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特产青菜有哪些 湖南特产蔬菜有哪些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特产青菜有哪些 湖南特产蔬菜有哪些图片更新时间:2022-12-30 10:47:46

一.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通道花菇

花菇为香菇中的极品,通道花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肥料和任何激素,不受任何污染,可达到有机食品标准。花菇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铁等。历来被我国人民作为延年益寿的补品。

二.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黔阳脐橙

黔阳脐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洪江市“黔阳脐橙”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区域为该市沙湾、大崇和硖洲等乡镇,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量达6000吨。这是该市继“黔阳冰糖橙”之后,又一个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柑桔品牌。

洪江市柑桔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是我省优势柑桔基地和国家优质柑桔基地重点县(市)之一。1978年,该市农业技术人员从美国引进的纽荷尔、朋娜等柑桔品种中,成功选育出了一种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取名为“黔阳脐橙”。该品种果实个大,果形端庄,皮薄光亮,着色艳丽,果肉汁多无核,甜酸适度,细嫩化渣,风味纯正,一进入市场销售,立即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2004年和2008年,该品种两次荣获湖南西部农博会金奖。此次“黔阳脐橙”继“黔阳冰糖橙”之后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洪江市正式拥有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其柑桔产业发展再添新的动力和保障。近年以来,该市通过积极实施“农业稳市”战略目标,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和各项资金,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优势品牌,柑桔产业发展取得了规模更大、品种更多、果农增收的喜人成效。目前,该市柑桔种植面积已达24.78万亩,总产量突破24万吨,总产值超过3亿元。

洪江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中部,沅江流域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2′-110°31′,北纬26°59′-27°29′,东西长102km,南北宽55km。国土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黔阳脐橙产地位于洪江市以安江为中心的中部柑桔主产区的沙湾乡、安江镇、硖洲乡、龙田乡、岔头乡、茅渡乡、大崇乡、太平乡和雪峰镇以及以黔城为中心的西部主产区的岩垅乡,共10个乡镇。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棕编

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棕编放入开水锅里煮, 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 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 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 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

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 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

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四.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安江香柚

安江香柚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算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果肉肥大,瓤白,有12至15个瓣,渣少汁多,甜香爽口,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和钙、磷、铁等元素。还含有较之橙、橘更多的抗坏血酸。据药书记载,它还具有化痰止咳、醒酒宽中的妙用。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永顺青菜酸

湘西土家族传统名特美食。产于水顺县城南郊若西寨。历来民间每家都有制作习惯。据《永顺县志》记载,此菜曾为清王朝贡品,故又称“贡菜”。贺龙元帅在大革命曾驻军永顺,最喜此物,赞誉“味美可口,食之难忘”。1986年冬,联合国专家在永顺考察山区经济发展状况,品尝后也是赞不绝口。现仍以农村家户加工为主,当地家贸市场有售。其制作取当地产九斤蔸青菜,洗净凉干,推打存放数日,然后扎成小捆,切成丝状,分层盐腌于瓦罐内,用木棒筑紧后在太阳下晒至罐口菜面呈金黄色,用稻草密封,倒置于潮湿的草木灰中贮存。数日后即可食用。成品色泽金黄,脆嫩微酸,清香爽口,生津开胃,提神健脾,为佐餐下饭佳品。

六.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大曲

沅陵大曲( 沅陵)

七.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豆腐青菜汤

豆腐青菜汤

豆腐青菜汤是铜仁百姓大年三十必上菜肴,用豆腐与青菜加水煮成,不放油盐,意谓做人要“一清二白”。铜仁十大地方风味小吃。

八. 湖南省 怀化 辰溪 辰溪茶油

辰溪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辰溪茶油

辰溪县爱民油茶产业协会

辰溪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之间,境内年平均气温在 16.5-17.9℃,现有山地面积 216 万亩,其中宜林山地 187 万亩,其土质适宜有机油茶生产要求,为大规模种植油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县目前油茶经营面积达 24 万亩,是全省20 万亩油茶丰产林示范基地之一,素有“油茶之乡”美誉。近几年来,辰溪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做大做优油茶产业, 按照“政府搭台、 部门服务、企业唱戏、农家受益”的模式,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辰溪县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补充意见》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全县形成了“上抓金银花、下抓油茶”的产业发展格局。

九.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五强溪鱼

五强溪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强溪鱼因其生长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五强溪库区而名得。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库区水质优良、水深域广,出产的“五强溪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其它地方鱼类更高,达到了“富硒”食品的要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悠悠的沅水,翠翠的山峦;宁静的河滩,轻摇的渔舟。”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秀丽的五强溪,位于湖南沅陵县东北部,是怀化市和沅陵县的北大门,体肥味美的五强溪鱼就产自这里。

