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口12月特产 海口特产去哪里买又便宜又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口12月特产 海口特产去哪里买又便宜又好更新时间:2023-01-04 02:45:04

一.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石山黑豆

石山黑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山黑豆

海口市秀英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黑豆,作为传统农产品,在石山镇的种植历史已经延续千年。近年来,随着海口推动农业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步伐,石山镇依托本地的富硒、长寿、绿色资源,打造火山健康农产品品牌,从品种、质量、供销到配送等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对黑豆进行包装设计,使石山黑豆焕发前所未有的产业活力。

海口,这座位于北纬19度的热带滨海城市,拥有充足光热、湿润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位于海口西部的石山镇包揽全岛独特的火山带,经历万年风霜雨露,火山土壤在此沉积,富含数十种天然矿物质,是一座天然的硒土宝库。

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李世高说,海口将依托火山地区富硒的特点,重点在这一板块打造永兴荔枝、永兴黄皮、火山石斛和石山黑豆四个农业品牌。

石山黑豆便是这片土地上十分典型的农作物。石山人世世代代与火山土壤打交道,千年来延续种植黑豆的传统。出于对火山土壤的热爱和黑豆的了解,他们创造了自成一脉的古法种植。

人工开垦除草,不使用化学药剂,种子代代筛选……当地农民选择用最原始最笨拙的方法栽培火山黑豆,却最大程度地保存土壤的天然营养和肥力,保证了黑豆的天然无公害的优良品质。

“黑豆收获后,将在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植物医院进行统一检测。” 石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大江介绍,石山镇严格做好黑豆的品控工作,严格确保种植、除虫、包装、运输、销售中每一环节都符合标准后,黑豆方能上市。

二.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永兴黄皮

永兴黄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兴黄皮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海口永兴镇是世界黄皮原产地之一,其野生黄皮林生长年代久远,是世界黄皮种质资源基因库之一。永兴大力发展黄皮产业,从野生黄皮林中精选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改良、驯化培育,不断提升无核黄皮、大小鸡心黄皮质量,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更是培育出了世界独有的本地黄皮品种,真正造就了海口永兴黄皮的“人无我有,独一无二”,也让永兴黄皮的清香传遍了整个琼岛。2016年,永兴黄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注册商标。

永兴无核黄皮:果肉中没有果核,轻咬一口,满满的嫩滑果肉,汁多味甜,清爽微酸。

永兴大鸡心:果实呈鸡心形,果大而皮较厚,果皮蜡黄有光泽,果肉质地结实,味清甜而微酸,带有独特蜜香。

永兴小鸡心:较大鸡心黄皮,小鸡心黄皮果形要小、可食率要高,果肉黄白色,风味甜中带酸,甜度口感俱佳,品质上乘。

永兴黄皮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域涵盖整个永兴镇,永兴镇位于海口市西南部,其北连海秀、城西镇,东连龙桥、龙泉镇,南接遵谭、东山镇,西交石山镇。地理坐标为:北纬19°17′24″~ 19°52′28″,东经110°12′43″~110°18′35″,地域涉及全镇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永兴墟社区居委会),共79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地域保护面积为112平方公里。永兴黄皮的种植面积约为13000多亩。

三.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洋蒲桃

又叫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桃金娘科热带水果,原产于印度和马来半岛。营养丰富,对咳嗽、哮喘有治疗效果。( 海口)

四.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猴面包

木棉科热带果树。海南出产。未成熟的果实切片用火烤后,吃起来如同面包。塞内加尔国树。

在非洲干旱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大树———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树。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欢吃它的果实,所以人们称它为“猴面包树” 。

它不但是动物们的食物来源,而且还是世界上最粗的药用树。

猴面包树学名叫波巴布树,又名猢狲木,别称猴面包树或酸瓠树,是大型落叶乔木。猴面包树树冠巨大,树杈千奇百怪,酷似树根,远看就像是摔了个“倒栽葱”。

猴面包树的树形壮观,果实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最喜欢的美味。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所以它又有“猴面包树”的称呼。

干旱时能存很多水

除了非洲,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诸岛,澳洲北部也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树。不管长在哪儿的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因此它有独特的“脱衣术”和“吸水法”。

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据说,它能贮几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简直可以称为荒原的贮水塔了。

在沙漠旅行,如果口渴,不必动用“储备”,只需用小刀在随处可见的猴面包树的肚子上挖一个洞清泉便喷涌而出,这时就可以拿着缸子接水畅饮一番了。因此,不少沙漠旅行的人说,“猴面包树与生命同在,只要有猴面包树,在沙漠里旅行就不必担心。”

