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理州巍山县十大特产 大理巍山土特产批发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理州巍山县十大特产 大理巍山土特产批发在哪里更新时间:2023-01-06 13:32:52

一. 云南省 大理 巍山县 巍山兰花

春天,太阳里映着跃跃欲试的嫩绿,洗去冬日里的深沉。一切都在绚丽里醒来,兰花在古朴幽静的宅院里悄悄开放。漫步古城,兰香随身弥散,人不觉的就在古韵幽兰里沉浸。欣喜地发觉,尽然有与兰花如此神似的地方。

巍山是滇兰的主产地之一。由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境内山多坝少,立体气候突出,这些自然条件都有利于兰花的生长。巍山兰花主要品种有莲瓣兰、朱兰、大雪素、豆瓣兰、朵香、虎头兰、夏蕙兰、绿兰等。莲瓣兰主要生长在滇西澜沧江边中心向东西两边延伸的狭长地带,从香格里拉、维西一直往南,直到最南端的巍山县境。

巍山兰花以宽叶莲瓣兰而著称。植株较大,挺拔、潇洒;瓣形和花色十分丰富;花期长;香味清纯持久;栽培适应性强,深受古今中外爱兰者的青睐。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整个云南兰花界中,发掘于巍山的梅瓣“包草”、荷瓣“药草”、长脚梅、“笑傲群芳”四个优秀品种更是独占鳌头。

巍山养兰历史悠久,至于追溯到何年何月却没人能说个明白。不过单从保存在巍山文管所里宋代养兰的花盆,唐代的南诏国历代君王将兰花视为珍品和清代南诏后裔将朱砂兰、大花莲瓣兰作为向清朝皇帝上贡的贡品,就可见一斑。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许多人更喜欢以兰为友,以兰陶情。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兰花产业以一个新兴的产业,逐步向规范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许多养兰爱好者,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莲瓣兰。从城镇到农村、从养兰大户的兰苑到普通家庭的院子、阳台,随处可见的是兰花、扑鼻而来的是兰香。

巍山几乎家家养兰,院院有兰,随处的走入都是淡淡的幽香。在兰花产业化大张旗鼓的进行时,古城兰花却依旧保持着其自身特有的那份单纯和高雅。

巍山兰花,清新脱俗,因为古城,却还多了一份古朴。兰花的灵性,不但可以是花如其人,也可以是花如其城。古城和兰花一同散发出迷人的幽香。

二. 云南省 大理 巍山县 草墩

草墩就是用稻草编成的墩子,巍山草墩独特之处在于其造型、色彩。巍山草墩形状多样、大小不一,色彩则是由缠在稻草上的布的颜色决定,因而也就色彩斑斓,且还能呈现各种图形,如:八卦、心形等。

三. 云南省 大理 巍山县 冰粉凉虾

来巍山的游客最喜欢吃冰粉凉虾。据上辈人讲,冰粉凉虾不是同一个时期问世的,凉虾是什么朝代、什么人做出来的已无法考证,而冰粉的来历传说是蒙化人发明的。

据说很久以前,蒙化地方(今巍山)有几个人在山上烧石灰,把烧好的石灰堆放在一个土坎下面的小水塘旁边,时不时的有石灰掉进这小水塘里。在水塘上面的土坎上生长着一种植物,有二三尺高,开兰花,结出的果子外皮象蝴蝶翅膀一样,果子里包着象菜籽一样的籽粒,一到秋天,这种植物的果子会炸开来,里面的籽粒就掉进土坎下面的小水塘里,这籽粒越掉越多,在风的作用下水塘里的水不断晃动,水塘里就出现一层象“冰”一样的东西,用手一摸稀软滑润,蘸点尝尝没有任何味道。烧石灰的人们感到十分奇怪,就把这种植物的籽采来,装在盛有冷水的盆里用手搓捏,结果见盆里出现一些白泡泡和白沫子不会成“冰”,他们想这东西在外面水塘里能成“冰”,可能是水塘里面有石灰的缘故,就拿来点生石灰放在盆里,果然盆里的白泡泡和白沫子都散去了,盆里的水变得稠起来,慢慢地结成了“冰”,用勺子舀一点尝尝,清凉滑润,没有怪味。于是他们就采来很多这样的籽粒,做成“冰”,放上一些糖做消暑解渴的饮品,冰粉就这样问世了。

