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钦州特产哪里最好吃 钦州有什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钦州特产哪里最好吃 钦州有什么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1-03 06:51:15

一.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州黄鱼

黄鱼近年来也成了市场上常见的鱼类,以前由于刺多且烹饪耗油,不受欢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它也成为人们日常购买的鱼品,因刺多,因此烹饪时均先油炸,以炸脆其刺。因此主要做法就是用来油炸或者油炸后做酸甜黄鱼。

二.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荔枝

灵山荔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钦州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孕育了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磨砺了钦州人民“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识与“自强不息”的人格力量;她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荔枝之乡”,全市水果总产量、人均水果产量均居广西首位;已探明的矿产有30多种,锰矿、钛铁矿尤为丰富,居广西前列。陶土储量超过17亿立方米,石膏储贮量3.2亿吨。她文化积淀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浦北红椎林是全国最大的连片式椎林;灵山县大芦村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钦州港七十二泾旅游区被誉为“南国蓬莱”,与此相连的麻篮仙岛、大环半岛海滨浴场风景独特,是南国旅游宝地。

灵山是最适宜荔枝生长的黄金地带之一。始种于汉朝,现在无村不荔枝。主要品种是三月红、灵山香荔、桂味荔、妃子笑、糯米糍、黑叶荔、鸡嘴荔等。荔枝本是中华珍品、果中之王,灵山荔枝品质尤佳。其中:三月红5月上、中旬成熟,甜带微酸,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高达54.56-57.46毫克,酸0.32-0.37毫克,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62-68%。妃子笑6月上旬成熟,皮色淡红美观,皮薄、肉厚,肉质爽脆,清甜带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77.1-82.5%,种子较小,品质风味优良。灵山香荔皮红略带紫色,肉白腊色,肉质爽脆,味甜带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量的76.6%,种子多为焦核,品质上等。桂味荔皮浅红色,肉乳白色,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可食部分占全果重75.80%,焦核占多,为鲜食最优质品种。糯米糍果皮鲜红,肉厚黄白色,肉质软滑,汁多,味浓甜带微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73.8-4.4%,种子小,品质风味极优。1990年6月,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一封推荐开发灵山优质荔枝的信中,称赞灵山产的桂味荔枝“肉大、核小、味道相当好,比广东现兴的各品种又胜一筹。”灵山荔枝鲜果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奖。1988年,灵山生产的象山牌荔枝罐头,获法国国际美食协会金质奖。1991年,在“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上,灵山产的三月红荔枝获银奖。1992年,在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灵山桂味荔、灵山香荔分别获金奖和银奖。

1996年,灵山被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命名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灵山香荔生产基地”,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灵城镇、新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沙坪镇、太平镇、佛子镇、平山镇、石塘镇、丰塘镇、烟墩镇、平南镇、文利镇、武利镇、伯劳镇18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西 钦州 浦北 旺充官垌鱼

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官垌镇旺充村是一个沟渠星罗棋布,山溪泉水长流不息的村庄,十分适合养殖淡水鱼,素有“小窝流水养大鱼”的美誉。当地盛产的官垌鱼以流动山泉水养殖,主要投喂天然水草和牧草,不投喂任何人工配合饲料,其肉质结实、味道清香、无泥腥味,深受广西区内外顾客的喜爱,长期供不应求。

旺充村充分引用终年不断的山涧溪流泉水,建池筑塘,流动水养殖官垌鱼。2010年,该村的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595户,形成了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现官垌鱼养殖面积1246亩,年产量187万公斤,年收入2237万元,户均收入3.85万元。辐射带动4480户非社员农户,户均纯收增加987元以上。

2005年以来,官垌鱼先后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广西优质产品品牌”证书、“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以及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证书等。同时,旺充村还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参展等方式向全国、全省推介官垌鱼,扩大品牌宣传,促进市场发展。今天,官垌鱼已成为广州、深圳、南宁、钦州、玉林及周边灵山、横县等高级宾馆、酒楼不可或缺的招牌菜。

四.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竹编

灵山竹编

五.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竹编制品

竹笠帽

今县境内竹笠帽编织始于明朝。民国时期,今县内各地均编织竹笠帽,其中,张黄产的上品竹笠帽细眼笠除了在当地销售外,每年约有20万件销往合浦、北海、湛江、海南等地。

解放后,县内产的竹笠帽式样翻新,其中张黄、北通等地的工人帽、花边海帽不仅销往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还远销东南亚。1972年,出口花边海帽2万多件,创汇折合人民币5万多元。