沅陵产鱼历史悠久,据《沅陵县畜牧水产志》记载,早在三国以前就开始了稻田养鱼,山民素有捕江河鱼籽进行孵化,饲养于稻田、池塘的习惯。明代《南中纪闻》也有“辰常间水族甚多”的记载。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辰州府志说:“江南地广或火耕水,民食鱼稻,以渔猎伐山为主。”可见,因为有这一泓碧水,沅陵的先民们过着渔耕自足的生活。相传唐太宗派钦差大臣巡防江南,路经麻伊洑,见湖光潋滟,山色青翠,便泊船上岸小憩。乡民为了款待这位京官,便用五强里的鱼做了几道小菜,不想吃惯了大鱼大肉的钦差一吃到五强溪的小鱼,不停地叫好,“五强溪鱼”之名也不胫而走。

五强溪鱼

湖南省沅陵县现辖行政区域内沅水、酉水流域,北纬28°04′48″至29°02′26″,东经110°05′31″至110°06′27″,水域面积31万亩,包括五强溪镇、陈家滩乡、肖家桥乡、清浪乡、北溶乡、深溪口乡、沅陵镇、太常乡、盘古乡、二酉乡、明溪口镇

《沅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五强溪鱼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沅政〔2013〕134号

沅陵县农业技术规范:DB431222/T001-2013《五强溪鱼生态渔业技术规范》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吴江香青菜

吴江香青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香青菜是吴江地方传统特色珍稀蔬菜品种,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香青菜具有口感柔软,清香醇正,营养丰富的品质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999年列入江苏省三项更新工程,2002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2003年制订了《无公害香青菜生产技术规程》,成为了江苏省地方标准,2003年列入国家农业资源开发,2009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们本着挖掘、利用和保护地方优良种资资源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提纯复壮和品种选育等工作,使香青菜的纯度、抗病性、抗逆性得到了提高,使地方优质资源得到了保护、利用和开发。 香青菜口感清鲜味美,芳香可口,气味清香醇厚;维生素C≥20mg/100g;总糖≥2.0%;粗纤维≤1.0%。吴江香青菜主要品种有绣花筋、黄叶香青菜、黑叶香青菜。 吴江香青菜常年种植面积1000公顷,种植区域主要在沿太湖的横扇、七都、震泽、桃源等镇。土壤类型以小粉土为主,属渗育型水稻土,亚渗潮泥田土属,发育于近代河(湖)沉积物,沉积层理较明显,颗粒组分中粉砂含量较高,剖面A1-AP-P-C型,土色浅,质地为粉砂质壤土或粘壤土的土壤类型。小粉土易淀浆板结,土壤养分释放快,偏酸性,酸碱度为PH5.2-6.0,表土层在日光下晒得发白,而心土仍然很湿,农民俗称“夜湿泥”。 小叶香青菜目前基本常年上市,大叶香青菜主要在12月至翌年4月冬春季上市。吴江香青菜主要销售供应吴江本地、苏州市、上海市的各大宾馆、饭店以及农贸市场,三分之一产品实行订单生产销售,吴江香青菜曾经随太湖螃蟹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

香青菜,是江苏省吴江县的名优蔬菜之一。具有香气浓,色泽美,营养好的特点,风味独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震泽、八都等乡(镇),八十年代以来,中部的盛泽和北部的松陵等乡镇也逐年扩种,现已普及全县,是吴江三大传统名优蔬菜(大头菜、小黄瓜、香青菜)中发展最快的一种。

吴江香青菜

地域范围

吴江香青菜产于江苏省吴江市辖区京杭大运河西侧的七都镇、震泽镇、横扇镇、桃源镇及平望镇部分、盛泽镇部分、松陵镇部分。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2′-120°53′,北纬30°47′-31°12′之间。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西靠太湖,北临苏州市、吴中区,东与上海市青浦区交界,南依浙江省嘉兴市,大运河贯通南北,318国道贯穿东西。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2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感特征 叶菜类,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植株半直立,株型半披张、松散,株高25~35 cm,开展度35~40 cm,叶片椭圆形,全缘,叶面起皱扭曲、波状不平,叶脉明显,叶柄绿白色,扁平,单株质量400 g左右。 2、内在品质 口感清鲜味美,芳香可口,气味清香醇厚;维生素C≥20mg/100g;总糖≥2.0%;粗纤维≤1.0%。

推荐特产