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泸州特产优选 泸州特产舌尖上的中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泸州特产优选 泸州特产舌尖上的中国更新时间:2022-12-28 04:35:13

一.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潭酒

在川黔边界赤水河畔,古蔺县有个太平镇,与贵州茅台镇、古蔺二郎镇毗邻而居,深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峡谷之中。在这里,有一家始建于1978年的仙潭酒厂,占地1000余亩,年产酱酒近2万吨,常年库存3年以上的酱香型原酒3万余吨。2010年,仙潭酒厂被中国食品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认定为“全国酱酒产量三强”。其“仙潭”牌和“潭”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殊誉;2011年,“酱香潭酒”被清华大学选定为百年校庆特供酒。

不可复制的太平镇

太平镇,位于中国酱酒核心产区赤水河上游河畔,群山环绕,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18℃,年均无霜期达359天,年降雨量仅800-900mm,日照时间长达1400小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生成了酿造好酱酒所需的庞大微生物群。粮为酒之骨,赤水河畔的糯红高粱,被所有名酒企业奉为极品。水乃酒之血,酱香潭酒取水源自仙女潭天然矿泉水,PH值适中,硬度小,富含多种矿物质,是酿造酱酒的最佳生态水源。

坚守传统的古法酿造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潭酒一直坚持传统古法酿造技艺:高温制曲,一年一轮回,二次投粮,九次蒸酿,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盘勾勾兑,酿造全程均有酿酒师傅手工操作完成。

器乃酒之性,酱香潭酒储藏所用古蔺境内复陶土坛储藏,酒液在坛内贮存,坛内会渗入微量空气,其中的氧也和酒液中的多种化学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促使白酒在贮存过程中不断陈化老熟,越陈越香。

■名家品味

2013酱酒大众化发展论坛4月26日在泸州举行。梁邦昌、曾祖训、沈才洪、庄名扬、胡永松等行业专家在品鉴潭酒后给出了汇总意见:红潭酒——微黄透明、酱香明显、陈香好、醇和细腻、酒体谐调、回味长、空杯留香、酱香风格典型。年份潭酒——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陈香舒适、醇厚绵柔、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酱香风格典型。

国家高级工程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专家组原组长梁邦昌:

仙潭酱酒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在保持了浓郁、细腻、优雅的酱香风格特点的同时,还带有很明显窖底香,传承了酱酒的传统风格,得到褒奖,实至名归。

中国酿酒行业知名专家、酿酒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教授庄名扬:

潭酒酒味很好,绵柔细腻,同时酱香突出,风格明显,我非常赞赏。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酿酒所原所长、中国白酒国家特邀评委李大和:

潭酒是传统型的酱酒,但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有了传承创新,纯粮固态发酵是中国白酒的精华,仙潭在传承发展这一文化上也做到了勇于创新。(张静)

二.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客来敬茶

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便是规定在家中来客之后烹茶敬客。

南朝宋人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荼、果而已。”陆纳以茶和水果待客。

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语新说·纰漏》记:“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荼,为茗?’”客人入坐完毕,便开始上茶。同书还记:“晋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荼,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王濛“人至辄命饮之”,这是他好客的表现。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客来到来,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

客来敬茶不仅是世俗的礼仪,昙济和尚也是以茶待客,道俗相同。客来敬茶在两晋南北朝时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礼俗。

三.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枣糕

枣糕,蒸点,特点:香甜油润,松软爽口,色泽棕黄,营养丰富。烹制法:蒸。此品为重庆颐之时餐厅的名点,可作席桌点心。蒸糕时可用黑芝麻点缀。因用蜜枣为主料,故名枣糕。

鸡蛋、白糖搅掸至发泡,放入面粉搅和均匀,再放入切成细颗的猪生板油、蜜枣、瓜元、核桃米、樱桃、玫瑰等拌成糕浆,入方木格内(糕浆厚1.5厘米),上笼蒸熟,翻于木板上,稍冷后切成菱形,装条盘。Ag3

操作要领:蛋浆要掸好,使之发泡呈乳白色、膨胀,放入面粉,拌和均匀,再放进各种配料;蒸时要用大火,用小竹签插入糕内,不粘糕浆即熟。Ag3

四. 四川省 泸州市 纳溪区 鲜苦笋

苦笋生于崇山峻岭之中,含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从而缩短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故有减肥和预防便秘、结肠癌等功效。

