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恩施特产可以带的零食品牌有哪些 恩施特产零食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恩施特产可以带的零食品牌有哪些 恩施特产零食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1-09 21:04:48

一.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泡粑

泡粑,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松松软软的,香甜可口。泡粑的特点确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色如凝脂,二是口感舒适,回味清甜,三是个小而薄,一般只蘸碟大小,中间最泡处也只有两三厘米厚,四是经济实惠。因此,适宜于老年、幼童、青年妇女以及病人吃。由于以上特点,所以能占领市场,在贵阳人的心目中,产生较好的影响。丹棱的泡粑很有名,里面放有油渣,香的很。5毛一个。早上用微波打一下或者蒸来吃,就解决早餐问题了。

原料

大米350、鸡蛋1个、酵浆粉25克、黄豆15克、糯米150克、白糖100克、熟猪油50克

制作

一、将大米、黄豆淘洗净,用清水泡6小时,沥干后加适量清水磨成豆米浆,越细越好。

二、糯米淘洗净,清水泡6小时,蒸熟后放入豆米浆内,泡3小时,用手捏散,加入酵浆粉搅匀,待其发酵后,磕入鸡蛋,加白糖、溶化的热猪油,搅拌均匀,其浓度以瓢能搅动而不挡瓢为宜。

三、蒸笼内放直径7厘米、高0。8厘米的竹圈若干个,圈内用细白布铺垫,将米浆分别舀入圈内,上沸水锅蒸约30分钟至熟即成。

特色

色泽淡黄,香甜爽口。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鹤峰茶

鹤峰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鹤峰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鹤峰县荣膺“中国茶叶之乡”称号。

鹤峰县有茶园10.8万亩,去年茶叶总产量近6500吨,总产值1.45亿元,出口创汇380万美元,直接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5000万元,茶叶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该县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重点推广应用了机剪机采、无性系良种、名优茶加工及无公害生产等新型适用技术,10.8万亩茶园中有9.5万亩通过了中国有机茶开发与发展中心的认证。

茶叶产业是鹤峰县的第一名片、特色产业培植的第一重点、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该县聚合众力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企业有龙头”的茶叶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5万亩,茶叶年产值过5亿元,茶农直接现金收入2.6亿元。如今,鹤峰绿茶、白茶、黑茶、宜红茶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吃香,而且畅销国际市场。

地域范围

鹤峰茶产于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铁炉乡、五里乡、燕子乡、中营乡、下坪乡、邬阳乡、太平乡、容美镇等9个乡镇。鹤峰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东毗湖北省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依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相连,北同湖北省建始县、巴东县接壤,境内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67公里,国土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茶叶总生产面积8800公顷,总产量10422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鹤峰县土壤种类较多,红壤、黄棕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岩土、潮土、紫色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1469土种,201个变种,总面积432.95万亩;全县土壤中性偏酸;普遍缺氮,严重缺锌,有机质含量丰富,部分土壤物理性不良;鹤峰县地貌由低山、二高山、高山三种立体地貌类型组成,整个地势均由平地、缓坡地和陡坡地组成,夹有河谷平坝,四周高山环绕的形势。

(2)水文情况:鹤峰县地域辽阔,河沟纵横,有溇水河、咸盈河、林溪河、王家河、白泉河、江坪河六大流域构成。其中主要河流溇水河,发源于西北部的云雾山脉,山坡谷,向东南逶迤奔去,在江口出境进入湖南桑植县,

流程全长147.5公里,干流落差1455米。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430mm。

鹤峰县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山区水能发电县。境内无大型工厂,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监测,鹤峰县境内地表水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水质感观良好,无色、无臭、无味、透明,pH值4.5-7.5之间,砷≤0.05,镉≤0.005,铅≤0.05等有关指标符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质准则。

(3)气候情况:鹤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均温10-15℃,昼夜温差明显;年均空气相对温度76%,年日照时数1960小时,无霜期249天;全县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年均降雨量1710mm,降水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90%,其季节分布是3-5月平均降雨量为466mm,占31%,6-8月平均降雨量为380mm,占25%,9-11月平均降雨量为320mm,占21%,12-2月平均降雨量为250mm,占16%。

(4)人文历史情况:从晋朝至今,鹤峰人民一直有生产、食用茶叶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西晋时的《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产茶”。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亦云:“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又说:“山南以峡州上”,鹤峰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处于“巴山峡川”其间。由此说来,鹤峰是茶叶发源地之一,且茶叶品质上乘。公元1704年,清代文学家、诗人、戏剧家、旅行家、社会学家顾彩受戏剧家孔尚任之托和