猴面包树,全身都是药材

果实、叶子和树皮都能入药,可以消炎、退热、治疟疾。

猴面包树浑身是宝。其鲜嫩的树叶是当地人十分喜爱的蔬菜。叶子能做汤或者可以喂马。种子能炒食。果肉可以食用或制成饮料。果实、叶子以及树皮都可以入药,并且有养胃利胆、清热消肿、止血止泻的功效,还含有抵抗胃癌细胞形成和扩散的物质。它还曾被用来治疗疟疾,起退热作用。其树叶和果实的浆液,至今还是当地常用的消炎药物。

在非洲干旱少雨的季节里,猴面包树脱掉了所有的叶子,并用庞大的身躯吸饱了水分。

猴面包树属木棉种植物,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往往要40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树冠直径可达50米以上。由于它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因此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树中之象”。

猴面包树的长相非常奇特,对此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波巴布树在非洲“安家落户”时,它不听“上帝”的安排,却自己选择了热带草原,因而激怒了“上帝”,便把它连根拔了起来,从此波巴布树就倒立在地上,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倒栽树”。直到今天,它仍稀疏地分布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成为那里的特有风景。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干季时降雨很少。猴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旱季,在雨季时,就拼命地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它的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干旱时,便成了人们的理想的水源。它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干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

猴面包树的果实为长椭圆形,灰白色,长30—35厘米,纵切面约15—17厘米。果肉多汁,含有有机酸和胶质,吃起来略带酸味。既可生吃,又可制作清凉饮料和调味品。在果肉里包裹有很多种子,种子含油量高达15%,榨出的油为淡黄色,是上等食用油。种子还可与杂粮混合食用。

在雨季,猴面包树在枝条上长出3—7片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质,是当地居民喜爱吃的蔬菜。嫩叶可做汤,味道极佳;叶片晒干捣碎后,可以做调料。果实、叶片和树皮可入药,当地居民常用来医治疟疾。树皮里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制作绳子和乐器的弦,也可作为造纸原料,很早以前人们还用它来制作粗布。

猴面包树的木质又轻又软,完全没有木材利用价值。但有趣的是,当地居民常把树干的中间掏空,搬进去居住,形成一种非常别致的大自然“村舍”。也有的居民将掏空的树干作为畜栏或贮水室、储藏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猴面包树洞里贮存食物,可以放置很长时间而不腐烂、变质。

猴面包树还是有名的长寿树,即使在热带草原那种干旱的恶劣环境中,其寿命仍可达5000年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18世纪,法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阿当松在非洲见到一些猴面包树,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于当地民间传说猴面包树是“圣树”,因此受到人们的保护。

五.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荔枝花蜂蜜

荔枝花蜂蜜

荔枝花蜂蜜的功效:“益智健气;补中缓急,能安五脏”;补脾益肝、生津止渴,适用身体虚弱病后津液不足”——李时珍《本草纲目》

荔枝蜜(果中之王)之美誉:

1、产地:荔枝盛产于海南。海南被誉为东方的夏威夷,这里常年四季花开空气清爽伊人因此得名。来过海南的人都应该感受的到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纯天然氧吧”。

2、荔枝盛产南方,海南无核荔枝远销国内外。每100克荔枝果肉中含有水份84克,含碳水化合物14克,产生热量64千卡,维生素C36豪克,蛋白质0.7克等

3、荔枝通常在3月底,4月初开花。很多荔枝园都有蜂农给荔枝授粉,这个时候去荔枝园,很容易买到新鲜的蜜。香味也很明显。

六.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苗家三色饭

苗家三色饭:

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传统小吃。具有节日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传统喜庆节日)期间普遍制作和食用五指山市,旅游山庄制作有售。极具苗族风味色彩。黄、黑、红3种天然颜色相映成趣,有药味甘香,饭团甜滑,形态美观。

七.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曲口海鲜

曲口湾位于海口东寨港,出产青蟹、血蚶、蚝、对虾为最佳。所产青蟹一般每只重达0.5公斤,似和乐蟹。

曲口的海鲜蚝是全海南最靓的蚝,在别处还没有吃到如此鲜美无比的蚝呢!蚝的食法炸、烧皆宜,而铁板生蚝更有风味。血鳝是一种特别的鳗类,无骨无刺,浑身是血,肉细汤浓,蚝为牡蛎之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法可清蒸可油炸。还有药用价值,煮汤似奶汁。

曲口海鲜的对虾有墨吉对虾和斑节对虾,以体大、味美而著称。蚝的食法炸、烧皆宜,而铁板生蚝更有风味。

曲口海鲜除8--9月因母蟹排卵期而少见青蟹外,其余10个月均产蟹,尤以清明和冬至前后为最好。青蟹食法是多样的,多为清蒸。民间所制蟹饼,甜脆清香,别具风味。血蚶体内有汁似血,开水稍烫即食,味甚甘美,还有化痰、治胃酸过多之效。

