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忻州岢岚特产有哪些 岢岚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忻州岢岚特产有哪些 岢岚最好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1-07 00:00:06

一.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保德猪头肉

猪头肉的美味,于民间早就声誉鹊起,据说淮扬菜系中的“扒烧整猪头”火工最讲究、历史最悠久,是道久负盛名的淮扬名菜。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头肉适宜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猪头肉为动风发疾之物.凡有风邪偏盛之人忌食猪头肉。猪头肉的食疗作用,性平,味甘咸;补虚,滋阴,养血,润燥。

二.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月饼

金秋送爽,月饼飘香。8月25日上午,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聚集在神池县的人民广场上,他们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一边观看着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二人台、神池道情等文艺节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8月25日至9月25日,历时一个月的神池县第三届月饼文化节在这里举行。

神池县是山西省油料生产基地县和著名的月饼之乡,富有地方特色的神池月饼迄今为止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采用传统配方、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神池月饼年销售量达700多万公斤,销售产值6500多万元,加工户发展到600余户,从业人员达到9000余人,品种有油皮、蛋皮、酥皮、江皮四大类40多种,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神池月饼是山西忻州神池县的,以香鲜酥甜闻名忻州乃至整个山西。神池月饼被认定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点”,以其“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的特色赢得了晋陕蒙一带民众的喜爱。

说到神池月饼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史载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1697年3月15日)第三次御驾亲征不服王化的噶尔丹,由大同、朔州行经神池义井屯,人困马乏,人马多而河水少,当地-正在愁肠之时,河水骤溢,湛然清澈,人马饮后精神倍振。此日恰逢集日,市井八方商贾、人声喧闹。康熙乘兴御游了集市,发现赶集的商贾以香味诱人的月饼为干粮,甚感惊奇,便向周围发问,二月缘何有月饼?接驾的地方-奏曰:中秋时节,当地百姓用麦粉和地道的神池胡油和水为原料配以食糖、玫瑰、芝麻仁等制作月饼。然后贮存于瓷瓮中,以备时节之需,可存放数年而不变味。

三.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酥梨

代县酥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代县酥梨是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代县酥梨以其果肉松脆、汁多味甜,曾多次在全国、省、市评比中夺魁,素有“黄土高原第一梨”之称。

代县酥梨,誉满京华,其个头大,色泽金黄、果肉酥脆,含糖量高,堪称梨中之魁。代县酥梨是1968年引进安徽砀山梨做为父母本,由忻州地区果树站和代县蚕果站经过不断选育培育而成的一个新品种。

代县酥梨在原产地为1个品种、4个品系,即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引入代县后,由于生育环境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梨品品质截然优于原产地。果形上保持了酥梨个大、周正美观的优点,果皮色泽更加光洁金黄。白皮酥、青皮酥果面色泽都变成了金黄色;金盖酥的锈色盖也逐渐消失;伏酥成熟期推迟,避免了裂果现象。代县酥梨果型似鸭梨,颜色褐黄,皮薄肉厚,酥脆可口,清香浓郁,故取名金酥梨。由于含糖量高达15.5%,超过一般鲜梨的一倍以上,甜如蜜枣,故又称为金蜜梨。这种梨具有其它梨无可比拟的酥、脆、甜、香等特点,因而不仅生食适口性强,若加工成梨脯、罐头等,更是独具特色,别有风味。研究表明,常食金酥梨能够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无论生食或煮蒸食用,均有润肺清心、消痰止咳、解疮毒和解酒之功效。近年来经有关学者研究发现,金酥梨还有养阴清热和降低血压的作用。高血压、心脏病和肝炎病患者,常食用金酥梨确有一定食疗作用。

代县酥梨1976年在全国梨鉴定会上名列榜首;1989年在全国水果鉴评会上再次夺冠;2002年在山西省优质果品蔬菜展销会上获金奖。曾远销港、澳,港、澳市场上称酥梨“色艳如金,味甘似蜜”,是“国梨之秀”。代县因此成为农业部确定的酥梨基地。近年来,代县酥梨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并进入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宴专用品。

