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红河特产视频 红河州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红河特产视频 红河州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1-16 07:11:02

一.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泸西香椿

泸西香椿是各大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的营养丰富充裕,嫩叶内富含大量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大量挥发油和磷、铁等矿物质,各种营养素比较全面、均衡。

多食用香椿还有理疗人体各器官的作用,对感冒,风寒、风湿、胃痛等特别有效。

香椿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炒食、凉拌等等,它的味道特别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一季节是香椿上市之季节,市场零售价为65至70元/公斤

二.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三叠水

“三叠水”,又称“朝阳一品宴”,是临安古城的高档名宴。因菜式丰富,酒宴时间长,上菜三套,故又称为“三叠水”宴。“三叠水”形成于明末,兴于清朝,清代中叶至民国年间成熟并成向更高层次发展。据说当时的达官显贵、富商乡绅在节庆和大喜之日,均请著名厨师主厨。其形式融饮食、文化为一体,既有丰盛精美的菜肴,又伴有“迎客”、“上菜”、“劝酒”、“送客”礼仪和奏乐表演,并成为滇南饮食文化的代表。

“三叠水”宴席的用料广泛,时鲜果菜,家养畜禽,山珍野味,均可入馔。烹调技艺精湛,有蒸、炸、炒、烩、煮、煎、溜、烤等。所用器皿极其精致,杯、盘、碗、碟皆用,均是青花细瓷或嵌有金边和图案的名贵瓷器。烹制出的菜肴琳琅满目,讲究本味和原汁原味,且点缀得当,造型生动。据有关民间师傅介绍,“三叠水”宴席的上菜方式颇多考究,有固定的程序。第一道菜是四个小杯装的桂圆莲子汤、大枣冰糖水、紫米稀饭、燕窝汤和四个小蝶装的小块蛋酥、金钱酥、火腿酥和狮子糕。第二套菜共有珍珠福寿鸭、乌龟夹火腿、酸辣杂碎、三七汽锅鸡、椒盐脆鱼、四味海参、鸡茸白云花、山羊脆乳、卷筒鱿鱼、清汤翅丝、红烧熊掌、烩乳饼、金钱腰花、丽菊草芽、五色拼盘等24道主菜和有关佐料。上菜时每次八道菜,注重浓淡搭配。第三套菜以水果为主,有梨、桃、花红、桔子、蜜桶等八样水果。整个宴席的菜肴有鲜嫩清香回甜,酸辣微麻,重油味厚的特点,品尝时既可大饱口福,又可体味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

三.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烧黄鳝

烧黄鳝,是红河县彝族支系卜家人的传统名菜。是用烧熟的黄鳝炒熟而吃,麻辣干香,鲜美爽口。

卜家人捕捉黄鳝十分有趣。刚收完早稻,翻田搭埂,每当夜晚,一条条又肥又壮的黄鳝从泥土中钻出来,躺在泥土上休息。这时,卜家青年们一个个腰间系着鳝箩,举着火把,握着竹钳捕捉黄鳝。一些捕鳝能手一夜可捉到七八斤。回家后放入火塘的子母火中,活生生的黄山变成了圆圈似的鳝卷。然后把鳝鱼串在竹竿上,逢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便成了首选荤菜。

四. 云南省 红河 个旧 个旧烧烤

说起个旧的小吃,可以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那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个旧,只要有耐心、只要有体力,你就能在某一个小角落里发现让人赞不绝口的美食。细数个旧的美食,首先就要说说个旧的烧烤,在个旧有一支队伍庞大的“烧烤军”,他们一般早晨便开始营业,一直到深夜2、3点才结束,这让对烧烤情有独钟的人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美食。


个旧烧烤不仅营业时间长、“网络”覆盖广,而且品种繁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却是最普通的烧豆腐了。烧豆腐光是豆腐的品种就有很多,有新鲜豆腐、包浆豆腐、条豆腐、干豆腐等,可以满足吃客的不同需要,烧豆腐的佐料也各有不同,现在比较受吃客欢迎的是用小米辣加上蒜汤等佐料做成的,虽然辣但是辣得舒服。除去烧豆腐,还有烧洋芋、韭菜、猪肉、牛肉、乳饼、鸡脚、鸡翅尖、各种小虫等等,只要能吃的就能在烧烤摊上找到,总是让人眼花缭乱,坐在烧烤摊上不知道点什么好。