做冰粉凉虾十分简单。做凉虾必须用麻线谷米或桂朝2号大米,把米磨成面再用箩筛筛去粗的留下细面,把米面放到冷水里调成稀面浆,倒在兑有生石灰水的锅里煮,边煮边搅拌,等锅里的面浆慢慢变稠时,就用漏瓢舀起漏在盛有冷水的桶里,洁白润滑的凉虾就做成了。做冰粉更是容易,只需把冰粉籽装在布袋里,扎紧袋口,把布袋放进兑有一定生石灰水的冷水盆里,慢慢搓揉布袋,盆里的水就变成冰粉了。

原先在街面上人们只光买凉虾,自冰粉问世后,凉虾和冰粉就结成了密不可分的伙伴。凉虾能消食解渴,凉虾能清火解暑,再加上用红沙糖熬成的糖汁或自制玫瑰糖口感非常爽口清新。尤其在炎热的夏季,看着盆里那雪白亮丽的凉虾,晶亮润滑、咖啡色的冰粉,让人止不住地只想流口水,花上几角钱吃碗冰粉凉虾,简直凉透了心。比喝茶水,饮料要惬意得多,既便宜、又健康。

小贴士:巍山的早点非常丰富,比较有特点的还有:糯米糖栎花粑粑、糖火烧、牛打滚(早和中午都有)、饵块、热稀豆粉、青豆小糕、青豆糯米粑粑,其他地方共有的传统早点:米线、面条、包子、豆浆油条、青玉米粑粑、荞面粑粑等等都有,虽然其它地方有,但通过巍山特点的烹饪和调味后味道也与其他地方不同。

作者:宗师纪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四.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锁阳

锁阳是宝台山林区珍稀药材之一,又名不老药,别名地毛球、锈铁棒、锁严子,多野生在2500米以上海拔林地之中。

锁阳属肉质寄生草木,寄生于白刺(泡泡刺)的根部。永平锁阳主要出产于宝台山原始森林之中,永国寺、铁丝窝等林区亦有所产。

锁阳的繁衍过程不同于一般植物,与人与动物极为相似。每年五六月份,锁阳开始露出地面,至七八月份开始成熟。同株的雄性和雌性部分相互授粉、结籽。锁阳籽极小,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似人体受精卵,千粒重仅为2克左右。由于锁阳头部布满鳞甲,因而种籽被包裹得十分严实,无法脱落。这时,从锁阳根部会生出一种白色的小虫,专家将其命名为锁阳虫。锁阳虫开始从底部沿锁阳内部逐渐向上,一点一点吃空锁阳,直至顶部。这时锁阳内部就形成空洞,锁阳籽沿洞掉入锁阳底部。随着倒流的锁阳内部水份,通过锁阳和白刺连结的约2毫米左右粗细的通道进入白刺根部。在白刺根部沿着水分的流动进入到适合其寄存的部位。这时冬季来临了,白刺停止生长。锁阳籽吸收白刺的养分,迅速成长、壮大。寄生部分鼓出一个拳头大的包。经过一个冬天孕育,来年三月份开始发芽,一举破土而出,数十天就可长大、授粉、结籽,又开始新一轮生长周期。

关于锁阳,先秦就有文字记载,汉代始入药,为历代名医名案所珍重。《本草纲目》载:“甘、温、无毒。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润燥养筋,治痿弱。”明代作家陶宗仪在他的《辍耕录》卷十描述:“鞑靼地野马或与蛟龙交,遗精入地。久之,发起如笋,上丰下俭,鳞甲栉比,筋脉连络,其形绝类男阴,名曰锁阳。即肉从蓉之类。或谓里妇之淫者就合之,一得阳气,勃然怒长。土人掘取,洗涤去皮,薄切晒干,以充药货,功力百倍于从蓉也。”《本草从新》载:“益精兴阳,润燥养筋,治痿弱,滑大肠。”《本草图解》载:“补阴益精,润燥养筋,凡大便燥结,腰膝软弱,珍为要药。”《中药志》则载:“补肾,滑肠,强腰膝。主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据医学临床试验表明,锁0有治疗阳痿早泄、阴衰血竭;气弱阴虚,大便燥结、小便频数,血尿,淋漓不尽;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畏寒惧冷,四肢疼痛;月经不调,宫冷带下;女子不孕,男子不育;失眠健忘,脱发早白,胃酸溃疡等功效。此外,锁阳能够促进人体细胞再生和新陈代谢,增强免疫调节能力,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病毒和延缓衰老作用。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五.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东山萝卜西湖鱼

