待用。铺料有瘦肉丝、不白菜、嫩蒜苗,均切成寸长段。火候要适中,将猪油烧至六成热时,倒入肉丝煸炒,依次加入肉丝、蒜苗、小白菜,再加入少许汤料、酱油、红椒末,成金黄色后,再放进扎粉拌炒。最后放入姜丝、胡椒粉、味精,浇上少许香油拌匀起锅。家乡的扎粉,炒法看似简单,但其水土所孕育出的独特的韧性和香气,却是其它的米粉所绝不能有的。扎粉已经成了宜春小吃的一部分,家乡人食之,好之,习之,那从滋滋的锅里冒出的香气,不知让多少飘泊异乡的游子千万次梦回乡里,思之,念之,心向往之。

七. 江西省 宜春 万载县 赣西山羊

种质原产地】 江西萍乡市万载县长平乡

【主产区与分布】 福田,上栗,老关,桐木,高成,高村,湖南省的浏阳,醴陵。

【形成历史】 1964年形成品种。

【种质资源优缺点】 适应性强,擅爬上,采食力强,繁殖力高。 体型偏小,增重较慢。

八.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清炖田鸡

1、主料:蛙一斤。配料红枣三两,香菇二两,胡椒1钱,生姜三钱,糯米酒一两,酱油半两,食油三两,味精少许,清水一斤半。

2、制作:先将蛙破腹掏净内脏,斫去嘴壳,洗净,切成七块,大火锅内油爆蛙两、三分钟,再将酱油炸焖一、两分钟,然后将佐料倒入,再倒进瓦罐内隔水清炖一小时左右。

3、效能:味道鲜美,香甜可口。

4、药用:蛙枣滋补;香菇:鲜香;胡椒、生姜:去寒开味。

九.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江西-万年贡米


相传,早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皇帝南巡,途中梦见江南有“千斤冬瓜, 寸长大米”,便差人到南方查访。当差人查访至江西万年县(明置县)荷桥、尤港一 带时,果然在野生稻谷中发现有“三寸粒”稻米,而且米质非同一般,便速回朝呈 报皇帝。皇帝听后大喜,当即传旨江西荷桥、尤港“代代耕食,岁岁纳贡”。万年贡 米由此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
万年贡米颗粒大,体细长,颗形如梭,米色似玉。用其做饭,质软不腻,味道浓香; 以贡米为原料酿酒,浓而不烈。其米、其酒都品质优良,别具风味。

十.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袁州茶油

袁州茶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茶油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袁州就已大面积抚育油茶林。清末,每年向长沙、汉口等地销售茶油100余万斤。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油茶生产,从1954年开始,袁州就被列为全省发展油茶生产的重点县,1957年茶油总产达到277.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19倍。1979—1985年,袁州平均每年产茶油320余万公斤,输出茶油150多万公斤。从面积到总产,均居全国首位,商品率列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十一五”期间,油茶生产列为全区农业六大重点产业之一。

宜春市袁州区油茶局

宜春市袁州区所辖天台镇、辽市镇、竹亭镇、水江镇、金瑞镇、飞剑潭乡、楠木乡、慈化镇、洪塘镇、新田镇、西村镇、彬江镇、渥江镇、寨下镇、柏木乡、芦村镇、三阳镇、湖田镇、南庙镇、新坊镇、袁州区油茶试验林场共21个乡(镇、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4′18〞~114°37′21〞,北纬27°33′05〞~28°05′33〞

AGI2017-02-2088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