五. 云南省 红河 弥勒 弥勒卤鸡

卤鸡

弥勒卤鸡色、香、味、形俱佳,一点也不夸张。它选料精良,非刚打鸣的土公鸡不要;加工方法独到,卤料多达20多种,还有传统的“秘方”轻易不示人,最重要的是卤料的比例,多一钱则多,少一钱则不及。它佐以的蘸水也不同凡响,青韭白葱玉蒜黄姜……小小一碗竟盛着赤橙黄绿青蓝紫,让人叹为观止。当一盘坎切装盘后的卤鸡端到你面前时,一定让你胃口大开。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配料的卷粉、米线的加工用料也是选自本地一种传统优质稻米。弥勒县城的10多家卤鸡店铺,每天加工出的卤鸡800只左右,都一销而空。

六.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康宝元

康宝元是泸西最有名的凉品,因这种独特的口味是由康宝元所创,所以泸西人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凉品饮食,主要有凉米线、凉煎粉、凉面条,味道酸中微甜。

康式凉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卤药和酸醋都是自己配方,卤药是由陈草、甘松、砂仁等十多种香料组成,除了子女外概不外传;酸醋是用柠檬酸烧开水加白糖勾兑,吃了不会拉肚子。

康式凉品的原料精细,煎粉自己蒸,蒸之前先勾芡,吃起来润口、有筋骨、不容易断,面条是手工擀,揉得非常熟,下锅煮后很清,吃起来柔软、香脆。

七. 云南省 红河 弥勒 弥勒毛驴

毛驴,在老百姓心目中,主要是用于拉车、耕作从事农业生产和运输的一种重劳动工具。可是,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村,饲养毛驴,使用毛驴耕种农田、运输庄稼的人越来越少,转而被拖拉机、摩托车、农用车所代潜,饲养毛驴多数是用来食用了。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追求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人越来越多,驴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当然,驴肉的营养极为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养心安神,补气养血的作用。东阿阿胶制品,就是用驴皮熬制而成,具有很好的补血护肤养颜功效。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说的就是驴肉具有很高的美味与营养价值。还因为驴肉有适合大众化的消费口味,带来了驴肉产业有着极为广阔的消费群体,所以,近几来驴肉的价格一路上涨。市场上活毛驴的收购价在每公斤20元左右,一头成年毛驴的交易价格在4000元左右。如屠宰、分割出售,驴肉的平均价格每公斤可达到50元,效益十分可观。毛驴是一种草食动物,耐粗喂,抗病能力强,还有不怕冷,不怕热的特点。可圈养和放养。农田、地中的玉米秆、谷草、花生秆、甘蔗稍、山上的青草等都是较好的饲养饲料来源,所以,弥勒县具备饲养饲料资源,近几年好多农村从四川引进肉毛驴进行饲养销售,有较好的利润空间。

八.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开远甜藠头

开远甜藠头是云南著名,系当地腌菜师王宝福在1914年首创,已有近80年的历史。

开远甜藠头,颗粒整齐,金黄发亮,香气浓郁,肥嫩脆糯,鲜甜而微带酸辣,具有增食欲、开胃口、解油腻和醒酒的作用,是佐餐的佳品。有人作诗赞它:“久食龙肝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藠头;碗中有颗甜藠头,胃口顿开食欲增。”

藠头又称藠子。开远甜藠头用的鲜藠头,个大色白,晶莹如玉,皮软肉糯,脆嫩无渣,微辣回味,当地称为“糯藠头”。开远甜藠头,按藠头100、辣椒5、红糖36、食盐8、白酒1的比例配制。制作时,先将藠头剪去根须洗净,去老皮凉干;将鲜辣椒去柄,洗净剁碎;加上配料搅拌均匀后入瓦罐腌制。在瓦罐外口盛满清水,套上瓦盖,每周洗净罐口,更换清水;半月后在罐内表层再均匀地铺撒一层红糖,并淋入少许白酒,密封贮存。两个半月成熟如不开罐,可保鲜存放两年。每百克成品含全糖25.4克,食盐9.7克,总酸1.9克。***************************************( 红河)

九. 云南省 红河 屏边县 云南米线

云南米线,即云南当地的米线,是著名食品,也是当地人最喜爱的食物。云南人把米线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烹调方法有凉、烫、卤、炒;配料更是数不胜数,大锅米线还有焖肉、脆哨、三鲜、肠旺、炸酱、鳝鱼、豆花等。著名的有过桥米线、鳝鱼米线、大锅米线、豆花米线等。

米线顾名思义是用米加工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加工米线用的大米一般都是相对不太好的米,或者是陈米,据说以前人们因为这些米不好吃,才把它做成米线的。

米线的意义

知道吗?米线是云南人的命,云南人长期在外,回家第一件事必是先过米线瘾;也有的甚至不惜千里迢迢,请人从昆明坐飞机带碗米线来解馋……

米线制作

制作米线有以下几个步骤:泡米(将大米倒入木桶,用凉水浸泡半小时),磨面(放掉水,控干,将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机将米粉碎成面),制粑(将米面加凉水合成耙),压线(将和好的耙送入米线压榨机(旧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庞大的压米线器械)。15分钟后即成熟米线。),回生(将主线晾24小时,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开。),这样大众味美的米线就制作完成了。

