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去兰州在哪里买特产 兰州买特产的地方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去兰州在哪里买特产 兰州买特产的地方在哪里更新时间:2022-12-28 04:09:13

一.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百合鸡丝

百合鸡丝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百合鸡丝是中国菜系港台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百合鸡丝以百合 为主要材料。

工艺:滑炒 口味:本位咸鲜
主料:百合(干)(400克) 鸡胸脯肉(150克) 芹菜(150克)
辅料:鸡蛋清(70克)
调料:猪油(炼制)(50克) 蚝油(8克) 盐(3克) 料酒(10克) 味精(1克) 大葱(10克) 姜(5克) 淀粉(豌豆)(13克)
类别:私家菜 补虚养身调理 肺调养调理 防癌抗癌调理 高血压调理

制作工艺

百合鸡丝

1.先将鸡脯肉顺切成薄片,再顺切成细丝,放碗中加盐、料酒拌匀,加蛋清抓上劲,加湿淀粉15克(淀粉8克加水7克)甩上劲。
2.芹菜择洗干净,切成1寸长的段;百合削去尖、根,分成瓣洗净,顺长切成丝。葱切成丝,生姜切成末。碗内取鸡汤50克,加盐、味精、湿淀粉20克(淀粉10克加水10克)芡汁。
3.勺上火,滑勺后,加油烧到90度热时放鸡丝,用筷子划散,倒入芹菜,稍滑倒漏勺内沥油。勺中留50克油,加葱姜煸炒后放入百合丝、鸡丝炒匀,加入兑汁,爆起立即盛盘而起。

二.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高三酱肉

高三酱肉为兰州的传统名食,始由高彬吾在集各地传统酱肉制作技艺精华的基础上,精心研究,卤制而成。因高氏行三而得名,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现主要在张掖路西端的福华轩专门经营。 高三酱肉以肉质新鲜、色泽光亮、略显透明,不肥不腻,芳香四溢而闻名遐迩。在制作时,先选用大猪身上肥瘦适宜的臂肉、胛肩肉或剔骨带皮硬肋猪肉,烙烤至红黄色,切成二三斤的长条,用马莲绳捆好,即可用泡过肉的血水煮肉。先加入适量草、桂皮、花椒、桂籽、丁香、山萘、大香打包,再加入食盐、绍兴酒、冰糖、豆腐胚、用旺火煮肉至半熟后,再用文火慢煮,则酱肉嫩而不烂,浓味醇香,大有"龙麝脐难比其风"之韵味。( 兰州)

三.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松花蘑菇

松花蘑菇又名"鸡冠蘑",是一种珍贵的香覃类真菌,多寄生于兴隆山区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之上或潮湿地面上。因其上大下小的块状茎顶端长满丫丫叉叉,状如花朵,艳若花色,故名"松花"。 松花蘑菇大小如拳,形状奇特,多呈淡黄、淡红、墨绿、紫色,有的则上红下黄;味道清香,脆嫩鲜美,同其它蘑菇一样,素炒、炒肉、炖肉均可。用凉拌松花下酒,则清爽沁心;而松花炖鸡常为宴席上的一道良馔佳肴。( 兰州)

四.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牛肉拉面

传说兰州牛肉拉面起源于唐代,但已无法考证。目前有史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是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所谓老汤是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今河南焦作博爱清化镇)陈维精处学成小车牛肉老汤面带入兰州。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标准。另有说清朝初年,兰州人马子禄来在青海省化隆县拜亲戚马成德为师学会牛肉拉面后带回兰州。兰州牛肉拉面经过几百年的创新发展,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成为兰州的一张名片。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五.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葫芦雕刻

在兰州的小葫芦上雕刻上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或美术作品。其雕刻工艺经70多年的发展,现已能表现出中国画的勾、点、皱、染等各种技法。产品远销世界各国。

