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邢台特产什么油 邢台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邢台特产什么油 邢台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1-03 04:08:40

一. 河北省 邢台 巨鹿县 巨鹿焖饼

巨鹿焖饼,是采取焖的工艺,对烙饼丝进行烹饪的美食,对于巨鹿人来说家家会做的一种普遍饮食之一,是巨鹿人喜爱的主食之一。材料:

烙饼200克、圆白菜(包菜)半粒、里脊肉100克、大葱少许或花椒少许、红椒1根、生抽2汤匙、老抽1汤匙、淀粉少许、料酒少许、味精少许、醋适量

做法:

1、将烙饼、包菜、红椒、肉丝分别切成丝儿,将肉丝放入碗内,调入少许淀粉、味精、老抽、料酒调匀腌制5分钟

2、炒锅内倒入适量油烧热后放入大葱或花椒爆出香味后倒入肉丝煸炒至变色

3、待肉丝变色后放入白菜丝翻炒几下后倒入饼丝、红椒丝一起翻炒2分钟

4、淋入少许味精、生抽炒匀后起锅,食用前可浇上少许醋(因为饼本身有咸味,所以不要再加盐)

二. 河北省 邢台 邢台县 邢台板栗

板栗是原产我国的一种木本作物。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就发现有板栗的化石。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了“树之榛栗”的记载。《史记》一书还讲了板栗的经济价值,在《货殖列传》中有“燕秦家有千棵栗,富埒王候”的说法。栗树很早就为劳动人民所培育,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品种。 太行山区栽种板栗已有悠久的历史。邢台板栗在太行山中又独树一帜。它色泽光亮,味道干甜,果大皮薄。经技术部门鉴定,板栗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含量约占56.3—72.3%,蛋白质占5—10%,脂肪2—7%,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多,营养价值很高。生吃、煮吃、磨粉、炒吃均可,还能制成栗酱、栗羹等高级点心。如今,板栗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邢台西部山区土质和气候条件都适应栗树生长,目前邢台太行山板栗生产基地面积达28万亩,年产板栗300多万公斤,邢台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尤负盛名。( 邢台)

邢台板栗的生产基地位于邢台西部太行山。这里有着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远离污染,微酸性花岗片麻岩土质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才产出了我们邢台板栗那种独有的风味。板栗品种有紫光910、皮庄4号、邢台明栗。这三大品种都是当地的优良品种。外地品种有迁西板栗四大优良品种当中的燕山魁栗(简称燕魁)和燕山短枝(俗称大叶青)。

邢台板栗颗粒饱满,色泽油亮,个大皮薄,果肉粉糯甘甜,富含优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经技术部门鉴定,邢台板栗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含量约占56.3—72.3%,蛋白质占5—10%,脂肪2—7%,含糖量18—23%,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多,栗实中除富含糖及淀粉、蛋白质、脂肪外,尚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我们邢台的板栗很适合做糖炒板栗(颗粒饱满,炒后易拨皮),板栗粉、板栗仁(含糖量高),大部分板栗总苞大,椭圆形,扁圆形,坚果头,平均果种10.65克(合90-110颗/公斤),营养价值很高。

邢台县是河北省第二个产栗大县。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三批“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邢台县被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

三. 河北省 邢台 宁晋县 宁晋水晶梨

宁晋水晶梨

宁晋水晶梨是鸭梨的一种,来自生态环境良好的宁晋县果品区,保证绿色无污染,无残留农药.宁晋水晶梨具有化痰.止咳.清热.祛火等作用.