民间有用炭火烤的食法,叫做“原味血蚶”。一些人家有大年初一吃血蚶的习俗。人们把蚶壳当作两扇“门”,蚶肉视为“元宝”。大年初一吃蚶就是新春伊始,开“门”见“宝”。蚝为牡蛎之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煮汤似奶汁,素有“海底”之称。

八.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碧绿龙虾球

碧绿龙虾球

海南高档宴席菜,用大龙虾,配西兰花烹制而成。为第三届全国烹任大赛获银牌奖作品之一。碧绿龙虾秋具有一个特点是摆盘美观、色彩鲜艳,虾球洁白脆爽、原汁原味、锅香十足。

碧绿龙虾球是海南新款风味菜和高档宴席菜。用大龙虾配西兰花烹制而成。

碧绿龙虾秋的主料:大龙虾1只(重1.75千克左右)、西兰花250克、上汤、精盐、味精、蛋清、湿粉、姜花、葱节、红萝卜、花生油适量。

碧绿龙虾秋的制作:第一要将龙虾起肉切成球块(头、尾、壳保持完好待用),用蛋清与湿粉拌匀腌制。其次把西兰花用上汤煨熟捞出,摆放长盘中间两边成弧形围圈。虾头尾拉汕至熟,捞出摆放两端。最后用旺火烧锅落油,至七成热度,放入虾球拉油至仅熟,倒入笊篱沥去油分,原锅加热,放入姜花、葱节、红萝卜花、虾球和精盐、味精快速翻炒,湿生粉推芡包尾油出锅,装进西兰花围中间即成。

九.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石山羊火锅

海南著名特色风味菜.石山羊,产于琼山境内的马鞍岭死火山地区。这里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当地居民以“圈养”的方法饲养出优质山羊。其毛色乌黑光亮,皮嫩骨滑,肉质厚实少膻味,极宜火锅汤氽。加上配制方法和佐食方式独特,因而闻名遐迩,尝过者无不叫奇称绝。

制作:

1、火锅用汤(羊骨顶汤):将羊骨4千克、猪大骨2.5千克、肉鸡1.5千克(斩中件),在沸水滚过(即“飞水”)倒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用10千克清水烧开的锅中煮滚,撇去浮沫,加入姜50克,桂皮、大茴香各15克,陈皮、当归头各5克、味精100克、白糖25克、盐75克,共煮2小时,可制出5千克羊骨顶汤,供配火锅底用。

2、火锅用油(自制香油):用芝麻油1千克,中火烧热至120度,放入青葱150克、姜50克、蒜子50克、大茴香15克、桂皮20克、陈皮10克、五香粉15克,略炸起香味即可。

3、羊肉腌制:取羊肉3.5千克斩成小件块,羊内脏1.5千克(洗净切件),加入食粉2克、味精80克、盐60克、白糖25克、姜葱汁25克、蒜茸50克、自制香油500克,麻酱、蚝油、胡椒粉各适量,一起搅拌均匀待用。

4、佐食方法:火锅一个,锅中盛放羊骨顶汤加清汤适量,投入羊骨(小件块)、红枣、党参、杞子、沙参、萝卜块等作底料,烧滚后,酌量加入腌制好的羊肉(另有羊肝、羊肚、羊血搭配),再烧滚便可进食。佐以海南产什锦酱或姜蒜茸酱油及辣味蘸着吃。边吃边加料,并随意调味,后配以青菜、豆腐、粉丝、香菇,烫熟即食。

特点:

汤味鲜香无膻,羊肉嫩滑爽口。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健肾壮阳之功效。

十.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海南椰奶鸡

【菜名】 海南椰奶鸡

【所属菜系】 海派菜

【特点】 鸡肉嫩滑,椰香浓郁,味鲜可口,营养价值高。不须斩件,用筷子戳开分块即可挟食。

【原料】 文昌鸡(取将近下蛋而未下蛋的母鸡最佳)1只(重约1500克)、上汤350克、鲜牛奶100克、鲜椰子汁100克,味精4克、精盐5克、白糖5克、生粉15克、绍酒15克,生姜5克、生葱4条。

【制作过程】

1、将鸡割颈放血去毛除脏洗净,在滚水中稍烫,捞起放在炖盆内,加上汤、姜片、葱条、绍酒,调入适量味精、精盐,盖好上笼蒸炖约1.5小时,至熟时取出。

2、将整只鸡放置菜盘中央,将炖鸡汁滤净倒人锅内,猛火烧锅,加入鲜牛奶、鲜椰汁、味精、精盐、白糖调匀,用湿生粉勾芡,加尾油,将芡汁均匀淋在鸡身上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