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神仙居特产介绍 浙江神仙居旅游几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神仙居特产介绍 浙江神仙居旅游几天更新时间:2023-01-04 12:17:05

一. 浙江省 杭州 咸件儿

原料:

带皮猪肋条咸肉1块(约重5000克)、绍酒250毫升

制法:

1、将咸肉刮尽皮上的余毛和污物,用热水洗净,斩成同样大小的两块,放入大锅,加清水至浸没肉身,加入绍酒,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温火焖煮至七八成熟时捞出,放入笼中蒸熟,放平压实。

2、待咸肉冷却后将肉块周围修削齐整,切成8厘米的长条,放入钵中,钵下用热水保温。

食用时取出,用斜刀切成1.3厘米厚的小长方块。这是按咸件儿的大小切块,一般食用者可根据食者的具体情况,改切成小骨牌块等其他形状。

特点:

此菜焖蒸结合,肉质香酥不腻,薄皮细肉的五花夹心,红如胭脂,白如洁玉,色彩分明,鲜嫩入味。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二.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珠茶

嵊州产茶叶以珠茶为主要品类。珠茶又叫“圆茶”、“圆炒青”。珠茶外形颗粒细圆紧结,宛如珍珠,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纯味浓,叶底匀嫩,黄绿明亮。珠茶是嵊州市的大宗出口产品。市内三界茶厂生产的天坛牌特级珠茶,1981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上获得金奖

(嵊州)

三.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素斋

普陀山的素斋也一向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好评,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寺内吃一顿素斋。普陀山的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佛顶山慧济寺)的斋堂都有方便香客赶斋的时间。一般早餐为5:30~6:00,中饭为10:00~11:00,晚饭16:30-17:00左右。到时候不妨到客堂打听一下,花十几块钱吃一顿斋饭,别有一种风味。

四.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神仙饺

神仙饺以面粉制片皮,用猪肉配大葱、白菜或韭菜作馅。饺馅掺兑鸡蛋、香油等调拌,再用面皮包捏成饺,其形似猫耳,又称猫耳饺。此饺皮薄馅嫩,以清水或鸡汤煮熟,兼有水饺和混饨之美味。俗称神仙饺。

五.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神仙钵

是梧州市饮食市场上的一朵奇葩,又叫打边炉。将白醋、红糖、砂姜倒入瓦钵中,放在炭炉上熬成汤。水开后。即将调好的肉料逐一放在钵内烫熟食用,形成了甜酸爽脆的风味,吃起来飘飘欲仙,故名“神仙钵”
( 梧州)

六.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蜜蜂

产品名称:蜜蜂

产品产地:浙江宁波慈溪

产品成分:蜂蜜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它成分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有机酸、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产品功效:蜂蜜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引起人类疾病的没有形成芽孢细菌不能在蜂蜜里生存。蜂蜜对肝炎、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便秘、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褥疮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将蜂蜜涂抹于烫伤皮肤处,可减轻疼痛,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产品简介: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产品历史: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七.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荠菜

为十字花科荠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供食用,颇受城乡人民喜爱。上海市郊菜农已将野生荠菜定向驯化培育成栽培种,江浙一带已把荠菜作为特色蔬菜栽培,供应期可达9个多月。( 临安)

八. 浙江省 杭州 滨江区 火锺神仙鸭

“火踵神仙鸭”是杭州传统名菜。相传,很早以前,尚无钟表计时,小厨师们常常因掌握不住火侯而受到师傅的责罚。一次一小厨又把鸭子炖过了火候,正哭得十分伤心的时候,忽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告诉他,炖鸭子的时候,可准备三支香,一支烧完再点一支,待三支香烧完,鸭子就炖好了。说罢飘然而去。小厨便依此法炖鸭,火候真是恰到好处。此法很快流传开来,人们纷纷认为那位飘然而至的白发老人,是“神仙”下凡。人们便把这道菜称为“火踵神仙鸭”。 此菜以火腿脚踵和肥嫩鸭焖炖而成。不仅鸭肉鲜嫩无比,汤汁乳白似奶,味道鲜美,富营养,而且还有开胃生津、滋阴补虚的妙效。 具体制法:将净鸭下沸水锅中稍煮,火腿脚踵用热水冲洗干净。将鸭子和火踵并排摆在砂锅内,加葱结、姜块,先旺火后微炎,炖至七成熟,拣去葱、姜,火踵剔骨,鸭子翻身,继续焖炖至热。 火踵切片置鸭腹上,加调料再稍炖,净青菜焯熟后置一侧,原砂锅上席。( 杭州)

九.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山蕨

浙江岱山县衢山镇盛产蜈蚣属中极品,金头赤足的少棘蜈蚣,其药理作用远胜于其它种类的蜈蚣,每年有上千万条野生蜈蚣供应市场。被医学界誉为“蜈蚣之乡”。

春季是我市野生蜈蚣采集的时节,蜈蚣是常用的名贵中药材,全国蜈蚣年产销量近亿条,主要分大陆出的“红头百爪多棘蜈蚣”和舟山产的“金头赤足少棘蜈蚣”两大品系。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癖、疮病、毒蛇咬伤等症,据现代研究表明,其药理作用具有抗癌,抗真菌等功能,具有熄风镇痉,政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颇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衢山镇位于舟山群岛中部,是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T"型交汇点,东有国际航道穿越岛域,四周环山,古有"海上通衢大道"之称。属岱山县,东经122度16分—122度26分之间,岛屿陆域面积71.84平方公里(本岛59平方公里)。

全岛呈西南到东北走向,最近点离大、小洋山仅11.8公里,西北距上海芦潮港34海里,盛产的金头蜈蚣品质为最上乘,在医疗界声望极高,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全镇辖5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个渔业队,总人口60764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2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6.9亿元,工业总产值1.8亿元,是一个以渔为主的镇。介于北纬30度24分—30度28分,辖79岛89礁。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5公里,四周多滩涂港湾。

蜈蚣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浸酒加工、活体取毒以及与其它中药材配制成胶囊等产品的开发在保健市场上将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全岛呈盆地式结构,最高点观音山海拨314.4米,中间盆地宽阔,相连成片,其中桂太平原面积14平方公里。西南距宁波镇海港47海里,蜈蚣产品开发尤其是金头赤足少棘蜈蚣的开发还是一块处女地。2001年7月实施以岛建镇后,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全镇上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使衢山镇各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 浙江省 台州 仙居 仙居花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花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系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其发源地在浙江省仙居县皤滩,后延及横溪、白塔、田市、下各、朱溪等乡镇。

相传无骨花灯始于唐代,俗称“唐灯”,明清时技艺趋于成熟。1996年,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作品金奖、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2000年,仙居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灯面图案由光线透过刀凿针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其造型方法亦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单灯风姿卓越,组灯气势恢弘,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在仙居当地,既用作馈赠的礼物,又用于民居装饰,在民间节庆活动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无骨花灯的花色品种曾经多达八十余种,现已抢救恢复27种,挖掘、保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