“过手米线”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独具民族特色的风味小吃。做法特别,吃法有趣。先把手洗干净,把少许米线放在手心,再把调料加在米线上,用手把米线包圆喂进嘴里,故称“过手米线”。

“鳝鱼米线”是玉溪风味小吃的当家品种。鳝鱼米线以鲜鳝鱼为主料,还有油炸的水发猪皮,有滋有味。

“鸡肉米线”要数弥勒、云县等地的比较有特色,米线中加入卤鸡汁、卤鸡块,香甜可口,富有营养。

“肠旺米线”主要内容有肠和旺,肠是将猪大肠翻洗干净,卤熟;旺即血,可用羊血或猪血。“豆花米线”的配料为煮过的水豆腐脑,风味别致。

十.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泸西苦荞

泸西苦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泸西苦荞适宜生长在海拔较高的三塘、向阳两乡,一年生作物,产量较低。

苦荞面是一种调节人体各个部位气管的最佳绿色保健食品,它含有丰富充裕的营养及美容养颜功效,它的营养成份是玉米及其它农作物的2至5倍,苦荞的做法用途很多,可以做荞饭、荞茶、荞蒿、荞面条、荞粑粑等,荞粑粑的做法如下。

1、先把苦荞籽磨成面,放入盆中;放入清水适量加一点小苏打调合即可。

2、 用汤勺启适量放入铁锅中用小火慢慢双面炕黄即可。

3、 食用时可以蘸蜂蜜和其它调料均可,味道爽口特佳。

泸西苦荞粑粑是餐桌上招待贵宾的一道佳品

荞,又称鞑靼荞,是山区不施化肥和农药的绿色食品,分苦荞和甜荞两种,泸西人最喜欢吃苦荞,据说苦荞营养丰富,含人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保健养生,延年益寿有较好的功效,老百姓称之为“五谷之王”。泸西的荞系列产品主要有荞丝、荞玉片、荞自发粉、荞营养糊、荞奶粉、荞面条、蒸荞糕、荞饼、荞糕点等。

《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临床糖尿病治疗实践证明,苦荞麦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降低血脂,从而抑制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发展。因此,苦荞麦是糖尿病的主要营养食品。 泸西苦荞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卷之二十“物产”中记载:本府:麦之属 “大麦 小麦 燕麦 玉麦 荞麦(有苦、甜,有早、迟)”。《泸西农业志》和《泸西县农业志》中记载:“民国2年(1913年)种植13000亩,民国23年(1934年)种植面积13851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年种植面积在1.7-2万亩之间,1954年种植43248亩,是最多种植年份,1958年因严重自然灾害被作为低产作物不准种植。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种植面积12117亩,2005年发展到87937亩。”按此推算,有25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 随着本县旅游业的发展,苦荞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创新,泸西苦荞迎来发展的机遇。由于泸西苦荞生态、优质、安全、保健等作用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如“阿庐”牌苦荞米、苦荞粉等系列加工产品)。泸西苦荞种植方法简单,多为骨灰与化肥混合拌种点播。中耕历史习惯从不薅铲追肥。收割为人工割秆晒干后用连枷脱粒。 泸西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规范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了优质、营养的苦荞产品,2003年4月阿庐牌苦荞自发粉、荞粑粑被云南省烹饪协会评为云南名小吃;2009年7月阿庐苦荞自发粉、苦荞米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苦荞产品主销广东、福建、深圳、香港、江西、湖南、越南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地域范围

泸西苦荞分布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境内,产地范围涉及白水镇、向阳乡、三塘乡三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 46′ 55″- 1030 58′25″,北纬24°21′49″-24°37′35″之间,东西宽14.8千米,南北长32.1千米,种植面积2992公顷,年产量897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 泸西苦荞株高60~120厘米,绿杆、有8~12节,茎直立,具分枝。下部叶具长柄,叶片宽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微波状;下部叶较小。 总状花序腋生或项生,花被白色或淡粉红色。小坚果圆锥状卵形,具三棱,灰褐色,花果期9-11月;千粒重12~24克。 (2)内在的品质指标 泸西苦荞味苦、性寒,营养丰富。其中,总淀粉含量≥68 %,总黄酮含量≥0.9%,油酸含量≥37%,亚油酸≥29%,氨基酸总量≥7.0%,蛋白质含量≥9.5%。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泸西苦荞产地环境按照《NY 5332-2006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按照《NY 5301-2005无公害食品 麦类及面粉》产品质量标准执行,生产加工规范按照《NY/T5334-2006无公害食品小麦粉加工技术规范》执行。进入市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