四. 河北省 邢台 隆尧县 隆尧羊汤

隆尧羊汤

隆尧羊肉馆喝羊汤是一种享受。羊汤端上来,油油的浓浓的,奶白的汤色配上鲜绿的葱花,冒着白色的热气,一股新鲜浓郁的香味儿扑鼻而来,让食欲一下子就振奋起来。等不及先吸溜一口,嘴一凑上去,热气先把眼睛朦胧了。汤初入口,细滑香醇的味道由舌头至喉咙蔓延开去,顺流而下,暖暖的感觉就延伸到了肚子里。羊杂煮得软软的,浸透了羊骨的精髓,轻轻一嚼,里面的汁水就溢了出来,一种特有的清香就弥漫于口中。若是喜欢吃辣,还可以加上一勺子辣椒,椒红汤白,只看颜色就不由得心醉,再就着店里的金丝小饼,或泡在汤里或干吃,小饼的香脆夹着羊汤的温润,喝到额头的汗细细地冒出来,一种温暖舒泰的感觉遍布全身。最后还可以再来一碗清汤,不加任何调料,慢慢地品那一份清鲜。

五. 河北省 邢台 柏乡县 柏乡汉牡丹

柏乡汉牡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民间野史,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光武帝刘秀为躲避追杀,藏于柏乡县北郝村弥陀寺牡丹花丛中而得救。另据民国21年(1932年)《柏乡县志》载,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巡视河北时,经过柏乡,由感而发,题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代牡丹之名由此而得。

据县事旧志记载,两汉之间,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后,为斩草除根,派兵追杀汉室宗亲刘秀。一天一位身穿战袍,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将军,打马扬鞭,直向北郝村而来。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村民们谁也不敢多事,都吓的赶紧关门闭户。将军下马,挥汗敲门,央求给碗水喝,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哪怕有个破屋旧庙也好。有村民隔着门说,这村一没井,二没庙,你快往村外跑吧。将军无奈,长叹一声:“北郝村有一景,也没庙,也没井,土地爷住在墙窟窿。”(直到现在我们这一带人的家里土地爷都是在迎门的墙窟窿里供奉着)。

话音刚落,村外风烟滚滚,旌旗蔽日,战马嘶鸣,眼看追兵将至。将军深知处境危险,急忙打马扬鞭,向前跑去,在村头见一断墙寺院,遂跳了进去。“噗通”一声,昏倒在花下。说也奇怪,这花“唰”地一下疏枝展叶,把这位将军遮盖的严严实实,追兵赶来,在寺内东寻西找,不见将军身影,又见一白马向前跑去,便命士兵紧追。

过了个把时辰,昏迷中的将军被阵阵花香催醒,睁眼一看,自己原来躺在花丛中,众牡丹竟相开放,红似朝霞,顿觉心旷神怡,饥渴消失,精神抖擞,便挥剑在寺内的断墙壁上题诗一首,跃马而去。

众村民望见追兵走远,便三三五五地来寺庙内看个究竟,只见墙上留诗曰:“小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并署名刘秀。

读罢诗,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奇花,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而另一株呢?就是相依为命的芍药;那位将军就是后来在柏乡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的光武帝刘秀。因为这里的牡丹曾经救过汉光武帝刘秀的命,于是人们就称柏乡牡丹为汉代牡丹了。

汉牡丹五奇

一、年代久远。

汉代时期已有记载距今已2000多年。早于洛阳唐代牡丹500多年,早于荷泽明代牡丹1400多年。堪称华夏一绝,世界之最。(注:洛阳唐代牡丹或荷泽明代牡丹并不是单株存活至今的,只是从那时兴起种植的,一般牡丹寿命不过几十年,超过百年的稀少)

二、同株异花。

在同一株汉代牡丹上可开出花色不同,花型不同,层次不同的牡丹花。有荷花型、菊花型、千层台阁型。

三、异地不活。

汉代牡丹只能在这个池内栽培,离开此地,则不能成活。1937年后,日寇侵华期间,驻县日军头目妄图独霸名花,曾两次派人深挖,连根带土运回日本栽种,虽然浇水施肥,百般侍弄,汉牡丹仍以死抗争,枯萎而亡。汉代牡丹遭此劫掠,枝叶干枯,数年不发。直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后,汉牡丹才根枝复生,鲜花又开。因此人们又称赞汉牡丹有民族气节,是爱国神花。后来又有人进行移栽,仍旧未能成活。

四、不解之迷。

既有古代神话(入地成花,牡丹救主),又有现代不解之迷:在清代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驾崩那一年,曾开过两朵白花。一九七六年又开了三朵白花,就在那一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