“东山萝卜西湖鱼”是剑川一句民谚,还被民间歌手编入白族调中歌唱,可见其名气之大。“东山萝卜”说的是产于剑川庆华、玉华带的蔓菁,剑川白族人的“土片此”。主要生长在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开黄花。蔓菁的颜色一般都是白色,而东山萝卜(蔓菁)却是紫红色的,这也许是和这里的土壤里含有稀有的碳物质元素有关,而使这样蔓菁成为紫红色,肉质和味道比一般蔓菁佳好。到了冬季,把蔓菁切成片,用篾片穿成串,悬挂晒干,称为“干那夫”。可以做汤或炒菜,也可与猪肝胙一腌制成罐,是不可多得的绿色环保食品。

西湖鱼,指的是剑川的西湖的鲫鱼,鲫鱼又叫鲋鱼。即的意思是跟从;付的意思是附和、伴随。鲫鱼在水游走,往往是成群结队,相互跟从,所叫鲫鱼或鲋鱼。鲫鱼是淡水湖中常见的鱼,但是剑川西湖的鱼却比较特殊,其脊背呈黑色。云南其他地方的鲫鱼体色较白,体形也较大,而且刺也太多,不受欢迎。所以民国时期赵式铭在昆明时写道“昆明此物(鲫鱼)不少,然而不甚贵重。”由于其在昆明不贵重是因为其味不好之故,而引发了赵式铭的感叹。

接着他还说:鲫鱼“身团而紫鳞,吾乡最嗜些物,谓为滋补品。”而西湖鱼为何脊为黑色,这也许和西湖的泥土有关,因为西湖泥土是乌黑色的,表皮土层下面是草煤,过去每到冬末或春天,附近的村落都会到西湖中挖草煤。西湖鱼的脊背呈黑色,味道鲜美也许都和这泥土中含有的某种矿物元素有关。就向东山的萝卜一样,所以东山的萝煮西湖的鱼味道就十分鲜美。现在历史上的西湖已变成了桑田,幸好的是西湖遗址大部分被当地百姓开辟成渔塘。鱼苗放入里面养出来的鱼脊背还是黑的,味道也比别的地方鲜美。

六.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石雕

剑川石雕历史悠久,深受石钟山石窟影响,比较著名的石雕有元代“避邪”、“佛母”、明代“苏永安造像石龛”、“状元出巡图”及段高选、杨惠墓地的马、羊、虎、麒麟、人物等石雕。数量多且造型生动的要数于寺庙及坟墓等建筑装饰用的石狮子,仅中科山古墓地有就有明清以来雕刻的数以千计的石狮子,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有站狮、卧狮、俯狮、仰狮,有睡狮、醒狮、醉狮、有公狮、母狮、幼狮,有瘦狮、胖狮,有笑狮、怒狮、吼狮……民间石雕还用于房屋建筑墙基,阶台及花坛装饰用的花、鸟、虫、鱼等图形。

七.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泥鳅钻豆腐

“泥鳅钻豆腐”是剑川很有名气的菜。在剑川各村寨四周沟渠、水塘、水田、秧田、沼泽等湿地中都可以捕捉到泥鳅,剑川是泥鳅的丰产区。最容易捕捉的季节是在农历秋分节令前后。这时,雨水渐少,晴日渐多,水稻即将成熟变黄,要逐渐排放稻田中的水,只要把竹编渔具,白语称的“给”放置在稻田、沟渠、池塘等出水口,泥鳅就会一一落入“给”中。此时捕捉的泥鳅个大肉嫩,叫“谷花泥鳅”,这时捕捉到的鱼称为“谷花鱼”。