五.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九狮香柚

九狮香柚是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安宁镇九狮风景区的。九狮柚呈葫芦状,果实硕大,果形美观,金色鲜艳,果肉晶莹洁白,香味浓郁,甜脆嫩汁,爽口化渣,不酸不涩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丰富。经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审定,授予“九狮”牌柚子“中华名果”称号,使之成为国家级品牌水果。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安宁镇引进优质柚子进行栽种,打造万亩柚子园,成为泸州市有名的“柚子之乡”。

九狮柚果形美观,色质鲜艳,果肉晶莹洁白,香味浓郁,甜脆嫩汁,爽口化渣,不酸不涩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丰富,具有开胃健脾,润及肺顺气,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增进食欲,提神醒脑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养颜美容之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九狮柚自2000年注册“九狮香柚”商标以来,先后荣获“中国优质果品九狮柚基地”、“中国名优水果金质奖”、“优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优质化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老百姓喜爱的产品”等国家、省级6块牌子和证书。2010年4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 “中华名果”殊荣,一举成为国家级品牌水果。

据泸州九狮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袁德清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发展九狮柚3万亩,其中5000余亩柚子已经投产,预计产量达2000余吨,产值达2500万元以上。

六.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郎酒

产地:中国四川古蔺。

历史:古蔺郎酒的正宗产地是古蔺县二郎滩镇,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们称它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 当地百姓发现郎泉水适宜酿酒,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应当地居民饮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四沙郎酒”,酒质尤佳。从此,郎酒的名 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 特点:其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入口舒适,甜香满口,回味悠长。

工艺: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次取酒,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 然岩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 可装瓶包装出厂。

生产厂家:中国四川古蔺郎酒厂。

奖项:1963年被评为四川省名酒;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荣获金质奖。

七.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龙眼包子

四川—龙眼包子,是四川较具特色的主食之一,是以面粉,猪肥瘦肉,金钩(干虾米)等原料,经蒸制而成的特色包子。其特点是皮薄软韧,皮酥软韧,形如龙眼,咸香鲜美。

文化: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引《稗官小说》中的一段话说,,就在孔明诸葛辅佐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诸葛亮率军进军西南,去征讨孟获,在横渡泸水(一名泸江水),即在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一段时,其时间正值农历五月间,即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说,农历五月间,夏季炎热了,泸水与别地方的水不同,“瘴气太浓”,不仅如此,而且水中含有毒性物质,士兵们食用了泸水,万万没有料到出现致死,以及患病者亦比较多.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经过苦思苦想,下令让士兵们杀猪,宰牛,将牛肉和猪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里,做成人头形状蒸熟了,让士兵们食用结果很快就消除了士兵们的残废和患病者,这样一来,泸水周围百姓们,就传开了,说诸葛亮下令做的人头形的“馒头”可避瘟邪。由此开始,生活中,人们不渐渐做起“馒头”食用了。随着社会生活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密切结合生活饮食上的需要,逐渐演变成由“馒头”里边装上肉馅的食物,名曰为“包子”了,因为是用面和肉馅包成的,故被人们恰到好处,给名曰为“包子”了。

这种面食制品大约在魏、晋时便已经出现。但包子的原名却叫“馒头”。晋代束皙在《饼赋》中说,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曼头”。 这里所说的“曼头”其实就是包子。至于“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 在《爱竹淡谈薮》一书中载:“宋朝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治淋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被人们视为神医。”宋代著名的大诗人陆游不仅写了《笼饼》诗称赞,对其诗亦还自作注释;其《笼饼》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陆游的注释为:“蜀中杂彘(即猪)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止谓馒头为笼饼。”由此可见,当时四川用猪肉合面做的馒头,就已经很有名了。健康最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北宋陶谷的《清异录》就谈到当时的“食肆”熉羰称返牡昶蹋犞幸延新簟奥毯砂子”的。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分茶饭酒店、包子酒店、花园酒店三种,而包子酒店则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这一时期包子已经很普遍了。

制作:雪白的特等精面,发酵后加上白糖和猪油揉匀,制成用手摸起来就象绸缎光滑细软的包子皮;选购了猪肉的前夹后腿,剁成不带一丝巾巾掉掉的肉沫,加入各种调料,并浇进煨炖的浓醇的鸡汁;搅拌成香气四溢的肉馅。为了使肉更加鲜美,入口化渣,还加入茨菇。