容美土司田舜年盛情相邀,在容美土司游历5个多月,结诗成集《容美纪游》载:“……诸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日‘湘潭茶’,故茶客往来无虚日。”

公元1867年,鹤峰第一任知州毛峻德在第一部《县志》里记述:“容美贡茗,遍布生植,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极清腴,取泉水烹服,驱火除瘴,清心散气,去胀止烦,并解一切杂症。”

由此可鉴,我县栽培利用茶叶的历史渊源可究。鹤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一直把茶叶生产作为鹤峰县的主导产业,先后出台了《鹤峰县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使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模式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鹤峰茶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02年国家农业部把鹤峰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县,2004年国家农业部把鹤峰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县。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鹤峰为中国茶叶之乡。2002年以来鹤峰茶先后有8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鹤峰县已发展成为鄂西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鹤峰茶基地位于走马镇、铁炉乡、五里乡、燕子乡、中营乡、下坪乡、邬阳乡、太平乡、容美镇等9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NY/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条件的福鼎大白、槠叶齐、福云六号、龙井43及鹤苔早等大叶形良种;符合DB42/111-2002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

(3)生产过程管理:鹤峰茶生产过程必须执行《鹤峰县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422828/T001-2005)。为了保证鹤峰茶的品质特色,尤其要注意以下环节:①茶园肥培管理:茶园冬季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以经过腐熟的土杂肥、饼肥、栏肥等为主,施肥结合中耕松土和深耕松土时进行。②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方法。一是可采用每50亩面积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杀灭蛾类,降低害虫危害指数;二是可根据害虫种类,选用绿色食品许可使用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也可用雷公藤、除虫菊等经济有效、无残留的土农药。农药使用必须符合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茶树蓬面每平方米达到10-15个标准芽时为开采适期。茶叶采摘要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早上,鲜叶要用竹制器具盛装,使用专用车辆及时运输符合绿色食品加工条件的加工厂加工,加工人员要经过鹤峰茶生产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原料进入车间后要实行人工拣除其中的杂质,按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摊青、杀青、揉捻、烘青、整形、提毫、烘干。鹤峰茶产品加工必须符合DB422828/T002-2005鹤峰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5)生产记录要求:鹤峰茶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必须准确、清晰、工整、完全。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外形条索紧细圆直,色泽翠绿、显毫,为茶种上品。

(2)内在品质指标:鹤峰茶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亮,内含物丰富,耐冲泡,口感好,新鲜感强,100克干品含粗纤维≤16g,灰分≤6.0g。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安全要求:鹤峰茶执行《绿色食品茶叶》NY/T288-2002。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鹤峰茶按照《鹤峰茶》地方标准分为鹤峰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4个等级。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鹤峰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和标注形式)。

(3)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板桥党参

板桥党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板桥党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板桥党参,中药材著名品种,湖北省的,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原产于恩施市板桥镇,1981年7月被正式确定为“中国板党”,也称“板桥党参”,简称“板党”。板桥党参,有效成份含量高,品质优良,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

恩施板桥党参是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板党根含挥发油、黄苓素、多 图1 板桥党参

.种葡萄糖、微量生物碱、皂甙、蛋白质等成份,每克含硒量达0.04ppm。以根入药,是调理身体,益气、补虚、提高免疫力的最佳食材之一。具有补气血、养脾胃、润肺生津、治疗身体虚弱之功能。可炖肉吃,泡酒饮。在国外,板党的功效与人参有同等之说。它条直且长,头小,身粗,尾细,分枝少,狮子头,泥鳅尾,皮皱,糙米色,菊花心,糖质软,嚼之无渣,尤以干后不返糖而利于长期保存。.马耀南等编著《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中载,“板党”主产于湖北恩施,商品鉴定特征为:板桥党参,根条直长,圆柱形,单枝尾端顺细,芦头较细,表面灰黄色,全体有疏距为均匀的线状,横长皮孔,上半部尤为明显,质结实,断面菊花心明显,气香,嚼之无渣。.

