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会理县十大特产是什么 会理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会理县十大特产是什么 会理特产有哪些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1-05 04:16:01

一. 四川省 凉山 喜德县 香肚

香肚将猪肚拉个小口转搓妥清洗干净,装入拌了盐、花椒面、辣椒面、木姜花、大蒜的砣砣肉紧,装好将口子缝合,在缝口上用肠片粘好密封,置爱风烟熏处熏干后只要不漏气,放得越久味越香用一个没打开过的香肚招待客人,可抵杀只羊。煮香肚一般连汤舀在库助(汤盆)里边捞边吃,香肚味鲜美嫩爽,香气四溢,香肚汤浓白如奶。( 凉山)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会东县 凉山苦荞麦

凉山苦荞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苦荞的种植区域为全国海拔高度最高(海拔2200米至3000米)、自然环境最好(边远的高寒山区,无任何工业污染)品质最佳(富含芦丁、硒、膳食纤维),是目前最经济实惠的食疗保健佳品,是糖尿病痪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的保健食品,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硒”还有防癌的作用。

苦荞麦属蓼科双子叶植物,俗称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高寒山区,籽粒供食用。凉山苦荞的种植区域为全国海拔高度最高(海拔2200米至3000米)、自然环境最好(边远的高寒山区,无任何工业污染)品质最佳(富含芦丁、硒、膳食纤维),是目前最经济实惠的食疗保健佳品,是糖尿病痪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的保健食品,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硒”还有防癌的作用。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凉山苦荞麦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金阳县、雷波县、盐源县、木里县、冕宁县、喜德县、越西县16个县市,共计582个乡镇,352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5′00″~103°52′00″,北纬26°03′00″~29°18′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凉山苦荞麦多为三棱型,少有两棱或多棱不规则型。 苦荞瘦果卵圆三棱锥状,长6.5~7.4毫米,具3棱脊和3条纵沟,黑、灰白、棕、褐等色,无光泽。齿翅苦荞瘦果三棱锥状,棱翅明显、齿状,长约4毫米,黑、灰、棕、褐等色,粗糙。 (2)内在品质指标:凉山苦荞麦含蛋白质≥8%、淀粉≥45%,特殊的芦丁成分≥0.8%,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镁、硒等矿物质元素。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荞麦(苦荞麦)》(DB5134/T01—2003)标准要求。

三.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布拖洋芋

马铃薯俗称洋芋,是布拖县农业主产作物之一,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淀粉含量较高,具很高的商业价值,可深加工制成淀粉、经膨化成片作食品,利润极高。亦可作菜,食用方式多样。

四. 四川省 凉山 昭觉县 荞麦粑

将荞麦磨粉去壳后,可以做成煮、烧、蒸、烙、煎等各种荞粑。荞麦粉用冷水揉成团,做成直径5寸左右,一寸多厚,约一斤重的粑,放在开水锅里煮;贴在锅沿或用蒸笼蒸;埋入火塘里边烧,都可以。煮蒸的荞粑,彝语称“格觉”;烧的称“格夫”;烙的称“格饱”;烙饼熟后,再洒上冷水,压成团状,彝语称之为“格饱次”。荞麦煎饼则用温水将荞麦粉搅拌成糊状,倒入烧热的锅中,可以做成多层煎饼,彝语称为“格瓦”。荞麦粉还可做成荞麦凉粉、荞麦汤团等,彝族人可将荞麦粉做成多种多样的荞麦粑。

五. 四川省 凉山 金阳县 连渣菜

连渣菜是一道很有彝族特色的风味汤菜。将黄豆用石磨磨成浆,放菜叶,点酸水制作而成,可吃原汁原味,不放任何作料,也可用湖海椒面等作料做蘸水浇在连渣菜上吃。特点是:清热解渴,色香味俱全,清爽舒服。

六.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核桃

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干果,含油率63-80%粗蛋白11.2-17.3%,还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核桃仁也是重要的中草药;核桃仁油是高级食作油和工业用油。

核桃是德昌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500米的区域。核桃寿命长,200-300生的大树,仍然生长旺盛,结果累累实生树一般8-10年徒刑开始结果,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嫁接树一般3-4年后开始结果,6-10年生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大树的产量一般为50公斤,多的可达100公斤以上。