泥鳅捉回来后,先把泥鳅放入装有面粉的清水盆中,换上几次清水与面粉,让泥鳅吐出腹内的脏物,然后就可进行烹煮了。“泥鳅钻豆腐”做法泼辣豪放很奇特:先是要用油炸脆猪皮子,加水煮沸,放入大块大块的豆腐,豆腐越大越好。然后,把洗净的活泥鳅放入滚烫的锅中,要立即盖上锅盖,这时泥鳅在锅中拼命挣扎,乱钻乱跳,锅盖被撞得“咚咚”作响,由于此时豆腐里面较为凉快,泥鳅就使劲往豆腐里面钻,豆腐被泥鳅钻得四分五裂,有的泥鳅钻到豆腐里不出来直到时煮熟。等到听不见泥鳅跳动的声音,就可以掀开锅盖,放入盐、蒜、姜、花椒、辣椒等佐料,再煮上几分钟,就可以吃了,用这种方法煮出来的泥鳅与豆腐鲜嫩无比。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八.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剑川县素称“木匠之乡”,木工艺人擅长雕刻各种人物、花鸟、山水以及龙凤吉祥如意等图案,用以装饰门窗、家具等。剑川木雕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民族木雕艺术,产品选用优质的红木、西南桦、缅甸红木,以及天然植物漆和闻名于世的彩花大理石,使产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

剑川木雕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华,造型美观大方,高雅别致,坚硬柔韧,抗腐蚀、不变形,再现了优秀的民族木雕艺术。剑川木雕有豪华典雅、富有民族气息的客厅家具类;古朴高雅的嵌石餐厅家具类;栩栩如生的九龙壁画、九狮壁画、花鸟壁画类;各型座屏、挂屏、屏风类;园林古建筑的格扇门、窗、挂帘以及各种民族旅游产品等几百个品种。

九. 云南省 大理 巍山县 一根面

一根面当地人称“扯扯面”,巍山古城后所街有一家店,他家的面极滑爽,1.5元/碗。不过,老板一天只卖20斤面,卖完就走人。一般情况下,上午9:00就收摊了,所以想吃面,就要早起。

一根面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吃法!过生日时吃一根面加两个蛋寓意长命百岁,一根面加三个蛋表示千秋长寿,一根面加四个蛋祝福万寿无疆。婚嫁喜事时新郎新娘必须吃上一根长面,而且是新郎新娘分别从一根长面的两端向中间吃,直吃到嘴对嘴合二为一。寓意长长久久、百年好合!儿女出远门时,妈妈做上一根长面,祈祷儿女一路平安,一顺百顺!

巍山一根面,又称扯扯面、长寿面,是传统的巍山民间小吃。

过去一根面只有在过年、过节、过寿、办喜事时才吃,如今生活好啦,人们的饮食从吃饱喝足上升到了品尝。说道品尝学问可就大了,巍山一根面不仅可以让你一饱口福,还可以让你一饱眼福。

一根面的做工可讲究了。首先是和面,面粉要用上好的,用60度的盐水来和面,和面要力度适中并多搓揉,揉至面团软硬恰好,拉扯有丝时最佳。面和好后,要把大大的一团搓揉成细细的一根,把匀净的面环绕在一个大盘子里,期间还要不停的在面上擦上香油,防止面与面之间粘连。

其次是“醒面”,所谓“醒面”就是在已经环绕在大盘子里的一根面盖上潮湿的纱布“醒”三小时。“醒面”的这段时间里就准备面汤、佐料和“帽子”。“帽子”一般是用当地的荷包豆、山笋、菌子与火腿丝和红辣椒炒汇在一起。

最后就是扯面。站在水已经煮沸的锅边,拉起盘内醒好的面头,用均匀的速度和适中的力量将面扯成丝状的面条放入锅中,煮3分钟左右的时间,把面捞入碗中,舀入准备好的面汤,加上“帽子”,一碗又细又滑,色、香、味俱全的一根面就摆在了你的面前。

十. 云南省 大理 漾濞县 树花凉菜

一般产于深山老林里的麻栗树上,又称树毛,味香爽口,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做法(原料):树(麻栗树、核桃树)花(亦称树毛)、青笋、粉丝及花椒油、大蒜油、味精、醋精、酱油、芫荽等作料。制作要诀:①煮树花、加少量的苏打,半小时后,取出漂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备用;②将青笋切成细丝;③用沸水泡好粉丝;④将树花、青笋、粉丝混合拌匀,倒上少量煮沸的香油,加入各种佐料,再次拌匀,即可食用。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