盆套

县内出口的竹制盆套,1983年在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出,获国家对外贸易部颁发“荣誉证书”。1984--1988年,全县共计出口四款花盆套142.21万套,创汇折人民币345.17万元;六款花盆套685.26万套,创汇折人民币113.28万元。盆套的主产地是张黄、北通等乡镇。主要销往加拿大、美国、日本及东西亚和港澳地区。

六. 广西 钦州 浦北 灵山凉粉草

灵山凉粉草又称仙草,灵山县拥有最适生长的资源禀赋,栽培面积1万亩,年产0.8万吨,品质一流。灵山凉粉草叶茂枝纤,干燥全草呈乌亮光泽,含丰富的多糖胶质,及黄酮类物质、香精素、矿元素等,是烹制凉粉的上佳原料。《中国医学大词典》载:凉粉草“茎叶秀丽,香犹藿檀,夏日取汁,凝坚成冰”,有“泽颜、疗饥”功效。

灵山县地处岭南南端,气候高温潮湿,先民为防暑降火祛热毒,刈割山野凉粉草粗制尝用,厚积古今智慧,遂成既美味又防病抗病的食疗养生方。当地习俗盛夏入伏是日吃糖拌凉粉,据说三伏酷暑期间有祛痱奇效。炎日劳作休憩,人们会首选摄食凉粉草冻来消暑解渴,流传于钦廉民间已数百年,传承而行。灵山凉粉是八桂特色民族风味食品,以灵山凉粉草干品、食用淀粉按传统工艺匠心打造,成品为凝脂般的黑色胶状物,质韧而软滑爽口,天然绿色保健,具有护肤养颜、通便燥湿、清热止痒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2011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灵山县凉粉草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为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12年,灵山凉粉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山县宇峰保健食品厂的“宇峰及图”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七.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官垌鱼

官垌镇位于浦北县北部,地处六万山区腹部,是一个山多田少水面窄的山区小镇,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镇农民利用山涧溪流终年不断、水源充足、草料丰富等的自然优势,在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开挖小鱼窝,引来山泉水养鱼,鱼窝面积小至几平方米,大到50—60平方米,每个鱼窝投放二三十尾甚至上百尾五六寸长的草鱼种,并适量搭配一些鲤鱼或罗非鱼,平时投喂青草、瓜叶、木薯叶等。由于山泉水质好,加上采用自然流水式养殖,饲喂纯天然的青饲料,实是上等的绿色食品,被人们称为“官垌鱼”,其中以草鱼最为著名。官垌鱼鱼肉没有泥味和腥味,香而不肥、嫩而不腻,吃后余香满口,十分鲜美。近年来,官垌鱼名声鹊起,每公斤鲜鱼价格高达17—20元不等,供不应求。 

八.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州海虾

钦州常见的虾有河虾、海虾,其中以天然海虾最贵,养殖海虾次之,河虾第三。海虾以大虾(对虾为主),其他的有斑节虾、虾勾搭(濑尿虾)等等,河虾以黄屋屯江产野生江虾也比较昂贵。虾类的食用一般来说大个头的以白灼为主,中等的有用盐焗、偏小的一般有用来炒苦瓜。

九. 广西 钦州 钦北区 沙箭鱼

沙箭鱼是钦州最常见的鱼鲜产品之一,在咀嚼沙箭鱼鱼头时会咬到一粒类似沙子的小骨,因此得名?钦州沙箭鱼常见烹饪方式有两种:

1、是榄子焖沙箭鱼,即在红焖沙箭鱼时用砸碎的盐腌过的橄榄碎块一起焖。

2、油炸沙箭鱼,吃起来脆中带鲜。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八角

   八角,又名大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大茴香的果实。因其果实形状奇特,呈齿轮形,每只由七至九个果荚组成,多数为八个,故名“八角”。八角,果实香气浓郁,是著名的香料,在食品、医药、化工上用途广泛。
八角每年可采收两次,鲜果为粉绿色,烘干后呈棕红色。秋季采收的叫大红八角,果实肥壮,产量高,为上品。春季采收的叫四季果,产量少,品质次。没有适时采收的果实,老熟风干落下的 ;;叫干枝八角,商品质量低,但含油量高。八角色泽以棕红、鲜艳有光泽为好,粒大饱满,荚边开裂缝较大,能看到荚内籽粒,果形完整不碎者为上品。
浦北县地处亚热带,是广西生产八角的重要基地,年产八角500万公斤左右。所产的大红八角个大质优、香味浓郁、色泽棕红、鲜艳、含油量高,深受国内外商家的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