德昌县发展的核桃品种主要是本地泡核和新疆泡核,还零星分布有野生核桃,野生核桃多为铁核桃。我县核桃有200万株左右,其中有50-80万株已产生经济效益,大量的野生核桃经改造,嫁接后投入生产。我县泡核桃一般8-10元/斤。

七. 四川省 凉山 会东县 七彩洋芋

七彩洋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会东“七彩洋芋”是会东县的特色有机绿色农产品,俗称“小乌洋芋”。它种植在海拨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气候温凉,规划区种植洋芋的土壤有机质达1.9%-4.3%。种植过程中施用牛羊粪与华山松、云南松等植物枝叶沤制的厩肥。种种有利条件,成就了“会东七彩洋芋”独特优良的品质。该品种薯型小巧,一般直径在3-6cm,切开后离表皮5mm处有呈圈状分布的紫色薯肉,色彩鲜艳、营养丰富,鲜食口感好,风味独特。它不仅含有普通马铃薯所具有的淀粉、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和少量的脂肪,薯内中还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花青素。花青素对致癌物有抑制作用,可抗氧化、抗衰老,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功能和皮肤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增强关节的柔韧性,比普通马铃薯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深受群众喜爱。曾在2010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深受群众喜爱展品奖”。

“会东七彩洋芋”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会东县的优势特色农产品。2010年,该县县委、县政府为了大力发展“七彩洋芋”产业,维护和提高“七彩洋芋”在省内外市场的荣誉,决定创立名优品牌。成立了“会东县七彩洋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领导小组,倾力打造“会东七彩洋芋”品牌,及负责会东县农品的开发、管理、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该县农品开发管理中心在“会东七彩洋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领导小组领导县,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11年12月28日“会东七彩洋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并于2012年2月颁发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

八.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凉山虫草

[来源]

麦角菌科(Clavicinitaccae)真菌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Liu et Hu寄生在鳞翅目(Leaidootera)昆虫幼虫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物。

[性状]

虫体略似蚕,稍弯曲,长约4cm,直径5-9mm;表面被棕至棕褐色绒毛,绒毛脱落处可见紫褐色角皮,有环纹9~12个;头部红褐色,腹部有足约10对。子座多分枝或单生,长达30cm,圆柱状,褐或黑褐色,顶端具不孕性角尖。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腥,味淡。

[鉴别]

囊壳表面生,基部突出于子座外,卵形,黑褐色;子囊孢子线形,横隔明显;菌丝膜黄褐至棕褐色,菌丝多不分枝。

九. 四川省 阿坝 理县 羌民搅团

将清水在锅内烧开后,逐量撒入极细的玉米面粉,以当年新产的小金黄玉米粉为佳,用竹筷搅拌,此时灶中火要猛,直到搅成糊状,然后蒙盖一层新鲜洁净的芭蕉叶或青菜叶,再盖上锅盖文火蒸20—30分钟,用大碗盛起;锅内打油汤,烧煮酸油菜汤,其油盐调料如一般汤羹(酸油菜即以野生油菜茎叶,洗净,在开水锅内略煮一下,即捞起置于木盆或瓷盆内,趁热压紧覆盖闭气,隔夜后即成一种酸味菜,可炒食,亦可煮汤食,其味略酸而鲜美爽口,并有一种特殊香味,羌民历来皆爱食之。

据现代医学研究,这种紫红茎野油菜除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矿质营养外,尤含一种特殊的铁素营养,有助于人体造血机能正常运行,并可治疗慢性造血功能障碍型贫血病,所以长期食用野油菜的山中羌民个个脸色红润,身强体壮);另调配熟油海椒、花椒粉、麻油、姜汁、精盐、葱丝、胡椒粉、酱油、食醋、味精等成调料,以小碟盛之。食用时,每人一小碗酸油菜汤,一碟调料,一桌人共食一大碗搅团,趁热用筷夹取小块搅团,放入调料碟中蘸上调料,再放入口中食之,边吃搅团边喝菜汤。特点是麻、辣、烫、酸、香且清淡,富有营养,老少咸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