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衢州特产到哪里买 衢州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衢州特产到哪里买 衢州土特产专卖店更新时间:2023-01-07 00:27:11

一. 浙江省 衢州 龙游 龙游发糕

龙游发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名称:龙游发糕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由来:龙游发糕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 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 ,堪称江南一绝。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因“发糕”为“福高”之谐音,寓“年年发、步步高”之吉祥涵意,即为逢年过节必备名点,又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产品工艺:1、油炸:将发糕切成片或块,油锅中炸成两面黄即可 2、蒸笼:将糕切成片或块,隔水蒸10分钟蒸软即可 3、微波:将糕切成片或块,微波2-3分钟烤软即可

传明代民间有发糕,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吉利,遂成节日佳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发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成特有风情。花色品种多样,旧时多红糖糕、青糕,现时蒸制白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大栗糕。西乡詹家、团石一带喜做敷有冬笋肉丝咸味焙糕。发糕加工精细,选用上白糯米搭配粳釉米,浸数十天后,用水漂清米泔味,磨成细粉或米浆沥干。按比例加猪油、白糖、酒酵调成糊状,置垫荷叶蒸笼。先温热催酵,待发至满笼,旺火蒸熟。趁热印花纹图案,或撒敷红绿丝、桂花等,涂麻油或菜油。色泽晶亮如玉,孔细似针,荷香扑鼻,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腻。旧时多为家庭制作,自食或馈赠。1959年后龙游食品厂等厂家加工应市。80年代起,配料更精细,色香味美,名声大振。逢春节,外地人慕名纷往求购,食品饮食部门加工销金、衡、杭、沪等地,供不应求。

龙游发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龙游县《关于界定“龙游发糕”地域范围的函》(龙政函[200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龙游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古田山干菜

古田山干菜

古田山干菜:取高山野生蕨菜干蒸发后加咸肉、辣椒等配料炒制。

三.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苏庄炊粉肉

苏庄炊粉肉

苏庄炊粉肉:以鲜肉、糯米粉、茶油配酒姜蒜辣一气蒸熟,酥脆鲜嫩,色香味美。

大凡到过苏庄镇的人们,都会被这里的特色菜——苏庄炊粉所吸引,也一定对这道色香味俱全的农家菜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庄人传统喜欢用米粉拌上肉类或蔬菜蒸熟而食,谓之“炊粉”,又称 “蒸菜”。农妇们精心蒸制出的炊粉,香气诱人,色鲜味美,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一道农家特色菜。

苏庄炊粉一般的制作方法,是把要蒸的菜或肉洗净切好,然后放到饭盆里,加上米粉、山茶油、腊猪油、米酒、食盐、辣椒、姜、蒜、葱等拌匀,待水烧开后,再散放到饭甑里盖严,用猛火蒸熟。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关键是要掌握好味道和火候。炊粉的菜,色香味俱全。米粉变成无色透明层,不同的炊粉,具有不同的颜色。既保存了蔬菜和肉的原有各种成份,营养丰富、又特别香辣,味道好,让人食欲大开。

苏庄人爱吃炊粉,家禽兽肉、螺蚌鱼虾、各种瓜菜、样样都拿来蒸吃。炊粉是他们下酒和佐餐的主打菜。粮食困难时,有的还拿炊粉当饭吃,冬天农闲,经常有人炊粉打平伙,或买一条狗杀了蒸狗肉,或做豆腐蒸豆腐,大家吃得开心。许多人家,喝酒必炊粉,吃稀饭必炊粉,杀猪宰羊更要炊粉。蔬菜旺季,大户人家天天要炊粉,有的一天还要蒸好几种菜。造屋、结婚、生孩子、做寿、红白喜事摆酒,至少有四五种炊粉。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炊粉。一方面要祭奠0,另一方面为了全家人吃得丰盛。过年时炊粉特别多,满桌都是,除夕的炊粉一直要吃到元宵。炊粉越多,表示收成越丰,年过得越好,生活也过得越富裕。

苏庄炊粉做法,以“狗肉炊粉”为例,先将肉洗净切成薄片,用陈年糯米酒、酱油、少许山茶油、生姜等浸渍两小时许。然后,把狗肉倒入大盆内,放进红辣椒干、腊猪油、大蒜等佐料和适量米粉拌匀。待锅水烧开,把狗肉放入蒸笼用猛火蒸,一气蒸好。蒸好后,但还没熟透,需再加工。烧好热锅,放入一大碗的山茶油熬熟,将狗肉炊粉倒入锅内搅拌炒制,片刻起锅入盆,把盆装狗肉炊粉放在锅内继续用文火炖至肉烂脱骨,盛入碗内,面上铺上蒜叶、辣椒油等,上桌待客。

苏庄人用苏庄炊粉招待客人,是一种民俗。客人来了,做豆腐、蒸豆腐、蒸猪肉、蒸鸡蛋,表示对客人的客气和敬重。就是平时请客人吃饭或请人帮工,也要炊粉。

四.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开化根雕

开化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根雕大师和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众多根雕企业。

产品名称:开化根雕

产品产地:浙江开化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简介:开化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根雕大师和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众多根雕企业。