五、素有灵气。

清光绪十六年的石碑上,就记载着柏乡汉牡丹“素有灵气”。从老一辈就流传着“花开知国事,花盛则年丰,花衰则年欠”的说法,至今百姓“观花问事”之风仍盛。

六. 河北省 邢台 南和县 南和金米

南和金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和金米即俗称的小米,粒紧密色金黄,汤醇香,营养丰富,是保健养颜赠送宾客之佳品。金米品种引自北京金谷集团,产地南和。土壤中性,水质软硬适宜,碧水蓝天,高有机质土壤种植,不施用化肥农药,无任何污染,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丰富,米色金黄,熬粥香粘。

“南和金米”熬十分钟左右就可香粘可口,清香宜人,慈肝养胃,补中益气,强身健体,社会上流传着“一般小米分着走,南和小米手拉手”。《南和文史概览》载:武则天时期,宰相宋璟是南和人,宋璟把家乡小米献给武则天享用,女皇觉得出奇的好吃,就封为“金米”“贡米”,为纪念宋璟为金米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南和人民把县城最漂亮的一条大街命名为“宋璟大街”。南和县城北有个村叫“三官殿”,明朝万历年间,南方三位去北京赶考的学子,途中遭劫,身负重伤,住在一位老大娘家,整日以小米为生,伤势奇迹般痊愈,三人高举榜首,为感谢南和金米救命之恩,回来在这个村种了三颗柏树,修建了一座桥,桥拱上雕刻上谷穗。自此,这个小村由“大猪圈”更名为“三官殿”。至今还保留着“三柏一拱桥”。

地域范围

南和金米主要产区为三思乡、阎里乡、东三召乡、史召乡、郝桥镇。共计5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南和县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属于环京津、环渤海湾经济带外围县份,境内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42~46米之间,东径114°36′23〞~114°52′25〞,北纬36°55′47〞~37°06′51〞。南和金米保护面积共计18000公顷,种植面积1334公顷,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南和金米籽粒饱满,米粒圆型,色泽金黄,白粒率2~5%,小米千粒重2.5g左右。熬粥省火,口感好,一般开锅后10-12分钟就可香黏可口,清香宜人。 2、内在品质:南和金米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等营养物质,经检测,南和金米蛋白质﹥8.8%,脂肪﹥1.9%,钙﹥8.9mg/100g,铁﹥1.4 mg/100g。 3、安全要求:南和金米达到《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粟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七. 河北省 邢台 新河县 新河甜杏

新河甜杏是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的。新河甜杏是入夏上市较早的鲜果,深受人们青睐。 杏的营养价值很高,钙、磷、铁、蛋白质的含量在水果中都是较高的。

杏果也是新河县内的一大。含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7,可使人延年益寿,预防癌证。“天鹅蛋”、“红接”、“海桃红”、“苹果”、“朱砂红”等5个品种,已被邢台地区和河北省评为优良品种。

八. 河北省 邢台 巨鹿县 沙北血杞

关于枸杞,李时珍在《本草纳目》中记述:“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这几名话的意思是说:这种植物的针刺象枸橼的刺,枝条又象杞柳的枝条,综合这两种植物的名称,所以命名为枸杞。 河北枸杞是从原产区宁存中卫县引进来的,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面积与产量跃居全国首位,已占领了国内外市场。河北枸杞闻名中外,主要有六大特点:粒大、肉厚、籽少、色红、味甜、柔软。由于色红如血,河北枸杞又有“血杞”之称。血杞盛产我省大城、青县、深县、巨鹿等地,年产量达五百多万斤,成为我省药材优势之一。其中,河北巨鹿县是全国最大的枸杞生产基地。

巨鹿县种植枸杞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县种植面积5万亩 ,涉及全县186个村,年产干果500万公斤。

枸杞一般树高1.5—2米,树冠呈自然开心形或伞形,叶单叶互生,花多簇生。果成熟多为血红色,少数为橙色或橙黄色,肉甘甜,1978年,经国家鉴定巨鹿枸杞品质占全国第二位,被命名为“血杞”,出口代号“01”。