六.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兰州砂锅

兰州砂锅:产品坚固耐用,不炸、不裂、不漏,煮饭、烹肉、作菜、煎药均能保持原色、原味。尤宜烹制砂锅丸子、砂锅豆腐、酸菜火锅等地方佳肴。

七.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兰州腊羊肉

张掖的腊羊肉,加工有其独到之处。原料主要采用产于山丹、民乐等地吃了芜葫草、芜葫花的羊和高台的雪花盐以及苗香生姜。在秋冬季节,把羊宰杀以后,加佐料煮熟、剔骨、抹上清油而成。肉红透明,肥而不腻,人们一看便引起食欲。张掖腊羊肉配合出售黄酒的酒房,供应群众,它已有几百年历史,过去只有两户有祖传手艺的居民出售,他们到春季改售羔羊肉也别具风味。( 兰州)

八.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鼯鼠

鼯鼠

鼯鼠,当地人称大飞鼠。它形似松鼠,毛色灰褐。由于世代生活在大森林里,前后肢间形成了宽而多毛的飞膜,借此在林间由上而下进行滑翔,鼯鼠还有一个长长的尾巴,这个尾巴,在滑翔中既是“舵”,又起“降落伞”的作用。当它飞行着地或着树时,起缓冲作用。防止内藏器官因冲击震动而造成破坏。鼯鼠属哺乳纲,鼯鼠科。生于连城林区的为“橙足鼯鼠”,常年栖息于林区山崖石洞缝隙间,具有夜行性,以坚果、嫩叶、甲虫为食。鼯鼠干燥的粪便就是中药中的“五灵脂”。五灵脂中含有大量的树脂、尿素、尿酸等成分。其性温、味甘、气腥、能通利血脉,行瘀止痛,主治心腹诸痛、痛经,产后瘀滞、疝痛等疾病。因鼯鼠栖息于高峻山崖,攀登十分困难危险,连城林区的五灵脂还未得以采集开发利用。

九.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金妈妈杏

金妈妈杏为兰州农家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梗洼深而广,缝合线明显而浅,两侧片肉对称。果皮底色橙黄,阳面有鲜红晕,并有深红色斑点;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软,味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平均单果重46.3克,最大达60克。半离核,甜仁。果实6月下旬成熟,发育期80天左右。该品种外观美,适应性强,极丰产,为优良的鲜食杏,也可用于加工制成杏脯。

十.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高原夏菜

当七月的高温高湿笼罩南国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分享兰州高

原夏菜带来的清凉福祉。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近年来,在产销两地政府的倾心扶持和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国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也以其绿色、健康、安全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兰州市共有农村人口131.37万人,农业劳动力资源81.28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0.69万人,农业科技人员4323人;全市共有耕地面积314.79万亩,其中水浇地117.06万亩。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186万吨,外销各类蔬菜81万吨;全市50.43亿元的农业总产值中蔬菜产业占了50%、达到25.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达到21.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其中蔬菜产业贡献率为23.2%、929.4元。
(一) 兰州生态优势明显,高原夏菜品质优异。
兰州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年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9℃,日照达1627-2769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300℃,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5倍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和蔬菜的有机物含量很高,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造就了优异的先天品质;二阴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使冷凉型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干燥少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又成为质量安全的先天保障。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使兰州高原夏菜色、形、味俱佳,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二)兰州博采众长,高原夏菜品种繁多。
兰州海拔差异大、地形及气候多样的特点造就了蔬菜种类的多样性,外销品种有306种之多。每年5-10月份,兰州高原夏菜能够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其中以白菜花“巴黎雪”、“雪洁”,青花菜 “绿洲”、“绿奇”,菜用豌豆“台中13号”、“台中11号”,甘蓝“中甘17号”、“中甘21号”,辣椒“民欣早椒”、“陇椒2号”,“春玉黄”娃娃菜等品种备受市场欢迎。近两年,兰州紧紧盯住南方市场需求,大量引进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大面积示范和种植,今年又增加了苦苣、紫菜花、紫苤蓝、宝塔花菜、乌塌菜、鸡毛菜、大芥菜和抱子甘蓝等20多个特菜新品种,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从数量、质量、品种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兰州高原夏菜备受消费者欢迎。
(三)兰南合作优势互补,高原夏菜力补南方市场空缺。
兰州依据海拔高度,梯次安排蔬菜播种,努力形成梯次上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在全国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尤其是百合、菜花、甘蓝、甜脆豆、娃娃菜等主要品种,已被各地消费者认可,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09年外销广州、厦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89个城市及青海等周边地区80万吨,对东南沿海地区蔬菜市场淡季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还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等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