五. 浙江省 衢州 江山 敖平白香鹅

主料:江山白鹅、茶树菇、香菇

特色:外酥内嫩

金黄喷香

鲜美可口

风味独特

六. 浙江省 衢州 江山 心心相印

主料:鹅心、对虾

特色:鲜红碧绿

咸鲜皆宜

成双成对

独特风味

七.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汤瓶鸡

汤瓶鸡:汤瓶是一种的陶器,取当地特有的红壤烧制而成,既透气又富含矿物质,与紫砂同效。冬天,当地人烘着白炭火,火上炖着汤瓶菜,就算是青菜滚豆腐,也是人间美味。当地人用汤瓶炖饭据说能使孕妇发奶,效果堪比猪脚。用这样一种“神器”,配以农家土鸡,在炭火上炖上4个小时后,汤色清冽,香气浓郁,鸡肉入口即化,其味纯正。

八.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贡面

常山贡面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洁白似银美亦香,纤细如丝意悠长”,这是人们对常山传统名产—常山贡面的形象概括。千百年来,常山贡面以其独特的“色、形、香、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贡面又称索面,是常山传统特色小吃,明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给皇家食用。贡面是纯手工制作而成,整套程序下来要十二三个小时。

常山贡面是咸的。做贡面的人家各有各的配方,所以各家的口味也不同,和面和加盐的比例也因季节不同而不同,所以制作面胚的过程是“秘密”。面胚做好后,会被切成条一圈圈的盘在一个大木盆里。贡面师傅会等比例的把“粗面条”缠在一粗一细,一长一短两根“筷子”上。刚缠好时,面很短,很粗。所有的“粗面条”缠好后,都会被放进这个不透风和光的木箱子,这样是为了保持面的湿度。缠好的“粗面条”会被分批次装上拉面的木架,被反复拉扯、伸展。整个拉面的过程中,贡面师傅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什么时候拉面,什么时候晒面,以保证把贡面拉到自己最好的长度和细度。

常山贡面一般从8月份开始做,做面的日子最好是晴天,有太阳。盐的多少和太阳的光照直接影响面的口感。一般来说,上半年做的面会偏咸,没有下半年的好吃。拉好的贡面,一般有两米长,细能穿针。等面差不多干了,就会被下架,等待包装。贡面不易久藏,一般这个时候做的面,都不能放到三月后,三月后的面,就很不好吃了。

常山人过生日、孩子满月、房屋上梁和大年初一早上都会煮贡面吃,所以贡面也是喜庆的代名词。因为贡面本身是咸的,所以煮面是水要多放一些,面的调料姜、葱、酱油、猪油都是在碗里调好的。喜欢吃辣和醋的人可以依照个人口味配料。常山贡面口味爽滑,食用方便,百吃不厌。常山县球川镇制作的口味最佳。(球川镇与江西交界,有“浙西第一镇”之称。)

九.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开化青蛳

开化青蛳又称清水螺蛳,是浙江省开化县传统的汉族名吃。它和一般的螺蛳不同,黑色细长的外壳,里面是灰绿色的鲜肉。长在钱江源源头开化地区的溪水等活水中的螺蛳,因为泥少干净,被当地人称为清水螺蛳。

开化青蛳是我国传统水产品因为其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在我国素有盘中明珠之美誉。青蛳对水质要求很高,一般是不能人工养殖的。国内已经有一位水族大神繁殖成功,人工青蛳宝宝用于水族领域除藻。

要说味道最鲜美的当属钱塘江源头齐溪镇乡间小溪活水里的青蛳了,生长水域的水质越好,青蛳的个头越大,颜色越黑,肠子越绿,吃起来才越有味道。出了开化就很难在河里找到青蛳了,因为青蛳的生长对水温、水质和周围环境的要求很高,水一定是要活水,而且不能太深,也不能有污染,否则就没有清水螺蛳了,它与圆圆的田螺味道自然相差很多。

据了解,在开化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青蛳,菜市场里几乎每天都有出售。冬天的时候,村民们会撑着木筏拿着专用的工具在河里打捞,也有的穿上防水服下到浅溪里寻找,这时青蛳们也会躲藏起来,因此产量较少。一到夏天,在开化的小溪里,随处都能看见一群群弯着腰在水中搜索的村民,大家拿着菜篮、水桶或是塑料袋,正专心地摸青蛳呢!家住河边的孩子们往往利用下河洗澡的机会也拣上一些回家,母亲只要剪去青蛳的0,冲洗干净就可以下锅,然后放些姜、葱、蒜、紫苏、辣椒等配料,加水、喷入少量的黄酒,5分钟后一

水温,水质和周围环境对青蛳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青蛳喜欢在河里的石头,山岩下。阳光大的时候,就躲石头下面,和山岩缝隙里。一到傍晚就全部爬到石头上。夏天,中午太阳最大时候,在小溪水浅的地方扔一把柳枝,傍晚回去,柳枝上全是青蛳。除了开化以外,常山很多河里都有,芙蓉水库上游的几条支流都产青蛳。

螺蛳烹饪方法有清炒、酱爆、葱油焖烧等,开化地区的特色是用紫苏调味,紫苏不仅起到除泥腥的作用,还能中和螺蛳的性寒。

十.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开化金针菇

产品名称:开化金针菇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成分: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

产品功效:可以促进胆因醇代谢,降低血浆中胆醇的含量,还可以促进胃肠的蠕支,防止消化系统的病变。所以能防止高血压、肝脏疾病及肠胃道溃病等疾病。近年来,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金针菇所含的朴菇素对人体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多数居民把金针菇洗净后用来上火锅食用,其味十分可口鲜美。

产品简介:开化县金针菇于90年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柱项目之一,年生产规模已达到2000多万袋,年鲜菇产量7500吨,产品销售主要有罐头、鲜菇两种,主要销售在东北、北京、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及本省各大中城市,目前开化县已成为全国金针菇主产县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