四.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羊肉

神池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神池是一个传统的农牧交错区,具有发展羔羊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我们立足实际,大力实施“退耕种草、圈养增收”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家庭养殖“5+3”“6+1”适度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殖小区集约化养殖模式,使羔羊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县人工种草达到30万亩,羊发展到51万只,规模养殖示范村发展到110个,舍饲养殖示范户发展到5200户,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到35个,畜牧业人均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羔羊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神池羊肉始于春秋战国,距今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神池春秋为北狄地,战国楼烦游牧区,山险林密、坡肥草茂,多为契胡游牧之所。据《魏书,尔朱苂传》记载,北魏建都平城后,其神池一地划分为畿内之区,分封于鲜卑尔朱氏为牧地。牛羊数以千群,成为举国闻名的豪家大富。"涮羊肉"是全国驰名的名吃,但是据传说,涮羊肉能流传下来都与神池羊肉有关。七百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行至神池驻扎义井镇花台坡,忽必烈忽然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苦于当时无法弄到草原肥羊,于是在本地购买羊只,当场宰羊剔肉。不料敌情突发,片刻间敌兵已经杀到近前,做"炖羊肉"是来不及了。厨师灵机一动,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沸水里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放点调料就送了上去。谁知忽必烈饥不择食,觉的别有一番风味,而且巧的是吃完羊肉迎敌的那一仗元军大获全胜。忽必烈还朝后,在庆功宴上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不绝口,于是忽必烈把这种羊肉赐名为"涮羊肉"。随着"涮羊肉"的名声远播,神池肉羊也名扬三晋,世代传承。建国以来,羊肉生产成为神池人民的传统产业。神池羊是我县固有优势畜种,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神池三件宝"山药、莜面、羊皮袄"。神池气候严寒人们利用神池羊板皮制作裘皮御寒造就了神池羊的形成。神池羊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耐寒、耐粗饲、生长发育快,适宜山区放牧的特性。2002年神池县被山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30县之一。近年神池县又成为山西省优势农产品(肉羊)示范基地县之一。神池羊进入全新快速发展时期,神池羊被中国农科院、山西省农业厅和山西农业大学列为科技攻关项目。由畜牧局牵头联合绿宇肉羊良种繁育公司大规模选育提纯本品种,选育出适应性强、抗病耐寒、生产性能高、遗传性能稳定的神池羊,为神池羊肉的产业化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外在感官特征:神池羊毛被白色、体质结实、体格较大、体躯宽深、胸围较大、背腰平直、体躯较长,前、后驱发育良好,肉用体型比较明显,四肢粗壮,额中等长、鼻梁隆起,公羊有角或无角,母羊多无角,脂尾短,具有生活力强、善游牧、耐粗饲、耐冷寒、快出栏等特点,并具有较好的产肉脂性能,分布广、数量多。神池羊肉品质佳,外观主要表现在后腿肉和肩肉所占的比例大,肌肉细致柔嫩,肉块紧凑美观,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不过肉内肌间脂肪含量高,皮下脂肪均匀地分布在肌体的整个表面等。羔羊肉具有膻味轻、味道鲜美、纤维细、肉中筯腱少,鲜嫩多汁,容易消化吸收等特点,涮、炒、炖、烤等加工容易方便。胴体倒挂起来,两后腿之间呈“U”字形,肌肉丰满发达,眼肌面积大,体表脂肪覆盖不厚但较均匀。将胴体第六肋骨处横切断面呈“O”形。神池羊肉具有香味浓郁的特点,其肉质鲜嫩、肥瘦相间、肥而不腻、食之爽口。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具有清香之味,食而不腻。

神池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境内的龙泉镇、义井镇、八角镇、长畛乡、烈堡乡、大严备乡、东湖乡、贺职乡、虎北乡、太平庄乡3镇7乡25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1°42′至112°18′,北纬38°56′至39°24′,海拔在1320--1680米之间。全县国土面积1457平方公里。年存栏羊30万只,年出栏25万只,年产量4000吨。