板桥镇位于恩施市西北边陲,与重庆市奉节县接壤,既是连接鄂、渝、川的咽喉要塞,也是鄂西南通往渝东的省际边贸口子镇。板桥镇平均海拔高度1666.5米。春秋相连,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最适党参生长。板桥秉承大自然赋予的独特气候,孕育丰富的自然资源,仅名贵中草药就有160多种,独产于境内的“中国板党”,名列中国四大名党之首,堪称华中一绝。

板桥党参最早为野生,相传14世纪时(明洪武年间),有王氏兄弟二人 图2 板桥镇药农晾晒党参

.上山挖党参,然后到邻近的奉节出售,被巫山大昌镇的江西帮“同昌洋”药号收购,通过精细加工装箱后,顺长江水路运到汉口、九江、上海等地销售。各路客商还在板桥镇上门收购,由于有江西帮和四川帮两大药帮的药号,党参上市时节,在板桥镇设药店达20余家,使不足百户人家的板桥市场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板桥镇也随之闻名,外界曾一度将板桥镇称之为“板桥市”。
板桥党参由野生转为栽培始于清代。19世纪初(清·嘉庆年间)《施南府志》载:“板桥嵩坝百余家,大半药师兼药户,刀砍火种笑人忙,抛却农书翻药谱,雪后点种子匀排,云叶燕时芽渐吐,自然蔓长与藤抽,三年不用占晴雨”。详细记述了当时板桥党参由野生转为广泛栽种,成为中国党参传统道地产区。1984年,中国国家外经贸部将板桥党参定名为“中国板党”。.2001年,湖北省科技厅将板桥党参列为“湖北地道药材规 图3 板桥镇党参基地

.范化种植研究及GAP示范基地建设”品种之一。承担单位为湖北省恩施市峰岚板桥党参有限公司,技术依托单位由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恩施州地道药材民间医药开发所及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试验站组成。试验点选建在恩施市板桥镇中坝村,示范基地分别选建板桥镇中坝村、铁场坝及光辉村。该项工作正在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遵照国家科技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实施原则及验收标准”和湖北省科技厅“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GAP示范基地建设验收标准”,以恩施市峰岚板桥党参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开展板桥党参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GAP基地建设。.2006年,板桥镇有板桥党参留存面积3.2万亩,年产量1000余吨。.据2009年统计,中国国内有20多个省市100多个县的流动客商云集板桥镇收购板党,恩施市每年都在板桥镇举办“中国板党节”,加大外销力度。板党年采挖8000多亩,年产量1000余吨。并开发有“白条党参”、“参之宝酒”、“参之宝花茶”、“参之宝袋泡茶”、“参之宝饮液”等深加工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板桥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4月27日起,对板桥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板桥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0《关于界定恩施“板桥党参”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建议的函》(恩市政[2004]7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所辖行政区域。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工夫红茶

利川工夫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工夫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川工夫红茶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沙溪乡、凉雾乡、元堡乡、文斗乡、南坪乡、建南镇、谋道镇、汪营镇、柏杨坝镇、团堡镇、忠路镇、都亭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佛宝山生态综合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利川工夫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利政函〔2013〕52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

《利川工夫红茶》(草案)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玄参

巴东玄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巴东玄参规范种植正式获国家GAP认证。

巴东玄参规范化种植试验示范经过历时8年的艰辛努力,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终于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组的验收。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1年第37号公告,正式批准巴东玄参获得中药材GAP认证,据了解,巴东玄参是我省第一个GAP认证的中药材。

自去年底巴东玄参通过专家组验收后,玄参价格一路飙升,从认证前的5元/公斤上升到目前的14元/公斤,且供不应求。有力推动了全县玄参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玄参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年可为农民增收8550万元。

巴东玄参的种植对空气、土壤、水源等要求极其严格。巴东玄参主产地森林覆盖率均达75%以上,生态环境良好,土壤未受过任何污染,加之在生产过程中,药农主要使用厩肥,不加施农药,使巴东玄参的重金属、有害物质及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全面达到外贸出口标准。

巴东县政府于2010年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对巴东玄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1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巴东玄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巴东县溪丘湾乡、沿渡河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清太坪镇、水布垭镇、金果坪乡9个乡镇海拔500米至1700米的现辖行政区域。

七.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板党

板党是恩施州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

性喜凉爽、潮湿条件,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之间,主产于恩施、建始、利川等县市,以恩施市板桥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故名“板党”。

板党以根入药,有补中、益气、生津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肺气不足、体倦无力、心悸气短、肺虚等症。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建始县 马坡茶