枸杞全身是宝,药用食用均可。根皮具有解热、消炎、利尿等作用。叶子含有18种氨基酸,含硒0.926%,黄酮2.264%,及多种微量元素。人体缺硒易致癌,黄酮可安神、软化血管。利用价值最高的还是枸杞果,含蛋白质13—21%,糖22—52%,脂肪8—14%,甜菜碱0.0912%,每100克含:胡萝卜素3.96毫克、硫胺0.23毫克、维生素B20.33毫克、维生素C3毫克、烟酸1.7毫克、灰分1.7毫克、并含铜1.39毫克、锌3.51毫克、铁27.37毫克、钙363.58毫克、镁155.72毫克、镉0.017毫克、钼0.31毫克、钴0.078毫克、镍0.13毫克、硒0.17毫克等。枸杞子不管是入药还是生食、浸泡饮用或汤菜拌用,均可达到“补肾、润肺、生精、益髓、善补虚劳、养血明目、易颜色而乌须发”的功用,美誉为“使人聪明的食品”。

巨鹿县不仅是全国闻名的枸杞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枸杞集散地,建有一座较大型的枸杞专业市场,并造就了一大批枸杞营销队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青睐。

九. 河北省 邢台 内丘县 富岗苹果

富岗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富岗苹果,河北省内丘县,因生长于太行山深处富岗山庄(原岗底村。2001年,岗底村改名,开始叫“富岗山庄”。‍)而得名。这里层峦叠翠,空气清新,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极利于水的有效积累;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壤土质,含有较丰富的磷、钾、钙、镁等元素。富岗苹果具有优良的内在品质,多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果肉硬度大、纤维少、质地细。‍

富岗苹果的种植品种是根据岗底海拔500~1200米,昼夜温差15.℃等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片麻岩的中性偏酸的土壤特点,在富士树上好中选优,优中改良。历经几年数百次试验,培育出的富岗一号、富岗二号和富岗三号苹果,果形端正、细脆津纯、酸甜适口、清香蜜味、易贮耐藏,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优质苹果。据检测,富岗苹果果实硬度18.9磅/c㎡,含水量89.3%,果肉脆、多汁,质地细,纤维少。果肉含原糖8.7%,蔗糖15.1%,可溶性固型物含量16.1%。果肉滴定酸0.295%,果汁PH值3.3。具有典型的芳香味,且风味较浓。以上指标均高于全中国代表值。所含有的18种氨基酸,15项高于全中国代表值。.

1998年-2008年,“富岗”商标连续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富岗苹果被连续认定为河北省名牌产品;1999年,富岗苹果荣获99昆明世博会银奖;2000年以来,富岗苹果连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2003年,富岗苹果生产基地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公司的绿色产业业务在香港成功注册了子公司及其相关食品商标;2006年,富岗苹果被评为“2008年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荣获“中华名果”称号;2007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苹果类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2008年,富岗苹果被确定为奥运专供果品。.

2011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富岗苹果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11年第33号)。.

产地范围

富岗苹果产地范围为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乡、獐么乡、南赛乡3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十. 河北省 邢台 南和县 南和小米煎饼

南和小米煎饼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特色小吃。南和小米煎饼具有焦、嫩、香、甜,粗粮细作,营养均衡特色。后经国家高级营养师赵国强多次研制成香甜可口,营养均衡,源于自然,制作方便深受欢迎的食品。

南和县特色小吃小米煎饼取材于南和金米,并辅助添加小麦面、葡萄干、熟芝麻和白糖,经加水调和后,打糊发酵,上铛烙熟即可食用,具有焦、嫩、香、甜,粗粮细作,营养均衡特色。其历史渊源深厚,据史书记载,在兴林国一带(南和1)盛产金米,三皇姑常用此米解救百姓,为使用方便,将米粉制作成煎饼,深受百姓喜欢,一直沿用至今。后经国家高级营养师赵国强多次研制成香甜可口,营养均衡,源于自然,制作方便深受欢迎的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