地域范围

神池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境内的龙泉镇、义井镇、八角镇、长畛乡、烈堡乡、大严备乡、东湖乡、贺职乡、虎北乡、太平庄乡3镇7乡25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1°42′至112°18′,北纬38°56′至39°24′,海拔在1320--1680米之间。全县国土面积1457平方公里。年存栏羊30万只,年出栏25万只,年产量4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神池羊具有生活力强、善游牧、耐粗饲、耐寒冷、快出栏等特点,并具有较好的产肉脂性能,分布广、数量多。神池羊肉品质佳,外观主要表现在后腿肉和肩肉所占的比例大,肌肉细致柔嫩,肉块紧凑美观,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不过肉内肌间脂肪含量高,皮下脂肪均匀地分布在胴体的整个表面等。胴体倒挂起来,两后腿之间呈“U”字形,肌肉丰满发达,眼肌面积大,体表脂肪覆盖不厚但较均匀。将胴体第六肋骨处横切断面呈“O”形。神池羊肉具有香味浓郁的特点,其肉质鲜嫩、肥瘦相间、肥而不腻、食之爽口。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具有清香之味,食而不腻。 2、内在品质指标:经分析,其营养价值高于同类产品:PH值为 ;水分含量为68.7%;蛋白质含量较高,为22.8 g/100g;脂肪含量偏低,为7.1 g/100g;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可观,特别是铁、锌元素含量较其它羊肉含量均高。 3、产品质量控制3.1神池羊肉生产必须符合NY5147-2008标准。3.2肉羊屠宰检疫必须按照农业部NY467-2001《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做好宰前检疫、宰后检疫检验处理。3.3羊肉产品卫生指标必须符合国家质监局GB2723《鲜牛肉、鲜羊肉、鲜兔肉卫生标准》和GB2709《冻羊肉卫生标准》。3.4产品生产、销售必须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五. 山西省 忻州 岢岚县 青背山羊

西豹峪乡:青背山羊。

六.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官地陶瓷

官地乡:白土、陶瓷。

七.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河曲黄河鲤鱼

河曲黄河鲤鱼

八.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杏瓣儿

杏瓣儿是河曲县的传统食品之一。据考证,杏瓣儿始制于唐代。在河曲一带,几乎村村都栽有杏树,杏瓣儿是用杏仁加工而成,据传说杏瓣儿也曾为贡品。在解放前,这里产的杏瓣儿就已经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晋西北、陕北、内蒙西部大多为红杏的杏瓣儿,而唯独河曲一带是油杏瓣儿。加工时,先将杏仁放在开水锅内煮l~2小时,捞出后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将浸过的杏仁捞出,用毛巾用力摩擦去红皮;用开水煮熟后用凉水浸泡一夜,取出白杏仁,分别加入各种食用色素,再拌少许黄油。就制成各种彩色的杏瓣儿。最后是炒杏瓣儿,是把杏瓣儿和粗糠一起放在锅里干炒,杏仁由白色变成浅黄色即成。在炒的同时糠经加热后渗出了糠油,所以杏瓣儿是油润润的,油杏瓣儿也由此产生。油杏瓣儿的特点是:色鲜味美,酥脆可口,并有清肺利痰的功效。 ( 河曲)

九.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北芪黄酒

产于山西代县。北芪黄酒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金代名士礼部尚书赵秉文(号闲闲老人),在其《代州书事》中有“金波沉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之诗句描述代州黄酒。那时的酒,只是初级黄酒,生产规模小,属于家庭酿制。

代县黄酒采用北方典型的生产工艺,把当地盛产的黄芪药材热浸勾兑陈酿而成为北芪黄酒,其特点泽金黄,清晰透明,甘甜适口,味道鲜美。具有补中益气,健身活血,提神御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气之功效,医学上也常用为药引,也可作烹调佳料,经常饮用可延年益寿。

十. 山西省 忻州 繁峙 繁峙驴肉

繁峙驴肉从营养学和食品学的角度看,驴肉比牛肉、猪肉口感好、营养高。驴肉中氨基酸构成十分全面,8种人体必需氨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十分丰富。色氨酸是作为识别肉中蛋白质是否全面的重要物质,也是评定肉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驴肉中色氨基酸的含量为300~314mg/100g,远大于猪肉(270mg/100g)和牛肉(219mg/100g),因而说驴肉的品质要优于猪肉和牛肉。

驴肉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别为1481~1825mg/100g和270~490mg/100g,与猪肉、牛肉相近。肉类鲜不鲜,主要看影响鲜味的氨基酸多少。(天门氡氨酸和谷氨酸)中,驴肉谷氨酸的含量高于天门氡氨酸。两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驴肉高于牛肉。从鲜味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所占比例来看,驴肉为27.33%,牛肉约为25.34%,猪肉在24%~26%之间。这也是人人称驴肉鲜美可口的重要原因所在。

驴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价值特高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都远高于猪肉、牛肉。驴肉的高级脂肪酸中,除少数为饱和脂肪酸外,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它们约占高级脂肪酸总量的77.2%,而牛肉和猪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占高级脂肪酸总量的比例则大大低于这个数字。牛肉为53.5%,猪肉为62.6%。驴肉中必需脂肪酸仅有亚油酸、亚麻酸和无花生四烯酸。驴肉高级脂肪酸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合计为26.9%,驴瘦肉则高达30.6%,而瘦猪肉为13.8%,牛肉为5.7%,它们之间相差甚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