马坡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坡茶生长在建始县三里乡的大沙河、蟠龙、扎鱼口、马坡村、窑场、龙飞等26个村,种植面积15000多亩, 马坡茶生产选用“鄂茶10号”、“鄂茶1号”、“福鼎大白”、“龙井43号”“安吉白茶”等茶树品种。马坡是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的一个小地名,现是一个行政村。据《建始县地名志》1983版所载“马坡位于三里坝南偏西9.25公里,海拔820米,此山形似卧马,面积0.3平方公里,所产茶叶,闻名全县”。近代在为其命名时,与地方名相结合,故称“马坡茶”。境内特殊的红沙土壤和地理气候,孕育出“马坡茶”独特的内在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和多位茶叶专家、学者好评。马坡茶与其它茶叶相比,独具特色:味甘,汤色清绿明亮,清香幽长、似豆香、熟板栗香。泡头杯水,汤清色绿,甘醇初露;二杯水,汤色绿中透淡黄,豆香、熟栗香郁滋味浓醇、鲜;三杯水,汤碧泛青、滋味浓醇。内在品质特征:茶多酚含量≥13.0%,水分含量≤5.0%。其系列产品——扁形茶、针形茶、烘炒青先后在“中茶杯”、“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得金奖,充分体现了“马坡茶”独特的品质。

马坡茶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马坡的。“马坡茶”具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毛尖细圆、条索紧细;汤清叶绿、清彻明亮;香气馥郁、回味绵长”等独特的品质。马坡茶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建始县三里乡马坡历来盛产茶叶,马坡茶成为建始县农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品牌。三里乡“马坡茶”具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清朝道光年间,三里乡吕家湾(马坡村)学子吕天朝在进京科考中会试高中,被道光皇帝召见,钦点守备一职。吕天朝面圣时,把从杭州引进栽种在河水坪的(12棵)茶敬献皇上。皇上品后龙颜大悦,赐名马坡茶。

马坡村茶园基本分布在海拔800米至12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相对湿度80%,年均光照1300小时左右。由于日照市光照时间长,气候温润,尤其适宜茶叶的生长,因而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积蓄,茶多酚、儿茶素等各种有效成分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颇丰。

三里乡境内特殊的红沙土壤和地理气候,造就了马坡茶独特的品质,具有“毛尖细圆、条索紧细;汤清叶绿、清彻明亮;香气馥郁、回味绵长”等独特的品质。种植面积近万亩,区域内茶叶经营企业众多,品质特殊,多次在农博会获奖。

建始县马坡明珠茶业专业合作社,是由三里乡窖场村民崔孝峰联合当地茶农成立的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自成立以来,秉承“创新谋发展、品质赢市场、服务赢顾客”的经营思路,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境界,以“专业合作、共谋发展”的理念,致力开发马坡特色名优茶,其茶园已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是建始县唯一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生态茶园,也是建始县唯一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茶业专业合作社。其主导产品“马坡玉毫”绿茶因其品质“色泽青绿、回味甘醇、香馨持久”深受广大茶友好评。

为了做大做强马坡茶叶品牌,该合作社申请注册了建始县马坡玉毫茶业有限公司,并组织技术骨干,研制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午间马坡玉毫茶”,该产品在参加第七界武汉农博会期间,深受茶友和茶叶专家好评,从众多的参展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金奖农产品称号。

2013年,建始县马坡明珠茶业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马坡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马坡茶适宜种植区东邻红岩、高坪,西与小溪口电站接壤,北与长梁、茅田毗邻,南与恩施市崔坝镇相连,海拔600-1200米,属暖温带-中亚热带季风湿润的山地气候过渡带。马坡茶的地域范围为:地跨北纬30°33′至北纬30°39′,东经109°56′至东经109°47′,版图面积为170.7平方公里(含山林),马坡茶地理标志面积15000亩,产量600吨,核心区域为三里乡大沙河村、蟠龙村、扎鱼口村、崔家村坊村、马坡村、窑场村、龙飞村、石牌村、香树湾村、洋湖沟村、青林口村、老村村、大洪村、小洪村、何家坡村、大牌村、大兴村、三高村、二龙湾村、小屯村、孙家坝村、枫香树村杨柳村、河水坪村、农科村、擦擦坡村26个村。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马铃薯

恩施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马铃薯

土豆和恩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年来,恩施人都有极重的土豆情结,煮饭有土豆,做菜有土豆,芡粉是“土豆粉”……有人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一辈子都在吃土豆。

恩施州高山地区马铃薯品质上乘,有着巨大的产业和消费潜力.

恩施州马铃薯在西南山区有优势,有基础,有地位,有前景。州委州政府把马铃薯产业当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来抓。未来五年内,恩施州将突出“恩施富硒土豆”特色,进一步加粗延长产业链条,力争朝着“中国薯都”的目标迈进。

湖北省恩施市现辖行政区域

《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恩施马铃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恩市政函〔2016〕25号

恩施市地方标准:B422801/T005-2016

《恩施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