八.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凤羽茶

泸州凤羽茶,是四川省泸州市的著名茶叶品种,该茶产于四川省特早名茶之乡泸州市梅岭山脉, 因外型酷似凤凰的羽毛而得名,产品以清和醇厚为主要特征,是天然无公害茶产品,曾多次获得省优、国优称号。

在世人最崇尚的饮品文化中,酒和茶惠泽千年,一直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泸州酒闻名天下,泸州茶历史悠长,早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茶。天地万物,造化神奇,泸州酒和泸州凤羽绿茶,是天赐江阳古城的两大瑰宝,这是泸州之福,泸州的骄傲。泸州酒,天下皆知,而泸州产中国顶级绿茶,还鲜为人知。PKk

唐朝茶圣陆羽《茶经》载“泸州产茶……”,宋代《茶业通史》和黄庭坚《煎茶记》中有“泸州纳溪梅岭茶”之句,并被列为“贡茶”。泸州纳溪梅岭山脉,长年云雾缭绕,滋润的水土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泸州凤羽精制的中国顶级绿茶,正是生长于此。PKk

泸州凤羽茶属扁型独芽茶,产于四川省特早名茶之乡——泸州市梅岭山脉, 因外型酷似凤凰的羽毛而得名。产品以“清和醇厚”为主要特征,是天然无公害茶产品。曾多次获得省优、国优称号。2001年获得中国(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同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享有“川南第一早茶”和“绿茶好,凤羽早”的美誉。PKk

泸州凤羽茶的传说:PKk

相传在很早以前,金凤山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叫过天山。这里的山民生活得和谐快乐,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山民们平静的生活被一种疾病所打碎,病魔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人们束手无策,纷纷逃离家园。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青城山的仙姑来到了过天山,因她有只凤凰坐骑,人们便叫她凤凰姑娘,凤凰姑娘有着高超的医术,她发现这种瘟疫是一种慢性病,她便将自己炼制的“以茶为原料”的丹药分给山民们服用后,瘟疫消除,山民们重新过上了快乐的生活。PKk

为了纪念这位美丽而善良的姑娘,当地山民的祖先便把过天山改名为“金凤山”,把天池改为凤凰湖,凤凰姑娘炼制的丹药改名为“凤羽茶”,流传至今。PKk

九. 四川省 泸州 纳溪区 川南雀舌

川南雀舌,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的著名,该品外形扁平伸直,色泽翠绿,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匀整,栗香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色香味形俱佳,让人浮想联翩。

纳溪川南雀舌茶,出产于泸州市纳溪县境内的金凤山脉,因其茶叶形似麻雀舌尖而得名。川南雀舌选用每年2月初3月上旬间鲜嫩独芽,由茶场高级技师采用特殊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扁平伸直,色泽翠绿,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匀整,栗香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色香味形俱佳,让人浮想联翩。早在明末清初年间,山下寺内高僧上山品茶,众人请其为该茶赐名。大师沉吟良久,“此乃川南名山,山涧飞雀成群,此茶形状酷似飞雀舌尖,名‘川南雀舌’可矣。从此“川南雀舌”之名不胫而走。2006年,在中国(成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川南雀舌”获“中国最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殊荣”。aLa

纳溪川南雀舌的拳头产品具有(特)早、(栗)香、醇(和)、爽(口)等特点,更有幽(悠然自得)、旷(心旷神怡)的神韵,若是亲临山顶品一壶茶,更有“江山如画,君临天下”之感。纳溪川南雀舌为1500米高山茶品,经多年科技打造,“栗香型保健茶”的科研项目已列入“四川省2006-2007年科技创新重点扶持项目”。aLa

纳溪川南雀舌蕴含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微量元素,如茶多酚、茶多糖等,具有清心明目、美容、减肥、抗衰老、祛斑、防癌、防辐射、降血压、降血脂及降血糖等多重独特保健功效,产品品质达到国家AA-绿色食品标准。aLa

十.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泸州五香糕

五香糕选用桂花、芝麻、白糖、糯米、菜油五种原料而得名。该小吃具有外焦内糯、五香俱全、化渣爽口的特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